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1657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2、、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茅盾的悲悯浅论春蚕茅盾的作品开头总是无限度地扩大了成功的喜悦,但最后却反差极大地一落千丈。这样的落差使人十分容易便产生一种同情。林家铺子子夜春蚕都是如此。春蚕的写作灵感是来源于报上一则关于“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的消息。茅盾试图找出一条新的道路去帮助农民摆脱困境,这些尝试使他较为准确地把握了造成农民困境的根源,也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农民想摆脱这种命运就必须参加革命的出路。同时,茅盾笔下的农村更多地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然而老通宝家的遭遇就是中国的现实写照。作为传统的农民,他们忠厚老实

3、,勤劳勇敢。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国民政府的腐败,这一切的一切迫使农民不仅“丰收成灾”,而且“不丰收更成灾”。茅盾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民在社会大背景下的无力和被动。社会动荡下遭遇最不幸的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所以作者也对此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与此同时,茅盾也苦恼于农村落后贫穷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最为明显的便是对迷信思想的反对。文中多次提到农民的迷信行为。比如老通宝认为小陈老爷吸食鸦片是因为长毛在阴间告状,而他自己家衰败是因为杀过一个路过的小长毛。还有关于对黄道士的测字的描写,据说“今年的青叶要贵到四大洋”,以及人们对用蚕房墙脚发芽的大蒜来预测春蚕的长势吉凶的那种

4、极度迷信。甚至因为荷花家的春蚕长势不好便全村一起隔离荷花夫妇,称荷花为“白虎星”,还有就是“收蚕”时一定要举行无比隆重的仪式,不然便不吉利不会有好收成。这一切毫无现实依据的东西,在作者笔下的农村却得到无数人的信服。茅盾在文中表达他对农村迷信的一种讽刺。但茅盾对农民的抗争是持赞扬态度的。虽然怜悯于农民的悲惨遭遇,但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农民自己行动起来,为摆脱贫困而努力。在老通宝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农民的挣扎和不妥协。虽然他缺少反抗精神,但他本能地去仇视外来事物,本能地怀着渺茫的希望,日复一日地努力耕耘,企图通过一个老式农民的法子来脱贫致富。最终结果他是失败的,因为时代的变化,农民生存的主要矛盾已

5、经不仅仅是人与自然间的抗争了。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原本与农民迫切相关的对象从土地转为经济。造成农民最终悲惨境遇的不是自然环境而是社会环境。所以想要改变贫穷的命运,农民所要做的不是与自然去搏斗,而应该努力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一条路,便是革命的道路。在残冬中农民最终走向了自发性的武装斗争的道路。这也是茅盾所探索到的农民的出路。春蚕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篇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小说,它更大的程度上代表了知识分子阶层关注民生、关怀民众的一种态度。在春蚕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茅盾对农民的深切关怀。(摘自草笠轻的新浪博客茅盾的悲悯浅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林家铺子的

6、开头也是无限度地扩大了成功的喜悦,子夜也是如此,主人公吴荪甫开始是成功的,最后却一落千丈。B. 茅盾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造成农民困境的根源,也清楚地意识到农民想要摆脱这种命运就必须参加革命的出路。C. 造成以老通宝家为代表的农民相继破产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茅盾认识到了这点,进而更加同情农民。D. 茅盾对落后贫穷的农村存在的迷信思想是反对的,但他对农民的悲惨遭遇也只是停留在怜悯的态度上。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茅盾对农民出路的探索一直不停歇,从春蚕到残冬,反映出作者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的历程。B. 文章从对农民困境的同情、对农民迷信的讽刺、对农民抗争的赞扬和

7、对农民出路的探索四个方面展开论述。C. 茅盾对农民的抗争是持赞扬态度的,文中只是一笔带过,是为了突出对农村描写“更多地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的主题。D. 文章以“总一分”的结构阐释了茅盾作为一个文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悯之情和一颗文人的赤诚之心。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通宝一家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他们家的遭遇就是中国的现实写照,证明了造成农民生存悲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B. 春蚕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报上的一则消息,这说明文学创作虽然可以虚构,但还是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C. 茅盾因为个人对迷信思想的反对,所以对于农村落后贫穷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的

8、苦恼表现得十分明显。D. 春蚕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它更大程度上代表了知识分子阶层关注民生、关怀民众一种态度。【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问题。B项,“非常准确地把”“清楚地意识到”错误。原文为“较为准确地把握了造成农民困境的根源,也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农民想摆脱这种命运就必须参加革命的出路”。C项,“原因是帝国主义的经

9、济侵略”错误。原因还包括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和国民政府的腐败。D项,“但他对农民的悲惨遭遇也只是停留在怜悯的态度上”错误。他对农民的悲惨遭遇不只有怜悯,更希望他们起来抗争。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D项,不是“总一分”结构,而是总分总结构。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

10、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C项,强加因果,文中的表述为“茅盾也苦恼于农村落后贫穷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最为明显的便是对迷信思想的反对”,并非茅盾因为个人对迷信思想的反对,所以对于农村落后贫穷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的苦恼表现得十分明显。故选C。【点睛】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三、张冠

11、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八、答非所问。提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

12、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在线教育市场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1月底,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2月初,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强调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潮,互联网巨头们依然有些许的措手不及。比如,阿里钉钉面对视频会议、在线课堂的高并发,也曾出现过短暂的网络限流,许多师生也反映钉钉直播的流畅度和稳定性依然有待增强;腾讯课堂也因为在线上课人数过多导致短暂的网络崩溃现象。不过,对于在线教育来说,“

13、在线”还只是基础,“教育”才是核心所在。因此,与阿里巴巴不同,腾讯和字节跳动不仅关注“在线”部分,还非常关注“教育”平台的建设,尤其在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上,两家互联网公司更是不遗余力。(选自疫情引爆在线教育市场,互联网巨头切入点有何不同,有删改)材料二:(选自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材料三:对于网课,“太难了”也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老师和记者聊天时经常提到的字眼。湖北荆门的江女士提到了邻居小朋友遇到的情况:隔壁家两个孩子上网课需要用到木木和阳光课堂两个APP,前期注册总是出问题,一直登录不了。但是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农村学生,更

14、大的问题是缺少电脑、平板、手机这些观看线上视频的工具,甚至是缺少最基础的网络。不久前,一则短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提到,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老阳山村9组和10组,由于手机没信号,孩子们只能到5公里外的山顶帐篷上网络课,但当时当地气温为零下十度以下。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各地政府也在尝试解决。比如,上文提到的陕西络信号的问题,镇安县政府发布通告称,将摸排统计没有覆盖网络信号的村组。而且,为了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孩子“没网上课”的问题,不久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对外表示,从2月17日开始,中国教育台4频道开设网课。(选自疫情下的网络教学:在摸索中前进,部分农村地区难建“空中课堂”,有删改

15、)材料四: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少了在途时间,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再加上通过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使教师授课效果更好。但是,由于在线教育具有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很令人担忧。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

16、,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选自卞广春等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有删改)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潮,互联网巨头们有些措手不及,出现了短暂的网络限流、网络崩溃等现象,这说明在线教育弊大于利。B. “太难了”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老师和记者聊天时经常提到的字眼,这反映出在线教育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C. 受限于自身的认知范围,家长不知道怎么操作在线教育APP和缺少硬件基础设施,是部分农村地区课学习的原因。D. 在线教育如果想更上一个台阶,需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5

1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部明确提出“停课不停学”,强调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这进一步促进了在线教育市场的爆发式增长。B. 从材料二提供的数据来看,2014-2019年,我国在线教育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我国在线教育投资数量明显下降。C. 为解决部分上课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对外表示,从2月17日开始,中国教育台4频道开设网课。D. 在线教育是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取知识的途径,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同时在线教育者也容易受到网络特点的影响,变得缺少温情和低俗。6.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目前中小学生在线教育存在

18、的问题。【答案】4. A 5. B 6. 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平台的支撑能力,加快教育平台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政府:出台政策,积极协调,多渠道、多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在线学习的困难。在线教育者:提升教育者自身水平,关注学生成长,多点责任和温度,因材施教。家长:与时俱进,提升自我的同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网络学习的条件。【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A项,“这说明在线教育弊大于利”曲解文意,原文并未体现利弊关系。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

19、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B项,“我国在线教育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有误,2017年投资规模减少。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依据“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

20、潮,互联网巨头们依然有些许的措手不及。比如,阿里钉钉面对视频会议、在线课堂的高并发,也曾出现过短暂的网络限流,许多师生也反映钉钉直播的流畅度和稳定性依然有待增强;腾讯课堂也因为在线上课人数过多导致短暂的网络崩溃现象”“与阿里巴巴不同,腾讯和字节跳动不仅关注在线部分,还非常关注教育平台的建设,尤其在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上,两家互联网公司更是不遗余力”“由于手机没信号,孩子们只能到5公里外的山顶帐篷上网络课,但当时当地气温为零下十度以下”可概括为:企业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平台的支撑能力,加快教育平台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依据“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各地政府也在尝试解决。比如”可概括为:政府要出台政策,积

21、极协调,多渠道、多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在线学习的困难。依据“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可概括为:在线教育者:提升教育者自身水平,关注学生成长,多点责任和温度,因材施教。依据“湖北荆门的江女士提到了邻居小朋友遇到的情况:隔壁家两个孩子上网课需要用到木木和阳光课堂两个APP,前期注册总是出问题,一直登录不了。但是由于父

22、母文化水平不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农村学生,更大的问题是缺少电脑、平板、手机这些观看线上视频的工具”可概括为:家长要与时俱进,提升自我的同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网络学习的条件。【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乡村味道成新平城里人下乡,或许只能嗅到乡村的表面气息,而我却能感悟到最纯正最

23、绵长最深层次的乡村味道。乡村味道是从田野山间飘出来的。这里,没有城里汽车的尾气,没有工厂机器排出的废气,没有垃圾成堆的臭气,没有人流拥挤的汗气,也没有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酸气。广袤的原野满眼绿色,微风轻拂,暗香浮动。春天,万物泛绿,百花齐放,那红色的,是桃花,白色的,是梨花,紫色的,是泡桐花,金黄色的,是片片油菜花,一望无际。乡村到处五彩斑斓,花香扑鼻,蜂飞蝶舞,沁人心脾。夏天,阳光灿烂,南风悠悠,碧绿的禾苗随风起伏,水稻含苞抽穗,花粉飘飞,四处弥漫着浓浓的稻花香味。田垅边,碧绿如伞的叶片下,躺着不少带着条纹的西瓜和拳头般大小青中泛白的香瓜,滚圆滚圆的,如同一个个调皮的小孩从树叶中伸出的小脑

24、袋。随便下田采摘一个瓜果,用拳头击破,果汁流淌,清香四溢。池塘边,交错攀爬的藤蔓蓬蓬勃勃,一条条悬于瓜棚下带着黄色花蕾的是丝瓜,如同挂在战士腰上的手榴弹;串串紫色是葡萄,如同晶莹透亮的珍珠;从紫色花蕊中猛然跳出几根细长辫子的是豆角,如同小姑娘头上的羊角辫。荷塘里,朵朵玫瑰般鲜艳的荷花亭亭玉立;菜地里,丛丛白色的辣椒花朝天开放。山坡上、河堤边,还有金黄色的南瓜花、暗紫色的茄子花、黄澄澄的枣子花、白嫩嫩的橘子花争奇斗艳,把整个乡村熏得香气缭绕,深沉浓郁,令人如痴如醉。到了秋天,桂花树开出丛丛细小的黄色花朵,散发出阵阵醉人的清香,可以持续一个来月,橘子、柚子、枣子缀满枝头,摇荡着绵绵果香沿着金色的田

25、野漫步其中,股股香气扑鼻而来,淡淡的,甜甜的,沁润人的五脏六腑,整个空间飘荡着花草的气味。冬天来了,一场瑞雪,将天地间铺就一片银白色,煞是迷人,偶尔蠕动其间的黑点和从农舍里升腾的炊烟,却又浸染着无限的诗意。乡村味道是从农家酒窖漫出来的。每年冬天,农妇们便淘上一担米,用大铁锅煮熟,拌上酒曲装入瓷坛,轻轻放进酒窖发酵,等米饭化成了米糟,溢出醉人的酒香,才可搭灶煮酒。用酒坛装的米酒醇厚清淡,甜润爽口,香气浓郁,无色透明,好喝不上头,是每家每户必备的琼浆佳酿。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闲暇相聚,“无酒不成席”,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他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个个喝得津津有味,酣畅淋漓,喝得昏天黑地,七歪八倒,一

26、醉方休,那种惬意溢满心头。乡村味道是从农家灶屋钻出来的。几把干柴稻草,烧得铁锅发红,倒入山茶油噼啪作响,袅袅炊烟,把菜倒入锅内,不到十分钟,一股股清香诱人的气味从锅盖的夹缝蹿出来,油润光亮,绿意盎然,让人垂涎三尺。农人粗茶淡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踏踏实实,从不张扬,只要饭菜能填饱肚子,就有使不完的劲儿。牛屎烤红薯的烟雾、豆萁烧豆壳的香味和稻草烧稻穗的噼啪声充溢乡间,构成乡村味道中最给力的元素。乡村味道是从民风民俗传承来的。“众吃满垅香”,乡亲们从不吃独食,喜欢礼尚往来。谁家宰杀一头猪,便将猪血煮成一大锅,每家每户送上一碗;谁家娶上新媳妇,到了满月这天,新媳妇要带上瓜子、花生、枣子、大豆、冻米

27、糖,每家每户送上一茶盘;谁家出土新鲜蔬菜,自己都得忍一忍,送给左邻右舍尝个新鲜。乡亲们古道热肠,互通有无,一家有难众人帮。谁家老人病了,乡亲们会不约而同聚拢,轮流抬着去医院;谁家遇到红白喜事,乡亲们不请自来,忙活完事务,连饭也不吃一口就走。逢年过节,大家把自家的好饭好菜端来,不知谁还弄来了剁辣椒、豆腐乳、生姜丝,凑到一起,形成一个“满汉全席”,边吃边聊,其乐融融。那种和谐,那种简约,那种幸福,堪比“世外桃源”。乡村味道是苍天赐予与生俱来的,当然离不开乡亲们的精心酿造。品味乡村味道就像品味乡村历史,品味农家风俗,品味人间真情,还可品尝农家淡淡的苦、浓浓的甜、生生的辣和微微的香这些味道愈品愈醇,历

28、久弥香。(节选自散文百家2018年10月,有删改)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写田野山间的乡村味道时,以时间为顺序,既描写了每个季节的香味,又浸染着无限诗意,表现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B. 乡村人自己酿制美酒,醇厚清淡,甜润爽口;乡村人粗茶淡饭,从不张扬;乡村人古道热肠,从不吃独食,喜欢礼尚往来。C. 写乡村味道来自于田野山间、农家酒窖、农家灶屋、民风民俗、苍天赐予,作者并未平均使用笔墨,而是有详有略。D. 乡村味道不仅是视觉所见、味觉所感的味道,更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充满真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味道。8. 本文题目为“乡村味道”,写作重

29、点应该是乡村味道,为什么开头要写“城里人下乡,或许只能嗅到乡村的表面气息”?9.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乡村味道,请从文中举出三处采用不同修辞手法的例子,并简要分析。【答案】7. A 8. 引入话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将城里味道和乡村味道的对比做铺垫。城里人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空气中,他们只是在乡村中短暂停留,感受到的只是乡村的表面气息。突出强调乡村味道是自然的味道,不仅在舌尖、鼻孔,在田野山间的四季,更在乡亲邻里的和谐相处中,所以它是最纯正、最绵长、最深层次的。将“我”与一些“城里人”进行对比,反衬出“我” 对乡村味道的真切感受和真挚喜爱。 9. 排比。“那红色,是桃花

30、,白色的,是梨花,紫色的,是泡桐花,金黄色的,是片片油菜花”,突出乡村春天香味之丰富,色彩之绚烂,照应上文的“暗香浮动”,表达作者对乡村春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比喻。“一条条悬于瓜棚下带着黄色花蕾的是丝瓜,如同挂在战士腰上的手榴弹,串串紫色是葡萄,如同晶莹透亮的珍珠,从紫色花蕊中猛然跳出几根细长辫子的是豆角,如同小姑娘头上的羊角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丝瓜、葡萄、豆角的色与形。拟人。“田垅边,碧绿如伞的叶片下,躺着不少带着条纹的西瓜和拳头般大小青中泛白的香瓜,滚圆滚圆的,如同一个个调皮的小孩从树叶中伸出的小脑袋”,“躺” 字运用拟人手法,幽默形象地写出瓜的外形滚圆和生长环境的舒适,突出乡村生活的惬

31、意美好。通感。“一股股清香诱人的气味从锅盖的夹缝蹿出来,油润光亮,绿意盎然,让人垂涎三尺”,以视觉写嗅觉,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乡村灶屋的香气难以抵挡。【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既描写了每个季节的香味”错误,“冬天”并未描写香气。A错误。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

32、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内容上,本文开篇通过城里人下乡嗅到的“乡村表面气息”,和我感悟到的“最纯正、最绵长、最深层次的乡村味道”,引入了“乡村味道”这个话题,并通过二者的对比,反衬出“我”对“乡村味道”的真切感受和真挚喜爱。结构上,文章下文主要展现了“乡村味道是从田野山间飘出来的”、“乡村味道是从农家酒窖漫出来的”、“乡村味道是从民风民俗传承来的”几个方面,所以开头“我却能感悟到最纯正最绵长最深层次的乡村味道”引起了下文,为下文展开做了

33、铺垫。【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准确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其表达的效果,这是鉴赏修辞手法的前提。然后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表达特点,明确其所用手法;再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是如何使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其作用或效果。句子“那红色的,是桃花,白色的,是梨花,紫色的,是泡桐花,金黄色的,是片片油菜花”运用排比的修辞的手法,突出乡村春天香味之丰富,色彩之绚烂,照应上文的“暗香浮动”,表达作者对乡村春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句子“一条条悬于瓜棚下带着黄色花蕾的是丝瓜,如同挂在战士腰上的手榴弹,串串紫色是葡萄,如同晶莹透亮的珍珠,从紫色花蕊中猛然跳出几根细长辫子的是豆角,如同小

34、姑娘头上的羊角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丝瓜、葡萄、豆角的色与形。句子“田垅边,碧绿如伞的叶片下,躺着不少带着条纹的西瓜和拳头般大小青中泛白的香瓜,滚圆滚圆的,如同一个个调皮的小孩从树叶中伸出的小脑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躺” 字幽默形象地写出瓜的外形滚圆和生长环境的舒适,突出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句子“一股股清香诱人的气味从锅盖的夹缝蹿出来,油润光亮,绿意盎然,让人垂涎三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视觉写嗅觉,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乡村灶屋的香气难以抵挡。【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

35、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

36、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穡,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日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辟,皆不行。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岁余,又举贤良方正,并不起。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谧虽羸疾,而披阅不怠。济阴太守蜀人文立,表以命士有贽为烦,请绝其礼币,

37、诏从之。谧闻而叹曰:“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而以革历代之制,其可乎!夫束帛戋戋,易之明义,玄縹之贽,自古之旧也。故孔子称夙夜强学以待问,席上之珍以待聘。士于是乎三揖乃进,明致之难也;一让而退,明去之易也。若殷汤之于伊尹,文王之于太公,或身即莘野,或就载以归,唯恐礼之不重,岂吝其烦费哉!且一礼不备,贞女耻之,况命士乎!孔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弃之如何?政之失贤,于此乎在矣。”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有删改)注鞅掌:烦劳、忙碌。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

38、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B. 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C. 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D. 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牲,亦称“太牢”,一般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俗称“大三牲”。B. 号,是指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号均为自己所起,与名、字无联系。C. 征辟是一种自上

39、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D. 易为“六经”之一,成语“韦编三绝”即出自孔子勤于读易之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皇甫谧浪子回头,终有建树。皇甫谧原来不好学,游荡无节制,经过叔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诲,拜师学习,勤学不辍。B. 皇甫谧淡泊名利,不攀附权贵。有人规劝皇甫谧追求美名广交朋友,皇甫谧则认为身处田园也能够以尧舜之道为乐,不必为博名声而结交权贵。C. 皇甫谧立场坚定,不入仕途。面对官府、相国和皇上的征召,他都没有应召。皇上下诏敦促催逼不止,皇甫谧上奏不做官,结果不但被允许,还被赐给一车书。D. 皇甫谧注重礼节,反对革

40、除贽礼。济阴太守蜀人文立请求除掉任命士人的贽礼,但皇甫谧认为这是自古就有的礼节,抛弃它是朝政失去贤人的表现。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2) 或身即莘野,或就载以归,唯恐礼之不重,岂吝其烦费哉!【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2)或者亲自到莘野,或者立即共同乘车回来,惟恐礼节不重,又哪能吝惜礼节周到的费用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41、。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耽玩典籍忘寝与食”句意为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句中谓语是“耽玩”,宾语是“典籍”,所以应在宾语“典籍”后停顿,这样就排除C、D项。“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句意是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损耗”作谓语,其宾语是“精神”,所以“损耗”中间不能断开,这样就排除B.项。故选A。【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

42、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号大多为自己所起,也可由他人起。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C项,原文,“自表就

43、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所以,赐予他一车书,是指上疏自陈后的另一次上书,并不是皇甫谧上奏不做官,结果不但被允许后。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岂”,难道;“卜邻”,选择邻居;“阙”,缺欠;“何尔”,你怎么;“鲁钝之甚”,鲁莽愚蠢。第二句关键点:“或”,或者;“身即”,亲自到;“载”,乘,乘坐;“吝”,吝惜;“烦费”,礼节周到的费用。【点睛】解答

44、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候名叫静,是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汉代太尉

45、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过继给他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他到二十岁还不喜欢学习,终日无节制地游荡,有人以为他是个白痴。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虽然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不能算是孝子。你今年二十多岁,眼中没有教义,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的。”因此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己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皇甫谧深受感动并激发了他的志气,于是到同乡人席坦

46、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经典学习,终于博通典籍百家之言。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自已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有人劝皇甫谧为赢得名声而广泛交友,皇甫谧认为“不是圣人,谁能够做到入仕和隐居并存呢,住在乡村照样可以尧舜之道为乐。自己并非圣人,又何必去与达官贵人结交,为公事忙碌,从而得到好名声呢”。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当时人说他是“书淫”。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是上天注定的呢!”当时魏郡召他为上

47、计掾,推举当孝廉;景元初年,相国征召,他都不应召。此后晋武帝频频下诏书敦促不已,皇甫谧上疏自陈,皇甫谧言辞恳切备至,于是被允许。过了一年,又被举荐贤良方正,也没有去。自己上表给皇帝要求借书,皇帝送给他一车书。皇甫谧虽然体弱多病,但是勤奋读书不倦怠。济阴太守蜀人文立,上表认为任命士人有烦琐的贽礼,请求除掉这种赠送礼物的礼节,皇帝下诏同意了。皇甫谧听说后感叹到:“亡国的大夫不能同他商量谋划保存国家,竟然要革除历代的礼制,可以吗?多带束帛是易经上明确的礼义,用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为礼物,自古有之。所以孔子说早晚努力学习来等着别人询问,如同席上的珍宝以待聘用。士因此要行三次揖让礼才能进见,说明进见之难;

48、谦让一次就告退,说明辞去太容易,像商汤对伊尹,文王对姜太公,或者亲自到莘野,或者立即共同乘车回来,惟恐礼节不重,又哪能吝惜礼节周到的费用呢?再说一个礼节不周到,贞节的女子也会感到耻辱,何况任命贤士呢?孔子说:子贡呀,你可惜那只羊,我可惜那种礼。贽礼为什么要抛弃呢?朝政失去贤人,在这方面就体现出来了。”太康三年逝世,享年六十八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

49、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注建康:今南京,曾为六朝国都。史正志,字致道,时知建康府兼建康行宫留守。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宝镜,唐李潜松窗杂录载秦准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人肺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14.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吊古之作,大都借以抒发感慨或鸣不平。辛弃疾这首吊古伤今的词作,写得尤为成功。写景时,感情色彩极其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B. 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

50、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C. 上阕四、五两句通过自问自答,勾画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义愤填膺的词人形象。“兴亡满目”,“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D. “柳外斜阳”五句是词人想象之景,通过典型意象渲染出一种国事渐衰悲凉凄楚的气氛,意在表达词人内心忧虑愁苦的情感。15. 这首词的下阙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4. D 15. 用典抒情。用谢安被疏远的典故,表达自己不被重用、志不得伸的情怀。“儿辈”两句,谢安表面上说:建立功名的事,让给小儿辈干吧,我只须整天下棋消磨岁月!实际上是无奈之语,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的愁苦。借用“宝镜”

51、典,意在说明自己的报国忠心报国之才无人鉴察。反问。“谁劝杯中绿”,通过反问,表达壮志忠心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苦闷。借景抒情(或者以景结情、比喻、象征)。早晨醒来江上便狂风怒号,高浪似要翻倒房屋,令人忧悚。不仅写出江上波涛的险恶,也象征着南宋国势的危急,暗示对时局险恶的忧虑。【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

52、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柳外斜阳”五句是词人想象之景,通过典型意象渲染出一种国事渐衰悲凉凄楚的气氛,意在表达词人内心忧虑愁苦的情感”说法错误。“柳外斜阳”五句,是眼前的建康景象,把“兴亡满目”落到实处。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和手法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题干“这首词的下阙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

53、分析”,下片十句则侧重于表现词人志不得神、无法实现抗金国收河山壮志的愁苦,及其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五句,用谢安(安石)受谗被疏和淝水之战等典故。前三句写谢安早年寓居会稽,与王羲之等知名文人,“渔弋山水”、“言咏属文”,风流倜傥逍遥洒脱。“却忆安石风流”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本也可隐居安逸但忧国之心使其尽小国事,以至“泪落哀筝曲”。晋孝武帝司马曜执政,谢安出任宰相,后来受谗被疏远。“泪落哀筝曲”,是写谢安被疏远后,孝武帝有次设宴款待大将桓伊,谢安在座。桓伊擅长弹筝,他为孝武帝弹一曲怨诗,借以表白谢安对皇帝的忠心,和忠而见疑的委屈,声节慷慨

54、,谢安深受感动,泪下沾襟。孝武帝亦颇有愧色。词人在此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曲折隐晦地表达未见重用志不得伸的情怀。“儿辈”两句,写谢安出任宰相未被疏前,派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领兵八万,在淝水大败前秦苻坚九十万大军的事。当捷报传到健康,谢安正在和别人下棋。他了无喜色,仍下棋如故。别人问他战况时,他才漫不经心的答道:“小儿辈遂已破贼。”这段历史,本来说明谢安主持国事,沉着与矜持。可是,辛弃疾改变了它的原意,把词意变成:建立功名的事,让给小儿辈干吧,我只须整天下棋消磨岁月!不难看出,这里包含着词人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的愁苦,同时也给予议和派以极大的讽刺。“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三句,笔锋又

55、从历史转到现实,“谁劝杯中绿”,通过反问,词人用寻觅不到“宝镜”、夜幕降临、无人劝酒,暗喻壮志忠心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苦闷。“宝镜”,唐李濬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这里借用此典,意在说明自己的报国忠心保国之才无人鉴察。“宝镜”三句,感情基调虽然悲愤沉郁,但词句却含蓄蕴藉,优美动人。最后两句“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境界幽远,寓意颇深。它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便预感到风势将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这两句借景抒情,不仅写出江上波涛的险恶,也暗示对时局险恶的忧虑。【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

56、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

57、部分。(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两句紧扣题目总写湖水,给读者以动感,典型的江南湖光水色让人印象深刻。(2) 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3)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答案】 (1). 孤山寺北贾亭西 (2). 水面初平云脚低 (3). 岂无山歌与村笛 (4). 呕哑嘲哳难为听 (5). 我决起而飞 (6). 抢榆枋而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

58、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孤”“贾”“初”“呕哑嘲哳”“决”“抢”“榆枋”,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

59、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 、专心致志地探索未知世界,用智慧和汗水不断 人类知识的边界,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书写着属于中国的科学故事。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烙印中国科学家。张衡、毕昇、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 ( ),融入一代又一代学人的血脉中,构筑起他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底色。当下,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崇高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 ,正是一个个鲜活的中国科学家故事,

60、共同构成了内涵如此丰富的科学家精神。不管岁月如何 ,激励更多人投身这项崇高的事业,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生机勃勃。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日复一日 提升 引导 变化B. 日复一日 拓展 引领 变迁C. 日居月诸 提升 引领 变化D. 日居月诸 拓展 引导 变迁18.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些写入语文课本的闪亮名字,连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关键词一起B. 连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关键词一起,这些闪亮的名字写入语文课本C. 连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关键词一起,写入语文课本的这些名字

61、是闪亮的D. 写入语文课本的这些名字是闪亮的,连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关键词一起.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种精神激励更多人投身这项崇高的事业,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生机勃勃。B. 始终能够薪火相传,激励更多人投身这项崇高的事业,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C. 激励更多人投身这项崇高的事业,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D. 这种精神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激励更多人投身这项崇高的事业。【答案】17. B 18. A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做此类题要从

62、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题干要求: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日居月诸”语法上搭配不当,即“日居月诸”与“探索”不搭配,含意上只形容时光流逝;“日复一日”指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语境是讲中国科学家长期地、艰辛地探索,所以用“日复一日”,从而排除CD。“提升”指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与“边界”不搭配;“拓展”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东西。语境是讲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不断开拓、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故排除A。“引领”指带动事物跟随

63、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一般多用于人类社会;“引导”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语境是说崇高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引领”,使之朝好的方向发展。“变迁”描述事物变化转移,一般用来形容时代变迁和环境的变迁;“变化”是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一般形容自然科学的变化和形式的变化。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上下文语句的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64、括号前面是“张衡、毕昇、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人物列举,所以后面应紧跟对这些列举的属性定位的词语,故填“名字”衔接最紧密,排除BC;而近指代词“这些”放句首,可以对前面内容进行指称和概括,语言显得连贯而简明,所以排除D。综合以上分析: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原句缺主语,根据语境应在句首加“这种精神

65、”,指称前面的“丰富的科学家精神”,从而排除BC;而依据事理逻辑,即先后顺序来看,应先对这种精神“薪火相传”,然后才能“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最后才能“激励更多人”,从而排除A。综合以上分析:故选D。【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

66、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仿照下面示例,在交通、体育、教育、经济、文化、法治、政治、军事等方面任选两个,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示例:新中国在凯歌行进中走过70年,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长征五号”涅槃重生,“嫦娥四号”落月成功,5G开启商用元年,科技让梦想开花。(1) 新中国在凯歌行进中走过70年,我国在 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 , 。(2) 新中国在凯歌行进中走过70年,我国在 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 , 。【答案】(1)新中国在凯歌行进中走过70年,我国在体育方

67、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北京奥运惊艳世界,女排精神熠熠生辉,全民健身蒸蒸日上,体育让生活精彩。(2)新中国在凯歌行进中走过70年,我国在交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复兴号”领跑世界,公交系统四通八达,交通让天涯变咫尺。【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题干要求仿照下面示例,在交通、体育、教育、经济、文化、法治、政治、军事等方面任选两个,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

68、相同。“在方面,”题干已经给了选择的参考,关键是后面这些领域的具体事例,要以排比句的形式出现,且体现出相关领域的辉煌成就。你看,例句是科技方面,有“长征五号”涅槃重生,“嫦娥四号”落月成功,5G开启商用元年,科技让梦想开花。所以,如果选择“体育方面”,可以用北京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作为亮点,可以选最能代表体育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的女排,更由此推广到全民健身的意识和热潮,体现出点面结合的叙述方式。同样,如果选择“交通方面”,可以选择可圈可点的、具有大国工匠范儿的 “港珠澳大桥”、复兴号的运营以及更大范围公交系统的全国城区覆盖等等。【点睛】仿写的关键是抓例句的句式特点,看其中有无特殊的修辞手法

69、,把握句子结构的内在逻辑。建议用草稿纸梳理一下语句,使之仿写得不仅形似,而且在意蕴上也能协调一致。21.下列各句在标点或用词等方面分别存在一处问题,请找出其不当之处并修改。高三(20)班李笑同学于4月21日中午在学校食堂捡到钱包一个,内有一张饭卡和人民币85元,请失主到校政教处找王老师认领。(招领启事)同学们踊跃发言,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某班班长班会总结发言)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教师节短信)唐宋词鉴赏辞典是一套由编者精心选目并延请国内外专家撰写赏

70、文的文学鉴赏精品(上海辞书出版社)。(某出版社推介广告)他(吴伟业)的连捷高中,他的奉旨完婚,他的翰林高就,他的讲学东宫,也使得满朝文武惊诧,艺苑杏林艳羡。(李国文对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评价)【答案】“85 元”改为“若干”;“学习成绩差”改成“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垂念”改为“常念”;将“上海辞书出版社”移到“唐宋词鉴赏辞典”后面;将“杏林”改为“杏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

71、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作为招领启事,不能出现太具体的特征,如具体钱数等。可将“85 元”改为“若干”;“学习成绩差”的表达会伤害到成绩不好的

72、同学,可改成“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此处是学生想念老师,可改为“常念”;(上海辞书出版社)属于句内括号,应当紧挨着解释说明的内容,可将“上海辞书出版社”移到“唐宋词鉴赏辞典”后面;“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此处有“讲学东宫”“艺苑”等,可知是指教育界,可将“杏林”改为“杏坛”。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73、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优秀范文不忘根本绿叶自得地夸赞自己给了大地暗花,树杈不服地说是自己给了绿叶依靠,只有树干,低下头,一往心情深地认为自己的生命之源是永远埋在地里的根须。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曾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人生的后方,生命的源始,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不忘根本,不嫌弃那生养我们的“旧壳”,才不愧于良心,才能走得踏实而稳当。苍莽天地,红尘万载,个体于这个世界,一如苇草之轻盈,若不是深深地扎根于家的沃土,我们又怎么能逆势挺拔,在人生的风雨中坚韧地摇曳?曾被孝女孟佩杰的故事打动,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

74、深深扎根在养母为她用关爱筑起的沼泽中。因为没有忘记养母的恩情,她在养母重病后坚强地照顾了养母12年。她弱小的身影,如苇草般飘摇在凄风苦雨中,而她却用纤细的根系维持着坚韧的身姿,用发自内心的温情与跪乳,感动了世人。若将个体比作一棵树,它的根深深扎进家庭的爱中,那么我们整个民族之林的沃土便是对国家的爱,对民族文化的大爱。当今,国人中普遍存在一种对本国文化的不认同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意味着落后与保守,一脸的鄙弃与不屑。如此幼稚之举,和那刚破壳而出的小鸡嫌弃曾经孕育过自已的蛋壳,有何分别?这种肤浅认识的背后,是对民族文化根基的渐渐淡忘。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不在美利坚和英格兰的土壤上,也不在“原罪”

75、与“等待救赎”之类的教义里,只有秉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们才有安身立命之所。几年前韩国申请将端午节列为他们的文化遗产,就对我们敲响了警钟。所幸的是,中华民族也不乏有志之士,在为此摇臂呐喊,先是费孝通创新性地提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呼吁。紧接着,杜维明教授用汉语将中国儒学引入了哈佛课堂。近年,弘扬传统文化也被纳入了文化兴国的战略中。中华民族之林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逐渐稳固了自己的根基,于经史子集中汲取养分,壮了枝桠,绿了树冠,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勿忘根本,给了我们整个民族挺直腰杆的不管你走得多远,记得回望你的“蛋壳”,记得说一声“谢谢”,哪怕它再是破损与枯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

76、力。这是一则漫画材料。漫画的内容是:画面左下方,有一个裂为两半的边缘不齐的蛋壳,右边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小鸭、小鸟),小鸡嘴巴的斜上方写着“破玩意儿!”。结合生物学知识来看,蛋壳对于小鸡而言,如同子宫、胎衣,它孕育过、保护过小鸡。刚出壳的鸡刚离开蛋壳,就骂它是“破玩意儿”,显然是瞧不起蛋壳,没有看到自己的出生曾得益于蛋壳,割裂并否定了自己与蛋壳的关系。小鸡否定蛋壳,说它是“破玩意儿”,其实是在否定自己。这反映出社会人生一些什么现象呢?可以就事论事谈那些羽翼未丰就忘本的人或事。如果推而广之,当有深意,可以评说社会人生中的诸多现象。如:我们与父母亲情、家乡风物、中华文明、国家民族等的关系。一言以蔽

77、之,漫画寓意是讽刺社会上“忘本”的人,他们对孕育、培养、帮助、教育过自己的父母、故乡、学校、社会、文化,没有感激之心,不懂得回报反哺,反而轻视、看不起,甚至指责、辱骂。如中西文化。外来文化席卷而来,很多中国人就开始妄自菲薄,看不起本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盲目推崇西方文化,连饮食起居的生活习惯都以模仿西方人为荣。可提出正面观点:学会(对生我养我的父母、家乡等)心怀感恩,要知恩图报,寻找并了解自己的“根”。也可从反面提出观点:不可“出壳”忘本,不可忘“己”所“出”,不能忘掉自己本来的境况或自身的本源,不可忘恩负义,等等。从小鸡的角度行文最好,从蛋壳的角度言之成理亦可。不宜从反面写,比如“打破那个墨守成

78、规的壳子就会获得不一样的生命”,比如“骂鸡蛋壳是一种破旧(批判旧思想)”。参考立意:1.对“破蛋壳”说声谢谢;2.雏鸡岂能忘旧壳?3.不做忘本者;4.人,不要忘了自己的“本”知道自己的“根”;5.不忘本,才能走得更远;6.不忘来处,方有去处;参考素材:1.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同理,雏鸡也不应该嫌弃破蛋壳。君不见,漫画中那只初见天日,尚只有簇簇茸毛的小鸡,竟然摆出大爷的样子,朝蛋壳唾骂“ 破玩意儿!”真让见者惊心,闻者伤心。2.华夏文明绵延数千载,那儒雅的学风,浑厚的积淀,陶醉、涵养着历代学子,支撑起国人的精神脊梁。而如今,却被有的人简单否定,一味贬损,只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面对这些,我们没由来

79、地感到一种切肤之痛。从国家层面,善待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当务之急与有益之举。3. 我们承认,中国传统道德中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就成了必然。中华上下五千年所孕育的未间断的文化精华,留传至今是一笔无法用金钱丈量的巨大财富,更是整个中华名族的骄傲,是区别于其他名族血脉的独特精髓。换言之,这就是“本”这就是“源”。4.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要有的根本就是一颗爱国的心,一颗时刻向着祖国的心。建国初期,我们国家一切都处于起步状态,高科技技术人员缺乏,技术知识,设备也都不完善。这时,在国外的一些科学技术人员了解这些情况时,深刻地明白这时的祖国是多么地需要他们!于是,他们放弃了国外的优厚条件

80、,突破了重重阻挠后,终于回到祖国,投入了自己的精力,让自己的价值在祖国发光。邓稼先,杨振宁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热爱自己祖国,不忘根本,愿意为祖国奉献,这就是一个“分枝”应该要有的根本之心。参考结构:题目是不忘根本,开头引用哲人的话,然后亮出观点:不忘根本,不嫌弃那生养我们的“旧壳”,才不愧于良心,才能走得踏实而稳当。以孝女孟佩杰的例子阐明儿女不能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接着深化主题,将国家民族比作沃土,将个人比作小树,批判某些国人鄙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然后用费孝通等有识之士的呼吁等,阐明应当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并提出文化兴国。结尾回扣漫画,指出,勿忘根本,给了我们整个民族挺直腰杆的不管你走得多远,记

81、得回望你的“蛋壳”,记得说一声“谢谢”,哪怕它再是破损与枯瘪。【点睛】高考作文技巧点拨:把握五个层面,即把握时代、社会、生活、人文、哲理五个层面。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命题本身不一定体现高考当年的热点,但作文肯定要体现出生活年代的特征,所以高考作文即使不考热点问题,仍然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考查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看法,这些都是和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分不开的。高考既然提倡学生说真话、抒真情,那就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同时也离不开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另外,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辨是文章走向深刻的标志,也是高分佳作的亮点所在,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