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水中学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七调考试文综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也为数字人民币研发进行常规性测试,2020年10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1000万元“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抽签发放,总计5万个名额,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这里的数字人民币红包( )能方便交易行为,减少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发行主体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了人民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与微信一样,都属于第三方支付工具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数字人
2、民币红包的使用能方便交易行为,但没有减少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排除。:数字人民币属于国家法定货币,发行主体是央行,发红包是刺激消费的措施,发行主体不变,正确。:用红包进行交换相当于用200元进行交换,所以执行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正确。:微信属于第三方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排除。故本题选C。2. 社会总供给是一定时期(如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商品和服务总量。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总供给的是( )2020年10月,我国进口原油4256万吨2020年前10个月,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的出口同比增长30%以上2020年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533亿元,同比
3、下降55%2020年10月,我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9%,创下2019年以来单月增速新高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属于社会总供给,财政收入属于社会总供给,符合题意。: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属于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属于社会总需求,排除。故本题选A。3.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依据可能有( )A.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国内国际同步发展、相互促进B. 以国际大循环为重点,
4、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C. 新发展格局形成后,我国经济发展就不再需要借助外部力量D.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国内国际同步发展”说法不符合事实,A排除。B:应该是以国内大循环为重点,B错误。C:我们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不闭关锁国,C错误。D:当前我国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因为“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 2020年9月12日上午9点,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举行了开幕式,大会宗旨是甄选出全球制造业领域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和产
5、品,进行展示和对接,同时探讨制造业的变革、机遇以及挑战,展望世界新工业革命。我国在要在全球制造业发展浪潮中激流勇进,需要( )引导先进制造业重大生产力布局,强化数据等新要素支撑推动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为先进制造业提供资金支持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化制造坚持要素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水平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我国在要在全球制造业发展浪潮中激流勇进,需要引导先进制造业重大生产力布局,强化数据等新要素支撑,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化制造,故入选。:要大力发展制造业,需要推动社会资本脱虚向实,为先进制造业提供资金支持,故
6、错误,不选。:我们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不是要素驱动发展战略,故错误,不选。故本题选C。5. 2020年9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决定取消29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4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层级。另有20项有关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此举( )表明政府修改法律必须依照法律程序表明政府由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有利于降低行政权力运行成本改变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有利于降低行政权力运行成本,有利于政府由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
7、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符合题意。:政府无权修改法律,错误。: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有利于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改变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错误。故本题选C。6. 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勉励年轻干部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七种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下列说法中符合习总书记讲话要求的是(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保持广大党员干部先进性,练就过硬本领筑牢党员思想根基,坚定政
8、治理想信念共产党员要牢记使命,行使好国家权力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全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七种能力要求,有利于筑牢党员思想根基,坚定政治理想信念,保持广大党员干部的先进性,能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符合题意。: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错误。故本题选C。7. 2020年9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盟相关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加强经贸合作,深化政治互信,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中欧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中欧都是多边主义
9、的积极践行者 中国重视与欧盟的关系是因为欧盟是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中欧加强对话是由双方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的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盟相关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坚持维护多边主义,这说明中欧都是多边主义的积极践行者,符合题意。中国重视与欧盟的关系是因为中国与欧盟之间有共同利益,而不是因为欧盟是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表述错误。:中欧双方一致同意加强经贸合作,深化政治互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表明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符合题意。:中欧双方根
10、本利益不是一致的,中欧加强对话是由双方存在共同利益,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8.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6%,以“互联网文化”为特点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却加速成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显示了逆风起飞的强劲活力。这说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产业新业态与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亦步亦趋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科学技术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以“互联网+文化”为特点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
11、益显著,也说明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独特作用。符合题意。: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排除。: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错误。故本题选B。9. 中国和意大利在丝绸之路的两端相映成辉。2020年正值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透过多样化的视角对比了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从书写用的文字,到国家历法;从文明图腾,到融汇中西文化的艺术品;从戏台上的歌剧和秦腔,到长安诗和罗马画讲述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现在( )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提供新的视角,促进文化传播与民心相通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是中国价值在
12、全球范围内的继承与发展跨越时空展示了中西文明的交融,有助于丝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引起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历史悠久的长安和罗马文化的尊重与认同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从书写用的文字,到国家历法;从文明图腾,到融汇中西文化的艺术品;从戏台上的歌剧和秦腔,到长安诗和罗马画讲述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故事,这反映其文化价值能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提供新的视角,促进文化传播与民心相通;能够跨越时空展示了中西文明的交融,有助于丝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符合题意。:纪录片有利于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但是不涉及中国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继承与发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对待文化多样性,我们既要认
13、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引起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历史悠久的长安和罗马文化的尊重与认同”说法错误,错误。故本题选B。10. 我国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启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开展人口普查是基于( )人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生产方式中,人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我国启
14、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开展人口普查是基于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实事求是,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因素,错误。故本题选A。11. N95口罩的发明者是美国田纳西大学的退休教授PeterTsai(蔡秉燚),他和学生刘朝宇一起攻克了“在常温常压下电离空气”这一难题。以后Tsai又发明了一个通过摩擦给织物进行静电充电的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处理无纺
15、布制造的N95口罩,过滤效率提高20倍。随着疫情的扩展,一次性口罩缺口越来越大,蔡教授表示现在正在开发可以多次使用的N95口罩。这表明( )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认识发展具有无限性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超越,而不是被推翻,错误。:从常规N95口罩到过滤效率提高20倍的N95口罩,再到努力开发可以多次使用的N95口罩,都是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实践的需要而进行,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体现了认识发展具有无限性,正确且符合题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错误。故本题选B。12. 下列
16、名句所蕴含的哲理与下面漫画一致的是(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漫画图文强调对未来有信心,就有坚持下去的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两句诗都表明对未来充满信心, 符合题意。“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是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诗句,明月在心体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不符合题意。“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3. 阅
1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一场号召人们珍惜粮食、对餐饮浪费行为说“不”的行动正在全国开展:各地各部门出台举措建立长效机制;分餐制、半份菜、“N-1”点餐模式让“光盘行动”有的放矢;餐饮企业更是通过供给侧改革思维打造绿色厨房,让“光盘行动”再升级、更彻底对于全民开展的这项运动,有的人却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没有必要再坚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信念”。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上述观点。【答案】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珍
18、惜粮食是对劳动者劳动的尊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清费原则,绿色消费、合理消费。继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珍惜粮食有利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的形成,建设节约型社会。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解析】【分析】本题以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恰当运用教材知识,紧扣材料,对观点评析时做到知识点与材料的统一。【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
19、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上述观点。上述观点认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没有必要再坚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信念”。这一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可结合材料中“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明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珍惜粮食是对劳动者劳动的尊重;可结合材料中“近日,一场号召人们珍惜粮食、对餐饮浪费行为说不的行动正在全国开展:各地各部门出台举措建立长效机制;分餐制、半份菜、“N-1”点餐模式让光盘行动有的放矢”,说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清费原则,绿色消费
20、、合理消费。继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可结合材料中“对于全民开展的这项运动,有的人却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没有必要再坚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信念。”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粮食事关国运民生角度,说明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因此珍惜粮食有利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指出上述观点是错误的。【点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21、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等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2020年8.月,又先后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等,听取了
22、社会各界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党内征求各方意见,党的十九大代表对“十四五”规划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建议稿在充分吸收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于10月26日提请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答案】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根本要求;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是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体现;最大程度吸纳社会各界参与协商民
23、主,体现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充分听取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明晰党内民主决策主体,落实党内民主决策制度。【解析】【分析】本题以协商民主为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了协商民主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识记与辨析、描述与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试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本题要求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各主体是怎样体现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故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结合所学进行回答。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
24、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等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根本要求,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是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体现;材料中,又先后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等,听取了社会各界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说明了最大程度吸纳社会各界参与协商民主,体现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党内征求各方意见,说明了充分听取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明晰党内民主决策主体,落实党内民
25、主决策制度。【点睛】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优越性: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优越性:A.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C.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磨难时刻,造就伟大精神;危机关头,凸显精神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以克时艰。面对疫情,在党和国家统一协调指挥下,全社会广泛参与,一省包一市的制度创新,科学攻关、研制疫苗的科技创新,社区网格化、群防群控的管理
26、创新,凝聚着强大的中国力量。“逆行者”的坚定无畏、志愿者的大爱无私、医护者的奋勇向前,共产党员的冲锋陷阵,普通民众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汇聚成一股同心抗疫的社会合力,是战胜疫情的“法宝”。在这场全国战“疫”过程中,中国精神熠熠生辉,并凝练为伟大抗疫精神,是夺取防控斗争胜利的精神密码。概括的说,伟大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使命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天下精神。这一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一脉相承,构成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
27、族的精神谱系,是中国人民永恒的精神丰碑,必将跨越时空、永放光芒。(1)有人说“中国精神是夺取防控斗争胜利的唯一法宝。”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阐述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过程和时代价值。(3)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有利于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请你就学校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提三条活动建议。【答案】(1)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为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
28、新、管理创新,为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夺取防控斗争胜利既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支撑,还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2)形成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形成发展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伟大抗疫精神是对红船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中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时代价值: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
29、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能凝聚中国力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3)邀请抗疫一线的科学家、医护人员、下沉干部等来校开讲座,讲述抗疫一线感人故事。上好抗疫主题思政课和班会课,讲述中国人民抗疫故事,坚定“四个自信”。开展抗疫主题征文、板报宣传等活动,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解析】【分析】本题民族精神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组织三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
30、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中国精神是夺取防控斗争胜利的唯一法宝。”这一观点加以评析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可将题中观点风层次:中国精神对夺取防控斗争胜利的作用,夺取防控斗争胜利除了需要中国精神,还需要什么?然后逐层分析。第一层次:考生联想中国精神的作用分析: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结合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为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
31、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第二层次:考生联想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分析: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夺取防控斗争胜利既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支撑,还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阐述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过程和时代价值。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阐述“形成过程”,考生可先回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
3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从“反映”角度看,材料信息:“在这场全国战“疫”过程中,中国精神熠熠生辉,并凝练为伟大抗疫精神,是夺取防控斗争胜利的精神密码。”,分析: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形成发展的。从“历史继承性”角度看,材料信息:“这一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一脉相承,构成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是中国人民永恒的精神丰碑,必将跨越时空、永放光芒。”,这表明伟大抗疫精神是对红船精神、抗洪精神
33、、抗击非典精神等中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第二步,阐述“时代价值”,考生可先回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阐述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意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能凝聚中国力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就学校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提三条活动建议。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
34、,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考生考虑自身身份和生活环境可以从开设讲座或利用时政课和班会课或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板报宣传等活动,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此类试题既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观点的不合理性。要确定评析运用知识角度,细化知识内容。本题限定了知识范围,要找出具体的知识点并写出来,按照材料+观点(核心)+阐述+总结(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格式或者观点(核心)+材料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进行回答。第(2)问,认真审题,注意解题的知识角度和试题要求,不要遗漏。学会联想,恰当找准知识要点,注意知识要点与试题材料的糅合。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