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讲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稳态的生理意义()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生命观念建立内环境稳态与平衡观科学思维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式图,建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模型近三年考情2018全国卷(31)、2017全国卷(31)、2017全国卷(30)、2016全国卷(3)科学探究探究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社会责任学习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关注人体健康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1.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1)(2)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2.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及作用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4.内环境稳态及调节(1)(2)稳态调节的实例:pH调节的过程
2、图解教材高考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017全国卷,31(3)()(2)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2015海南卷,8C)()(3)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2015海南卷,16B)()(4)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2016全国卷,3D)()提示(1)(2)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3)(4)2.深挖教材(1)(中图版必修3 P14“探究活动”拓展)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影响?提示会造成细胞失水或吸水,从而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
3、能。(2)(中图版必修3 P15“巩固提高3T”改编)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提示变小。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结合内环境组成及功能,考查稳态与平衡观1.(2018海南卷,9)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解析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淋巴管内的液体为淋巴,属于内环境,A正确;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
4、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肾小管内的液体等,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C、D错误。答案A2.(2019河北衡水四调)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解析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神经体液调节可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答案A1.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1)认
5、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3.明确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结合内环境稳态及调节,考查科学思维能力3.(2014全国卷,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答案D4.(2018河南漯河高中三模)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
6、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解析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B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答案C1.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3)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4)体温失调发烧、中暑等。
7、(5)血钙过高肌无力;血钙过低肌肉抽搐等。2.组织水肿的成因考点二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1)人体的产热与散热(2)体温调节的结构基础(3)体温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调节寒冷时炎热时2.水盐平衡调节机制(1)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2)调节的结构基础(3)调节过程教材高考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2016全国卷,3A)()(2)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2016全国卷,3B)()(3)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2015海南卷,14B)()(4)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2015海南卷,
8、14A)()提示(1)(2)肾小管通过被动运输吸收水。(3)(4)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为汗液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2.深挖教材(中图版必修3 P21“探究活动”拓展)有些同学为减少去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这是否可取?为什么?提示不可取。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些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人体内环境的紊乱。结合水盐平衡调节及其意义,考查生命观念1.(2018海南卷,1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
9、量减少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解析输入的高渗盐水溶液进入血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水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正确。答案B2.(2019河北石家庄重点高中摸底)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人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可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导致水中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蛋白类激素B.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水中毒C.静脉滴注0.5%盐水可迅速减轻组织水肿,改善症状D.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该过程不属于反射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
10、体释放的蛋白质类激素,A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分,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的个体血浆渗透压会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水中毒,B错误;血浆的渗透压相当于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0.5%的盐水会降低血浆的渗透压,因此静脉滴注0.5%盐水不会改善组织水肿,C错误;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不属于反射,D正确。答案D结合体温调节,考查稳态与平衡观3.(2018经典高考)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
11、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激素乙通过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解析(1)由题
12、图可知,激素甲由下丘脑产生后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产生激素乙,激素乙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2)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可增加产热,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38.5 体温调定点。综合图解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的体温调节既可以通过靶腺分泌相应激素进行激素调节,也可以通过神经控制某些腺体进行,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两种途径。(3)高温持续期体温恒定,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出现脱水现象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皮肤毛
13、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可能是因为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最终血压轻度升高。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3)等于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结合实验拓展,考查科学探究能力4.(2018全国卷,31)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
14、5 mL,记录尿量。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取尿液加入班氏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解析(1)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2)用20%葡萄糖溶液处理后,实验兔的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
15、压会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实验兔的尿量会增加。班氏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葡萄糖的存在,若尿液中加入班氏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3)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存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经过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最终使尿量减少。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增加葡萄糖(3)下丘脑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易错易混易错点1正确区分细胞液、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点拨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大液泡中的液体。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是细胞外的液体,即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易错点2正确区分血液血浆,血浆蛋白血红蛋白
16、点拨易错点3对冬季或发热情况下产热与散热关系理解不透点拨只要体温稳定,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无论体温37 ,还是甲亢病人的偏高体温(如一直维持在39 )均应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即产热散热,若产热散热则体温升高,反之则体温降低。易错点4内环境稳态应澄清的两个误区点拨(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紊乱”但此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深度纠错1.(2019全国百所名校联考)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血浆中不可能出现淀粉、蔗糖及果糖等物质B.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C.人体
17、内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都是组织液D.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会出现在正常人的内环境中解析淀粉、蔗糖等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消化酶催化分解成小分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果糖是单糖可被人体吸收进入内环境,A错误;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错误;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浆,C错误;正常人的内环境中也会有少量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D正确。答案D2.(2019湖南永州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C.红细胞的内环
18、境是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D.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实现的解析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均可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神经递质位于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抗体与抗原的作用也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C错误;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实现的,D正确。答案C3.(2018重庆名校联盟联考)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说法中,正确的是()A.病人体温维持在40 的高温时产热大于散热,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B.冬季产
19、热多,散热少,夏季则相反C.在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失调时,均可通过口服相应激素得到一定的缓解D.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只有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方可保持体温稳定解析“维持在40 ”时其产热与散热应相等;冬季产热多、散热多,夏季则相反;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答案D随堂真题&预测1.(2017全国卷,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
20、到注射前水平解析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2.(2018海南卷,8)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解析寒冷状态下,温度变化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一方面使得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
21、分泌减少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使得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以及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让代谢加强来增加产热,从而维持体温相对恒定,A正确;寒冷状态下人会产生身体蜷缩反应,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使散热减少,B正确;下丘脑存在温度感受器,能感受到体温变化,C正确;由于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使心率加快,D错误。答案D3.(2017全国卷,31)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
22、降低,水分由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解析(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升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1)血浆(2)增多下降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
23、.(2020高考预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维持的基础B.神经递质、葡萄糖、抗体、O2、HCO均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C.组织液中的CO2浓度一般要高于细胞内液中的CO2浓度D.血浆的成分主要来源于消化道吸收、组织液渗入、淋巴回流解析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神经递质、葡萄糖、抗体、O2、HCO均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B正确;二氧化碳产生于细胞内,因此组织液中的CO2浓度一般要低于细胞内液中的CO2浓度,C错误;血浆的成分可以来自消化道吸收,也可以来自组织液渗入以及淋巴回流,D正确。答案C课后分层训练(时间:35分
24、钟)1.(2019乌鲁木齐诊断性考试)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有水、无机盐、激素、氨基酸和尿素等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细胞外液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答案D2.(2019江西七校联考)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B.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C.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D.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
25、透压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A正确;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存在于淋巴等内环境中,利于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含有蛋白酶,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D正确。答案C3.(2018江西上饶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时的散热量B.接种卡介苗能使人们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C.饥饿时,流经胰腺后的血液中血糖浓度
26、会升高D.肌细胞产生乳酸后,NaHCO3进入肌细胞与乳酸反应,从而维持血浆pH在7.357.45解析只要人体体温正常,机体散热量就等于产热量,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产热增多,散热量也增多,故寒冷时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时的散热量,A错误;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B正确;饥饿时,血液流经胰腺,其中的葡萄糖被胰腺的组织细胞利用,血糖浓度会降低,C错误;NaHCO3主要存在于内环境中,当肌细胞产生乳酸后,乳酸会进入血浆,血浆中的NaHCO3与乳酸反应,从而维持血浆pH在7.357.45,D错误。答案B4.(2019湖南怀化模拟)在长跑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
27、内环境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B.进入寒冷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C.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恒定不变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解析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错误;进入寒冷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B正确;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会使血浆pH发生改变,但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胰岛素促使血糖降低,血糖浓度偏低时分泌增多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D错误。答案B5.(201
28、8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B.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若产生乳酸会引起内pH剧烈变化D.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解析图中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都可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细胞外液中存在缓冲物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引起内环境pH发生剧烈变化,C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答案A6.(2018安徽安庆联考)
29、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觉B.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C.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D.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当人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并将刺激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正确;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尿量明显减少,B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另外下丘脑中还有渗透压感受器,C正确;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错误。答案D7.(20
30、19河北武邑中学调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中B.图中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C.图中与最主要的区别是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D.图中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解析据图示可知,为淋巴,为血浆,为组织液,为内环境。体液免疫过程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能发生在血浆中,A正确;为组织液,B错误;血浆和淋巴的成分相似,不同点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是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D正确。答案B8.(2018江西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等四校联考)严重的中暑又称“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死亡率很
31、高。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外界的高温刺激,某人中暑前表现出大量流汗的现象,请写出一条反射弧来描述此人流汗的缘由:_。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上的传递都具有单向性,其中兴奋的传递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是_。(2)中暑的发生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而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3)热射病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直接热损伤的原因是_。解析(1)流汗过程为炎热时的体温调节过程,反射弧为: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汗液。在反射弧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
32、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2)中暑的发生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会使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故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直接热损伤”的原因是过高的体温会使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答案(1)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汗液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2)有限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过高的体温会使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9.(2018河北衡水三调)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
33、,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该“媒介”的稳态包含理化性质和成分的动态平衡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D.该“媒介”pH的稳定与CO和HPO等离子有关解析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麦芽糖是植物二糖,不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A错误;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B正确;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错误;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和HPO等离子有关,D错误。答案B10.(2018广东惠州调研)进行长时
34、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劳动后肌肉酸痛是因为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进入血浆,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B.胰岛A细胞的表面既有胰岛素的受体,又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内环境中的CO2刺激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D.在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下,他的排尿量约等于饮水量解析肌肉酸痛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结果,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进入血浆的乳酸,不会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A错误;血糖浓度较低时,相应的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另外胰岛素也可作为信号分子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正确;呼吸中枢在脑干,不在大脑皮
35、层,C错误;在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导致尿量减少,人体的排尿量减少,D错误。答案B11.(2018山东寿光期末)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机体会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自身的稳态,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汗液排出有利于机体体温的调节B.剧烈运动时机体中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减少C.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使机体的尿量减少D.剧烈运动时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兴奋解析人体热量的散出方式有汗液蒸发散热、皮肤辐射散热等,A正确;剧烈运动会导致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会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B错误;如果长时间剧烈运动,人体会因大量排汗而缺水
36、,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垂体放出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C正确;剧烈运动时体温会升高.大量排汗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会兴奋,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答案B12.(2018广东茂名一模)下图是某人在体内失水过多的情况下,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表示体液,ADH表示抗利尿激素。请据图分析回答:(1)表示的内环境是;与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原尿中不被重吸收的物质是。(2)图中的刺激表示_。(3)据图分析,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是_。(答出两点即可)(4)膀胱的肌
37、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填“正”或“负”)反馈调节。解析(1)图中表示血浆,表示组织液,表示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可利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不可利用的尿素不能被重吸收。(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使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所以图中的刺激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据图分析可知,ADH促进肾
38、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是激活图中酶的活性、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和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与融合。(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1)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尿素(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激活图中酶的活性;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融合(4)正13.(科学探究)“冰桶挑战”是为了让人体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而引发的活动,要求参与者用冰水浇遍全
39、身。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_。(2)当人被冰水浇遍全身时,皮肤会发生怎样的生理变化?_(答出两点即可)。(3)ALS的病因之一是兴奋性递质谷氨酸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当神经元之间谷氨酸过度堆积时,可能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ALS患者会出现四肢肌肉萎缩、无力、呼吸功能衰退等症状,但他的全身感觉功能正常,推测该病人的病变部位可能是和。(4)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写出体液调节生理活动的两个特点:_。解析(1)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2)当人被冰水浇遍全身时,人体为了维持体温恒定,会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即出现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现象。(3)ALS病人出现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可能是因为脊髓或传出神经病变,肌肉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兴奋的刺激,不能收缩舒张,时间长了肌肉萎缩。呼吸中枢主要分布在脑干,脑干损伤,会导致呼吸功能衰退。(4)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通过体液运输等。答案(1)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2)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3)脊髓或传出神经脑干(4)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通过体液运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