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四) 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朝、清朝前期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1678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四) 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朝、清朝前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四) 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朝、清朝前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四) 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朝、清朝前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四) 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朝、清朝前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四) 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朝、清朝前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四) 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朝、清朝前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强化练(四)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朝、清朝前期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4题,全卷满分85分,考试用时45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江西上饶高三一模)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网罗各色艺能入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职能的演变()A.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B.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C.促使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D.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答案:B解析:材料叙述了关于翰林院职能的演变,唐朝时

2、是“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初翰林院学士入值文渊阁称内阁,成为皇帝的咨询顾问并办理日常公务;清朝“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体现出翰林院地位的上升,这主要是适应了明清时期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故B项正确;翰林院职能的演变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A项;丞相制度的废除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项;皇权极端加强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排除D项。2.(2019四川宜宾高三二模)在司法制度上,明朝制定了程序较为完善的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甚至通过“重典治吏”来整顿官僚队伍。这些做法()A.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B.加快了明朝社会法治进程C.是古代司法高度成熟的表现D.推进了国家监督制度的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

3、所述为明朝不断完善司法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法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司法的公正公平,故A项正确;明朝是人治的社会,故B项错误;通过分析材料信息可知,这是古代司法制度发展的表现,故C项错误;司法制度作为整顿吏治的重要方式,与监察制度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3.(2019考试报原创)康熙帝的皇二子胤礽因系孝成仁皇后所生被立为太子,虽屡次犯错,但康熙仍不舍将其废除;皇八子胤禩因其生母出身地位低,虽才能过人,但严重影响了其成为太子之路。这说明()A.康熙帝深受传统宗法制的影响B.清朝皇位继承尚未形成制度C.康熙帝以此平衡皇子间的关系D.清朝君主专制统治显著加强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康熙数次维护胤

4、礽地位,主要是因为胤礽是嫡出,这说明康熙帝仍然受到传统宗法制影响,故选A项;清朝时皇位继承有一套完整的制度,B项错误;材料与平衡皇子之间的关系无关,C项错误;材料与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无关,D项错误。4.(2019河北邯郸高三联考)清史稿载:“傅恒直军机日侍左右,以勤慎得上眷乾隆初,惟讷亲(指傅恒)承旨。迨傅恒自陈不能多识,乞诸大臣同入见。上晚膳后有所谘访,又召傅恒独对,时谓之晚面。”材料可以说明()A.军机大臣针对政事可以发表意见B.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C.军机大臣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D.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答案:A解析:由材料“傅恒自陈不能多识,乞诸大臣同入见。上晚膳后有所谘访,又召傅恒独对

5、”可知,对于一些政事的处理,皇帝需要咨询军机大臣的意见,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大臣对一些政事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跪受笔录,B项错误;材料没有同以前的对比,得不出C项,故错误;D项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故错误。5.据记载,棉花到明代以后,“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其利视丝枲,盖百倍焉”。南直隶的苏、松地区,即是重要的棉花种植地区。苏州府嘉定县土地贫瘠,不宜种稻,“其民独托命于木棉”。这表明当时()A.长途贩运日益兴盛B.农业的商品化趋势加快C.经济中心南移完成D.外来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答案:B解析:由材料“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其利视丝枲,盖百倍焉”可知,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利润高,

6、人们大多将此作为投资对象,也在客观上证明了农产品投放市场的比率在增加,进一步促使其商品化,故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已完成,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信息反映的主旨,错误。6.阅读下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明朝()明太祖“凡无引文私渡关津者,杖八十”嘉靖帝“凡商贾欲赍货于四方者,必先赴所司起关券”“非占商籍不许坐市廛”崇祯帝“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A.坚持推行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空前繁荣C.立法限制商业流通D.农商取得同等地位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杖八十”“必先赴所司”“不许坐市廛”“贱金玉”等信息可知,明朝严格控制商人、商业,采取的是抑商政策,故A项正确,并由此排除

7、D项;由材料无法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B项错误;材料与“立法”无关,C项错误。7.(2019河北衡水高三一模)清代中后期,北方出现了“闯关东”“走西口”的迁徙浪潮;南方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的迁徙浪潮。这一现象()A.加速了南北人口平衡B.促进了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C.反映了地方政局动荡D.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答案:B解析:材料现象不是由南向北迁徙,湖广填四川是由东向西,无法体现南北人口平衡,故A项错误;人口的迁徙浪潮促进了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故B项正确;“地方政局动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四川”“西口”不是边疆地区,故D项错误。8.(2019宁夏银川高三模拟)王阳明主张“致知格

8、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A.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B.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C.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D.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答案:A解析:材料“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即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确的观念,表明王阳明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故A项正确;材料是王阳明对“致知格物”的解释,无法体现王阳明“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排除B项;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属于认识论问题,无法体现“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排除C项;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故D项排除。9.(2019

9、江苏四市高三联考)明末思想家颜元指责“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下列观点与其一致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心外无佛,即心是佛”C.“天下为主,君为客”D.“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答案:D解析:从材料颜元对宋元以来儒者的轻视,认为他们做“妇女态”,只要能报达君王是最好的,可知体现的是宋元以来理学的空疏无用,“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体现的是经世致用思想,D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观点,A项排除;“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是主观唯心主义,B项排除;“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带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它否定了君主专制,C

10、项排除。10.(2019河北邯郸高三联考)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答案:B解析:材料“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反映了通过“经筵”制度正君心而治天下的儒家理想,故B项正确;“君心正而天下治”并不是变革君主专制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与夷狄观念无关,故C项错误;当时儒学正统地位没有遭到破坏,D项“恢复”的说法错误。11.(2019山东济南一模)明代李时

11、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还吸收了西欧园林建筑的风格。这些成就()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D.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答案:B解析:材料中“朝廷颁行”说明不是商品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中“由朝廷颁行”“康熙年间组织人力”说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项正确;本草纲目是中医药著作不是西方科技,故C项错误;本草纲目是对中医药的总结,皇舆全览图是清朝疆土测量,二者都没有促进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12.(2019山师大附中高三四模)嫡长子继承制

12、度是封建社会一种成熟的皇位继承制度。但有学者根据二十四史的本纪对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做了计量学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国秦到清2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大概2/5的皇帝是依靠嫡长子继承制登上皇位的。对此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不一致性B.历史结论的发展性和历史认识的多元性C.制度的原则性和实行的灵活性D.史实的客观性和历史解释的主观性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王位继承原则为嫡长子继承制,体现了制度的原则性;但实际上近3/5的皇位继承有悖于此制度,体现了在实际操作层面,皇位继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主观动机,故A项

13、错误;材料仅是客观史实的研究结果,未体现历史认识的多元性和历史解释的主观性,故B、D两项错误。第卷(非选择题,共37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13.(2019江苏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思想呈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否定商业、限制商业、肯定商业三种商业思想孔子不反对人们从事商业活动,也不反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而是在许多场合都给予肯定。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说明了商品交换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他认为个人不能仅靠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本人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如果否定商品交换,相互依赖的各种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陷入困境,使社会退

14、回原始时代去。摘编自魏向远我国古代商业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变材料二北宋东京城简易图材料三洪武四年十一月丙戌,诏“仍禁濒海居民不得私出海”,“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担驼载之人,减一等。货物船车并入官”清朝时为了推行抑商政策,采取大量对商业、手工业、运输业的禁止或者限制措施,如用行会制度限制工商业自由发展。清政府就是利用这种制度对从事国内贸易的商业资本进行有效的垄断与控制,从而达到既能使商业资本为封建政治、经济服务,又能对商业资本瓦解封建经济的作用进行限制的目的。摘编自史慕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与政策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肯

15、定商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否定商业、限制商业的分别是什么学派,并简述理由。(10分)(2)根据材料二所示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商业活动的特点,分析其对居民文化生活的影响。(9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政府抑制商业的表现和根本目的。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商业政策变化的认识。(6分)参考答案:(1)原因:商业活动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派别:否定商业的是道家。理由:道家主张“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限制商业的是法家。理由:法家主张“重农抑商”。(2)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督。影响:以词、话本为代表的市民文学

16、兴起,居民娱乐场所(瓦肆)增加。(3)表现:海禁政策,行会制度。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认识:中国古代总体采取抑商政策,商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如果否定商品交换,相互依赖的各种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陷入困境”可知商业活动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道家主张“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因此否定商业的是道家。法家主张“重农抑商”,因此限制商业的是法家。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夜市”“鱼市”“瓦肆”“繁华的商业区”等关键信息可知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和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宋朝商业发展对居民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市民文学的发展和娱乐场所的出现。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洪武四年十一月丙戌,诏仍禁濒海居民不得私出海”“用行会制度限制工商业自由发展”可知,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和行会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以上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总体采取抑商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人民生活、限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转型方面。14.(2019贵州凯里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日益繁荣,市民文学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上,出现了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明清两代,小说取代了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

18、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详尽地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展示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虽影响深远,却也有宣扬正统观念和忠义思想的不足之处。施耐庵的水浒传着眼于“官逼民反”的历史故事,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却也反映出了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敢于反抗、无所畏惧的孙悟空形象,却也大肆宣扬着浓厚的佛法无边和因果轮回的思想。就连堪称中国武侠小说鼻祖的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成书于嘉庆年间),小说虽着力刻画了侠客(展昭、欧阳春等人)和清官(包拯)相辅相成的关系,却也承受着文化专制和商业媚俗倾向的双重负荷。摘编自李泉、赵世瑜中国通史教程结合材料与所学明清时期的

19、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阐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进入新的历史转型期。在文化领域,传统科技和文学艺术皆进入总结阶段,诸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四库全书等巨著,又如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著作,皆是中国古代该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再有便是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虽有批判继承,却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新理论体系。但因时代局限,这些巨著、思想理论甚至科技,始终无法跳出传统“农耕文明烙印”的模式,也越不过封建社会的藩篱。究其原因,有政治上的强化统治、经济上的新生产方式缓慢发展、思想上八股取士对人们精神的禁锢等。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的文化是对古代中国传统科技文艺等方面的总结,并有所发展,具有承古萌新的特点。示例二:论题: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反映。阐述:明清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君主专制和思想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三国演义等市民文学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态,这些作品在揭露政治黑暗专制、官员贪腐和文化专制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贤明政治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这些文学作品终究还是挣脱不掉时代的枷锁,甚至出现了为统治阶级服务、商业媚俗的倾向。总之,明清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大众心理,极具研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