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51.08KB ,
资源ID:112128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2128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签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阳明弟子黄绾将王阳明的学术概括为“三大要”,即“致良知”“亲民”和“知行合一”。其中,“亲民”为王阳明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既是其对心学的重要贡献,也是王阳明心学区别于程朱理学的重要特征,体现着王阳明一生的执政理念。虽然王阳明称“政良知”是其“一生之精神”,后人多将“知行合一”视为其思想的核心,但在王阳明自己看来,无论是“知行合一”还是“致良知”,都是为“亲民”,并特别提

2、出“政在亲民”。可以产,“亲民”“政在亲民”,实为王阳明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但往往为后人所忽略。王阳明通过徐爱等弟子及传习录。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一方面,所谓“亲民”,就是孟子“亲亲仁民”之意,“亲之”和“仁之”,“亲民”也就是“仁者爱人”。孔子说:“修已以安百姓。”“修已”就是大学中的“明明德”,“安百姓”就是大学中的“亲民”。另一方面,所谓“亲民”,就是“爱民”、安百姓,就是关心百姓的生计疾苦。王阳明特别告诫徐爱: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拟“老佛”。如果只是“明明德”,那就停留在“老佛”的层面;既有“明明德”,又“亲民”,这才是孔子的主张,这是“圣人之道”和“佛老之教”的根本区别

3、。“亲民”还是“新民”,既是王学和朱学的学术分歧,也是他们执政理念的分歧。应该说,无论是朱熹还是王阳明,都是既主张关心民众的物质生活即“养民”,也关心民众的思想教化即“教民”,但是,哪个处于第一位、哪个处于第二位,却关系执政理念的不同。这也是先秦儒家和法家以及此后儒家学说中不同流派的重大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的问题。王阳明及王学首先关心的是“物质”,是“养民”,故有“亲民”之说;程朱及朱学首先关心的是“精神”,是“教民”,故有“新民”之说。在王学“三大要”中,最早提出的是“知行合一”。那么,“知行合一”灵魂或真谛是什么?关键在于对“知”的理解。王阳明在

4、给学生陆澄的信中,对此做了明确的阐释:“易谓,如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一也。近世格物致知之说,只一知字尚未有下落,若致字工夫,全不曾道著(说清楚)也。此知行之所以二也。”“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此心之本体”。这才是其核心或灵魂;“知行合一”的“行”。是“致”,是达到“良知”的功夫。自从揭示出“致良知”这个“一生之精神”后,王阳明就比较少说“知行合一”了,因为“致良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涵盖了“知行合一”。使“知行合一”从根本上区別于“格物致知”。而王阳明的学说,也只有在“致良知”提出之后,才真正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真正有了自己的“精神”。有了“致良知

5、”,不但为“知行合一”注入了灵魂,也使“亲民”在“王学”中的地位清晰起来。有学生向王阳明“问政与学之要”,王阳明明确指出,明德即是“良知”,“明明德”即是“致良知”,“良知”与“亲民”本为一体;作为“体”和“本”的“明明德”“致良知”,与作为“用”“末”的“亲民”“政在亲民”本为一事,是一个整体,如树之干和树之梢,并无轻重之分。“明明德”的目的是“亲民”,只有“亲民”才能体现“明明德”,“致良知”的目的是“亲民”,只有“亲民”才能体现出“致良知”(王阳明大学问。所以,在王学“三大要”中,“致良知”为体,“亲民”为用,体、用本为一事。“知行合一”的“知”既正对事物的认知,更是自我的“良知”;而且

6、,“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与“致良知”一样,“知行合一”为的也是“亲民”。否则,无论是“致良知”还是“知行合一”,皆非“真知”。(摘编自方志远“亲民”:王学要义所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阳明弟子黄纳将王阳明的学术概括为“三大要”,其中,“亲民”体现若王阳明一生的执政理念。B.后人多将“知行合一”视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往往忽略其“亲民”这一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C.王阳明的“亲民”思想既有对前贤学说的继承,更有自己的阐释与界定,并成为王学思想的核心。D.王阳明为了使自己的学说真正形成体系、真正有自己的“精神”,因而提出了“致良知”的说法。2.下

7、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在论证“亲民”思想时,阐释了其由来、概念、意义以及与“新民”的区别。B.文章论证方法多样,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运用自如、,说理透彻、明白。C.文章采用并列结构,围绕着“亲民”这一核心思想从三个方面对王阳明思想进行阐述。D.文章论述语言出色,既有学术性,体现出严谨的一面,也有思想性,启发读者的思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的执政理念存在明显的不同,王阳明关心的是民众的物质生活即“养民”,不太重视民众的思想教化。B.王阳明首先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知”是“良知”,“行”是达到“良知”

8、的功夫,这与“格物致知”有明显的不同。C.王阳明指出。“明明德”即是“致良知”,其目的是“亲民”。只有“亲民”才能体现明德,“致良知”的目的是“亲民”,只有“亲民”才能休现出“致良知”。D.在王学“三大要”中,“致良知”为体,“亲民”为用,“致良知”为的也是“亲民”。因此“亲民”比“致良知”更重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一个剧种如何在传承中日臻完善?一部经典如何在传承中存续精华又不断创断?文化传承中,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探索。本报(人民日报)邀请名流大家分享有代表性的传承实践,以启迪当下。记者(曾玲娟):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何

9、把戏山艺术传承发展好,是重要课题。其中,作为百戏之祖的昆山传承,一直备受关注。您认为昆曲传承的关键是什么?蔡正仁(昆曲表演艺术家):“守正创新”。戏以人传。昆曲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艺术。不像有些行业可以靠书本学知识,昆曲靠的是演员代代相传,靠老师教学生一招一式,这些东西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昆曲的师承很重要,“传”主要靠老师,“承”主要靠学生,两者不可缺一。记者:600年昆曲历史悠久,其发展史如同不谢幕的长剧,场景变换,人物更迭,起起落落。昆曲在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颇具典型性。剧种的传承发展有什么内在规律吗?蔡正仁:19世纪20年代时,已经没有多少地方唱昆曲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些有识

10、之士在苏州办了“昆剧传习所”,招了四五十个学员,就是“传”字辈。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国只剩下20多位“传”字辈老师。1953年,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开始招生,聘请“传”字辈老师入职。1954年3月1日正式开学,就是俗称的“昆大班”。我12岁进了“昆大班”。1956年5月18日,新编昆曲十五贯进京演出,周恩来同志看完后,评价说“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有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重视,才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昆曲的火种保留了下来。记者:可见艺术的发展与其外部环境息息相关。蔡正仁:是的。昆曲是中国戏曲的高峰,象征着中国人精神层面中风雅的部分。它像阳春白雪,也比较脆弱。记者:戏曲的传承,靠的是人,

11、这是大学问。您认为,目前昆曲传承面临哪些问题?蔡正仁:当下年轻演员会的戏也许更少,还存在唱念不够规范的现象。目前,昆曲界存在行当不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的行当有好演员,有的行当没有,特别是花脸、老生、正旦、老旦等,严重匮乏。记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效避免昆曲传承过程中的代际衰减问题?蔡正仁:昆曲发展形势越好,从事昆曲的人越要保持头脑清醒。流于浮躁、仅满足于视频上学,绝不可取。潜心学习、不偏废基本功,才是正道。戏曲传承还要打破“门第之见”。比如武旦戏,京剧的好多武旦戏都是从昆曲学来的,我们没法在自己门里学,就要想办法跨剧种来学。保持长处,修补短处,才能把昆曲传承好。记者:我们常说,“学艺要有

12、悟性”,您如何理解和培养戏曲演员的“悟性”?蔡正仁:梨园行有句话,叫“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刚学三年,老师一招一式都能模仿,不知其所以然。再学三年,一旦体悟奥妙,觉得自己不行,反而是质的飞跃。这就是“初学三年”与“再学三年”的关系了。记者:文化传承的确是要花功夫、花力气的事情。您从12岁开始便再没离开过昆曲,这种坚持特别有意义。蔡正仁:学艺68年,我更能体悟昆曲的魅力,也更觉“寸步难行”。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昆曲将有更大发展潜力。一个剧种的传承在于它自身的价值,昆曲本体的艺术性毋庸置疑,所以,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好。我们要一代接一代地努力,学好、演好,传承好昆曲,踏踏实实地奋斗

13、。摘自600岁昆曲为何魅力不减)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戏曲有很多剧种,关于戏曲传承的话题有很多,而文中把已有600年历史的昆曲传承作为访谈内容,无疑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B.蔡正仁在回答了昆曲传承的关键“守正创新”之后,话锋一转,谈到了“戏以人传”,原因是,人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C.蔡正仁在访谈中回顾了昆曲的诞生、兴起和发展的历程,重点放在了新中国成立后对昆曲的抢救,突出了艺术发展与环境的关系。D.在蔡正仁谈到昆曲的传承相关问题时,曹玲娟认为他的坚持很有意义,蔡正仁也穿插讲述了自己从事昆曲的人生经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14、3分)A.人民日报作为组织方,本次访谈聚焦戏剧的传承与创新,期望名流大家分享有代表性的传承实践,从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提供借鉴。B.曹玲娟作为访谈记者在提问题时又加以简明扼要的点评,展示了清晰的思路。如“可见艺术的发展与其外部环境息息相关”。C.蔡正仁认为,昆曲存在着行当不全、发展不平衡、年轻演员会的戏少且唱念不够规范等问题,需要潜心学习、不偏废基本功和跨剧种学习。D.访谈中蔡正仁引用“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的梨园行话,既突出了行业特点,也批评了年轻演员流于浮躁的现象。6.记者曹玲娟在访谈中主要提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请任选三个方面的问题归纳出这些问题的结论。(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5、(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解冻 迟子建冰消雪融时,小腰岭人爱栽跟头的日子也就来了。小腰岭的女人恨透了泥泞,一旦暖阳照拂得屋顶的积雪脱胎换骨,屋檐滴答滴答地滴水了,她们便不愿让老人出门,不愿让男人喝酒,更不愿让孩子玩耍。不然,她们得一天洗一盆衣服,可是泥泞怎么能阻止得了他们呢?你时常能在路上,逢着那些栽倒后滚了一身泥水的人。女人们没办法,只好让家人穿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若是外乡人这时节来小腰岭,看着一村人衣衫褴褛的,会说:“这村子穷掉底儿了!”有一个在泥泞中依旧衣着考究的人,他就是小腰岭的小学校长苏泽广。只要上班,他必得穿上皮鞋和中山装,虽然他倍加小心,可是回家的时候,

16、裤脚还是溅上了泥点,鞋帮沾满了污泥。他老婆黎素扇,少不了埋怨他几句:说你看看小腰岭的人,谁像你穿成这样,让人笑话!苏泽广说:“我这么多年没穿中山装了,好不容易盼到能穿的日子了,再让它压箱底,不是可惜了吗!”工宣队进驻学校的那年,他被发配到畜牧厂养猪。平反后的苏泽广官复原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供销社买了一盒鞋油,把皮鞋打得锃亮,然后又捧出中山装,让老婆把它熨烫得板板正正的,挂在衣柜最显眼的位置。小腰岭人看他穿着中山装的样子,有的羡慕,有的则嗤之以鼻,说:“臭老九又抖起来了!”苏泽广这天下班回家,滚了一身的泥水,显然他是摔倒了。黎素扇气青了脸,嚷着:“我说让你穿破衣服吧,你非不干!这咔叽布的中山装

17、,洗、熨都费劲,你知道不知道?!”“知道。”苏泽广吁了一口气,边脱衣服边说,“你得赶快把它洗好晾干,我要去兴林开个会。”“什么会呀,要去兴林?”黎素扇问“我要是知道就好了。”苏泽广说,“邮递员下午送来急件,我打开一看,是教育局发来的,让我后天到青峰报到,然居去兴林开个紧急会议,特别注明此事机密,不得外传。”黎素扇“哎呀”叫了一声,打了个激灵,说:“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苏泽广阴都地说:“我也这么想。以前通知开会,什么内容,会期几天,都说得明明白白的。这次呢,既没说会议议题,也没说要开几天。而且,怎么会把人召集到兴林呢?我看这次,恐怕凶多吉少。”黎素扇说,“你要是出了事,我们娘仨怎么活啊?”说着,

18、眼泪落了下来。“你放心,万一有不测,我会安排好你和孩子的生活的。”苏译广说。黎素扇说:“你估计,能出什么事儿。”“我们这次去三个人,有两个是刚刚落实了政策回到教育岗位的,另一个呢,是刚成立的招生办的主任。你说能不能是高考出了问题?”苏泽广似答似问地说道。黎素扇望着丈夫,说:“不会吧!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想不明白什么事儿,今儿就不费这个脑筋了。”第二天吃过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家中只剩黎素扇一个人时,地开始帮丈夫打点行装。想着丈夫离不开书,便把几卷丈夫常者的书也装上了。不过当地拉上箱子的一瞬,突然想起书是个惹是生非的东西,万一有一天这样的书再遭禁,他不等于带去了几颗炸弹吗?于是又把书

19、抽出来。苏泽广下午到学校开始清点办公室中他认为该销毁的东西。他把平素偷闲写的诗一页页从抽屉里翻出,逐一过目。这时的他宛如一个审判官,裁决着哪些诗该活,哪些该枪毙。当他读到“我在月下独的,邀一朵彩云,做我杯中的新娘”,党得过于小资情调了,就把它放到处决的行列中;就这样,经他裁定,只剩下五首诗了。他对这五首仍不放心,又仔细端详了一番,发现“我的泪,落入黑暗,于是黑暗有了种子,生长出了黎明”也容易惹祸,便让它作为最后的殉葬者。他把裁决的诗,连同一卷手抄的纳兰词,一并投入走廊的火炉里。只听“轰”的一声,那些东西顷刻间就被腾起的火焰吞噬了。苏泽广叹息一声,离开火炉,回到办公室,枯坐者。解冻时节的泥泞就像

20、一个个流脓的伤口,治疗这伤口的,是阳光。只要天气持续晴好,这伤口的面积就会逐渐缩小,直至结痂。苏泽广走后,小腰岭始终春光烂漫,短短五天,路上的泥泞萎缩了,人们走路时敢挺胸抬头了。这天中午,从青峰过来的长途客车上下来一个人,他就是穿着中山装的苏泽广。他提着大旅行箱,神采飞扬地回家。吃过午饭,黎素扇问苏泽广:“究竞是啥会啊?虚惊了一场。”“说了你也不相信。”苏泽广喜滋滋地说,“招我们去,看了两场电影。”“看电影?”黎素扇挠起眉毛,说,“青峰又不是没有电影院,何苦折腾到兴林,连来带去好几天,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耽误工夫又浪费钱。”“这是好事啊,大好事!说明思想解放的时代到了。”苏泽广亢奋地说着,从旅

21、行箱里翻出一本书,说是要上班去。离开学校不到一周,他想得慌。冰雪完全消融了,小腰岭的村路上,再也没有因泥泞而跌跤的了,人们在春光中忙着翻地,下种。(有删改)【注】解冻是迟子建一部发表于2009年的,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为写作背景的短篇小说。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一段交代了小腰岭人特定的生活情形,既照应了标题,又为下文写苏泽广夫妇二人在去兴林开会之前的种种担忧烘托气氛。B.在接到开会通知后,苏泽广觉得“凶多吉少”,他的爱人则担心“出了事,我们娘仨怎么活啊”,这表明他们还处在过去的阴影之中。C.小说运用语官、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传神地

22、表现了苏泽广在时代转变中“兴奋忧虑失望亢奋”的心理变化状态。D.小说聚焦一个普通人物农村小学校长身上.没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刻意叙述,却可以从日常化的生活中,看到时代的缩影。8.文中画横线句“解冻时节的泥泞就像一个个流脓的伤口,治疗这伤口的,是阳光。”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9.有人评论说“迟子建作品中的悲剧意识深藏于温情的底色之下”,请简要分析文中书写了哪些温情。(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俭少方正,有操行,性不妄交,非其同患,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孝昌中,起家员外

23、散骑侍郎。太祖临夏州,以俭为录事,深器敬之。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所讼,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由刺史教诲不明,信不被物,是我之愆,非泉璀之罪。”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太祖又与俭书曰:“近行路传公以部内县今有罪,遂自杖三十,用肃群下。闻之嘉叹。”荆蛮旧俗,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在州遂历七载。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邻睦,内怀异计。俭密启太祖,陈攻取之谋。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俭对曰:

24、“今江陵既在江北,去我不远。荆州军资器械,储积已久,若大军西讨,必无匮乏之虑。且兼弱攻昧,武之善经。”太祖深然之,乃谓俭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令俭还州,密为之备。寻令柱国、燕公于谨总戎众伐江陵。平,以俭元谋,赏奴婢三百口。太祖与俭书曰:“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非公莫可”遂令俭镇江陵,进爵昌宁公,迁大将军,移镇荆州,总管五十二州。俭旧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竞无惰容。其奉公勤至,皆此类也。天和三年,以疾还京。为夏州总管,薨,遗启高祖,请葬于太祖陵侧,并以官所赐之宅还官。(选自周书长孙俭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25、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非公英可/B.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非公莫可/C.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非公莫可/D.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薪招怀/南服重镇/非公莫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庙号称谓。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文毫奉祀时的称号。B.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

26、书。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刻王朝通常由年纪最长的儿子来继承君位。D.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孙俭勇于揽责,肉坦自罚。百姓状告长孙俭部下泉璨,后经市问查证情况属实,长孙俭认为这是自己的失职,肉坦自罚,并惩罚了泉璨,从此没有谁敢犯法。B.长孙俭精于吏治,移风易俗。荆州之地年少之人不尊敬年长之辈,长孙俭股勤地加以劝导,同时致力于推广农耕和蚕桑并习练武亦,百姓因此安居乐业。C.长孙俭积极建言,受到奖赏。长孙俭认为江陵梁元帝心怀异谋,于是写信察告太祖,陈述攻取梁朝的计谋,后来太祖平定江陵,并因此赏赐给长孙俭奴

27、婢三百人。D.长孙俭非常敬业,忠心可鉴。长孙俭有一次去朝廷奏事,遇上大雪,于是在大雪中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面无倦色;他还在进书中请求将自己葬在太祖皇帝陵墓之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责游造门,亦不与相见。(5分)(2)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封颂,朝议许焉。(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酬邓子仪 王安石清溪相值各青春,老去临流辄损神。事事只随波浪去,年年空得鬓毛新。论心未忍遗横目,于世还忧近逆鳞。嘉句感君邀我厚,自嗟才不异常人。【注】遗横目:遗留在沦陷区的百姓。于世:治理政事。逆鳞:指

28、皇帝。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青春”形象地写出了溪流之水生机焕发、充满活力的状态。B.“老去临流辄损神”一句,诗人将自己与清溪对比,感叹自己的年老。C.颔联“事事”“年年”与“随”“空”扣结合,强化了诗人岁月蹉跎之感。D.“于世还忧近逆鳞”写出了诗人想要治理政事,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的心理。15.请结合诗句分析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完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形象地描落出楼阁间通道临空飞跃的姿态。(2)屈原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两句是“ , ”。(3)

2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没,其中“ , ”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据不完全统计,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项目,已有近百项是20世纪建筑遗产,几乎占到世界文化遗产总款的1/8。让城市更新真正为有序发展服务,真正凸显城市更新进程中药综合价值与审美目标,20世纪建筑遗产的作用不可小视。无论从文化还是育角度,这些建筑遗产却都是 的地标,会为城市文化传承创新指明前行的方向。这正是迫切要为20世纪建筑造产确立身份、实施有效保护的价值所在。未来,我们应该对2O世纪建筑造产的传承、保护、创新予以合理设计,力求赢得发展新机遇

30、的机会。在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等级的建筑遗产类型(古代、近现代及20世纪)等再细化认定范围。与国际接轨。要逐步在新建与修复近现代建筑问建立平街机刺,依法煜制排旧建新,从域市保护与创折发展上树立文化的资源观念,让每位城市居民都有“阅读”不同年轮城市述筑的机会。同时,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十分迫切。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先后公布了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免区保护名录,能保尽保。但一些现象值得警惕,比如有些地方对20世纪的重要建筑遗产还不够重视,甚至推倒重来,频繁拆旧建新。这样并不能带给城市发展活力,只能让一个完整的城市记忆变得 。20世纪建筑遗产承载着与我们 的记忆,诠释着百年间 的历史,也

31、引领者未来之路,值得珍视。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举足轻重 支离破碎 息息相关 波澜壮阔B.举重若轻 四分五裂 休戚相关 波澜壮阔C.举重若轻 支离破碎 休戚相关 风风雨雨D.举足经重 四分五裂 息息相关 风风雨雨18.文中意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应该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予以合理设计,力求赢得发展新机遇。B.我们应该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予以合理设计,力求赢得发展新机遇。C.我们应该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予以合理设计,力求赢得发展新机遇的机会。D.我们应该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

32、创新、传承予以合理设计,力求赢得发展新机遇的机会。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古时船家行船最忌讳“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翻了,都不吉利。B.有人称筷子为我们祖先“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实不为过。C.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D.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细菌可能危害健康,引发肺结核和霍乱等致命疾病。为了对抗致病菌,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青霉素被广泛使用。但除了

33、有害。 科学家发现,细菌大量存在于人皮肤表面和肠道内,数量以亿万计。好细菌不仅将食物转化成能量, 。因为当好细菌完全占据肠道后,坏细菌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但是有时人为干预却可打破这种平衡。比如,如果一个人长期使用抗生素, ,而致病坏细菌乘虚而入,从而导致腹泻、恶心和发烧。21.请用四个词语简要概括敦煌学研究的四个阶段,每个词语不超过4个字。(5分)如果从1909年中国学者出版第一批有关敦煌学的著述算起,中国的敦煌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09年至1949年,以193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敦煌学逐步兴起,后一时期我国学岩接触的敦煌文献大为增多,研究领域

34、逐步扩大,第二个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以1966年开始划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研究重心在大陆,后一时期研究重心转移到了港台,第三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2000年。我国敦煌学快速发展,最终掌握了国际敦煌学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第四个阶段是2001年至现在,我国敦煌学开始转型,学者在延续传统题目和传统方法、范式的同时,探索用前范式和新视角开辟敦煌学的新领域。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世界各国西治同一张“考卷”,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中国保持定力,精心部署,坚决控制,多措并举。率先重启,交出了

35、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12月13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三注济体。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材料,以“青年时代要努力实现人生正增长”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36、于800字。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原文说“在致良知提出之后,才真正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真正有了自己的精神”是作者的看法。2.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不是“并列结构”,而是总分总结构。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原文只是说“哪个处于第一位、哪个处于第二位”,不能说成是“不太重视民众的思想教化”。C项,混淆了明德与“明明德”的概念,原文表述为“明明德即是致良知”“明明德的目的是亲民”。D项,“亲民比致良知更重要”表述错误,原文指出两者“体、用本为一事”,因而“并无轻重之分”。4.C【解

37、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回顾了昆曲的诞生、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谈到了昆曲由衰弱到发展的转变过程,没有谈到“昆曲的诞生、兴起”。5.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也批评了年轻演员流于浮躁的现象”于文无据,引用主要是鼓励演员花功夫、花力气。6.昆曲传承中的关键因素是人要做到“守正创新”。昆曲传承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昆曲传承中要保持头脑清醒,打破“门第之见”,避免传承过程中的代际衰减。所谓的“悟性”就是要花功夫、花力气、坚持下去。(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应先找出材料中曹玲娟提了哪四个方面的问题

38、,然后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分析归纳。7.C【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心理变化中的“失望”表述错误,文中没有表现他的失望之情8.表层意蕴:是指自然中的解冻带来的道路泥泞只有依靠阳光才能消除。深层意蕴:社会的解冻和心灵的解冻只有依靠解放思想,抚平人们的伤口,才能迎来时代的前进。(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既要指出语句的表层意思,又要指出深层内容。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用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分点。同时必须把语句放在文章具体

39、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语句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深层内容。9.文中书写了泥泞中小腰岭村女人对家人的关心,压抑的环境中妻子对丈夫苏泽广的担心与体贴,体现了人性之美,给人以“温情”。结尾以“人们在春光中忙着翻地,下种”环境的描写让人联想到思想的大解放给小腰岭人带来了崭新的前景,人们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干劲,给人以时代的“温情”。(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妇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写作风格的能力。文章的写作风格是由写作内容、运用手法、具体的句式和用词特点等共同构成的,此类题目一般都会在题干中给出思考方向或答题思路,只要把握了这些,从

40、文中找出例子来印证即可,难度并不是很大。10.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非公莫可。11.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通常由年纪最长的儿子来继承君位”说法错误,我国封建王朝通常是嫡长子继承君位,而不是年纪最长的儿子。12.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并惩罚了泉璨”与原文不符,原文“舍璨不问”,放过泉璨不加责问。13.(1)生性不乱交往,倘若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即使王公贵族上门拜访,长孙俭也不与他们相见。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同志”

41、“虽”“造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官吏百姓们上表请求为长孙俭建筑一座清德楼,树碑立传,朝廷议论允许了。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表”“构”“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理解不耻心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重点词语包含虚词与实词,考生应逐字对应翻译,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等现象。复杂句子还要分析句子成分,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需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参考译文】长孙俭,是河南洛阳人。本来名叫庆明。长孙俭年少正直,有

42、操守德行,生性不乱交往,倘若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即使王公贵族上门拜访,长孙俭也不与他们相见。孝昌年间,从家中征召出来,投任员外散骑侍郎。太祖监临夏州,用长孙俭做录事,很赏识、敬重他。时荆、襄刚刚归附,太祖表扬长孙俭功绩显著,应该委派他到东南任职,授任他为荆州刺史。他所管辖的郫县县令泉璨被百姓起诉,推究调查获悉实情。长孙俭便将僚属都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这是由于刺史教诲不够明确,诚信不能覆盖万物,这是我的罪过,不是泉璨的罪过。”于是就在官署的大厅前面袒露身体责罚自己教过泉璨不加责问。从此他属下的城市官员都肃然起敬励精图治,没有谁敢犯法。魏文帝下诏书去慰劳他太祖又寄书信给长孙俭说:“近来路人传颂你属

43、下的县令有罪,你自我枝责三十下,用来使属下肃然生畏。我因此事后不由嘉许感叹。”荆蛮的旧风俗,年少之人不尊敬年长之辈。长孙俭对此殷勤地加以劝勉诱导,风俗大为改观。长孙捡致力于推广农耕和蚕桑,同时习练武事,所以边境能够没有忧虑,百姓安居乐业。官吏百姓们表请求为长孙俭建筑一座清德楼,树碑立传,朝延议论允许了。他在荆州共呆了七年。等到梁元帝在江陵继承皇位,表面上与邻国和睦友好,内心却怀有其他打算。长孙俭秘密写信禀告太祖述攻取梁朝的计谋。于是太祖征召长孙俭入朝,向他询问谋略。长孙俭答道:“现在江陵处于江北,离我们不,荆州的军用物资器械,储藏蓄积已经很久了,如果大军向西征讨,一定不会有匮乏的忧虑。况且兼并

44、弱小伐昏昧之敌,这是军事上良好的原则。”太祖认为他说得很正确,于是对长孙俭说:“按照你所说的,我攻取江已算晚了。”就命令长孙俭回到荆州,秘密做好准备。不久,太祖命令柱国、燕公于谨统率军队讨伐江陵。平了江陵,因为长孙俭最先谋划此事,赏赐给长孙俭奴婢三百人。太祖写信给长孙俭说:“本来图谋江陵,是由出谋划策的,如今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有智谋的人能在事情尚未萌发时就有所发现,这是多么妙啊!但是民离散,这事要靠招抚慰安,使南方重镇顺服,非你不可。”于是就命令长孙俭去镇守江陵,晋爵为昌宁公,升大将军,移调镇守荆州,总管五十二州。长孙俭旧日曾去朝廷奏事,当时遇上大雪,于是站在大雪中等待报告,从早上一直等到晚

45、上,竟然没有倦怠面容。他奉行公事勤勤恳恳,都与此相似。天和三年,因为疾病回到京城。担任及州总管,死后,留下遗表给太祖,请求把自己葬在太祖陵墓的旁边,并把官府所赐的住宅退还给官府。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写出了诗人想要治理政事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的心理”分析不当,“近逆鳞”说明自己在皇帝身边,“于世还忧近逆鳞”意思是治理政事要担忧皇帝的态度。对邓子仪深情厚意的感谢之情。“嘉句感君邀我厚”直接抒发对邓子仪的感谢。抒发内心的委屈怨愤也之情。“自嗟才不异常人”表面上是写自己嗟叹才能与常人无异,实际上是抒发自己虽有才能却不能重视的委屈怨愤之情。(评分参考:

46、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思想感情的正确步骤:首先要做到“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看有无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关的注释及自己对诗人的一般了解,其次要清楚整首诗歌的大意,再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思,最后联系全诗以及注释内容,结合提问,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2)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3)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多字、漏字、错别字等该空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内容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及义务教

47、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霁”“掣”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的重要,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总重复。D项,“保护、创新、传承”语序不当,“新机遇的机会”语意重复。19.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的能力。D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同文中的引号相同。A项引号表示突出强调。B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项引号应表示引用。20.细菌也可以是人类的朋友 还能抵御会致病的坏细菌入侵 会导致部分好细菌也被杀灭(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

48、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准确的能力。第空根据“除了有害”与“好细菌不仅将食物转化成能量”进行推断;第空抓住“不仅”一词,语意形成承接关系;第空根据“而致病坏细菌乘虚而入”的语意来推断,上句与之形成转折关系。21.兴起扩大 重心转移 快速发展 开始转型(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3分,答出四点给5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提取关键词首先要弄清楚语段有几个层次,各讲了什么内容。其次注意语段的结构特点,是总分结构,还是分总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语段结构不同,就意味着关键词出现的

49、位置不同。总分、分总结构一般出现在“总”,并列结构分散在每一层,偏正结构出现在“正”。对于结构不是很明显的语段,应注意段内的“句末标点”。按句末标点理解其层次。22.【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命题设想】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紧扣时代脉搏,体现四个自信,关注青年成长,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在新时代、新变局的背景下,青年人在当下应该如何去做。【审题指导】材料首先陈述了一个事实,即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逆势上扬,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唯一”“正增长”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在感到自豪的同时,应当由果溯因,思考这份“

50、答卷”背后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得知,“保持定力,精心部署,坚决控制,多措并举,率先重启”是我国经济取得非凡成绩的重要原因。这份“答卷”来之不易,它表明我们做对了,我国面对世界变局,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执行了有效的措施。在此背景下,材料又引述了习近平的一段讲话,这段话明确指出,学习是背年人的首要任务,因为它是梦想的开始,是事业的依靠,学习能够增长本领,有了本领才有青春搏击的能量。这段话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背年人,要在不同的人生时机做出相应的正确选择,青年人也应该头脑清醒,拒绝诱惑,不盲动,不透支未来,要积蓄能小,实现人生的“正增长”。写作时,要将这两则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呼应时代,也要围绕背年,要从“正增长”这一目标出发,思考背年在大变局之下的责任担当和精神追求。【参考立意】1.保持定力,用学习为背春积蓄能量。2.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实现人生的正增长。3.选择正确的方向,才能实现正增长。4.方寸不乱,增长才有希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