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1215-16苏教版(无)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
2、辉。 一、书写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二、选择正确读音。(6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3、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魁梧(ww)瘦削(xuxio) 勉强(qinqin)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2、形
4、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3、指停下脚步痴痴地望着。()4、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四、成语大比拼。(6分)风()同()兴高()()和()可()()高()重()不()席()()忘返五、选一选,将真确的关联词填入括号中。(4分)因为所以只有才虽然但是如果就、我们()下一番苦功夫,()能取得优异成绩。()、我们()下了一番苦功夫,()不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我们下了一番苦功夫,()能取得优异成绩。()、()我们不下一番苦功夫,()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六、想一想,看看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E、设问F、反问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
5、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互相打着招呼。()他的嘴还没沾到酒,脸就红了。()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七、读一读,按要求修改句子。(8分)1、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_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为转述句)_3、小鸟在树梢上边跳边唧唧喳喳地叫着。(改为拟人句)_4、弟弟走丢了,我们非常焦急。(改为反问句)_八、忆一忆,回想内容后填空。(8分)1、今夜偏知春
6、气暖,_。(刘方平)2、“怀念母亲”的作者是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课文_。3、_,_;有所期约,时刻不易。4、我们热爱大地,就像_一样。这片土地是神圣的5、但存方寸地,_。6、写一句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_。 九把排列错乱的句子理顺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明顺序号。(3分)()啊,原来是张军,小队长学雷锋做好事,又赶在我们的前面了。()可赶进教室一看地板已经扫得干干净净了。()今天早上,我急急忙忙跑到学校去打扫教室。()不一会儿,只见一个同学端着一盆水走进教室。()于是,我就躲在教室外面的树林里悄悄地看。()我想,是谁比我还早呢?十、 课外阅读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
7、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也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
8、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介理,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了,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看到这情景,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1、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题目:_(2分)2、联系课文内容,解释词语。(2分)亭亭玉立趾高气扬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2分)反义词:骄傲()燃烧()近义词:炫耀()奉献()4、用把短文分三段。(1.5分)5、用“_”划出中心句。(1分)6、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的理解:(1.5分) 十一、习作练习请以“我忘不了那件事”为题,写一篇习作。写之前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细节描写,要表达真情实感,内容要具体。字数不少于450字。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