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牛郎织女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186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牛郎织女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牛郎织女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牛郎织女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牛郎织女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 牛郎织女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了解这个民间故事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赞颂了牛郎、织女的美好情感,鞭挞了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这个民间故事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赞颂了牛郎、织女的美好情感,鞭挞了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述牛郎织女(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已经初步预习了牛郎织女,知道了这一课是以牛郎的童年、成人、结为夫妻为线索写的。大家可能很想知道他们结婚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学习牛郎织女(二)板书课题:27 牛郎织女二、齐读课文,思考变化:1

2、、师:带着这个问题,师生共同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语气,读出感情。2、师: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主要是以谁为线索写的?生:织女。(板书:织女)3、师:那么他们结婚后首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首先是他们婚后生活挺美满。(板书:婚后生活 挺美满)师:“挺”是什么意思?生:很。师:是从哪几自然段中看出来的?生:(从)第1、2自然段(可以看出来)。(要求学生必须把话说完整。)师:齐读第1、2自然段。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或: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生:怎样“美满”(或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美满”?)生讨论:(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生归纳:从五个“喜欢”,可以看得出牛郎

3、织女结婚后生活美满,这五个“喜欢”具体是:a、喜欢人间的生活;b、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也喜欢;c、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d、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e、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师:比赛读这五个“喜欢”,赛一赛谁能读出“美满”。可以分小组读、分男女读,或指名读等。师:读得真好!这美满的生活是人间生活,是自由的生活,那么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生:“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以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师:所以生:所以织女有时也发愁?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发什么愁?生:(愁的是)怕失去自由的人间生活。4、师: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他们被无情地分开。(板书:被王

4、母娘娘抓走 无情分开)师:从哪几自然段可以看出?生:第3-6自然段。师: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或与同桌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能读出王母娘娘的这种无情。师:绝大多数同学真的读出了这种无情,真了不起!那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或: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生:织女为什么被抓走?生计论:生归纳:织女被抓走的原因有:a、王母娘娘为门风。b、为她的尊严。c、为发誓把织女捉回来。d、给织女顶厉害的惩罚。师:怎么理解“王母娘娘”、“门风”和“顶厉害”的“顶”的意思?生1:王母娘娘:古代神话中的女神。生2:门风:家规。生3:顶:最。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怎样抓走?生计论:生归纳:a、(王母娘娘)

5、她亲自到牛郎家里。b、她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c、王母娘娘狠狠地一推,孩子跌倒了。d、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到了天上)。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老师可以提示:面对这种情况,牛郎会干些什么或怎么做?)生讨论:生1:归纳:他赶紧披上牛皮飞起来了,到了天上。生2:这是第5、6自然段的内容。师:默读第5、6自然段。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1:牛郎怎么可能会“飞”?生2:因为牛说:“我死了以后,你可以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见特别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这对你会有帮助。”师: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是神话故事。生3:牛郎、织女虽然都到了天上,但却被天河分开了。5、师:最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6、?生:织女抗争,喜鹊搭桥让他们七月七日会面。(板书:抗争 鹊桥会面)师:从哪几自然段可以看出?生:第7-8自然段。师:自由读这一部分。师:结合课文,观看插图,展开想象。三、归纳思路,复述课文:1、归纳思路。生1:课文的思路是:织女的婚后生活-被王母娘娘抓走-抗争。生2:按照老师的板书思路,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课文复述,字数不超过100字。人人自由复述课文。全班学生一起复述课文。2、将第26、27课合起来,复述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生1:将第26、27课合起来,复述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生2:人人自由复述第26、27课。全班学生一起复述这个完整的故事。四、谈体会:(以阅读提示中问题谈)师:谈

7、体会,可以谈寄托了人民群众怎样的理想?也可以谈赞颂了什么?鞭挞了什么?分小组讨论。推荐几个代表发言。选一两名学生全班交流。五、课后作业: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找一些民间故事读一读。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

8、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附板书: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9、,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婚后生活 挺美满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

10、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织女 被王母娘娘抓走 无情分开抗争 鹊桥会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