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 说到“冬天的树林”,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呼啸的寒风、飞舞的雪花,想到光秃的树枝和山岭,但是当我们在前面加上“云南”两个字的时候,我们的眼前又会浮现出南方丛林的朦胧画面。没有去过云南的人,一定会在心里描绘出自己的那幅场景,但是,当我们读完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想象力是多么的贫乏。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弄懂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2、感悟文章独特的语言追求,品味文章描写的精妙之处。3、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别样的自然观。重点: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的情思。难点: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别样的自然观。于坚,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少年时遇学校停课流窜
2、街头,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另著有诗集空地。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著有长诗零档案,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飞行、诗六十首、诗集与图象、便条集,及散文集棕皮手记、人间笔记、棕皮手记活页夹、丽江后面、云南这边、老昆明等。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诗人奖等。于坚一直生活在
3、云南。他说,云南是边远地区,但并不意味着写作也是边远的。重要的不是你在哪个地方,而在于你是从哪个地方看见那种普遍的、超越时间的东西。你在具体的时间里表达了没有时间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作家。避雨的鸟于坚一只鸟在我的阳台上避雨青鸟 小小地跳着一朵温柔的火焰我打开窗子希望它会飞进我的房间说不清是什么念头我洒些饭粒 还模仿着一种叫声青鸟 看看我 又看看暴雨雨越下越大 闪电湿淋淋地垂下青鸟 突然飞去 朝着暴风雨消失一阵寒颤 似乎熄灭的不是那朵火焰而是我的心灵字词过关 暖和()裸露()脚踵()榉()树牛蒡()花震慑()咀嚼()()单薄()麂()子 Xin jng()()干 zo()急 zo ()huolz
4、hngjbngshjujbj陷阱燥躁整体感知本文大致可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3节)告诉人们什么是云南的冬天;第二部分(47节)细腻地描写了一片树叶“死去”的全过程,并强调要回到事物本身;第三部分(814节)写真正地走近自然,对大自然专注地凝视和倾听。文本思考 一、云南冬天的树与北方的树有何不同?你在哪儿找到的答案?云南冬天的树是“一片苍绿”、“一片葱茏”的。(具体内容见第一节)二、那么是不是说云南的冬天在一片苍绿之下就没有生命的死亡呢?不是。“然而,树叶同样会在云南死去。”(即文章第三节)3、作者在哪几节写了云南冬天树叶的死亡?阅读这几小节,划出或概括出他们的关键句第四节,树叶每一个月份都
5、在死去第五节,对落叶不必伤心或依恋,惆怅或怜惜,落叶不是死亡,是另一种时间的另一种事物(存在),本质是一种新生。第六节,我们所有文化和审美的习得,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获得和知识贮藏积累,但同时也是一种“阻隔”和“遮蔽”。第七节,用精确到秒的时间,交代几片叶子分别不同的落点。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体验一片树叶的落下。4、通过关键句的查找,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关注的是个体树叶的死亡。那么云南树叶的死亡和北方树叶的死亡有什么不同呢?阅读第四节,划出相应的语句回答云南:“树叶永远,每一个月份都在死去”“死,永远是单个的,自觉自愿的选择”“连绵不断的死亡和连绵不断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季节共存”北方:“作为集体,作为
6、树叶这个词的死亡”“自己的离去同时也是一个季节的结束”在北方:落叶以“集体”的状态出现,与季节相关;在云南:落叶则是每时每刻,但又是“个体”的,非季节的。(1)因为落叶的飘落是个性化选择,她选择了内在,开始把握自己的命运,拥有了生命自主权,有了对自身的把握,更因为落叶并不象征死亡,绿叶并不象征生命,叶子落下实际上都算不上死亡,只是形态和存在方式的转换而已,或者说是一种新生。叶子的死和生,一样的美,一样的令人震撼、感动和难忘。(2)因为落叶看上去比栖居在树上的年代更为美丽悦目,色彩斑驳,深浅不一,落叶的美有着语言难以言说的美。(3)“事件”这个词用来形容落叶,看似大词小用,实际上也是在为我们去蔽
7、。作者在写作中刻意践行去除遮蔽的观点,有意识地模糊了语言表达中辉煌与平凡。5、理解“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的含义。6、那么一片叶子的落下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呢?于坚是用怎样的一双眼睛来观察的?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第五、六节课文并作出解答。过程:腾飞、漂浮、绵延。细致的观察与准确的描写。冷静、客观而敏锐的眼睛。7、为什么作者说“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如果这感动引起了惆怅或怜惜,那么此人就不懂得云南的树叶。他用北方的心境感受云南了。”回到事物本身“它是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去除意义的遮蔽所以,“没有落叶,只有这一片深红的活那一片褐黑的”8、于坚是怀着怎样
8、的情感来看待“落叶”的?不应流于所谓的绿叶象征向上,落叶必定凋零俗套,应除去他们的遮蔽,以审美的姿态去接近事物本身。无抒情,无感叹,更多是客观的描写。9、“一片叶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丽的细节?”可是我们为什么会忽视了这些细节?探讨:为什么我们一提到冬天,就想到寒冷;一提到落叶,就想到死亡和凋残?“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这两首诗中的物象实际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10、第9节对声音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思考:1014节的景物描写强调的是对景物本身的客观冷静的观察,这与传统的看待自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答:白描。传统中我们看待自然总是带有很大的主观
9、性,比如叙述绿叶的攀登并仰视他,哀叹落叶的“寂寞”并为他伤感。本文的描写却是让我们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想走进自然,就必须卸去对自然的预设的想法,让自然呈现自己的状态。11.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接近自然?你认为“躺下”包含了哪几层含义呢?如何去接近事物本身,那就是“躺下”。)“躺下”可以看作是一个真实的动作,一种观察的角度,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姿态,那就是去掉人的自高自大,用不带有任何人文精神的干扰的审美姿态去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去感受自然,去除“遮蔽”的姿态。“北方的心境”的束缚传 统 意 义 的 束 缚忽 略 事 物 本 身摆脱意义的束缚回到事物本身一、文章第9节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什么
10、作用?请具体说明。答: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再次说明云南冬天的树林死亡与生命是同在的,他们只是“各有自己的位置”,应该去除绿叶向上、落叶凋零的俗套意义,去接近事物的本真;本节后半段提出“躺下”可以去接近事物本真,下面几节文字具体展开以“躺下”的姿态亲近自然的情形,具有启下作用。二、作者除了通过观察一片叶子的落下,来捕捉到了大自然美丽的细节,还观察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辉煌事件?是以什么姿态观察的?为什么?观察黑蜘蛛织网鸟儿自在生活蚂蚁的生活场景躺 下为什么?光树叶和天空躺下去掉人的自高自大,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优裕的地位,更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像走进自然,就必须澄怀虑思,卸去我们对自然的种种预设的想法,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这就是要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拓 展 延 伸一匹马跑过草原被诗人捉住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骏马死掉的马便条385把握主旨 于坚想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物我同一的澄明之境,追求的是那种自然的自在状态,带我们走近自然,注意凝视和倾听她写作特色1、倡导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2、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与夸张,力求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3、叙述、描写与议论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