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362.50KB ,
资源ID:1117429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174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版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训练:16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版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训练:16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后限时集训(十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世纪初,国人穿洋服者渐渐多了起来,甚至在广西等偏僻省份的学堂中也允许学生穿洋服;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的“红锡包”“哈德门”“前门”等品牌的香烟在市场上销路甚好,甚至连妇女也竞相吸食纸烟,并且迅速蔓延至全国。材料表明()A列强对中国全方位渗透B西学东渐影响了国人生活方式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衰落D崇洋媚外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B国人穿洋服、吸香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方文化理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故选B项;“全方位渗透”说法欠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初生活习俗的变迁,无法据

2、此推知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全社会的认同”说法欠妥,排除D项。2(2020洛阳模拟)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与“万国同风”,民间应者寥寥。辛亥革命后仅武昌一地,因改穿西式冠履输出白银便达2 000多万两;天津在1912年初,一个季度进口洋服洋帽耗资达125万两白银。这一变化表明()A社会觉醒程度决定运动成败B政局变革推动生活习俗变化C戊戌变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D国人逐渐摆脱传统文化束缚B材料体现了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民间改穿西式冠履的人由寥寥到购买西式冠履花费巨大,由此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对人们的服饰变革产生重大影响,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

3、命两大历史事件后,人们服饰变化的不同结果,体现的是运动对于民众觉醒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排除A项;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是对材料中戊戌变法部分的分析,不能体现材料中辛亥革命后用于购买洋服耗资很大的现象,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用在购买洋服的花费大,未涉及国人摆脱传统文化束缚,排除D项。3(2020南充一模)民国时上海云裳女子时装公司,用名人大做广告,树立企业形象。如“第一日为文艺界与名流闺媛,第二日为电影界明星,第三日为花界之诸姊妹”,这一时装公司很快成为领导上海时装新潮流标杆。材料说明()A时尚潮流推动女权运动发展B企业利润主要依靠广告宣传C西式时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D优秀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

4、展D根据材料“用名人大做广告,树立企业形象”可知,上海云裳女子时装公司努力打造企业文化,以此助推企业的发展,故选D项;女权运动为政治运动,与材料主旨企业文化不符,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企业利润的获取方式,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上海,并未涉及其他地区,排除C项。4下表是清末民初社会现象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该时期()记述出处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张爱玲更衣记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民国鄞县通志A.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B崇洋媚外现象

5、愈演愈烈C社会风气发生巨大的变化D妇女解放运动日渐兴起C民国初年服饰的变化、辛亥革命前后发式的变化,都体现出社会风气发生巨大的变化,故选C项;A项出现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之后,排除;习俗的变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但没有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妇女解放运动,排除D项。5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装和改良旗袍的出现()A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B强化了服饰的政治色彩C缩短了男女间的地位差距D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山装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诘襟服)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改良旗袍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在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体现了中

6、西合璧的特点,故选D项;中山装和改良旗袍是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但材料强调的是西式服装对中国服饰改革的作用,排除A项;中山装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但改良旗袍没有,排除B项;民主政治的推行、经济的发展、平等思想的传播等能缩短男女间的地位差距,而服装并不具备这种功能,排除C项。61928年,兰州市召开了放足运动会,除散布印刷品并讲演外,更由小学生演新剧天足,唱天足歌,以资宣传。又令兰州东关周姓夫妇肩背旗一面,上书缠足痛苦,带领童养媳游行各街市及会场示众。会后,自愿放足妇女甚多。这说明()A土洋并存是近代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B兰州地区最早开始了移风易俗C民国时期迫令放足运动效果明显D宣传活动有助于社会习

7、俗变化D由材料“会后,自愿放足妇女甚多”可知,兰州宣传放足的活动起到良好的效果,这说明宣传活动有助于社会习俗的变化,故选D项;裹脚是中国传统习俗,放足活动也是中国人自行开展的,无法体现土洋并存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其他地区的做法,因此不能说兰州放足“最早”,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71912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上海各报刊公开登载了征婚广告,在当时轰动了全国,就这样找来了革命新女性汤国梨。章太炎先生的征婚方式反映出当时()A征婚成为主要求偶方式B传统婚姻习俗遭到民众摒弃C婚姻习俗出现近代化趋向D婚姻自由成为普遍社会风尚C材料“章太炎先生在北京、上海各报刊公开登载了征婚广告”

8、体现了婚姻自主、婚姻自由,这反映出当时婚姻习俗出现近代化趋向,故选C项;章太炎征婚只是个例,不能说明传统婚姻习俗遭到民众摒弃,若是普遍现象就不会轰动全国了,排除A、B、D三项。8“礼拜”为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于明末在菲律宾所创,后传入中国;“星期”是中国人于19世纪末创制。最终,“星期”在书面语和共同语中替换了“礼拜”。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矛盾不断激化B盲目排外心理推动C向西方学习的深入D白话文运动的开展A根据材料“最终,星期替换了礼拜”可知,中国本土词汇取代了外来词汇,这反映了随着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感被激发,故选A项;盲目排外指的是对外来事物不加分辨一律排斥,

9、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星期”替换“礼拜”体现的是民族文化战胜外来文化,与向西方学习无关,排除C项;白话文运动的开展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指的是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9(2020洛阳一模)1902年7月,上海中外日报登载了一则征婚广告。在征婚广告中,男方希望女方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表明当时()A婚姻自主习俗成为社会主流B简约文明的结婚仪式受民众推崇C个性化的征婚方式开始出现D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D材料“天足”“通晓中西学术”“文明通例”体现了婚姻观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故选D项;婚姻自主习俗成为社会主流

10、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个性化的征婚方式,但不能体现是“开始出现”,排除C项。101860年,上海西人书馆助西人译书的文士王韬去某友人家作客,友人“特出西洋名酒为饷,味极甘醇可口”。王韬虽收入不多,但也购买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来赠送亲朋好友。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实用性消费观念盛行C材料“特出西洋名酒为饷”和“西洋玻璃杯、洋皂”说明物质生活受到西方的影响,故选C 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变化而非经济结构的变动,故排除A项;材料“王韬虽收入不多,但也购买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来

11、赠送亲朋好友”表明不是实用性消费观念盛行, 也不能说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故排除B、D两项。11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以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A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B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C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D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C19世纪6090年代末,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等变局,对社会造成深刻影响,此时“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故选C项;材料只提及当时报刊业的迅速发展,并未提及其类别,无法看出哪种报刊成为主流,排

12、除A项;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不是清政府管理不力的结果,且材料并未提及清政府对报刊业的态度,无法看出其对报刊管理不力,排除B项;报刊业的迅速发展反映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但并未反映思想的剧变,因此这一现象无法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排除D项。12点石斋画报(1884年创刊,1898年停刊)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画报。其中有一期题为飞舟穷北的画(如图),根据美国的一篇报道,配文曰:“美国有名匠造飞舟一艘,多其帆,如鸟革状。能载二百人凌空使驭,将往穷北极,以广眼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翔实地报道了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B此刊应与民报同时在市面流通C传播新知是这一类刊物的首要

13、特征D表达了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向往D结合材料中时间可以联系到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从用词“如鸟革状”“穷北极”“广眼界”可知,这表达了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向往之情,故选D项;材料中画报报道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但体现不了“翔实”,排除A项;民报创刊于1905年,排除B项;新闻画报体现新闻传播,不能说明传播新知是“首要特征”,排除C项。13(2021文山检测)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时,南京临时政府曾通电全国使用公历。但在整个民国时期,民间出现诸多反对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改换公历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由此可见()A传统文化因素制约制度的构建B民主共和观念缺乏群众基础C政府构建政治权威的努力受挫

14、D全盘西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A题干体现的是民国政府要求使用公历的规定受到民间反对,是由于和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不一致,说明传统文化因素制约着中华民国的制度构建,故选A项。14(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竹枝词以活泼多样的形式记载了历史变迁,其中一首如是说:“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这反映了()A中国铁路最早出现于上海B先进科技逐步被国人接受C国人思想愚昧制约了社会进步D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B根据材料“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可知轮船、铁路等先进科技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故选B项;材料只说明吴淞地区有铁路,但无法说

15、明最早出现,排除A项;“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可见国人思想愚昧但没有提到制约了社会进步,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先进科技的传入,没有涉及东西方文化冲突,排除D项。15(2021济宁质检)北京周姓女子“自幼游学欧美,去岁回国”,为出嫁计,未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牌,上书“女学士,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五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八年一月止,各学士如有与之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五四运动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B西方婚姻文明影响中国C门当户对成为婚嫁的首选条件D婚姻自

16、主已成社会主流B根据材料“各学士如有与之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可知受到欧美文明影响的周姓女子主张婚姻自由、恋爱自主的观念,说明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西方婚姻文明的冲击,答案为B项;根据材料“至民国八年一月止”可知当时是在1919年1月前,五四运动还没有爆发,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自由恋爱,而不是门当户对的条件,C项错误;材料是周姓女子个人行为,不能说明婚姻自主成为主流,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2021云南师大附中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为上海竹枝词中的社会流行

17、语汇,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1)作俑中日战争警报传,师熸海陆我心煎。沪城富户迁租界,托庇外人作俑先(2)强寇领土台湾重海疆,求和卖国李鸿章。丰饶宝藏资强寇,拱手让人事可伤(3)贲舍康梁变法清廷诏,兴学育才新政行。敬业龙门两书院,将营贲舍又纷更(4)衣衫新式衣衫熟剪裁,这般窄小不应该。倘遂腹内孩儿小,钮扣傲然钮不来(5)番菜番菜原推一品香,门前真个好排场。堂馆回说今宵热,上好荷兰先请尝(6)轮船进口轮船欲近滩,纷纷接客立河干。码头未靠人先到,真个谋生把命拼(7)电报万里音书一线通,风驰电掣类神工。西来文字多禅意,半似云龙半似虫(8)电灯纵横街道直如弦,机水淋尘到处鲜。电炬煤

18、灯高照处,却疑明月朗中天摘编自上海竹枝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中的“衣衫、番菜、轮船、电报”等流行词的出现,可提炼出论点是流行语汇反映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关于阐释可从近代列强入侵引发的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的近代工业文明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角度展开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答案示例:论题:流行语汇反映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阐述:上海是近代最早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之一,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并成为租界,外界许多新鲜的事

19、物纷纷引入上海,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新式服装的出现、新型交通工具的产生、电报和电灯的使用、番菜的引入等,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知识视野,促进人员的交流、信息的传递、经济的联系,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城市化和引领时尚、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标杆。流行语汇记录了上海的社会情况,反映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总之,上海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缩影,其流行语汇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也是研究近代上海乃至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史料资源。17(2021济宁质检)1933年申

20、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引发了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经济动荡、军事威胁的内忧外患之际,民国知识分子与工商界人士纷纷著书立说,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这与当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下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模式是一致的。随着国民党政府逐渐巩固政权,加之日本侵华形势的紧迫,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国家资本扩张来实现工业化,这影响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建设。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全面爆发前统制经济的实际效果来看,在金融、交通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摘编自陶宏伟经济危机、民族存亡与近代经济思想传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1、,指出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的国内外背景。(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9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在经济动荡、军事威胁的内忧外患之际”可知经济动荡、军事威胁(日本侵华);根据材料“这与当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下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模式是一致的”可知经济大萧条,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随着国民党政府逐渐巩固政权,加之日本侵华形势的紧迫”可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另外联系此时苏联20世纪30年代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第(2)问,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标

22、准答案。首先要找到一个论点,然后进行论述。根据材料“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国家资本扩张来实现工业化”可以提出一个论点:中国走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道路。根据论点进行阐述,论述主要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经济动荡、军事威胁的内忧外患之际,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使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造成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背景:经济动荡;军事威胁(日本侵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经济大萧条(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苏联工业化建设(计划经济)。(2)论文写作要点(仅供参考)类别主要内容的

23、呈现论点中国走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道路论据背景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内涵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统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影响积极: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局限: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受压制结尾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基于国情的考虑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满洲贵族入关之后,使清朝婚姻礼俗深层次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在其全面继承明朝婚姻礼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清承明制,规定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封建包办婚姻依然是清朝婚姻的基本特征,尊亲长掌握卑幼的主婚权是清朝法律的规定,并且强调婚姻双方的门当户对。婚约、婚书与聘财是婚姻成立的条件,婚约一经成就,男女无

24、论任何一方均不得反悔。由于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清律允许男子婚后可娶多名妾室,却要求女子在丈夫死后,为丈夫守节一辈子,并且在夫妻关系离异问题上,男子始终占据主动权摘编自陈顾远中国婚姻史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变革剧烈,加之受欧风美雨的冲击,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婚礼俗尚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男女缔姻逐渐摆脱传统婚介形式的束缚,允许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已带有现代婚姻色彩,甚至还有报刊广告征婚的创举。随着婚姻主权的转移,婚姻已不完全是两个家族的事 ,而是婚姻主体即当事人的事 ,因而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缔结更多考虑的是婚姻对象的才情、品性、相貌等个人素质。其次在结婚礼俗出现了新的风尚,更加简朴快捷,仪

25、式西洋化,还具备了婚姻的法律化效应。由于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结婚年龄后延,女性在婚姻中有了一定自主权,既有自由结婚的权利 ,也有自由离婚的权利 摘编自美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婚姻礼俗形成的背景和特点。(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江南地区婚姻礼俗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清承明制”“深层次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强调婚姻双方的门当户对。婚约、婚书与聘财是婚姻成立的条件”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清律允许男子婚后可娶多名妾室”“婚约一经成就,男女无论任何一方均不得反悔”“在其全面继承明

26、朝婚姻礼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规定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允许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更多考虑的是婚姻对象的才情、品性、相貌等个人素质”“在结婚礼俗出现了新的风尚”“女性在婚姻中有了一定自主权”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变革剧烈”“受欧风美雨的冲击”“允许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等信息分析回答。答案(1)背景:继承并吸收了明朝的婚姻礼俗;受到儒家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聘财成为婚姻的必备条件。特点:男女不平等性;礼法结合;具有禁锢性,不自由性;早婚的普遍性。(2)变化:传统婚介

27、形式发生了变化,男女婚姻自主权逐渐加大;择偶标准的新变化;“文明结婚” 婚姻礼俗的新风尚;离婚再婚禁律开始被打破;早婚之弊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遏制。原因:政治变革是江南婚姻礼制文明化、近代化的主要因素,如辛亥革命,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西方婚姻观念的影响;江南地域经济的发达为婚姻自由提供物质的保证;女性主题意识的觉醒;近代教育的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常有人以学生为对象,调查他们对婚姻问题的看法。1929年,广州民国日报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81名已婚学生中,自己作主订婚的比父母代订的要多,对婚事不满意而想离婚的占44.3%随着离婚案例的增多,有些人将其

28、视为一种社会问题,但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它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予以肯定。如盛京时报刊发的一篇文章称:离婚是“国人思想发展之结果,婚姻关系人一生之苦乐,形式上虽注重在伦理上之结合,而实际上尤须赖理性之调适,徒有伦理上死板生捱,生拉硬扯,未有不发生问题者。今则科学昌明,神权日衰,思想解放之花大开。离婚案件之增加,除非我们认为人类思想发展不是好事,因此非但不能反对,还当原谅,还当援助”。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解析根据材料“随着离婚案例的增多,有些人将其视为一种社会问题,但另外一些

29、人则认为它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予以肯定”可得出观点:民国前期,大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理解并支持离婚。结合所学知识从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论证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念的原因及影响。答案示例:观点:民国前期,大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理解并支持离婚。评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冲击了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支持婚姻自由。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女子逐步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社会地位提高。新文化运动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中国社会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青年知识分子成为反对封建旧道德、倡导婚姻自主的主力。其间,近代报刊的宣传,也对近代中国社会婚姻观念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结论:在国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青年知识分子的婚姻观发生转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