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第一首小诗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2.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联系生活实际,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章精彩段落。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劲风中驾稳我的风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课1.读词语:面红耳赤、大名鼎鼎、直截了当、呜咽、评判、牢骚、糟糕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二、新授(一)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114自然段,圈画出反应巴德内心感受的语句。体会巴德内心情感的变化方法提示抓
2、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体会作者内心的变化。联系上下文体会。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用批注的形式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2.学生自学课文,圈画批注。3.小组合作,交流读书感悟。(二)交流展示,点拨指导1.指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变化。“我八岁时写下了自己心里充满了骄傲。”(得意)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课件)妈妈边读边嚷了起来:“真美!巴德,真是你写的吗?”妈妈边读边说:“巴德,你写得真美!”“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更能评判我的诗。”(期盼)理解“兴高采烈”、“等不及”。“为了迎接他的到来他的盘子里。”巴德一边做这些事情一边在想 ,他仿佛听到父亲说 (想象父亲的话)指导读父母亲的对话
3、。“在他读诗时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紧张)“终于我听见涌出了泪花。”(伤心)指导读父母亲的对话。通过体会紧张、伤心,进而感悟巴德情感上的落差。我再也忍不住了,从餐厅跑回卧室,一头扑在床上,痛苦地呜咽着。从这一连串的动作你体会到什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亲历了巴德童年时的一段小插曲,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内心由“得意”到“期盼”,再到“紧张”、“伤心”这样复杂的变化过程。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语言大师,在他笔下人物的语言描写是那样的形象、生动;人物的心里描写刻画得如此细腻、传神,让我们不禁随着他一起欢喜,一起忧伤。2.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思考:在母亲眼里,巴德的诗真的那么美吗?(鼓励)在父亲的眼中,巴德的
4、诗真的那么糟吗?只有短短十行,为什么看了那么久?(批评)小结:其实“真美”也好,“真糟”也罢,这两种看似相反的评价却有着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
5、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岁月流逝,很多年过去了。巴德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6、他真的成了著名作家。此时巴德的内心又是怎样理解这份厚重的情感的呢?3.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想想巴德为什么会感到庆幸?(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三、练习多年之后,巴德的作品获得了一项文学奖,领奖台上他感慨万千,按照惯例他要发表一段获奖感言,他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帮他写下来吧!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
7、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四、总结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学习了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揣摩,才能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实你们和巴德一样幸福,在你身边已经拥有了“真美”、“真糟”这两种不同的声音;拥有了“鼓励”、“批评”这两种不同的爱。愿你们在爱的陪伴下,健康成长!五、作业写一则读后感。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