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1818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B.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C.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D.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2.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该“媒介”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该“

2、媒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该“媒介”pH的相对稳定与和等离子有关3.如图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其中序号表示物质或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避免持续作用,发挥作用后往往被灭活或回收B.图中和均属于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C.物质由突触前神经元进入突触间隙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与结合后,将使对Na+通透性改变,从而产生动作电位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时,由于神经元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故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B.刺激发生在单个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和神经元细胞膜内部的局部电流方

3、向一致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D.神经递质一定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5.人体的渴觉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脊髓,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6.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与作为神经递质比,下列哪项是其作为动物激素所特有的( )A.靶细胞存在相应的受体 B.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C.随血液运输到全身 D.起

4、作用后即被灭活7.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属于自身免疫疾病B.过敏反应中浆细胞产生的组织胺对毛细血管壁细胞的通透性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C.过敏反应中既有T细胞的参与,也有B细胞的参与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8.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对移植器官的排

5、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 B. C. D. 9.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9的合成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气”即乙烯利B.在芦苇的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可明显增加芦苇的

6、纤维长度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11.生长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其原因之一是它可增加细胞壁的可塑性。有一种学说认为,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细胞质中的H+分泌到细胞壁中使其酸化,从而提高某些降解细胞壁的酶(如果胶酶)的活性,使细胞壁松弛,增加细胞壁的可塑性。依据该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越大B.生长素通过调控降解细胞壁的酶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C.同一植物的根尖细胞和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膜上能与生长素结合的受体数量几乎相等D.弯曲生长的幼苗中,背光侧细胞

7、壁的pH比向光侧更接近果胶酶的最适pH12.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的光照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1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的大小能反映出种群在一定时期其数量的变化趋势B.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与植物的空间结构类型不相同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消费者利用D.反馈调节在个体稳态、生物群落内部乃至生态系统都普遍存在14.某水池有一种浮游动物和一种浮游植物,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

8、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15.如图是一个密封的养鱼缸,它是一个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有人指出养鱼缸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动态平衡的原因有: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各类生物数量相对稳定;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能为鱼的生活提供氧气和养料;鱼生长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9、CO2能够供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河泥中的微生物能利用、转化鱼粪便和动植物残体,为金鱼藻生活提供营养。其中正确的是( )A.B.C.D.16.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环境容纳量是不会改变的,不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17.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

10、或修正A.B.C.D.18.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进而影响种群数量19.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也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D.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

11、属于神经调节20.如图表示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部分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B.激素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C.处效应为抑制效应D.正常情况下,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激素C分泌量将上升,导致产热量增加,体内酶的活性上升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21.如图中a、b、c分别表示人体的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正确

12、的是( ) A.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 B.液体b和c的蛋白质含量远比a高C.液体c可含有抗体、激素和神经递质D.细胞1、2、3中细胞3的种类最多22.某同学画出三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所以三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CO2D.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23.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 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

13、土壤处理情况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组2组3组4组土壤处理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土壤湿度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因变量是土壤的湿度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分解24.温室效应与大气中CO2过多、碳循环失衡有关,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应该增加异养生物a指向非生物环境的箭头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的C.植树造林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D.该图能表

14、示物质循环过程以及能量流动方向2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三、填空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55分)26.血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保持血糖浓度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另一方面使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同时抑

15、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其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可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调节。(4)人体感染某病毒后,胰岛B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胰岛B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_(物质)。上述研究在对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移植前,科学家还需解决患者对B细胞_的问题。(5)胰岛素降解酶(IDE)在体内能从血液中移除胰岛素,IDE抑制剂的成功发现,为治疗糖

16、尿病提供了新的方法。请据此分析:给糖尿病患者静脉注射胰岛素疗效不好的原因是_。27.科学家在研究植株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着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 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_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_(需要/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_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_(A/B/C),运输的方向是_。(3)嫁接株中_(含

17、有/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_的协助。(4)研究者将 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_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28.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控制住了国内疫情的发展。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遗传物质是RNA,患者初期症状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回答下列问题,(1)COVID19进入人体后,人体发热是由于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而出现发热症状,人体产生的热

18、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的_(填过程)。该病毒激发的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和抗体等,其中抗体可以与COVID19结合,从而抑制_。(2)血液中的COVID-19通过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清除,而进入细胞内的COVID-19通过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将其释放出来,进而被吞噬、消灭。(3)不考虑细胞中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假设COVID-19的核酸在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并“复制”,请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实验,证明COVID-19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DNA。_(写出简要实验思路,不需要预测实验结果)。29.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

19、I、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1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_。(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C表示_。(3)图2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实现的。(4)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甲同化的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同化的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同化的能量为_(用含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kJ。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

20、: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故NaCl中Na+和Cl-均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A错误;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会失水,从而导致细胞内液的量减少,B错误;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使细胞内液浓度增大,进而导致细胞吸水,细胞体积增大,C正确;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组织液中的水过多引起的,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反而会导致组织液中的水含量下降,D错误。2.答案:B解析:3.答案:D解析:图中为神经递质,其发挥作用后往往被灭活或回收,以避免神经递质持续起作用,A正确。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膜的一部分,是突触后神经元树突膜

21、的一部分,二者均是神经元细胞膜,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不需要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神经递质可以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以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增大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产生动作电位;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主要增大突触后膜对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的通透性,不会产生动作电位,D相误。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静息状态时神经元中K+通道开放,K+大量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单个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

22、同,B 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C正确;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所以神经递质可以引起下一神经元兴 奋或抑制,D错误。5.答案:D解析:据分析可知,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是人体的渴觉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的作用,下丘脑还是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同时还是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渗透压升降。故选:D。6.答案:C解析:A、动物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作用于靶细胞上相应的受体,A错误;B、神经递质能使靶细胞上产生电位变化,B错误;C、激素能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神

23、经递质通过组织液,扩散到突触后膜,C正确;D、神经递质和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D错误。7.答案:C解析:8.答案:C解析: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错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具有大分子、一般异物性和特异性的性质。但抗原不一定都是异物,也可能是机体衰老的细胞或癌细胞等,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所以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正确;吞噬细胞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正确;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正确;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人的免疫缺陷病,错误;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效应

24、T细胞攻击,即细胞免疫进行的,正确。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9.答案:A解析:根据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判断,生长素会抑制GA20转化为GA29,促进GA20转化为GA1,抑制GA1转化为GA8,与去除顶芽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生长素含量高,所以GA8的含量较低,A正确、B错误。乙烯有抑制生长、促进成熟的作用,GA1有生物活性,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下降,C错误。去除顶芽会导致有生物活性的GA1含量下降,豌豆苗茎节段难以伸长,D错误。10.答案:D解析:乙烯是植物体自身合成的激素,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而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释放乙烯,进

25、而促进果实成熟,因此,木瓜释放的“气”是乙烯,并不是乙烯利,A错误;在芦苇的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明显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B错误;赤霉素可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脱落酸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11.答案:D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细胞的伸长,A错误;依题意可知,生长素通过增加某些降解细胞壁的酶(如果胶酶)的活性使细胞壁松弛,从而使细胞伸长,B错误;生长旺盛的部位对生长素比较敏感,该部位细胞膜上能与生长素结合的受体数量较多,成熟部位对生长素比较迟钝,该部位细胞膜上能与生长素结合的受体数量较少

26、,所以同一植物的根尖细胞比成熟叶肉细胞生长旺盛,细胞膜上能与生长素结合的受体数量更多,C错误;在弯曲生长的幼苗中,背光侧细胞比向光侧生长快,可知背光侧细胞壁的pH比向光侧更接近果胶酶的最适pH,D正确。12.答案:C解析:莴苣在适宜波长的光照下才能萌发生长,体现了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作用,A错误;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的作用,B错误;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作用,C正确;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体现了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的作用,D错误。13.答案:D解析: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大小

27、,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也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B、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与植物的空间结构类型相同,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B错误;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供消费者利用,C错误;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14.答案:C解析: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为捕食关系,甲为浮游植物,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甲和丙无捕食关系。投放某种鱼的初期,乙和丙因争夺生存空间而存在种间竞争关系;投入大量鱼后,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会急剧减少,进而鱼类由于食物缺乏而

28、生存斗争加剧,也会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定是浮游植物,即甲种群。故本题选C。15.答案:B解析:该生态系统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太阳光,正确;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因此一个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总是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正确;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正确;呼吸作用能够利用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能够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正确;鱼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能被河泥中的细菌和真菌分解,再被植物利用,正确。以上五种情况为养鱼缸在一定时间内保持

29、动态平衡提供可能,故选B。16.答案:D解析:种群数量可在环境容纳量即K值附近上下波动;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不会迅速降低;环境容纳量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17.答案:A解析: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用数学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18.答案:C解析:分别表示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种群的年龄结构;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数量。19.答案:C解析:在血糖平衡调节的过

30、程中,血糖浓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其方式是体液调节,A正确;血糖浓度变化可以通过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血糖浓度,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不能体现分级调节的特点,C错误;当人的手被针扎时,会发生缩手反射,反射弧为ABE,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20.答案:D解析:由题图知,a细胞是下丘脑细胞,A正确;由题图知,激素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B正确;由题图知,是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调节,为抑制作用,C正确;

31、由题图知,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体内酶的活性并没有上升,D错误。21.答案:ACD解析:分析题图: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因此,图中a为淋巴,b为血浆,c为组织液。A. 由以上分析可知,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A正确;B. 液体b(血浆)的蛋白质含量远比a(淋巴)和c(组织液)高,B错误;C. 液体c为组织液,其中可含有抗体、激素和神经递质,C正确;D. 细胞1为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2为血细胞,细胞3为组织细胞,因此这

32、3类细胞中细胞3的种类最多,D正确。故选:ACD。22.答案:AC解析:在碳循环过程中,生产者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库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而其他生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由此可知,图1图3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A、 E,A错误;图1中C为消费者,其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图2中A为生产者,B和D为消费者,E是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错误;上述三图中均没有涉及化石燃料燃烧过程,D正确。23.答案:ACD解析:题中表格有两个自变量:土壤是否灭菌和土壤湿度,因此可以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A正确,B错

33、误;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防止落叶中的微生物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1、3组土壤灭菌,没有微生物分解落叶,2、4组没有灭菌,土壤中有微生物分解落叶,只是在湿润和较干燥的环境中分解程度不同,D正确。24.答案:ABC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应该增加异养生物a指向非生物环境的箭头,即异养生物a呼吸产生的CO2流向非生物环境,A正确;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B正确;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都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C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该图不能表示能量流动过程,D错误。25.答案:ABC解析: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项正确;进行种群密

34、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害虫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项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项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D项错误。26.答案:(1)胰岛素受体;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细胞膜载体蛋白)(2)不能;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3)神经和体液(激素)(4)抗原;免疫排斥(5)注射到血液中的胰岛素会被IDE移除(降解)解析:27.答案:(1)(A、B枝条的)顶芽; 需要; (2)抑制; C; 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 (3)含有; SL; (4)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解析:

35、(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A、B枝条的)顶芽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细胞提供能量。(2)据乙图分析,将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枝条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与野生型(W)植株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W)植株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与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SL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测量的是枝条长度,可预测SL运输的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3)嫁接株是不能合成

36、SL的豌豆突变体组合体,含有IAA,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生长素会使植物体出现顶端优势,但是该植物体不能合成SL,可能这说明生长索必需通过SL才能抑制侧芽的生长。(4)研究者将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由于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因此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 28.答案:(1)有机物氧化分解(或有氧呼吸过程或呼吸过程);淋巴因子;病毒(或COVID-19)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体液;细胞;(3)设置甲、乙两组实验,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

37、的培养液中,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同为素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然后甲、乙两组分别同时接种等量COVID-19,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分别收集病毒并检测放射性解析:29.答案:(1)热能(或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的营养级高,可利用的能量少(2)所同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分解者的呼吸作用(4)25A/(1+4x)解析:(1)m1是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m2是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是热能。在能量传递中由于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故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摄入的能量中有一部分(c)未被同化,B表示被同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去掉呼吸散失的能量,即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3)由图2看出,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中能量散失的途径有两条: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通过微生物(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4)设至少需要消耗甲同化的能量为m kJ,则m(1-x)20%20%+mx20%=A,即m=25A/(1+4x)(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