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历 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管子立政说:“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财。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器有禁。虽有贤身贵体,毋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不敢用其财。”这反映了 ( ) A礼乐文明政治色彩浓厚 B世官制被军功授爵制代替 C贵族特权被严重的削弱 D社会阶层分化的趋势加强2唐太宗很重视发挥三省之间的配合与牵制,并且善于驾驭和控制三省。他特别强调中书 省所发诏敕,门下省必须认真审核,驳正错误,不可依违其间。这说明三省制 ( )
2、A抑制了地方割据势力 B有效发挥中枢机构的职能 C杜绝了中央决策失误 D进一步扩大了宰相的权力3天朝田亩制度带有农民革命所固有的思想色彩,是太平天国运动自身发展的产物,而 资政新篇却与农民革命本身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从基本思想内容来说它是当时西学 东渐的思想结晶。这反映了 ( ) A两者是当时国内经济的产物 B前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后者开启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D两者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4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纪念辛亥革命的一个理由,但不是唯一的理由。如果是唯一 的理由,那就把辛亥革命当作历史上一般的起过进步作用的事件了。孙中山为了振兴中 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正是新中国在推进社会
3、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借鉴的精神。 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意义在于 ( ) 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B汲取精神力量助推国家发展 C完成祖国统一事业 D打击帝国主义在华殖民特权5面对根据地即将举行的大选,国统区一家官办报纸断言:“共产党的普选是作秀。”新 华日报予以反击。据考证,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选举方法有投票法、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竞选法、烧洞法等各种方法。其中,运用较多的是票选法和豆选法运用较少 的是竞选法。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的创新选举方法是在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6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将雅典“公民”定义为“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
4、”。根据他的定义,公民具有两种权力:一种是参与统治的权力,即他有权被人选为治理 国家的官员;第二种是参加审判的权力。这说明 ( ) A每人都能享有当家作主权利 B雅典的司法公正结果合理 C国家制度为民主提供了保障 D作者崇尚雅典的直接民主7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指出:“沉重的战争负担超出了人民的忍耐力和控制力, 人民还不需要西欧式的民主。农民需要土地,工人需要工厂,而其他人则要求结束战争, 这一切都必须马上实现,已经等不到成立大会了。”由此可知 ( ) A农奴制改革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B俄国十月革命势在必行 C俄国二月革命已推翻临时政府 D苏维埃政权退出了一战8亚太经合组织在长期实践中形成
5、了一套独特的运行机制,即“APEC方式”,其主要特点是 开放、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且灵活渐进。这些特点的形成主要源于 ( ) A各成员需求的多样性 B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 C政治经济一体化需要 D成员的空间分布太广9补农书中认为:“若专勤农桑,以供赋役,给衣食,而绝妄为;以其余闲读书修身,尽优游也。”由此可知作者张履祥倡议古代农民 ( ) A生活相对富足 B自给自足,耕读传家 C赋税负担沉重 D放弃重农抑商观念10汉代时,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雍伯却因贩脂发了千金之财,张氏以卖热水饮料赚了上千万的钱,浊氏靠产销胃脯却可以富到车马成行。由此可知 ( ) A工商食官制开始瓦解 B重农抑商的政策松动 c官
6、营手工业利润丰厚 D民间工商业有所发展1 1张之洞吸取以往聘用洋员的教训,在办理湖北织布局中,引进外国人才时一般都要签订 严格规范的聘用合同,明确主雇关系及双方权利与义务,进行对洋员的管理。所订合同 规定职责,规定权限和奖励制度。这 ( )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C束缚了洋员积极性的发挥 D便于更好地引进外国技术和资金12.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的有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是中国知识界首次以现代化为 题展开对中国出路的探索。这次讨论探讨了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现代化的道路与 实现方式以及如何对待外资等问题。这次讨论 (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反
7、映资产阶级关注国家发展 C说明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潮流 D意在唤醒国人探索救国之路1 3创办合作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曾明确规定了四条必须要遵循的原 则:二是要按照自愿原则来创办合作社,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严禁强迫人社现象的 出现,在社内也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三是要保存和发扬特种手工艺品。四是要加强生 产管理,逐步推行经济核算制。这 ( ) A使得在农村逐渐建立社会主义 B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C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 D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4(商品交易市场中心)1500年突然发生一次大转移,中心从威尼斯转移到安特卫普,然后 又在1590-1610年左右转移至阿姆斯特丹
8、0 1790-1825年伦敦处于领先地位,1929年 中心转移到纽约。这一次次大转移 ( ) A导致工业革命的中心不断发生变化B源于早期殖民霸主地位更替 C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D标志着欧洲传统地位的丧失15.福克纳说,“新政已经在做的事,而凯恩斯用高度的技巧和理论根据在他的名著就业利 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里加以阐述。”这说明“新政” ( ) A丰富了凯恩斯的理论 B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 C促进凯恩斯主义形成 D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16.“一、适用最惠国待遇,但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安排都作为最 惠国待遇的例外;二、关税减让;三、取消进口数量限制,但由于国际收支出现困难的
9、属例外;四、保护和紧急措施。”上述是某组织的内容,据此可判断该组织是 (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北美自由贸易区17荀子反对“以世举贤”“以族论罪”;墨子提出了“尚贤”的主张,主张政治上的任人标准是“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o两者都( ) A主张以人为本 B反对重罪轻罚 C,赞成贵族世袭制 D顺应奴隶主的统治18.朱熹主张教育要培养“明万事而奉天职”的人。“万事”即社会上的一切人事:大则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小则视听、言动、周旋、食息等动作。“天职”就是一切人事都是人分内所应当做的。由此可知,朱熹主张培养
10、( ) A遵守三纲五常的人 B具有全面素养的人 C恪守忠孝观念的人 D懂得格物致知的人19.13-17 世纪的中西两方科技成就 由此可知,导致中西方科技具有不同特点的根本因素在于 ( ) A经济结构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思维方式20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思想。他们对洋务派本末倒置 的做法进行深入的批判,提出了中国要强大并不是只“求其用”,而必须要“求其体”。由此可知,早期维新派区别于洋务派的主张是 ( ) A对封建思想彻底批判 B引进西方的技术 C赞成西方的政治体制 D学习西方的科技21毛泽东正是从中国革命前途与命运的原则意义上高屋建瓴、针砭时政、切中肯綮地说
11、: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运动不迅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只要农 民问题不解决,农民不拥护这个革命。那么,中国革命就会因缺失依靠的农民主力军而 不能胜利。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2智者学派很难说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学派,他们好奇于社会起源和社会现象。他们有某些 共同特点,如擅长语法技巧和辩论术;致力于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研究;关注人的世俗生活 并从中概括和抽象出一般性原理;将世界本原问题主观化,带有着浓厚的怀疑论、相对主义色彩。这反映出智者学派 ( )A具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B反对神学,坚持真理C引导人
12、们将目光转向人间D反对过激民主的政治23. 1872年,轰轰烈烈的巴黎公社运动遭到了大资产阶级镇压,曾经热烈追随库贝尔的青年 画家们,在血的现实面前,把他们曾经高高扬起的头颅低向自己的脚边。竭力回避尖锐敏 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由此可知 ( ) A印象画派带有一定政治色彩 B画派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c青年画家抨击当局镇压革命 D政治因素影响美术作品的创作24.对启蒙运动的认识就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思想观念这一维度,不可否认,启蒙运动是一场 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本质上,它以理性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思 考方式。由此可知,启蒙运动 ( )
13、 A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R促进了理性主义发展 C指导人们创立新社会 D促进了自然科学产生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830题为选考题,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5分) 材料一 由早期留美的容闳提议,经曾国藩、李鸿章奏请慈禧批准从全国选招的留学幼童, 于1 872年至1 875年分四批赴美后,拟先读中学,再进大学。为避同学嘲弄,有人剪掉了 辫子,改长袍马褂为西装,见师长羞于跪叩,还有人随房东去基督教堂,惹怒了“选带 幼童出洋肄业局”正监督吴嘉善和驻美公使陈兰彬,他们认为学生离经叛道,不读儒书, 目
14、无师长,沾染恶习,有以夷变夏之险。不顾容闳的反对,1881年奏请慈禧批准撤回全部 幼童,遣送回国,并关押起来,最后不问所学而分配到全国各地。尽管这批归国少年有不 少以后成为晚清民初的优秀人才,那并非初衷。 摘编自屈秩著留学制度的演变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 材料二教育部系统1951-1965年留苏学生人数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政府撤回留学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国留苏学生变 化的趋势及其原因。(9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5、;而大变 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因此,当我们观察当今世界正经 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至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寻找 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一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要论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鲜 明,史料清楚,逻辑严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外科技交流,但科技体系确实是独 立形成的。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保持了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以及中国 地理环境的
16、相对封闭性,足以影响到她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中国古代的天文 学、医学、陶瓷、纺织、冶炼等技术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宏观上重视天人关系的和 谐,在微观上重视事物内部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如建筑学中,提出要注重建筑物自身结 构及其与周围的环境的协调。中医强调阴阳之间的消长与平衡,更加体现了这种整体性 和辩证性。 摘自陈立秀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探析 材料二 中国在15世纪前科技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然而在16世纪以后即明朝中后 期,却没能诞生出类似于欧洲的近代科学。当欧洲的科技突飞猛进发展时,中国科技却 在封建制度固有的内在逻辑下停滞不前。 一摘自程顺著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衰落的原因探究(l)根据材
17、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以后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6分)(二)选考题:共1 5分。请考生在28、29、3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28.选修1:历史一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唐高宗中期以后,府兵制逐渐衰微,而边境又屡有战事,边境军、守捉、城、镇等大量增加,常驻戍军逾十万人。当时征战和镇防的兵员多来自募兵。募兵平时没有固定的建 制和兵额,当需要时,由兵部依据诏敕,责成州县召募,组成部伍,调往指定地点,由行 军镇防的将领指挥,担负征战或军镇戍防任务。募兵名义上是自愿投充,实际上是召募 与强制
18、结合,不是名副其实的召募制,而是征募制。此后,由于勋赏不行等原因,百姓往 往不愿应募,强制征召增多。中宗、睿宗时变为普遍勒遣。募兵选取的原则是产殷多丁, 人材骁勇,装备由州县负责,不足自备。服役其间,免除其本身的租庸调和杂徭,口粮由 中央政府供给。服役往返中的给养由沿途州县供应。募兵的服役期限在开元以前一般 二或三年,但实际上很难按规定执行,往往被延长,甚至有少年从军,白发方归者。 一摘编自曹大为等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募兵制产生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募兵制的特点。(9分)29.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从1947年
19、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的开始到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冷战的结 束,在这段时间里,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 对抗。美苏之间剑拔弩张的情境并不少见,如在两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 两个超级大国针锋相对,大有要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的阵势,让世人为之捏了一把冷汗。 但最后的结果是美苏双方都采取了克制、理性的态度,并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避 战争爆发的方法和机制。“美苏在处理双边关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为规范,如军控、危 机处理、首脑外交、经贸以及国际行为等各个领域的游戏规则。” 一摘自李宝宝浅析战争调控机制在美苏冷战中的运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0、,分析美苏全方位对抗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处理危机的方式及启示。(8分)30.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班固世代为望族,家有很多藏书,父亲班彪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65篇。班固鉴于司马迁史记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101年以后的历史阙而不录。后来虽然有不少人尝试过续写,但大都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史记,于是承继父志,前后历时近40年撰写成汉书。汉书所记史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讫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汉书体例上完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12纪、8表、
21、10志、70列传,共100篇,80余万字。其中的8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写而成。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共同完成,其中的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汉书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一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班固史学成就取得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书的特点。(8分)河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不同等级的贵族要遵守相应的等级
22、礼仪规则,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 世官制被军功授爵制代替,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同等级贵族要遵守相应的等级礼仪规 则,没有反映贵族的特权被严重的削弱,也未反映社会阶层分化趋势加强,C、D两项错误。2【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三省职能的发挥,三省属于中枢机构,不可能抑制地方割据势力,B 项正确,A项错误;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削弱了相权,D项排除。3【答案】D 【解析】前者是农民运动的产物,而后者是西方列强入侵,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的产物, D项正确。后者提出时中国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不是国内经济的产物,A项排除;前者 只是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并没有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
23、项排除;鸦片战争后新思 潮的萌发开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项排除。4【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最主要的是汲取革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所以B项正确。A、D两项是辛亥革命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不是材料的主 旨,排除;C项也是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根据地”“国统区”“新华日报”“陕甘宁边区政府”“各种选举方法”等关键词可以判断出是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6【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雅典用制度保障公民享有参与管理和审判的权力,所以C项正确。在 古代雅典,只有公民才能享有当家作主权利
24、,而不是每个人,A项排除;雅典司法程序公 正,但结果不一定合理,且材料不能体现,B项排除;材料中作者只是说明对公民的定义, 并没有表明自己赞成雅典直接民主的态度,D项排除。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人民还不需要西欧式民主农民需要土地要求结束战争”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月革命后由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坚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因此,十月革命的爆发势在必行,所以B项正确,A项错误。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C项排除;当时还没有爆发十月革命,D项是在十月革命后宣布的,排除。8【答案】A 【解析】由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政治发展水平不平衡,所以采取开放、自主自愿、协商一致
25、且灵活渐进的原则,因此A项正确。成员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外,还有发达国家和地区,B项表述不准确;由于各成员政治制度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是源于政治一体化的需 要,排除C项;成员的空间分布广,不是导致其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9【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以供赋役,给衣食”可看出,中国古代农民自给自足,由“读书修身”看出耕读传家,B项正确。当时的农民并不富有,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反映赋税负担沉重,C项错误;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一直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10.【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就开始瓦解,A项错误;汉代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B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民间工商
26、业的发展,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11.【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引进洋员的目的主要是引进管理,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 理水平,B项正确。湖北织布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项 表述错误;签订聘用合同保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洋员积极性的发挥,C项排除; 引进洋员主要是引进技术和管理,并没有提及资金,D项排除。12.【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知识界在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的背景下,唤醒国人关 注中国的现代化,积极推进中国现代化所做的努力,故D项正确。不能说这次讨论现代 化就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所以A项错误;材料中指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不一定
27、是 资产阶级阶级,B项表述欠妥;实业救国成为时代的潮流是从甲午战争后开始,C项不符 合题意。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保存和发扬特种手工艺品”“逐步推行经济核算制”“创办合作社” 可知,这是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B项正确。 A项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 符,排除;“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项排除。14.【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品交易市场中心不断转移,使得市场不断扩大,所以C项 正确。工业革命从1765年开始,不能涵盖材料中整个阶段,所以A项错误;早期的殖民 扩张
28、主要指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殖民扩张,不能涵盖材料中的整个历史阶段,所以B项也 排除;欧洲传统地位的丧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以D项排除。15.【答案】A 【解析】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应对危机的失败,促进凯恩斯主义形成,新政的实践丰富了凯恩斯的理论,故A项正确, C项错误。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凯恩斯阐述其理论之前,新政已实施,所以B项排除;“新 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D项排除。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税减让最惠国待遇”可知,该组织为关贸总协定C项正确。材料中涉及关税,而A、B两项没有涉及关税,所以均排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组织,
29、不 是一个国际组织,所以D项排除。17.【答案】A 【解析】两者都强调尚贤,说明都主张以人为本,A项正确。B项材料没有体现;尚贤就是 反对贵族世袭制,C项排除;奴隶主主张贵族世袭制,因此“顺应”表述错误,D项排除。18.【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教育主张是要培养“明万事且奉天职”的人,即一个完美人,具有全面素养的人,B项正确。A、C、D三项均是材料中的局部信息,均排除。19.【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重技术、重农业、重经验总结,这适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社会,而欧洲重科学、重理论概括,这符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A项 正确。B、C、D三项是因素之一
30、,不是根本要素,均排除。20.【答案】C 【解析】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大的区别在于要不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项正确。早期 维新派和洋务派都没有对封建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A项排除;B、D两项是早期维新派 与洋务派的相同点。2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国民革命”“农民问题“可以判断,材料出自湖南农民运 动考察报告,D项正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井冈山的斗争主要指出中国革命 道路问题,A、B两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 性质、任务、动力和前途问题,C项排除。22【答案】C 【解析】相对于自然哲学派而言,智者学派研究的对象发生变化,由自然到人及人类社会
31、, C项正确。具有浓厚理性主义色彩的是启蒙运动,排除A项;材料中智者学派具有主观 性不能说其坚持真理,B项排除;智者学派并未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D项排除。23.【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失败后,面对革命被镇压的状况,一部分追随批判现实主义 青年的画家,转而回避现实,变成印象派画家,D项正确。印象画派不带有政治色彩,A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画派由现实主义转向印象主义,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青年画家回避 现实,C项错误。24【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启蒙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用来指导人们建立未 来社会,C项正确。A、B两项是材料中的局部信息,可排除;自然科学在启蒙运动之
32、前就 已产生,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830题为选考题,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25.【答案】(1)原因:留学幼童接触西学,断发易服,信基督教,背离了封建传统的礼仪;正监督、驻美公使的上书,最高统治者的认同;顽固派反对留学;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每点 2分,任答3点即可) (2)趋势:留苏学生人数由20世纪50年中期出现高潮到60年代急剧下降。(2分) 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友好,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并与苏联结盟;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敌视中国;新中国人才的缺乏,“一五”计划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科
33、 技人才;学习苏联工业化的需要;中苏两国政府的支持。(任答2点4分)20世纪60年 代,中苏关系的恶化和破裂;苏联推行霸权政策;中国提出经济建设独立自主,自立更生。 (3分)26.【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提炼主要论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 料强调的是观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要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变 化角度考虑,据此提炼论题,并联系相关史实进行作答。 示例: 当今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进入21世纪,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都有新的变化。 首先,从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来看,随着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总体实力的增强,冷战结束后形成的
34、“一超多强”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多强” 的力量正在上升,“一超”的力量相对下降,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继续发展。传统大国 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博弈明显升温,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争更加尖锐,强权政治和霸权、 霸凌、霸道等行径也比以往更为频繁而激烈。国际秩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其次,从国际经济发展来看,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和新一轮科 技与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世界发生的变化令人瞩目。 最后,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不确定性既是常态,也是确定的开始。可以肯定地说,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何方,将取决于各国在多边与单边、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对抗等重大 问题上能否做出正确的抉择。正是在这种新
35、形势下,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解决方案。(10分)27.【答案】(1)特点:具有独创性;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具有 整体性和辩证性。(6分) (2)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 的阻碍;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 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封建教育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 和科学知识。(6分,言之有理,皆可得分)(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在28、29、3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28.【答案】(1)背景:府兵制的衰微;边疆战事
36、频繁,各地驻军增加;均田制遭到破坏。(6分) (2)特点:建制和兵额不固定,按需征召,州县负责;行军将领指挥;担负征战或军镇戍防 任务;召募和强制结合;装备由政府提供和自给相结合;兵源来自人多和素质高的地方; 服役时间由固定逐渐延长;服兵役期间免除赋税和杂役。(任答3点9分)29.【答案】(1)原因:国家利益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等。(7分) (2)方式:首脑外交、谈判、裁军、军控、经贸等,并形成相应领域的规范、规则。 启示:美苏冷战导致世界局部动荡与不安,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采取克制、理性的态度 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避战争爆发的机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8
37、分)30.【解析】(1)由材料中“班固世代为望族,家有很多藏书”可以得出家庭熏陶;由材料中“大 都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史记,于是承继父志”可以得出继承父志;由材料中“汉书 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共同完成”得出其他人的帮助和合作。另外主观条件就是班固个人的 努力。 (2)由材料中“班固鉴于司马迁史记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101年以后的历史 阙而不录”可以得出弥补史记的所记时段的不完整;由材料中“汉书体例上完全承 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可以得出体例沿袭并创新;由材 料中“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共同完成,其中的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 者”可以得出多人合作完成,女性参与;由材料中“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可以 得出开创断代史体例。 【答案】(1)原因:家庭熏陶、继承父志;个人努力;其他人的帮助和合作。(7分) (2)特点:弥补史记所记时段的不完整;体例沿袭并创新;多人合作完成,女性参与;开创断代史体例。(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