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过关检测卷三(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蒙昧时代,主要是因为()A社会经济凋敝B政治四分五裂C教会神权统治 D王权极度衰弱解析: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实行神权大一统的统治,它垄断文化教育,控制社会生活,欧洲社会处于黑暗和蒙昧的状态。答案:C2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 D加尔文解析:“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与马丁路德
2、倡导的“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主张一致。马丁路德认为只要内心信仰虔诚就能获得上帝的拯救,故选A项。答案:A3“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A教权高于王权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解析:由题干材料中的“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知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相反;B、D两项与题意无关。答案:C4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有()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建立新的教会组织创立的加尔文派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A BC D解析
3、:加尔文派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故叙述错误,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答案:A5“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出自九十五条论纲B出自至尊法案C反映了西欧国家的政治腐败D赎罪券是天主教会聚敛财富的手段解析:题干中的材料摘自赎罪券价目表,只要交钱就可以赎罪,这是教会聚敛财富的手段。答案:D6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都反对罗马教皇的权威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A BC D解析: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不是国王,英国宗教改革
4、的领导者是国王亨利八世,所以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答案:B7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知教皇的阶级实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宗教改革的性质是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答案:D8列宁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A用对外军事扩张带动国内相关经济的发展B用资本主义制度强
5、化君主专制统治C采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成果和方式强化封建制度D经济上采用资本主义,政治上加强封建主义解析:彼得一世改革后走上了对外军事扩张的道路,因此A项颠倒了逻辑关系;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其经济也没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所以B、D两项也不符合史实。答案:C9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了启蒙的种子。”这里的“种子”指()A推动农奴制改革的手段专横B保留了农奴制C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D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解析: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答案:C10长篇小说彼得大帝主要描写彼得一世
6、的业绩及其对俄国的贡献,展现了俄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宏伟壮阔的生活图景和历史事件。他的改革()A建立了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专制统治C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的沙皇统治D巩固了商人和新兴地主的封建统治解析:彼得一世改革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专制统治,这时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故本题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11(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西班牙官员说:“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材料二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
7、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请回答:(1)天主教是用什么手段维护统治和奢侈生活的?(3分)(2)根据材料二,列举宗教裁判所在历史上对科学压制的罪行。(2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获得了什么认识?(10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3)问,围绕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搜刮巨额财富;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2)迫害科学家伽利略,火烧布鲁诺。(3)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神学与世俗封建
8、主相勾结,在经济上掠夺人民,在政治上迫害进步人士,阻碍科学发展;欧洲中世纪是宗教统治的黑暗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一场反封建神学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势在必行。1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
9、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请回答:(1)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4分)(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异同。(6分)答案:(1)不同: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因信称义。原因: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
10、阶级需要的教会。(2)相同点: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不同点: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加尔文主张“先定论”。1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金银是财富唯一代表,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国内贸易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数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获得和增加货币的源泉;对外贸易中必须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保持顺差,以使金银流入本国,顺差流入的金银必须窖藏起来,通过金银积累增强国家力量;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即一方面以高关税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输入,以防止金银流出;另
11、一方面,以政府补贴鼓励输出,换取金银流入。经济研究参考材料二金钱是战争的命脉。彼得一世材料三彼得一世设立新权力机构参政院,以取代领主杜马。参政院成员大多为非名门贵族代表,由彼得一世亲自指定。全国划分为50个省,由沙皇和中央直接管辖。他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凡本国能生产的物品,或限制或禁止进口。世界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2)材料二说明彼得一世在改革中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2分)(3)你如何认识这一政策的客观进步性?(2分)(4)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7分)解析:第(1)问,由材
12、料一中关键信息“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政府补贴鼓励输出”可知,该政策是重商主义,其内容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抓住材料二中“战争”一词可知其目的。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4)问,内容从材料中概括,性质结合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回答。答案:(1)经济政策:重商主义。主要内容:金银是财富的标志和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获得金银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并保持贸易顺差,必须通过国家干预以保证贸易顺差。(2)为了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3)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内容: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重视发展海军;为满足军队经费的需
13、要进行经济改革,鼓励私人开办企业;推行重商主义;提高国家收入。性质:俄国的工厂是通过购买农奴来充当劳动力的,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依然是农奴,所以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只是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但改革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商业的发展。1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谱牒)”;(三)“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按等级分享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四)
14、“有军功者显荣,无军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荣耀)”。这四条法令对秦国的历史可以说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朱绍侯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材料二17世纪末,当英、荷等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迅猛前进的时候,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1697年,(沙皇)彼得一世派遣高级使团出访西欧,回国后立即进行改革。其中在用人制度上,颁布官职等级,规定所有贵族都从低级做起,按功晋升。非贵族出身者也可做官,升到8等以后列为贵族。它打破了按门第论资排辈的传统俄国初步迈开了实现近代社会政权组织的职能分化和规范管理的步伐。 摘编自赵虹俄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根据材料二指出彼得一世改革的动机。归纳其用人制度改革与商鞅推行军功爵制的相
15、似历史作用。(10分)解析:第一小问结合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去思考;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分析彼得一世用人制度改革并且结合商鞅推行军功爵制之后所产生的效果去思考。答案:动机:学习西欧,改造俄国(富国强兵)。作用:打破门第传统,削弱旧贵族势力;提高官僚素质;扩大统治基础;加强君主权力;促进社会转型。(答对四点即可)15.(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贯彻法家思想,讲求国家利益至上,礼法道德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秦代家庭立法中,妇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地位反映在妇女再嫁的问题上也就非常宽容。从江陵张家山汉简中有关秦代法律的记载可以看出有“夫死而妻自嫁,娶者勿罪”的规定。中国古代妇女
16、的地位材料二马丁路德认为,全国儿童,无论贫富、男女都应入校学习在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一文中,马丁路德阐释了应该实施普遍义务教育的三个原因他主张每个女孩子每天都应该在学校学习12个小时,期限12年。(宗教改革时期教育思想)与路德的女性观相比,有些新教派别的女性观更为激进,他们认为男女是绝对平等的、女性可以参与教会的活动,可以公开布道和演讲再洗礼派也基本消除了性别的差异,坚持男女在各个方面的完全平等,包括传教和做教士的权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自商鞅变法后妇女地位的改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总结新教的女性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教女性观改变的原因及马丁
17、路德阐释实施普遍义务教育的原因的理论依据。(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妇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地位”分析作答;第二小问,根据“贯彻法家思想,讲求国家利益至上”,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和变法的内容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马丁路德认为,全国儿童,无论贫富、男女都应入校学习”“他们认为男女是绝对平等的、女性可以参与教会的活动,可以公开布道和演讲”“坚持男女在各个方面的完全平等,包括传教和做教士的权利”等信息分析、概括作答;第二小问,“新教女性观改变的原因”从宗教改革的背景和需要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三小问,马丁路德实施普遍义务教育的原因应基于其宗教思想中
18、体现“自由”与“平等”的内容作答。答案:(1)改变:妇女地位有所提高,某些方面拥有男女平等的地位。原因:长期战争状态冲击着传统的礼法道德规范;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奖励耕织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的推动。(2)女性观:女性拥有接受教育和宗教信仰与传播的平等权利。原因: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女性在生产中地位的提高;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异端”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新教与天主教斗争的理论需求和争取教众的发展需要。理论依据:信仰自由、在上帝与圣经面前人人平等、“因信称义”。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
19、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德国钱币名称),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教会)声称只要购买赎罪券,上帝就可以赦免他本人及其亲属的罪。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材料三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
20、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相同点,并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6分)(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欧洲宗教改革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较为简单,答案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概括出来。第(2)问重点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2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否定教会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和认可圣经的权威三个方面,这三点从材料中都可以总结出来。宗教改革的实质通过宗教改革的内容可以分析得出。第(3)问考查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科教等方面加以总结,回答时注意条理清晰。答案:(1)原因: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受天主教会的压榨最为严重;教会兜售赎罪券。(2)相同点:都否定教会的权威;都主张信仰得救;都主张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是信仰的唯一根据。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3)宗教改革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欧洲各国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