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天一、语言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_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_,只有你一人而已。孔子弟子_者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A登堂入室登峰造极千古独步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答案C解析“登峰造极”指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千古独步”表示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尽管还有人对
2、是否存在全球变暖的事实存有怀疑,但这并不影响气候变化成为当前和今后人类发展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B面对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招聘难度大,某市有关领导提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相关政策,满足农村学校教学需要。C据推测,尔雅成书于秦汉之际,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按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为标准来编纂的字书。D神农架第十届冰雪节以“冰雪世界,温暖运动”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充分展示了“南国雪都”神农架的独特魅力。答案D解析A项“是否”和“怀疑”不照应,“怀疑”的应是“存在全球变暖的事实”。B项成分残缺,在“难度大”后面加“等问题”。C项“按为标准”句式杂糅,把“按”改成“以”,
3、或把“为”改成“的”。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A BC D答案C解析答题时要善于根据所给句子的语体特点来组合句子。此题所给的写景的描述性文字,既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写景上又有空间的层次感,依照先时间
4、顺序,再空间顺序及句间关系就可选出答案C。二、名篇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饮酒“_,_”两句写出了他在傍晚与飞鸟结伴的诗意生活。(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3)龚自珍己亥杂诗的“_,_”两句,借助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却还要悉心培育新一代以报效国家的愿望。答案(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三、文言语段翻译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
5、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1)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译文:(2)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译文:答案(1)(元载)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奖他,把有关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办理。(要点:“嘉”,嘉奖;“委”,委托、交付。)(2)(元载就)贬低前贤,认为(天下人
6、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要点:“是非”,偏义于“非”,非议、贬损;“以为”,认为;“才略”,才能、谋略。)参考译文元载是凤翔岐山人,家境本来寒微。(他)自幼嗜好学习,喜欢写文章,性情敏捷聪慧,广泛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方面的书籍。肃宗即位后,急于处置军务,(命令)各道廉使量才提拔属官。元载入朝任度支郎中。元载天生聪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奖他,把有关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办理,让他充任使节赴江、淮,总领漕运职务,不久加官御史中丞。内侍鱼朝恩依仗权势、自负恩宠,不与元载合作,元载常常怕他。大历四年冬,元载趁机密奏鱼朝恩专权,行为不轨,请求将他除掉。鱼朝恩骄纵霸道,天下人都愤怒,皇帝也
7、知道,等听到元载的上奏,正好符合他的心意。大历五年三月,鱼朝恩伏法。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贬低前贤,认为(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自己。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源贺,西平乐都人。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辄自奋击,帝深诫之。贺本名破羌,是役也,帝谓:“人之立名,宜保其实,何可滥也?”赐名贺焉。拜殿中尚书。是时,断狱多滥,贺上书曰:“案律,谋反之家,其子孙虽养他族,追还就戮,所以绝罪人之类,彰大逆之辜;其为劫贼应诛者,兄弟子侄在大远,道隔关津,皆不坐。窃惟先朝制律之意,以不同谋,非绝类之罪,故特垂不死之诏。若年十三已下,家人首恶,计谋所不及,愚以为可原其命,没入县官。”
8、帝纳之。出为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既受除,上书曰:“臣闻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德之厚者,莫厚于宥死。然犯死之罪,难以尽恕,权其轻重,有可矜恤。臣愚以为自非大逆、赤手杀人之罪,其坐赃及盗应入死者,皆可原命,谪守边境。是则已断之体,更受生成之恩;徭役之家,渐蒙休息之惠。刑措之化,庶几在兹。”帝喜纳之。已后入死者,皆恕死徙边。久之,帝谓群臣曰:“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复何忧哉!”群臣咸曰:“非忠臣不能进此计,非圣明不能纳此言。”(选自北史列传第十六,有删改)(1)窃惟先朝制律之意,以不同谋,非绝类之罪,故特
9、垂不死之诏。译文:(2)然犯死之罪,难以尽恕,权其轻重,有可矜恤。译文:答案(1)臣窃以为先朝制定此项法律的意义,在于防止同谋,若犯的不是灭族大罪,就要专门下不连坐的诏书。(2)然而犯死罪的,也不能都宽恕,应该衡量罪行轻重,还是有些值得怜悯体恤的。参考译文源贺,是西平乐都人。源贺为人勇敢果断,每次遇到强敌都亲自与敌奋力搏斗,皇帝常常劝诫他。源贺原名破羌,在那场战役中,皇帝对他说道:“人起名字,应该保有其实,怎么能乱起呢?”赐给他名贺。官拜殿中尚书。当时断狱判刑都过于严酷,源贺上书奏道:“按照法律,谋反的,他的子孙就算是被其他家族收养,也要追查出来诛杀,这是为了断绝罪人的同类,宣扬大逆之臣的死有
10、余辜。那些做强盗而应被杀的人,他们的兄弟子侄若远隔千山万水都不用被株连。臣窃以为先朝制定此项法律的意义,在于防止同谋,若犯的不是灭族大罪,就要专门下不连坐的诏书。若家长犯了十恶不赦的罪,而孩子在十三岁以下,不可能参与同谋。依臣愚见应该饶了他们的性命,罚没入官。”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源贺)出任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受任命后,他上书道:“臣听说人最宝贵的东西中,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最深厚的恩德,没有比饶恕人的死罪更深厚的了。然而犯死罪的,也不能都宽恕,应该衡量罪行轻重,还是有些值得怜悯体恤的。依臣愚见除了犯下大逆不道、空手杀人的大罪,那些贪污、盗窃及过失犯罪的罪人按照法律应该处死的,都可以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戍守边境。这样就使那些本已丢了性命的人,又受了再生的恩德;而必须服役的农家,享受了得以休养生息的恩惠。刑罚措施的改良,希望能由此开始。”皇帝对这个建议十分赞赏,并批准执行。从此犯了死罪的人,都被饶了性命而去戍边。过了一段时间后,皇帝对群臣道:“从前源贺劝谏朕,宽恕所有的死刑犯人,让他们充军到北部边境戍守。从那时起,一年所存活下来的就很不少。这样不但保存下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满足了戍守的兵源。假若人人都像源贺一样,朕统治天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群臣都说道:“不是忠臣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不是圣明之君也不会接受这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