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11MB ,
资源ID:1118413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184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2、以“人”“言”构成的“信”字在商周时期并未出现,到春秋时期才产生。 “信”这个概念也是从记载春秋历史的左传一书开始的,该书共有24处记载了诸侯、卿大夫等遵守承诺、盟誓的事例,人言为信在稳定秩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上述史实的背景是A重道德的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广泛接受 B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C信

2、字在春秋时期出现 D左传作者发明了“信”字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A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C因材施教;有教无类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Z-X-X-K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

3、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5、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A. “天下为主,君为客”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6、元代士人杨维桢认为,元朝是华夏正统,而辽和金不是。他的理由是,儒家的传承,在朱熹之后一度中断,直到元代大儒许衡才再度延续儒家的“道统”。因为元朝有许衡这样承前启后的大儒,而辽、金却没有,所以尽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正统而辽、金不是。对杨维桢的这段 话的理解不正确的

4、是A杨维桢认为“正统”与否取决于文化而不是血统B杨维桢把是否传承儒家文化看作政权合法性的标准C杨维桢的看法接近于近代的民族国家观念D杨维桢的看法是儒家“夷夏”观念的继承和发展7、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8、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 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 B. 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C. 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9、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

5、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10、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第1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2第2课宋明理学7第3课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12第4课礼制规范17第5课儒家文化的传播22A.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B.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 D.宗法对古代观念的影响11、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

6、。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 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解决衣食问题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也会更好12、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项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A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宋应星撰写了共有世界形响力农政全书C. 张仲景编写了中医理论经典伤寒杂病论D木草纲目等科技巨著问世13、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

7、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1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业15、“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绝对正确

8、和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智者学派的上述主张A为了适应雅典直接民主的需要 B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C提供了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 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16、“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同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指的是A反抗权威,崇尚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强调理性,崇尚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17、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包括 神职人员苦修行善阅

9、读圣经购买“赎罪券” A. B. C. D. 18、法国大革命之际,他的骨灰迁回巴黎葬入先贤祠。灵车上写着“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引导人们走向自由”。请问这位启蒙运动的领袖是A霍布斯 B狄德罗 C卢梭 D伏尔泰19、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科学技术突破社会发展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C铁器、牛耕运用推广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D凯恩斯经济理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来临20、19世纪中期,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

10、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量子论21、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22、据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如州县干脯之例,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每岁亦需巨资”。一些总办经常以“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这从本质上反映近代中国A. 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性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C. 洋务企业的腐败情形 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23、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

11、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24、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的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材料中的“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 A注重经典考证 B针砭社会时弊 C批判理学旧说 D学习西方文化2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材料 结论A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

12、法措施。C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D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Z-X-X-K26、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C政府推进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减弱27、陈旭麓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批判。”该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 B国民革命 C中共一大 D五

13、四运动28、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A.主张社会革命 B.建立劳工社会 C.实现三民主义 D.主张三大政策29、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30、孙中山和毛泽东是20世纪的两位伟

14、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直接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 B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C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指导思想 D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31、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 B C D3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共同点有:包含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在批判“左”倾错误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A

15、B C D3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 B.建立职称评定制度C.实行三级学位制度 D.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34、“感动中国”评委会曾对某位杰出人物有这样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就是A袁隆平 B钱三强 C邓稼先 D李四光35、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

16、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36、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A古巴导弹危机 B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37、“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中不是

17、连续分布在越来越大的空间之中,而是由个数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这一理论的提出A.科学精准地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B.颠覆了人们对宏观世界的理解C.是为了解决热辐射问题的疑点 D.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38、“现代世界是从1919年5月29日开始的。这一天,人们分别在西非沿海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拉尔拍下了日食照片。这些照片证实了关于宇宙的一种新理论。”“新理论”是指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39、曾有一项关于“如果离开互联网”的调查显示,有35.8%的人认为自己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

18、料、玩游戏、收邮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Z-x-x-k.Com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D没有任何影响40、按照史学家麦迪森的估算,公元元年时世界人均GDP大约为445美元(按1990年美元算),到1820年上升到667美元,1800多年里只增长了50%。同期,西欧国家稍微好一些,但也只是从公元元年的450美元增长到1820年时的1204美元,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国也大致如此。而从1820年到2001年的180年里,世界人均GDP从原来的667美元增长到6049美元。请问,关于从182

19、0年到2001年的180年里人均GDP成倍增长的原因是A.人口的减少 B.战争的影响C.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经济全球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41题12分,42题28分,共40分。)41、(12分)(1)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意大利、德国和英国出现三次变革运动。结合所学完成下表。(6分)运动名称时间(世纪)发源地矛头根本原因性质意大利天主教会的 德国天主教会的 英国 的思想体系及 (2)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6分)国别译书类别英美日其他总计百分比哲学宗教1022323770文学艺术834112649史地8109

20、020128240社会科学1338337136255自然科学1097320112210应用科学33242656105杂录522473871总计5732321123533百分比107606022311000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原因。42、(28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分)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

21、;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图中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分)材料四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主要是中国落后了;关键是西方腾飞了;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四的哪种观点?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

22、学,简要说明理由。(8分。要求:逻辑清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试题解析部分1.【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材料中春秋是儒家经典,老庄是道家经典,由材料得出儒家主张涉世,也就是积极入世,了解社会现实;道家主张忘世,远离人类社会的纷争,体现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主张出世,更多注重研究人的前世来生。A、C、D三项不符题意,排除,故答案选B。2.【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的阶段特征。以“人”“言”构成“信”字在商周时期并未出现,到春秋才产生,可知该史实发生在春秋时期,时代特征是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当时并未被统治者广泛接受,排除A项;

23、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排除C;D项并不符合材料背景,排除。3.【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方思想的认识。材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中国古代具有这一思想的是孔子。D项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体现了中庸的思想,符合题意。4.【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察举制和儒家思想。A项仅是关于西汉诸侯王的相关内容,不合材料内容,A项不合题意。材料“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说明厚葬风气源于孝道的虚名,而西汉的选官制度标准就是孝廉,而且西汉汉武帝之后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儒家三纲五常的思想

24、,同样也有影响,D项正确。厚葬与重农抑商和土地私有制无关,B、C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5.【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朱熹批评资治通鉴存在的缺憾之一就是前后缺乏统一的标准,也就是没有以天理为教条,对历史进行褒贬评论,D项符合题意。A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B项讲的是读书时应有怀疑态度,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属于心学的观点,心学认为“天理”在心中,“心即理也”,不承认外在的“理”,故排除。6.【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史学概念民族观。根据材料“因为元朝有许衡这样承前启后的大儒,而辽、金却没有,所以尽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正统而辽、金不是

25、”可以看出杨维桢把是否传承儒家文化看作政权合法性的标准,A、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杨维桢认为辽、金没有传承儒家文化而不是正统,是对儒家“夷夏”观念的继承和发展,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的民族国家观念认为,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组成的,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7.【答案】B【试题解析】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的。王阳明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的本质意图是挽救封建统治危机。8.【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的信仰作为基础的,在禁锢了人们的自由的同时,也限制了人的欲望,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和西方传统文化有相似之处。

26、但是在其它的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儒家思想更多的是关注现世,关注的国家民生,西方传统文化则是侧重于人们对神的信仰。西方人信奉上帝,以圣经为信奉的标准,约束人的行为以此实现救赎;中国人强调的“理”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因此二者最大的相同点是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A符合题意。B、C两项是西方上帝的观点,排除;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弃其糟粕,吸取精华,推陈出新,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9.【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理学。材料主要围绕理学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来分析。B、C、D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A项正确。10.【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发展。“先秦儒家与两

27、汉经学”“宋明理学”,主要阐述儒学发展历程;“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礼制规范”“儒家文化的传播”,主要阐述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的影响。故本题选A。11.【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题中材料“木奴”泛称果树和其它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题中材料“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反映种植果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B项符合题意。12.【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雕版印刷术属于唐朝发明,活字印刷术属于宋代的发明,A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写,排除B;东汉张仲景编写了中医理论经典伤寒杂病论,排除C;明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排

28、除D。13.【答案】C【试题解析】题干反映了明清时期文学世俗化特征,其根源在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需要。故答案为C。14.【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乾隆年间,“徽汉合流”逐渐形成,排除A;同治、光绪年间是中国京剧成熟的时期,排除C;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排除D项;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B符合题意。15.【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材料强调人的作用,这一主张适应了雅典直接民主的需要,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秩序,排除B;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排除C;智者学派的该主张不利于提高雅典公民的道德修

29、养,排除D。16.【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由材料中“撞击融合”“共同之处”“根本”可直接排除B、C、D,因为它们只是启蒙运动的特点,不适合作为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而本题需要解答的是两者的共同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反抗教会的权威,强调个人自由,故A是共性,是根本,符合题意。17.【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直接阅读理解圣经,灵魂得救无须教士做中介,不能靠购买赎罪券,主张简化宗教礼仪,故选C项。18.【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根据材料信息“法国大革命”“巴黎”“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可知是伏尔泰,D符合题意。霍布斯

30、是英国人,排除A。狄德罗、卢梭不符合诗人和历史学家,排除B、C。19.【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排除A;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为电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排除B;铁器、牛耕的运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中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故C符合题意;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著作,主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20.【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科技。经典力学是在17世纪由牛顿提出的,排除

31、A;相对论和量子论属于20世纪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排除B、D;1859年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C符合题意。21.【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和现代派绘画。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绘画大师,现代主义绘画以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为主要特征;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更是追求精神意境的刻画和表达。所以二者的共同点是主要以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感受为核心,D符合题意。22.【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由材料“闲冗之员,全凭情面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说明洋务派企业中存在管理不善和腐

32、败现象,C、D两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而非本质,可排除C、D两项;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排除A项;故选B项。23.【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材料意思在于说明当时的洋务派只看到了西方技术的先进,而未认识到西方发展的根源在于制度先进。四个选项中只有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A符合题意 。B、C两项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孙中山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排除。24.【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咸以降之学新”是指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重新认识世界,

33、寻求强国御侮之道,D项符合题意。25.【答案】B【试题解析】维新变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故B项说法错误。其他几项均是正确的表述。26.【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属于向西方学习的表现;题干中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从根本上是由于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的加深,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变革先后出现不同的需要,B项符合题意;C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与问题无关。故选B。27.【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信息“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对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

34、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可知,这一事件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且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抨击,所以是新文化运动,A符合题意。28.【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是中共的创始人之一,和孙中山的共同点是主张暴力革命,其不同是李大钊主张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孙中山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A符合题意。29.【答案】C【试题解析】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0年5月以后科学社会主义思潮得到了迅速传播,因此本题选C。1924年社会的主要舆论已经转移到合作抗击军阀上了。30.【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和毛泽东。孙中山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创

35、立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两大理论成果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S31.【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由材料中“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可知题干中时间应该为1927年至1937年,而依据已学知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1922年中共二大所提出。排除包括的选项,故选C项。32.【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排除;邓小平理论是在批判“左”倾错误思想

36、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排除;A符合题意。33.【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的教育。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30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当即拍板,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可知,D符合题意。34.【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材料中的人物活动涉及的内容是“所有人远离饥饿”,显然是农业科技领域,A符合题意。35.【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今“百家争鸣”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建国后的“百家争鸣”方针为学术方针,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思想解放运

37、动,各学派代表均希望诸侯采纳本学派政治主张而相互诘难,故选择D项。36.【答案】D【试题解析】A是在1962年,B是在1970年,C是在1950年,皆不符合题干时间“1967年”,故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对美国而言是一个冲击;再结合“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实行遏制、封锁的政策可知,D项符合题意。37.【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近代科学。题中材料“而是由数量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阐述的是关于量子论的相关史实,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项符合题意;A项

38、“科学精准”表述不合史实,B项“颠覆”表述不合史实,C项与题意无关。38.【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科学理论。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他解释了引力是如何和时空弯曲联系起来的,利用数学,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改变路径,但是这种观点是和牛顿经典力学相悖的,如何证明广义相对论成了一个难题。恰巧于1919年5月29日发生的一次日食给了爱因斯坦一个证明广义相对论的机会。英国皇家天文协会的两支观测队分别出发,一个前往巴西的索布拉尔,另一个来到西非西班牙所属圭那亚海岸附近的普

39、林西比岛。在这次日食中,两只观测队都发现了太阳附近的恒星发生了位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恒星发出的光在到达地球前发生了偏转,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太阳的引力导致光线发生了弯折。于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通过这次观测得到了有力的证明,B符合题意。39.【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科技。材料主要阐述了互联网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发邮件等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而没有涉及是否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排除A、B、D,C符合题意。40.【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 。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间段

40、内人口是在急剧增加,排除A;战争只能破坏经济的发展,排除B;经济全球化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快速发展,排除D;而三次科技革命则贯穿于这一时间段,促进经济的发展,C符合题意。41.【答案】(1)运动名称时间发源地矛头根本原因性质文艺复兴14-16C意大利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资本主义萌芽或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16C德国天主教会教义或教皇权威启蒙运动17-18C英国天主教会思想体系及封建专制制度(2)特点: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甲午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维新派革命派等向日本学习,实现制

41、度兴国。【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维新思潮。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7501850年前,西方已开始变革,意大利、德国和英国出现三次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表格内容。第(2)问,表格中反映了19021904年译书中翻译日本相关著作所占比例大,翻译的“史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占的比例大。说明该时期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日本和中国内外因的角度分析原因。42.【答案】(1)趋势: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

42、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日益健全。(2)整理:材料二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探讨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西学东渐和社会变革

43、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3)赞成“主要是中国落后了”。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仍然守旧。政治方面:专制主义强化;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占主导;文化方面:“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赞成主要是“西方腾飞”。理由:西方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方面: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或代议制)开始确立;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主义诞生,开创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启蒙思想(或理性与自由平等)发展;自由主义产生;近代科学发展;社会方面: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它东方国家。赞成主要是“中国落

44、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理由:综合上述两种理由。【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明清时期中外对比。第(1)问,本问考查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与阶段特征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问应依据材料一呈现的从新航路开辟至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五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五个阶段的主要史实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分析五个阶段特征。第(2)问,本问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应从信息的整理与现象成因两个方面答题。信息整理应依据图中事物分类归纳,主要涉及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如西式婚礼)、交通与通信工具的更新(如自行车、电话机等)和大众传媒的变迁(如电影机、报纸等);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一定时

45、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原因的分析应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第(3)问,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一般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参考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BBDDDCBABABABBAACDCC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DAADCBAACACADADDDBCC二、非选择题(

46、本大题共两小题,41题12分,42题28分,共40分。)41(1)(两空1分,共6分)运动名称时间发源地矛头根本原因性质文艺复兴14-16C意大利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资本主义萌芽或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16C德国天主教会教义或教皇权威启蒙运动17-18C英国天主教会思想体系及封建专制制度(2)特点: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4分)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甲午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维新派革命派等向日本学习,实现制度兴国。(取两点,各1分,共2分)42、(1)趋势:(10分)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

47、始时的无序状态。(2分)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2分)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分)20世纪中叶,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分)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日益健全(2分)。(2)整理:材料二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一个方面1分,

48、共4分)探讨因果:(6分)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西学东渐和社会变革运动(采意得分)的影响。(取两点,各2分,共4分)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采意得分,2分)(3)评分标准:观点1分;理由每方面取1点2分,3点6分;逻辑1分,答出两个角度即可;共8分。赞成“主要是中国落后了”。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仍然守旧。政治方面:专制主义强化;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占主导;文化方面:“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如果答出中国处于封建衰落阶段可以得2分,总分不能超出8分)赞成主要是“西方腾飞”。理由:西方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方面: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或代议制)开始确立;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主义诞生,开创无产资级革命新时代;启蒙思想(或理性与自由平等)发展;自由主义产生;近代科学发展;社会方面: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它东方国家。(如果答出西方处于资本主义崛起可以得2分,总分不能超出8分)赞成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理由:综合上述两种理由。(理由中西各取两个方面6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