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同步测试卷(六)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孙中山以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为此,孙中山()A反对学习欧美 B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主张平均地权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2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
2、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41901年梁启超在其著作立宪法权上说:“民权者,所以维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这一论述()A根本目的是吸取西方民主政治的经验 B和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本质是不一致的C后来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得到印证 D在社会主义中国看来已经过时了5孙中山说:“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 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
3、,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而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 材料表明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A反对各省自治 B建立美国式的联邦共和国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主张民族独立6“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这里列宁评价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7“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
4、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8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回顾历史,“孙中山和我们具有不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为了“达到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孙中山 ()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决定“以美为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组织工人运动,掀起工农运动的高潮A B C D9孙中山曾说:“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凡
5、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举此二者,则民生主义之进行,可期得良好之基础。”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A它是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 B它是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C它表明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 D它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10毛泽东诗词被称为中国革命的史诗,他在一首诗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下面选项最能体现出这首诗思想的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枪杆子里边出政权
6、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11抗战胜利前,针对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中共开展了以批判中国之命运为中心的宣传活动,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已经创造出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是指()A人民民主理论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1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是()13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井冈山时期 B长征时期 C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14下面两图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会议的图片。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在独立自
7、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15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是()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人民民主专政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的提出A B C D 16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A完成了拨乱反正 B打破了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深化了体制改革17英国前驻华大使、邓小平传记作者理查德埃文斯爵士说:“邓小平是一位伟
8、大的人物,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确立了中国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邓小平确立的方向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A B C D18改革开放新时期,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创造性地予以回答和解决的是 ()A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所致的开幕词B.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C.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D.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战
9、胜各种困难,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其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其主要内容不包括()A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 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0标语虽小,却承载了历史。它以其时间性、阶段性和空间性的特点,表现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重点。下列三幅标语口号,按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习近平总书记
10、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正向着中国梦奋力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材料二“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
11、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材料三“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以上均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人民日报海外版(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的表现,分析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的社会环境。(4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五
12、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如何“一路走到1949年”使“民族复兴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4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成功的理论原因。(4分)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但是,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中期
13、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光明日报材料三1924年2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列强因为恐怕我们有了这种思想,所以便生出一种似是似非的道理,主张世界主义来煽惑我们。说世界的文明要进步,人类的眼光要远大,民族主义过于狭隘,太不适宜,所以应该提倡世界主义。近日中国的新青年,主张新文化,反对民族主义,就是被这种道理所诱惑。但是这种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应该讲的,我们是受屈民族,必
14、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来讲世界主义。”(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民族主义呈现近代形态的背景。据材料一,比较民族主义在19世纪中期前后的区别。(6分)(2)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2分)(3)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反对世界主义的理由。此时,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何重大动作?(6分)23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
15、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讲话名称发表日期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6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2月摘自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4分)(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
16、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4分)(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0114003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关键信息: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题干反映孙中山认识到欧美国家贫富差距等社会流弊,故是民生主义,C项正确。A项“反对”说法错误,应是主张学习;B项说法正确,但它是民权主义,不符合题意;D项无从反映。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指的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恢复汉人执掌中央政权的局面,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
17、观念,故A错误;“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指的是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指的是民权主义,故B错误;民主主义并非孙中山“独见而创获”,故D错误;“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孙中山找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独创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故C为正确答案。3解析:选A。本题关键信息“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明显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4导学号01140036解析:选C。梁启超论述的核心是倡导民权。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吸取经验,这和孙中山民权主张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在政体形式上两人的主张在当时不同,故A、B均错。社会主义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尚不完善,甚至“文
18、革”时期出现重大曲折,故梁启超的这一论述在今天仍有价值,D错。孙中山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但由于没掌握政权,故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C正确。5解析:选A。本题材料中,孙中山通过论述美国富强的原因来反对各省自治。本题材料没有提及建立联邦共和或民主共和政体的问题,B、C两项排除。D项明显与材料无关。6解析:选C。民族主义是推翻满族的统治,A项错误;民权主义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题干意思不符,B项错误;材料中“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信息说明是关注民生,符合民生主义,C项正确;民主主义不是三民主义内容,D项错误。7解析:选D。由“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
19、众”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由“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需要反对帝国主义。故选D。8导学号01140037解析:选A。为了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故A项符合题意。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故不正确。属于中国共产党方面的活动。9解析:选C。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材料即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10解析:选A。诗中的“军阀重开战”、“红旗
20、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分田分地真忙”反映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原因和地点以及土地革命。故A项正确。11解析:选C。题干表明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理论,故排除B项;由时间抗战胜利前可排除D项。A项表述错误,应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C项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12导学号01140038解析:选C。依据史实分析,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主要叙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态度、作用和地位,排除A;井冈山时期的井冈山的斗争等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排除B;新中国成立后的论十大关系等主要介绍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应该协调好的各种关系,排除D;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等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
21、力和前途,故选C项。13解析:选C。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45年属于延安时期,故C项正确。井冈山时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A项排除;长征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B项排除;新中国成立后是指1949年后,D项排除。14导学号01140039解析:选A。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
22、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根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只有A项全面准确地概括了材料的信息;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指“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D项错误。15解析:选D。“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时间为19561966年,而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6月30日,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16解析:选B。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拨乱反正的步伐,1992年南方谈话
23、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故A项错误;两次谈话都打破了思想束缚(前者打破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后者打破了“左”的思想的束缚),故B项正确;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是前一次谈话的影响,后者没有,故C项错误;两次谈话主要从思想层面推动思想解放而非具体的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17解析:选A。题中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说明了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据教材知识可知全部符合邓小平理论。18解析:选C。“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围绕的根本问题所作的论述,故C项正确。19解析:选D。D项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20导学
24、号01140040解析:选A。1989年,正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21导学号01140041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并结合孔子的思想主张得出其表现。根据材料信息“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并结合书本知识得出孔子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而分析孔子主张未能适应社会变革需要,“无助实干”。第(2)问,注意时间限定“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
25、引领中国梦的是中国共产党,因此这一问主要在于回答出中共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获得民族独立,从而奠定“民族复兴梦”基础。结合必修第一册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内容,理清关键在于中共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第(3)问,材料信息“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所指是19491979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所指应该是1979年至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紧扣题目限定角度“理论原因”,这样不难得出其成功的理论原因在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1)表现: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环境: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
26、混乱,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虽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所以统治者对于支持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2)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走俄国的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从此不断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3)原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
27、二代领导集体,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22解析:本题考查民族主义的含义。第(1)问,“背景”需理解近代的形态是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从关键信息“手足之情”到“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转变来比较区别。第(2)问,从关键词“竞争”“欲救中国”来理解和概括其民族情绪。第(3)问,反对世界主义的理由,应结合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列强主张世界主义的目的来思考;重大动作可以从时间信息“1924年”
28、及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相关史实来回答。答案:(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近代民族民主国家;启蒙运动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区别:19世纪中期前,民族主义是人民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与富强;19世纪中期后,民族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对外侵略和争霸的工具。(2)民族情绪:忧国、救国。(3)理由:世界主义是帝国主义为遏制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提出的;中国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动作: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23解析:第(1)问审题时一定注意考查的是“民权的变化”,实际考查新旧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原因”实际回答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第(2)问结合所学作答即可。第(3)问注意对表格“讲话名称”栏内容分析。第(4)问是开放性习题,结合前面的设问,综合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