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 点 一 正 确 使 用 词 语(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2017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重点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根据语境,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词语和
2、它吻合。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励精求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形容皇帝或者国家领导者的行为和精神。第一处,是说“绣娘”的“工匠精神”,应使用“精益求精”,排除B、D两项。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后者多指人,句中说“作品”,应使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前者突出“美好”的东西多,后者只是强调多。第三处,前面说“可谓争奇斗艳”,应是强调美好的东西多,应使用“美不胜收”。因此本题应选A项。一、去同析异,明确侧重近义词语的特点是“同中有异”,因此,辨析近
3、义词语时,可以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择符合语境意的词语。语素全都不同的词语应从用法方面去考虑;语素相近的词语,要特别留心不同之处。1牢记搭配对象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语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稍有不同,甚至差异很大。如“简洁”和“简捷”,“简洁”常与“说话”“行文”等搭配,“简捷”常与“方法”等搭配。2去除同类项,对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如2017年江苏卷中的“精益求精”和“励精求治”,可根据“求精”“求治”两个词语来辨析二者之间的差异。3寻找关键语素的反义词如“真谛”和“精髓”,考生分辨不清其用法的时候可以抓住其关键语素的反义词来辨析,“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
4、是“粗”,也就是说,这两个词语一个探讨的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精粗问题,探讨的问题不一样,使用语境自然也不一样。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或短语有时通过扩展词语,很容易就能看到它们的差异。如“钟情”和“衷情”,可分别扩展成四字短语“一见钟情”和“互诉衷情”,便可辨析其不同。二、紧扣语境,辨析区别一些成语的使用一般具有自身的特点或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中与语境不符,将会出现错误。在解题时,应从如下方面入手:1准确理解语境所表达的意思语境,就是上下文。判断词语使用是否符合语境,就要抓住具体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如2017年江苏卷,“刮目相看”和“耳目一新”的语境意是“作品使人感到新鲜”,而不是
5、“用新的眼光来看待”。2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别要注意从意思、使用对象、程度、褒贬、侧重点等方面加以认真揣摩。如2017年江苏卷中的“美不胜收”和“数不胜数”,“美不胜收”侧重于“美”,“数不胜数”侧重于“多”。3探寻语境意与词语意思的契合之处在明确了语境意之后,将语境意与两个词语进行比较,探究哪个词语更适合语境意,即可得出答案。(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导学号:76934000】谣言滋生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一时名毁,_。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_,网络真相成了“孤
6、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_。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A急不可待以讹传讹鱼龙混杂B迫在眉睫以讹传讹混淆视听C急不可待以假乱真鱼龙混杂D迫在眉睫以假乱真混淆视听B“急不可待”侧重于心态;“迫在眉睫”侧重于外物。“以讹传讹”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以假乱真”指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多作谓语、定语、分句。“鱼龙混杂”指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状态;“混淆视听”指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侧重于目的和结果。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
7、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_!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_,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_,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A出人意料行尸走肉老气横秋B咄咄怪事酒囊饭袋老态龙钟C咄咄怪事行尸走肉老气横秋D出人意料酒囊饭袋老态龙钟C咄咄怪事:不可思议而使人惊讶的事。咄咄,表示惊诧或感叹。符合文意。出人意料: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与上文文意不符,语气也不协调。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
8、里糊涂过日子的人。酒囊饭袋:比喻无能的人。前者侧重指人没有灵魂,后者侧重指人没有能力。根据语境,应选用前者。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前者侧重指人的精神状态,后者侧重指人的体态。根据语境,应选用老气横秋。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导学号:76934001】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_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_。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处是妙处了。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_。A平铺直叙字斟句酌心照不宣B平易近人字斟句酌心领神会C平铺直叙咬
9、文嚼字心照不宣D平易近人咬文嚼字心领神会B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时不讲求修辞,只把意思简单而直接地叙述出来。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平和,谦逊和蔼,对待人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实质内容;也可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心领神会:指不用对方明说,心里已经领悟其中的意思。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_,它们或者与时俱进
10、,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_,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_,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A物换星移抱残守缺白驹过隙B物换星移坚如磐石昙花一现C时过境迁坚如磐石白驹过隙D时过境迁抱残守缺昙花一现D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此题大体内容是传统文化的存在及意义。根据上下文联系,“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关键词“与时俱进”,也能判断第一处空缺用“时过境迁”较好。“时过境迁”意思
11、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故可以排除A、B两项。“化为明日黄花”容易让人联想到凋零、枯萎、过时。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而“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所以,联系上下文,第二处空缺用“抱守残缺”较好。这样就可以排除C项。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导学号:76934002】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_而来的。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_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_。A演化宽厚平分秋色B演绎宽广平分秋色C演绎宽厚各有千秋D演化宽广各有千秋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12、。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铺陈,发挥;展现,表现。根据描述对象,应选“演化”。宽厚:宽而厚;(待人)宽容厚道;(嗓音)浑厚。宽广:面积大;范围大;(心胸)开阔,(见识)广博。从后面的“音域”看,应选“宽广”。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从语境看,应选“各有千秋”。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人类_地发掘了死寂的星球,报纸杂志上令人遗憾地报道了这些星球上没有生物。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_,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看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看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_,使东西方戏剧诗人同时活跃在世界上。A连绵不绝众口一词并驾齐驱B接连不断莫衷一是相提并论C连绵不绝莫衷一是并驾齐驱D接连不断众口一词相提并论B接连不断:比喻连续不间断。连绵不绝:(山脉、河流、雨雪等)连续而不中断。众口一词:许多人说同样的话。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