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起高级中学“三案合一”高一语文导学案(教师版)编号:22 编写人 审核人: 执教人: 执教日期: 导学内容与程序导学方法与预设课题:鸿门宴导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的信息。 2、引导学生疏通本文文意,掌握前3段的文言知识。导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及句式。导学难点:梳理本文故事情节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依据课文注释,找出第2、3段中特殊的文言现象(1)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距通“拒”,把守)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令将军与臣有郤。
2、(郤通“隙”,隔阂,嫌怨)(2)古今异议:沛公奉卮(zh)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 结婚的事,夫妻关系)所以遣将守关者(的原因 / 连词,表结果)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 /副词,很)秦时与臣游(意交往 / 游玩,游览)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 分别指河北省,河南省)(3)词类活用: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与友好)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C、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楚国的左尹项伯,想项羽的叔父。);E、范增数(shu)目项
3、王(名词作动词,使眼色)F、不可不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G、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H、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I、秋毫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4)特殊句式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B、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你们这些人都将会被他俘虏!);C、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凭什么会到这种地步?);D 、长于臣。(状语后置句,比我大。) ;E、孰与君少长?(固定句他跟您(相比),谁小谁大?) F、军中无以为乐(固定句军中没有什么用来娱乐。)二、合作探究1.在楚军即将来袭这
4、个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被占,更不主张退军,为什么只对刘邦说“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战”则必败,“逃”则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其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项伯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和项羽的关系,尤其是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及敌我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靠“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就能解决问题。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与刘邦的大惊失色形成鲜明的对比。2.第二段中项羽听到项伯为刘邦说话后为什么反应并不强烈?明确:一是因为说话的人是自己的叔父,不会反驳。二是因为项伯的分析也在理。最主要的原因是
5、项羽的自负性格,看见别人臣服就满足了自己的尊严感。项羽并没有认识到其实刘邦才是自己日后最大的对手,而这正是他在鸿门宴上错失机会的根本原因。3. 刘邦见到项羽时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有何技巧?明确:一个“臣”字就满足了项羽虚弱自大之心。刘邦善于言辞,先从二人的使命说起,表明二人是同一阵营的战友,勾起项羽对过去两人共同战斗岁月的回忆,暗示当初的约定。“臣战河南”,刘邦放低身份,谦卑不已,继续太高项羽。“不自意”,自责这是自己也没有料到的。刘邦的主动示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又把项羽的愤怒归咎于“小人”的谗言,及时给了项羽一个台阶下。4.古代座次常识我知道。按照古代的礼仪,帝王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子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主向西,宾东向;长幼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西向;宾主西面围坐时,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从的座位。三:课后巩固鸿门宴的座次是怎么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要点:鸿门宴上项羽、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是陪坐。由座次可以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以看出项羽和刘邦当时实力差距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