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60分)1(本题2分)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2(本题2分)明初沿用元制,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率百官,总理政务。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丞相权势过重,是导致小人专权乱政的重要因素,洪武十三年以擅权枉法罪名处死左丞相胡惟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罢丞相不
2、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A使中央政府权力强化,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B使皇权的独断性加强,极大地避免了决策失误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强化了皇权D使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3(本题2分)宋代以文书御天下,“堂札子”(宰相处理政事的文书)在宋代文书中较为常见,它由唐代的“堂帖”发展而来,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这一变化反映了A专制皇权的强化B相权分散的趋势C中枢机构的异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4(本题2分)清世宗雍正帝崇尚务实,以“为治之道在于务实,不尚虚名”相标榜,其“实政
3、”多有引人注目之处。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雍正帝“实政”依据的是建立军机处和推行密折制 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一度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创立“秘密建储”制度ABCD5(本题2分)秦统一中国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而西汉前期亦“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强兼并之家于诸陵”。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本题2分)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阁部争权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根源于皇权的衰落C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D阻碍了阶层
4、的流动7(本题2分)“爵”是饮酒器的通称,同时又是古代最重要的品位序列之称,从周代开始都有封爵。“尊”作为盛酒器的通称,也是身份用词,与“卑”相对。由此推想,在中国古代A政治制度具有可被视觉化的特征B青铜冶铸技术进步推动社会治理C使用青铜器具是身份地位的象征D饮酒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权力文化8(本题2分)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国王不能独自行使行政大权。国王下达的命令,必须经一名大臣副署方能生效而大臣要对立法会议负责。”由此可知,法国1791年宪法A吸收了美国宪法的精髓B照搬了英国的政体模式C加剧了各派别间的矛盾D运用了启蒙思想的理论9(本题2分)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借
5、“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明确指出: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违反美国宪法的联邦法律、行政措施、州宪和州法及行政措施为无效。这一做法A违背了联邦主义原则B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C落实了司法独立原则D开创了三权分立政治10(本题2分)长久以来,英国的法庭在习惯法与议会立法冲突时,往往宣告议会立法无效。1688年后,法官们便转而服从于议会立法,废除了其裁决议会立法效力的职权。这说明英国A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B成文法取代习惯法C议会开始拥有立法权D司法独立遭到破坏11(本题2分)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及其修正案规定:“总统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之,任期七年”“总统于咨询总理及国会两院议长后,得宣告解释国民会议
6、”。与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相比,1958年宪法A造成了内阁更迭频繁B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C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D扩大了政府首脑权力12(本题2分)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这说明( )A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B大小州之间矛盾尖锐C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D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13(本题2分)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中所有各政治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一度雄踞全欧的皇帝拿破仑,直至19世纪的许多共和派、民主派的革命家,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其革命动机并加入革命行列的”。该学者旨在
7、说明A思想启蒙促进了民主共和制的确立B资产阶级革命实践丰富了启蒙思想C启蒙运动奠定了政治近代化的基础D启蒙思想推动了各政治派别的统一14(本题2分)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A积极宣传对外扩张征服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15(本题2分)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协商是国王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原则。1256年出台的牛津条约使得议会有了个新的政治功能,该功能是专门用来限制王权而进行的协商对话功能。1266年“西蒙国会”第一次让骑
8、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出席会议,使大会议的协商主体扩大到社会各阶层。这一变化过程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最终实现英国现代普选权C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历史基础D为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奠基16(本题2分)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B发扬三民主义理论C扩大人民政治权利D营造专制的合法性17(本题2分)据学者考证,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地方督抚仍任民国政府要职的有11人,占原督抚总数的25.6%,先任职后退隐的有12人,占总数的28%。由此可知,辛亥革
9、命A未能铲除传统政治力量B得到地方督抚全力支持C推动了广泛的社会变革D以完成民主革命为宗旨18(本题2分)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A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B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本题2分)下图为1912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A反映了中国对世界大舞台的向往B描绘了民国时期努力向上的氛围C继承了传统文人画法的基本风格D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艰难状况20(本题2分)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10、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一规定对民国社会的不利影响是A形成民国的内阁制民主B形成双权力中枢,易导致社会动荡C形成议会(参议院)专权D造就议会和内阁对总统的双重制约21(本题2分)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他意在强调A法治建设的紧迫性B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完善C经济建设的急切性D严重的“左”倾错误泛滥需要及时纠正22(本题2分)据统计,民国初年有312个政治性党派,具有健全或
11、具体政纲者不过35个,其中及“振兴实业”与“普及教育”内容的各有10多个。由此可知当时A民主政治制度臻于完善B实业与教育思想深入民心C多数党派缺乏政治倾向D社会各界投身于政治运动23(本题2分)“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他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A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宣告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C确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D确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4(本题2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
12、青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下表反映出我国()年份文件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7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A建国初期忽视环境保护B日益完善民主管理机制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25(本题2分)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13、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反映出A我国已经完成了先进工业国的建设B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变C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新时代社会发展状况影响社会矛盾26(本题2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判断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指明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C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D与中共八大的矛盾判断保持高度一致27(本题2分)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律性质的法律,被毛泽东誉为“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
14、法”。该法律的颁布A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C促进了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D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成果28(本题2分)1907年,清廷外务部根据刘式训上奏的变通出使事宜章程做了制度调整:一是将出使大臣变为实官;二是让具有驻外经验并精通外语的人充任出使大臣;三是打破三年任期限制。这一调整A揭开清朝近代外交的序幕B增强了国民外交自主意识C体现了清廷的现代化倾向D有效遏制了革命形势发展29(本题2分)表1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北宋)司马光传家集“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
15、也”(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B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30(本题2分)“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也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据材料判断.北魏初期实行这项制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B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C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D豪强地主隐置人口逃避赋税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本题12分)(2020全国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
17、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32(本题13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而且常有“众论不齐”的情况。成宗朝前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
18、,或成为定制。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开用,由朝廷三年一次遣使举行。元代行御史台及廉访司法既注意对一般地方官府的普遍监察,更把行省当做地方监察的重点对象。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很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端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及众议员,各州州议会
19、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术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成由人民保留之。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加强对行省控制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作用。33(本题15分) 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及安、史既平
20、,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四,所属文武官,奚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臣知州事,历代因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深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即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
21、新的国家体制。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后唐代
22、出现了什么现象?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这种解决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国家体制方面的创新表现。(3)以上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第 7 页 共 85 页参考答案1D【详解】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有的认为是益禅让,有的认为是启夺取。这说明王位世袭制的取代禅让制是曲折的,即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D项正确;久远的历史未必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排除B项;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但这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2C【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
23、六部,加强专制皇权的史实,C项正确;这一措施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不会避免决策的失误,A、B两项错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置,D项错误。3A【详解】“堂札子”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这一变化反映了相权被削弱,皇权在强化,A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对相权的分散,排除B项;皇权加强不属于中枢机构的异化,排除C项;这一变化使得宰相处理政事时候多了一到程序,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4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年间建立军机处,并推行密折奏事制度;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
24、江“一体贸易”;为缓和皇子之间对皇位的激烈争夺,还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度。所以、均符合题意,故选D项,排除ABC项。故选D项。5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及西汉迁徙地方豪强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出现割据势力,D项正确;君主专制强调的是君主对臣下的控制力,排除A项;当时经济不可能协调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强化关中地区的中心地位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内阁与六部争权,不利于中央机构的正常运行,会降低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内阁与六部争权,并不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A项;阁部争权的根源在于皇权的加强,而非衰落,排除B项;阁部争权与阶层流动无关
25、,排除D项。故选C项。7A【详解】综合所学内容可知,制度是抽象的,然而对于具体的社会治理而言,需要对其物化可视,产生政治效果。爵位尊卑体现了这一双重特征,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等级礼乐制度,不是青铜冶铸技术的进步,饮酒文化实质上也不可能是一种权力文化,排除BD项;不同的青铜器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当时还出现了少量的青铜制作的农具,因此使用青铜器并一定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排除C项。故选A项。8D【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国王同行政机构及立法机构之间的制约,这显然受到启蒙思想的权力制约主张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与吸收美国宪法的精髓无关,排除A项;照搬英国政体模式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与加剧各派别之间的
26、矛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B【详解】约翰马歇尔所确立的最高法院的权力,体现了最高法院对联邦国会和州议会立法权力的制衡,因而该做法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B项正确;联邦主义原则是指联邦利益至上,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最高法院的立法审查权力,与司法独立无关,排除C项;三权分立政治是1787年宪法确立的,D项错误。10A【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议会立法得到服从遵守,这说明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A项正确;材料强调议会立法和习惯法之间有冲突,议会立法后来居上,并不意味着习惯法被取代,排除B项;中世纪英国议会也有一定的立法权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独立,排除D
27、项。故选A项。11D【详解】根据“总统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之,任期七年”“总统于咨询总理及国会两院议长后,得宣告解释国民会议”可以看出,总统的产生方式得以改变,不再由议会联席产生,而由选民直接选举。同时可以宣告解释国民会议,反映出其权力增强,D项正确;“更迭频繁”不能得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与经济的关系,排除B项;1875年就已经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排除C项。故选D项。12C【详解】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美国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实行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大州的利益不能得到维护,因而导致提议被搁置,C项正确;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无法应对一系列危机,从而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但与题干信息
28、“独立战争期间”不符,故排除A项;小州的力量有限,并不能影响战争的形势,故B项说明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美国独立战争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分权的理论思想已经成熟,故D项错误。13C【详解】材料“直至19世纪的许多共和派、民主派的革命家,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其革命动机并加入革命行列的”体现的是启蒙运动对欧洲政治民主化的助推作用,C正确;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启蒙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排除;材料未涉及各政治派别的统一,D排除。故选C。14B【详解】根据材料所述,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在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
29、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之时,就可以受到罗马国家精神的熏陶,亲身感受和学习罗马社会“虔敬忠诚”的价值观念。罗马人认为儿童具有纯洁、神圣的特性,因而他们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起到一定作用,儿童通过完成宗教任务、承担宗教职务积累了有关罗马社会的知识,实现了对未来罗马公民的身份认同,儿童的宗教活动也是其社会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所以B正确;材料内容是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与对外扩张征服无关,所以A错误;让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公民意识,与成人数量减少无关,所以C错误;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威,这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D错误。15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3世纪英国
30、仍处于封建社会,所通过的这些法律文件逐渐确立了各个阶层通过议会与国王协商对话并限制王权的惯例和传统,为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历史基础,C正确;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A;英国现代普选权直至1969年才真正确立,排除B;17世纪晚期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为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提供了政治前提,排除D。所以此题选C。16D【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所谓的“训政”不过是借孙中山先生的建国理论来为自己的专制统治寻找依据,建构合法性,D项正确;国民党的“训政”主要是为专政营造合法性,不是维护民主、发扬三民主义和扩大人民权利,排除A、B、C项。故选D项。17A【
31、详解】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地方督抚中有一半多的人仍任或曾任民国政府要职,说明辛亥革命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冲击了旧的政治秩序,但并没能打除传统封建政治势力,A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地方督抚响应革命是迫于形势的需要,而非全力支持革命,排除B项;民国政府大批使用原清政府的督抚人员,说明辛亥革命对社会变革是有限的,并非广泛地变革了社会,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保留清政府的地方督抚,说明是以推翻满清的“民族”革命为宗旨,排除D项。故选A项。18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指的是当时的政权性质是工农民主
32、政权,内部较为单纯,因此根据材料“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可知此时毛主席主张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A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排除B项;材料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无关,排除C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19D【详解】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完成了从“专制”到“共和”的政治转型,但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猿猴手持五色旗),并有恢复帝制的趋势,因此漫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艰难,D正确;漫画反映了从“专制”到“共和”的政治转型,而非“中国对世界的向往”,A错误
33、;漫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艰难,而非努力向上的氛围,B错误;文人画的特色是“重写意”,材料是一幅讽刺画,故C排除。20B【详解】材料表明,国务员和临时大总统之间相互制衡,这是一种双权力中枢,内阁成为有权力的另一个权力中枢,容易导致互相推诿扯皮或权力争夺(如府院之争),最终影响决策的执行乃至社会动荡,B项正确;A项并不是不利影响;C项参议院与国务院之间互相牵制,并不能形成专权;D项中总统也可以要求内阁国务员辅佐其工作,并不是处于完全的被制约的地位,且题目问的是不利影响。21B【详解】材料“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
34、反映出我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缺少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联合,处于孤立状态,导致革命事业出现挫折,因此在新时期,有必要吸取历史教训,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联合,B正确;材料与法制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政治方面,而不是经济,排除C;严重的“左”倾错误的说法错误,排除D。22C【详解】民国初年政党数量较多,但是有明确政治纲领的政党数量较少,而且很多党派带有“振兴实业”与“普及教育”,这说明民国初年多数党派缺乏政治倾向,C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B中的“深入民心”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社会各界的态度,排除D。23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民族资产阶级接
35、受工人阶级领导,在“北平”参加人民政协,表示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接受改造等相符的会议是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项正确;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后,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才宣告结束,B项错误;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的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直到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时才提出,D项错误。24D【详解】上述表格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这反映的是我国通过立法形式来保护生态环境,D项正确;题干仅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与环
36、境保护,而不是建国初期,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立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而不是民主管理机制的问题,排除B项;单凭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不能得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25D【详解】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前中国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这一现实状况影响了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故选D项;我国尚未完成先进工业国的建设,排除A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项;当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26A【详解】材料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的是党中央对民生的重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
37、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故A项正确;选项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选项C与材料不符,排除;中共八大认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27C【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规定了男女在婚姻中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男女平等.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所以有利于促进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排除A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排除B项;该法律的颁布是在1950年,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以前,排除D项。故选C项。28C【详解】变通出使事宜章程的制度调整,有利于近代职业外交官的培养,使外交
38、官职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体现了清廷的现代化倾向,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这一调整是清朝近代外交的开始,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外交大臣的选任问题,与增强国民外交自主意识无关,排除B;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29D【详解】根据“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得出司马交反对变法,这是从他的利益集团的角度考虑的。而南宋时期的评价是王安石变法不利于国家的统一。这与当时南宋偏安有关。梁启超的评价主要是为其维新变法而服务的。因此三人的评价都与当时的时代有关,D项正确;一手史料并不一定最权威,排除A项;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价值,排除B项;史料不能因时间的远近而判断其历史价值,排除C项。故选D项。3
39、0D【详解】实行三长制有助于核查人口,征收赋税,打击豪强隐匿户口的情形,D项正确;三长制并不能解决官吏腐败问题,排除A项;三长制不存在民族区别色彩,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移风易俗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1(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详解】(1)西周:根据
40、材料“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可知,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有城墙等防御设施;根据材料“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可知,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古希腊:根据材料“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可知,公民享有参政权;根据材料“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可知,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根据材料“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
41、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传播了西周文化,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32(1)措施:行省内部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中央掌握行省官员的任用、迁调和考课的权力;加强对行省的监察;行省分界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加强对行省的军事控制。影响:实现了中央对
42、行省的严格控制,行省为中央集权服务,对后世影响深远;有利于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管辖,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区划调整对区城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2)关系: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法律至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分权,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作用:赋予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与巩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地方分权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详解】(1)措施:从“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可以看出行省内部互相牵
43、制、分权制衡;从“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升用,由朝廷三年一次遣使举行”可以看出中央掌握行省官员的任用、迁调和考课的权力;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可以得出加强对行省的监察;从“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得出行省分界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加强对行省的军事控制。影响:从措施中逐步概括,根据每条措施来进行梳理,最终得出答案即可。(2)关系:从“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法律至上;从“本宪法所未授与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之。”可以
44、看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分权,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作用:首先从州与政府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进而有利于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点睛:解答本题第一小问完全是从材料中的内容提取出来的,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慢慢提取关键信息,之后一一总结概括,最后得出完整的答案,注意条理清楚,言简意赅。33(1)问题:安史之乱后,唐中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解决:宋太祖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每点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内乱
45、;军队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2)表现: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政府体现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3)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地位: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和人民权利。【解析】(1)问题:根据“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遂成尾大不掉之势”分析得出。解决:根据“自宋以臣知州事”“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结合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思考;影响:根据“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
46、影响。(2)表现:根据“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 进行横向分割”分别从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政府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分析解答。(3)文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可知出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地位:结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以及内容进行分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60分)1(本题2分)有网友在网络论坛上讨论科举制时说:“子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明代八股制艺,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公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此最恰当的评价A他对
47、科举制的评价是正确的B他对科举制的评价立足于考试内容C材料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材料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出现的时间都是错误的2(本题2分)明代张居正,祖上四世皆未仕为民,而他却通过科考获致荣显,做出了震古烁今的伟业清官海瑞,父亲亦为平民,且四岁丧父,母亲在困难中将其抚养成人,由举人而得官这表明科举制度A为国家选拔了真正的人才B拓宽了职官的选拔范围C利于公平公正风气的形成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层次3(本题2分)汉代的选官方式以察举制为主体,同时也包括辟除、征召、私人荐举、博士弟子课试、任子(凭借父兄而得官)、纳赀及其他多种选官方式。其中,辟除是高级官吏任用属员的制度,须分两步进行:先辟为掾
48、属(佐治的官吏);然后再由掾属升转。据此可知,汉代A依靠血缘选官已被抛弃B中央丧失官员选任权力C官僚体制存在一定隐患D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4(本题2分)两汉时期社会评品之风盛行,这种对人物的评品,在东汉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据后汉书许绍传载,许绍与其兄许靖成誉高名,爱共核论多里人物之曲直,每月更换品题,以致汝南有“月旦评”之风。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察举制度的实施C九品官人之法的推行D社会环境的宽松5(本题2分)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49、”这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C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D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6(本题2分)在科举制的推动下,官本位思想日益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士子们为了中举入仕,只学习考试内容,其他的一概不问。蒙学教育也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诱惑来规劝学童读书。据此可知,科举制A助长了士人功利的读书观念B实现了士人追求享乐的愿望C促使社会阶层开始发生流动D强化世家受教育的优越地位7(本题2分)河南尹田敞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款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哎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
50、体现了A察举制的弊端B选拔官更以品评为主C地方无选官权D科举考试的选官方式8(本题2分)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了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C宰相职责发生重大变化D进一步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9(本题2分)下表是唐代科举考试策问的部分试题描述。据此可知,唐朝科举考试社会现象试题描述安史之乱后.落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主考官元结问进士,“其策安出,子其昌言”中唐以后,魏音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被打破进士考试时,考生须针对这一现
51、象分析其中的原因780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李翱在进士策问二道)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的对策A命题遵循经世致用原则B选才标准趋向公平合理C土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10(本题2分)唐朝初期的进土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唐初进士科考试这一情况A反映了科举制具有双重的作用B说明了科举制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C肯定了科举制带来的积极作用D带动了唐朝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11(本题2分)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
52、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致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12(本题2分)1851年,美国众议院的部分议员提出“建立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1855年,美国国会提出“为了使政府雇员“不致因无能而坏事”,雇员在被录用前须通过考试”。这些提议有助于A行政效能的提高B国会职责的扩充C权力中心的转移D政党政治的形成13(本题2分)1851年,英国常任文官人数为4万人,1901年达11.6万。而到1968年,文官人数已高达7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在战后的增长更为迅速,在环境事务部等部门已占全部文官的52%60%。这种变化
53、表明英国A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善B冗官的问题日益突出C君主立宪存在严重弊端D政府社会干预职能扩张14(本题2分)在英国,常务次官是各部的永久性的常务副部长,不受政府更替的影响,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总是对常务次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这一传统A践行了三权分立的思想B表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体现文官系统的独立性D带有浓厚民主共和色彩15(本题2分)1870年6月,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明确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原则,规定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这一举措A保证了英国文官群体的素质B体现政府对政党的监督制衡
54、C表明英国政党之间斗争激烈D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16(本题2分)英王乔治三世继位后.亲自行使“恩赐权”,把许多官职赏赐给他的支持者。1761年春各地开始大选,乔治三世特授意建立了一个专门收买议员的财政管理办事处,并亲自审阅议会投票记录,对按照其旨意投票者发给奖金。这说明当时英国A权利法案受到挑战B内阁直接对国王负责C国王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D议会的权力名存实亡17(本题2分)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地
55、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18(本题2分)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19(本题2分)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D扩大了政治人才
56、的空间20(本题2分)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21(本题2分)下表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5次文官考试情况,据此可知考试名称考试日期应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留学生甄选考试1915年2月23915163.18%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1916年6月不详194不详第一届文官普通考试1917年4月24824
57、0516.32%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1919年10月56004808.57%第二届文官普通考试1920年10月380040010.53%A文官选拔制逐渐被接受B选拔官员方式渐趋完善C人事任用程序逐步建立D留学生的行政素质较强22(本题2分)1906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宣称认同三权分立等原则。改革以前,各重要部门大臣都是满、汉各半,改革以后,11个部的13名大臣、尚书中,满族占了7人、蒙古族1人、汉族只有5人。晚清的官制改革A是实行预备立宪的核心B动摇了晚清的统治基础C导致其统治的日趋孤立D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23(本题2分)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
58、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24(本题2分)1898年,清朝礼部颁布的乡会试章程中规定: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请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以上材料说明清政府A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B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C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D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25(本题2
59、分)据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干部的选拔经历了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发展到现在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经济实力等。这一现象反映了A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B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C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D村干部选任受时代因素影响26(本题2分)如图为“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证书上写着“卓士闳,年五十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并加盖各类印章。由此可知A当时公务员的选拔有法可依B国民政府任
60、用私人现象禁绝C北洋政府禁止女子参加考试D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人才27(本题2分)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28(本题2分)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
61、各省学堂,于每岁散学后,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A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B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C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D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29(本题2分)北洋政府的文官考核主要有甄别和考试两种途径,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其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甄别合格证书,可继任原职,不合格者予以免职,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由此可知,北洋政府实行甄别制的用意在于( )A维护旧的封建专制统治B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C为部分权贵打开绿色通道D推动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30
62、(本题2分)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设置为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共12门课,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由此可知这场教育改革A实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目的B带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特点C近代自然科学教育不受重视D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本题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明经科和进士科是其中常设的两个科目,要考什么科由读书人自己决定。明经虽易考但考上后一般不被朝廷重用很难做到大官;进士虽难考但考上后十分
63、受重视且容易做到大官。所以说“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
64、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在英国,文官并不包括组成内阁的大臣,即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务官”,而仅指“事务官”,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
65、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唐代科举考试的特点。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英国工业革命前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出现的必要性,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32(本题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
66、,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3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
67、并列三公,不仅肩负辅助丞相总理国政的职责,同时握有考课、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虽称“掌副丞相”,但不受丞相制约,直接受命于皇帝。西汉中期以后,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御史府(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官吏,州刺史监察州郡两千石官吏,督邮监察县级官吏,廷掾监察乡里官吏。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如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条监察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摘编自张永智西汉廉政建设研究材料二 1853年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英国文官守
68、则总纲规定:文官必须效忠国家,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必须诚实正直。文官考试及第并开始工作后,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对成绩卓越者越一级提升,对成绩欠佳者,给予指导和告诫,无法胜任者,则通过一定程序予以降级。英国有完善的法制,文官犯罪与一般公民同罪如犯伤人、强奸、放火、严重读职等罪,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英国的文官也以此而自豪,这种高度的荣誉感使他们自尊、自重、自律,不愿抛弃个人的前程而去以身试法。摘编自杨联华英国廉政制度评价(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69、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历史背景。(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廉政建设的认识。第 25 页 共 85 页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所学,科举是隋朝创立的,不是秦朝。而材料中对科举制全盘否定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此材料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C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没有只针对考试内容,排除B项;明代出现八股取士,D项错误。故选C项。2B【详解】材料反映了张居正祖上四世皆为平民,自己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海瑞也是平民出身,生活艰辛,通过科考取得官职,成就了一代伟业。据此可知,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平民子弟有了入朝为官的途径,拓宽了职官的选拔范
70、围,B项正确;科举制度通过相对公平公正的考试形式选拔人才,但不能保证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当官,没体现公平公正的风气及官员文化层次的情况,排除CD两项。故选B项。3C【详解】汉代官吏选拔方式多样,这一方面会扩大统治基础,另一方面也会形成官员结党问题,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相矛盾,“任子”等体现了血缘选官,排除A项;中央并未丧失选任官员的权力,排除B项;德、才是汉代选官的主要标准,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4B【详解】由材料“两汉时期社会评品之风盛行”,结合西汉时期的察举制注重人才的品行,并由下而上举荐故当时社会上的品评之风盛行,故B项正
71、确;A项是在隋朝,排除;C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这与当时跟社会环境宽松并无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B项。5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晋书中记载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是由于战乱,士人流动,使过去乡举里选的人才评定方法成为不可能,旧有的人才档案已经失去作用,要想选拔出好的人才,必须实行新制度,这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排除A项;材料认为汉朝的察举制度已经不合时宜,排除B项;“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A【详解】考査科举制。材料反映在科举制的推动下,读书、科举与教育紧密相连,以功名利禄规劝学童读书,这助长了
72、当时人们读书参加科举、求取功名利禄的功利观念,故A项正确;科举制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获得政治地位、经济利益的途径,并非一定能够实现人们的享乐愿望,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科举制促使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项错误;科举制的推行将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使更多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也可以进入官场做官,推动了世人读书的风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的优越地位,故D项错误。故选A项。7A【详解】据题意可知,田敞要求外甥王谌举荐他想要推举的人为孝廉,这说明孝廉的推举中出现了暗箱操作,被上层贵族操纵,因此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A项正确;“以品评为主”的选官方式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察举制下地方官是有选官权
73、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不是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A项。8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说明,科举制逐渐得到认可,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这就进一步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项正确;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A项;科举出身的宰相数量增多,并不代表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出身和数量,未涉及宰相职责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9A【详解】随着庶族地主势力的蓬勃兴起,唐代政治面貌焕然一新,适应这一历
74、史变化的科举考试,命题注重实用,基本上遵循的是经世致用这一原则,材料中考试的内容都涉及社会现象和社会弊病,以此来判定考生的知识面、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考试的命题原则崇尚实用,B、D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因为考试并未阻断士族子弟的人仕道路。故选A项。10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具有积极意义,C项正确;材料肯定了科举制带来的积极作用,没有体现科举制的双重作用,排除A项;科举制并未扭转门第观念,只是打破世家大族垄断
75、政权的局面,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没有涉及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1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是工业革命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该制度的出现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A项正确;B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C项科举制的初衷是加强皇权,这与西方文官制度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完全不同,排除;D项文官制度是工业化的结果而并非原因,排除。故选A。12A【详解】19世纪中期,众议员提议建立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国会提出雇员在被录用前须通过考试等,有助于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A项正确;“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等不会扩充国会职责,B项错误;建立政府雇
76、员的分级考试制度的提议与权力中心的转移无关,C项错误;促进文官制度建立的提议与美国政党政治的形成无关,D项错误。13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英国文官即公务员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社会的干预程度在增强,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英国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善,排除A项;B、C材料未提及。14C【详解】从“不受政府更替的影响”“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可知体现文官系统的独立性,故选C项;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D。15D【详解】从材料中的“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
77、争”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使政府工作摆脱党派利益之争,从而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故答案为D项;奉行“政治中立”原则与保证文官群体素质无关,排除A项;政府不能起到对政党监督制衡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英国政党之间的斗争状况,排除C项。16A【详解】18世纪中期,英王乔治三世不顾权利法案的规定,收买议员,干预议会的选举等,表明权利法案受到了挑战,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内阁与国王的关系,排除B项;国王“收买”议员、影响议会选举等行为,不能说明其保留了很大的“专制”权力,C项错误;光荣革命后,议会一直是英国政治的中心,排除D项。17A【详解】明太祖对数千名地
78、方官员进行考核、擢升、黜降等做法,体现了明朝初年国家重视对地方的掌控,A项正确;明太祖并未扩充地方官僚队伍,没有使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B项错误;“监察制度”成熟和官员腐败情况严重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两项错误。18B【详解】东汉察举制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推选办法,一方面使得人口稠密地区有更多优秀人才进入中央,另一方面又试图确保边境州郡特别是人口相对较少的边境州郡人才也有进入中央为官的机会,增强了各地人才向中央政府聚集的动力,进而增强政府向心力,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察举制是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是改善地方官员地位和待遇的制度,D错误。故选B。19C【详解】材料显示,西方多党制选举造
79、成政治人才的政党化和闲置,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党选举制度下政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不是缺乏政治人才,A项错误;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不同政党的政治人才随政党共进退,在野党政治人才无法参与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D项错误。20D【详解】根据“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说明宋太祖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故D正确;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力度,有利于
80、减少地方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化现象,“防止了”“遏制了”表述过于绝对,A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没有涉及“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排除B。21A【详解】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从1915年到1920年,参与北洋政府文官考试的人数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由此说明文官选拔体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故选A;表格内容没有涉及官员的选拔方式,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官员考试选拔,不是人事任用程序,排除C;表格信息不能说明留学生的行政素质,排除D。22C【详解】清政府进行官制以前,各重要部门大臣都是满、汉各半,改革以后,满族占了多数,说明官制改革的实质仍然是加强满族贵族的统治,并非实行民主
81、政治,导致清政府统治的日趋孤立,故选C;A、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晚清的官制改革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动摇了满清的统治基础”夸大了其影响,排除B。【点睛】23B【详解】材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体现的是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注重德才兼备,B正确;材料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无关,A排除;材料与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无关,C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团结对发展的重要性,D排除。故选B。24C【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清末科举考试侧重对经世致用的学问考查,说明的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有所变革,C正确;当时人才的选拔方式仍然是科举制,A排除
82、;B是在1905年清末新政上废除的,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5D【详解】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村干选任标准也是不同的,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影响了村干选任标准,D正确;宗法习俗未操控农村民主选举,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左右”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选项C仅仅适合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26A【详解】根据材料“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可知,当时公务员选拔有法可依,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时期任用私人现象始终无法禁绝,B项错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是1947年,不是北洋政府时期,CD两项错误。27B【详解】本题考查清末官僚政治的变化
83、,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晚清捐纳的官员中大多数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这些官员与传统官员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后来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因此,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故选B项;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因为捐纳制度的推行,故排除A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清朝的财政困难,不属于自救运动,故排除C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确实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但并不表明捐纳制度的推行就解决了财政危机,故排除D项。28C【详解】根据材料“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
84、”和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具有政府机构的性质,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故C项正确。京师大学堂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是改革后的结果,A项因果倒置,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京师大学堂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的信息,而是强调京师大学堂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员选拔的方式,而是强调京师大学堂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根据对题眼的了解,从“京师大学堂具有政府机构的性质”的角度逐一分析材料
85、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9B【详解】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时期的文官制度。依据材料可知甄别是针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留任与否的判断方式,是新旧交替过程中的过渡措施,目的是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所以B项正确;甄别制是针对文官而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维护旧的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甄别制为权贵提供通道,排除C项;甄别制有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并非北洋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观目的,排除D项。30B【详解】从材料的叙述来看,癸卯学制中涉及到了西方的科目设置,但是教育宗旨是中国传统思想,所以体现出一种“中国化”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实现了”二字;C选项与材料中的科目设置相
86、悖;D选项时间错误,新文化运动在此之后。31(1)特点:分科考试,形式多样分初试、二试、三试,程序规范;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注重时政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唐代科举: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英国:国王和权贵的恩赐;依靠私人关系和个人情感;(2)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官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英国责任内阁制(君主立宪制)的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政党政治下首相及内阁大臣时有更替,需要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和常态,所以形成了文官制度。共同: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
87、强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明经科和进士科是其中常设的两个科目,要考什么科由读书人自己决定”,可见唐代科举制的特点是分科考试,形式多样;由表格可见分初试、二试、三试,程序规范;由材料“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可见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由材料“答时务策三道”,可见注重时政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小问,唐代科举考试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而英国,由材料“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可见国王和权贵的恩赐。由材料“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可见依靠私人关系和个人情感。(2)第一小问,经济上,由材料“工业革
88、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运行复杂,经济规模扩大,这要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而原先的文官显然不适应需要;政治上,由材料“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可见英国责任内阁制的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客观需要需要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和常态。第二小问,由材料“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可见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由材料“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可见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由材料“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可见加强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32(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
89、;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详解】(1)唐朝:根据“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得出设置节度使
90、,加强边防力量;根据“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搅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得出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最后出现问题,削弱中央集权。宋代:根据“革除前朝之弊,上中命诸州”得出实行改革、削弱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根据“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得出监督地方行政;根据“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得出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元朝:根据“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得出推行行省制;根据“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得出行省官员受制于中央。(2)根据材料并结合前一问的内容,可从中央与地方矛盾长期存在,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角度概括。同时再从改革与创新、加强
91、中央集权的角度概括趋势。33(1)内容:继承发展中央监察制度;中央与地方形成多元监察网络;制定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重视谏诤之士,形成谏议文化。(2)特点:严格考试,精选人才;格遵守则,不容谋私;监察考核,促使守法;法律遏制,文官自律。背景: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政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3)认识:廉政建设要与时俱进,不可墨守成规;廉政建设要注重道德教育和法制约束的双重作用;廉政建设要注重奖廉惩贪,塑造为官典范,优化政治生态;保持廉洁的行政风气,不仅需要制度、文化上的约束,还要树立持久的反腐败的理念,时刻与腐败行为作斗争。【详解】本题考查西汉和近代英
92、国文官的廉政建设,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
93、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民主政治、工业革命、政党政治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等方面来回答。(3)对廉政建设的认识,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要与时俱进、道德教育和法制约束结合、要注重奖廉惩贪、要树立持久的反腐败的理念等方面来回答。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60分)1(本题2分)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94、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2(本题2分)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3(本题2分)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4(本题2分)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
95、,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5(本题2分)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6(本题2分)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7(本题2分)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
96、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8(本题2分)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9(本题2分)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0(本题2分)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
97、思想11(本题2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12(本题2分)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13(本题2
98、分)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A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B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C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D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14(本题2分)罗马法学说为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民法典等法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推断,罗马法与近代欧美国家法律都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保障多党轮流执政C维护议会至上的权力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15(本题2分)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
99、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16(本题2分)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17(本题2分)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18(本题2分)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
100、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19(本题2分)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20(本题2分)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
101、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21(本题2分)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通过年份文件名称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200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22(本题2分)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C
102、探索民主管理机制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23(本题2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24(本题2分)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25(本题2分)16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
103、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26(本题2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
104、制27(本题2分)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28(本题2分)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29(本题2分)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
105、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30(本题2分)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A遵循私法至上B重视诉讼程序C注重诉讼诚信D崇尚科学理性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本题12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
106、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
107、:(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2(本题12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
108、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09、,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33(本题16分)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
110、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與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
111、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西方官员问责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第 41 页 共 85 页参考答案1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
112、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2B【详解】礼乐代表的是儒家思想,刑政代表的是法家思想,在题干材料中,朱元璋认为“礼乐在治国中起到膏粱的作用,刑政在治国中起到药石的作用,而法家则起到了辅助儒学治国的作用”,这说明了朱元璋在治国理念上是“礼乐为先,刑政为辅”,故排除A,选B。C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D项与题干意思不符合。【考点定位】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3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
113、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仁”,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4C【详解】根据“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得出孔子强调要身正。根据“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可得出韩非子强调要遵守法律。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人们要遵守规则,规范
114、行为,C项正确;A项是孟子的,B项是法家的,排除A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材料及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特点的相关内容的能力。A项为无关项,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B项与史实不符合,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很深。C项为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有关内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之纲,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晋朝法律特点6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题目和材料中获取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战国时韩非子的思
115、想确定了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A项时代不符;根据材料“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B项正确;自汉武帝时,尊儒尚法一直都是封建社会的治国理念,C项错误;D项“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7D【详解】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材料属于韩非的话,其意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由此可知A强调无为不符合题意,B、与题干无关,C、为儒家思想,所以A、B、C都不正确,材料符合法家的主张,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8D【详解】
1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说明唐代法律主张在治国方面德礼和刑罚相互配合,对政教皆不可缺,这实际上体现了在治国方面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皆有重要作用不可偏废,即“外儒内法”特征,D项正确;A B C三项表述与材料不相符合。故选D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复兴儒学运动9D【详解】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及其理解,如“战国时期”、“注重实践”(因时而变)、“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法不阿贵)、“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即可判断是指法家。10D【详解】从材料中得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意思是教学的内容是法律,有懂
117、法律的人担任官吏,体现法家思想。选D项。11A【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文艺复兴中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宗教改革中主张因信称义,都是对人的重新审视,冲破了传统的束缚,故选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没有能够提升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排除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会,而非神学,排除C;文艺复兴中没有沉重打击罗马教会的统治,排除D。12C【详解】根据“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
118、;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13C【详解】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主张共和政体的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此时保王党势力强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代议制度曲折发展,故C正确;这体现不出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故B错误;材料只涉及总统和议会的关系,故D错误。14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中的自然法蕴含着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观念,英国的权利法案和法国的民法典都体现的是对民众权力的肯定,因此三者的法律都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D正确;A是美国1787年宪法
119、的特征,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C仅适用于英国的权利法案,排除。故选D。15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449年,此时的罗马处于共和国早期(罗马共和国BC509BC27)。此时的罗马属于公民法时期,从而D项不符合史实。进一步可知,AB两项均表述客观,符合十二铜表法史实。C项间接点出了十二铜表法的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尖锐矛盾,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及其特点16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古希腊是人文精神
120、的发源地,与古罗马不符,A项错误;对后世民主政治影响较大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D项错在“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影响17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分析出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故本题选C。A项错误,因为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公民法,奴隶不可能参与立法;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当时保留了一部分习惯法;D
121、项说法过于绝对。【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8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双眼蒙布”的内涵。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实质上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公正原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道德良知审案,不在于是否“双眼蒙布”,故A项错误;很显然,法官“双眼蒙布”只通过“听”证人的证言,不能保证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同样“双眼蒙布”也不能保证排除一切干扰,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原则19B【详解】材料既强调了国会有招募和建立军队的权力
122、,但没有指挥军队权力;又强调了总统有指挥军队的权力,但没有征召军队的权力。他们各有自己的权利,但又彼此制约,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故选B。题干并没有强调军权和行政权的地位问题,排除A。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的原则,总统权力至上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合,同时,国会也受到其他两个部门的制约,也不存在权力中心的说法,故排除C、D。【考点定位】美国共和制的特点20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根据材料“罗马法重新出现可知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国家法律制定的基础,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故B错误;罗马法的主旨内容是罗马法对后世法律的制定有作用,并没有讲到民主制度的
123、的影响,故C错误;罗马法并没有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故D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21D【详解】材料中的法律文件体现的是中国注重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相关法制的完善,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D。22D【详解】材料中的法律文件体现的是中国注重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相关法制的完善,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D。23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其主要内容是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宪法性质的
124、法律为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故A项错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于1956年,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故D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宪法的制定,意味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故B项正确。【考点定位】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4C【详解】A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故B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
125、法制,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点睛:本题以民主法制建设这一热点问题切入考查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56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25B【详解】由材料中的“16世纪”“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时,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教会失去原有的权威,因此达尔文的学说虽遭到教会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故B项正确。进化论在19世纪中期时诞生,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A项表述不合史实,故排除;C项与其遭到教会迫害与否无关,故排除;材料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教会失去原有权威,与教会宽容
126、政策无关,故D项排除。【名师点晴】中世纪,基督教内部的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尖锐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导致了社会罪恶和文化危机,直接引发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权威不断受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挑战,从而出现了塞尔维特与达尔文的两种不同结局。26A【详解】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选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排除B;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
127、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故排除C;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是在197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决定,故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D。点睛: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启示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都是史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该记忆的东西要记准记牢。27C【详解】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
128、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此举不一定有利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排除B;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故选C。28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父老”在古代指的是职掌管理乡里事务的年长者。朱熹在这段话中对父老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希望他们教导年轻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二是要求年轻人明辨是非,去恶从善。三是要安心于农业生产。这三层意思综合
129、在一起,就是在劝导百姓能够遵循现有秩序来生活,故选D。ABC三项其实都是正确的,但是这三个选项都被D项包含进去,故D项是最佳选择项。【考点定位】程朱理学29A【详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支柱,建立文庙是在强化这一思想支柱,以此加强对人民的统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才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程朱理学的产生导致文庙的兴修,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庙的修建是加强统治的需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支柱。30C【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材
130、料中“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说明罗马法比较注重诚信的诉讼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罗马法注重诚信的理念,不是遵循私法至上,故A项错误;诉讼程序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科学理性不符合材料中诚信的理念,故D项错误。31(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态度:崇尚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详解】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孝悌仁之本”作答;第二小问为基础知识再
131、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一家和睦”“同宗相处”作答。第(3)问的“态度”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做人的道理”作答;“做法”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宣圣谕”“一族长幼悉心向善”作答。第(4)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32(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宜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
132、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详解】第(1)问,“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概括得出:宋朝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由材料信息“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第(2)问,“历史背景”,由材料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
133、知识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第(3)问,“意义”,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角度分析。点睛:本题通过中国古代乡约制度、清末的地方自治及今天的基层村民自治历史线索脉络,使考生加深了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解,契合了当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点,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农村稳定与发展问题的重视。本题考查古今贯通,时间跨度较大,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凸显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试题难度不大,大多模拟试题应该都能扣住此类题目,这体现了高考不避讳热点的思路。本题中“变化”的解答,需要紧扣材料,概括信息;“积极作用”,需要紧扣材
134、料结合所学回答;“历史背景”,需要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33特点:加强立法,巡视法规系统化,巡视制度规范化;巡视系统多元化,巡视范围扩大,效率提高;巡视官员之间相互监督,注重内部反腐。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逐利风气日盛,官员腐败严重。(2)不同:明清:最高统治者不受监督,西方: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明清:官员内部的监督,西方:还通过新闻媒介实行社会监督;明清:目的是保障君主权威和地位,西方:保证民主制度的落实。 评价:都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改善政治风气;都有利于建设良好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由于目的和所处时代、方式不同,在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详解】(1)通
135、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在材料一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例如,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至于原因则要从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会导致官员们利益熏心、贪污腐败等方面分别分析。(2)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要从巡视的具体对象不同、巡视的目的不同、巡视监督的方式不同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监督方式是内部监督而西方则是社会监督等。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时主要从二者的共性和不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
136、价。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一问就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60分)1(本题2分)“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
137、朝文化的主流2(本题2分)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避暑练兵围猎处理民族事务ABCD3(本题2分)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
138、更新4(本题2分)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ABCD5(本题2分)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吐蕃C鲜卑D女真6(本题2分)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
139、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7(本题2分)“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8(本题2分)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9(本题2分)阅读下列国际组织机构示意图,“?”应填A国际联盟B联合国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14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0(本题2分)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11(本题2分)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12(本题2分)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
141、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B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13(本题2分)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
142、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14(本题2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清除国民党政
143、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ABCD15(本题2分)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16(本题2分)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宪法规定,其它四个民族自治区相继建立。观察下图,指出其成立的先后顺序ABCD17(本题2分)下图是1953年版3元人民币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平等
144、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BCD18(本题2分)建国初期中国建设杂志刊登了许多外国读者的反馈。一位印尼读者表示“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一位印度读者写道“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这些反馈直接表明外国读者A赞赏新中国的民族政策B讴歌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认识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优越性19(本题2分)下图体现了新中国某种政治制度,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省级自治区B共同纲领正式确认该制度为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人民民
145、主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D是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的伟大制度创新20(本题2分)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以上史实主要说明A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提高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C少数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21(本题2分)某文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除了
146、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享有各项自治权利。这一内容最早应出现在哪一文件中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2(本题2分)据统计,西藏的少数民族干部由1965年的7600多名,到1986年底,发展到3.1万名,2014年底,少数民族干部已有11万多人,约是1965年的14倍多,占全区干部总量的70%以上。材料体现了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践行B政治协商制度得以贯彻实施C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巨大发展D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23(本题2分)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
147、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24(本题2分)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25(本题2分)“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
148、言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26(本题2分)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A“不结盟”B“万隆精神”C“单极多极化”D“日内瓦精神”27(本题2分)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
149、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28(本题2分)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200020062010201120122013中国对中亚出口额(亿美元)77523165318582132323中国对中亚进口额(亿美元)105351358210224642703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ABCD29(
150、本题2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如下图所示,b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运用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30(本题2分)1963年9月,邓颖超(周恩来夫人)、张茜(陈毅夫人)总结了驻外使馆夫人工作经验,如表所示。这些工作经验项目内容任务服从整体工作,跟上形势发展,运用适当方式,开展友好活动,参与相应斗争,配合总的任务,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对外宣传对象以驻在国为主。兼顾外交团;以上层和官方为主。适当接近中下层方式方法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顺其自然,人情人理,合乎时宜,
151、恰如其分.逐步深人;忌操之过急、轻率、张扬。采取家庭访间,小型茶会烹调.探病、婚礼,送礼等形式A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顺利开展B彰显了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新思路C助推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D反映出外交领域女性地位的提高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本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边防、海防建设历史悠久。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两千石头,丞一人,司马、候千人个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
152、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亦重。”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皇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材料三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机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据中国日报网2
153、014年9月17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海防亦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带一路”的意义。32(本题12分)历代王朝大都致力于我国疆域的开拓与维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由东北至西南沿海疆设置了十六个郡。为了防止关东六国的复燃,秦始皇剪灭六国之后,数次东巡海疆,公元前212年,立石于朐界(今江苏连云港市),把这里看作秦的东大门。西汉时,临海的刺史部有5个,临海的郡多达21个。包括番禺(今广州),东冶(今
154、福州),钱塘(今杭州)、临淄等。汉武帝也多次巡狩海疆。摘自安京秦汉时期海疆的经略材料二 明建国后,封锁海疆,“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朝贡贸易是朝贡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与明朝廷有朝贡关系的国家,允许前来通海互市,双方以“贡”与“赐”的关系交换物品,明政府特设市舶提举司负责接待和处理具体的贡市事务。从1368年开始,明朝在广东、福建、浙江、南直隶、山东、辽东建立军事防御机构卫所1553年开始,戚继光等名将在山东、浙江和福建沿海展开了长期的抗倭斗争。摘自李国强、刘俊珂挑战与变调明代海疆政策探论(1)指出材料一中秦汉时期维护海疆的举措,并概括其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明代以来海疆形势的新变化,并
155、简要评价明朝的海疆政策。33(本题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78年以后,中国与非洲的合作逐渐不再以政党和政权性质进行区分。中国的经济援助方式也从无偿援助变为政府优惠贴息贷款援助方式、援助项目合资合作方式等强调互利双赢等方式。中非间发展为“全天候”友谊,进而确立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摘编自李安山论中国对非洲政策的调适与转变材料二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已成为国际对非洲投资增速最快的国家,中国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资企业从400多家增至3000多家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从2000年开始,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就曾承诺为中国国内外
156、的非洲教育提供资金和支持。据统计,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间,非洲来华的留学生总数为61594人,在各大洲来华留学生中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3.7%。中国还派出大量医疗人员赴非洲国家援助。同时,中国还有大量维和官兵参与维和行动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为非洲国家仗义执言。据自朱瑞君、关伟娜数据看中非:“非”一般合作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以后中非交流合作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非合作的意义。(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非合作的基本原则。第 59 页 共 85 页参考答案1B【详解】材料“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
157、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体现的是魏晋以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给音乐发展带去了活力,B正确;A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2D【详解】围场是北巡时设置,在地理纬度上偏北,气候温凉,适宜避暑。根据“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可知,围场有练兵的功能。根据“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可知,围场具备围猎功能。围场地点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此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接壤地区,因此可以处理民族事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排除A、B、C。3B【详解】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
158、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中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落实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出高考考查“双基”的基本特点。“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转化为问题意识,如本题材料可转化为“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国进献的长颈鹿当做麒麟”?这一方面说明明朝君臣孤陋寡闻,另一方面说明“天朝上国”的心态,用中国文化解读外国贡品。4D【详解】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和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反映出东西方的交流。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美
159、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是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是东方国家之间的交流,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含有或的A、B、C项。5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唐朝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吐蕃实行和亲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蕃关系(课标外)(华东师大版)。6D【详解】试题解析:少数民族在其封建化过程中会积极吸取中原先进文化。题干材料“菊”和“重阳”是核心。无论是诗中的“菊花”,还是自注里的“重阳”,都表明
160、了女真族对重阳节的重视和在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如材料中的登高、祭天、赏菊、饮酒等)。A不符合材料主旨,B不符史实且材料也未提及。重阳节起源于战国,逐渐由汉族传入少数民族,所以C也不正确。7B【详解】本题属于材料分析型的选择题,反映了,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歌谣的关键词,革命、剪掉辫子、独立,A选项革命的主要目的是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可能是简单的移风易俗,选项A显然不正确;C选项民族区域自治无从体现,排除C;反对帝国主义,歌谣无从体现,排除D;歌谣讲的民族要剪掉辫子,要革命,是民族主义深入民众的体现,选项B符合题意。【考点定位】三民主义、辛亥革命8C【详解】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结合
161、材料“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运用近代化史观,判断C项正确。材料指领事馆机构的设立,未涉及大使领事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A、D项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9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全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都是联合国的下属机构,B正确,ACD排除。故选B。10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A选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选项排除。11D【详解】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
162、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名师点睛: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另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
163、与抵抗、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12B【详解】据材料“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当保镖,可是做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该学者希望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应该主动有所作为,力争国权,故B选项正确;列强环伺的隐患,属于中国力争国权的背景,不是材料主旨,故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说明学者也肯定了国联的积极作用,故C选项错误;当时国联受到英法控制,对中国争取外交平等的不利性更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B。13A【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
164、通过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故投了弃权票,故A正确。中国政府并不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故B排除。弃权票不等于反对票,故没有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故C排除。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与材料无关,故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表现14A【详解】根据材料“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落实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政策,因而派遣专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正确;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原因,民族隔阂很深,因此该团旨在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正确;材料没有
165、体现对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清除,错误;材料未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错误;综上正确,错误,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5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20世纪60年代的重大事件的记忆。其中C项发生在1965年,是符合题意的。16C【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先后顺序。宁夏回族自治区在1958年10月成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在195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在1965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在1958年3月成立。综上所述,各自治区成立的先后顺序为,故选C。17B【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3元人民币上同时有多种不同的民族文字,由此可知体现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尊重少数
166、民族的特点,符合题意,B项正确;仅根据民族文字无法说明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的ACD项。故选B项。18A【详解】根据“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可得出其赞赏的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故A项正确;材料与基层民主无关,排除B;材料中没有提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材料涉及的是民 族政策,而不是统一战线,排除D。19A【详解】图片中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纪念,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是成立最早的省
167、级自治区,A项正确;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是1954年宪法,排除B项;C项说的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指的是一国两制,排除。故选A项。20D【详解】据题意可知,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与汉族享有平等的地位以参与国家管理,由此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故选;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排除;材料阐述的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排除;项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21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
168、方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享有各项自治权利。故B项正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只是规定了“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未制定具体的举措,故A项错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与民族区域自治无关,故C项错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重申、健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D项错误。22A【详解】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下,国家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故A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少数民族地区,与政协、基层民主无关,排除BC;材料数据呈现的是干部队伍,而不是经济,排除D。23B【详解】结
169、合所学知识可知,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旧中国同列强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而是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同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B正确;A是一边倒回答的问题,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回答的问题,排除。故选B。24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B。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也就谈不上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5A【详解】材料讲话意在强调与亚非国家和平
170、合作。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所以选A。26B【详解】根据材料“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万隆精神”,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主张,“同”是指亚非国家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故B项正确;“不结盟”是指不与其它国家结盟,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 “单极多极化”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日内瓦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和平协商解决争端的精神,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27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
171、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进一步提倡了民主与平等的原则,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项正确;中苏两国开创友好局面是在1950年,故B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故D项错误。28C【详解】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其进出口的是数额都逐渐增加,故符合题意;中国与中亚国家组建了上海合作组织,进出口额的增加体现出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充满活力,故符合题意;题干中的进出口是属于贸易领域的,与金融合作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有利于稳定
172、自己区域内的经济秩序,但不能说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故排除。点睛:数据表格类题目,首先要看清表格是关于什么的数值,里面各栏的数值分别是哪一方面,然后要对表格中的数值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最后可以得出有关信息。这是关于数据表格类题目做题的基本步骤,这一题也不例外。29C【详解】通过材料示意图的信息可知,b年建交高峰在19891993年左右,主要原因是东欧剧变后苏联解体产生了许多新的国家,与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重要关系,自然与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A、B、D三项均属于该次建交高峰的原因;C项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运用成功解决了香港后澳门的回归,这属于中国的内政,故C项是题
173、目要求的选项。故选C项。30A【详解】驻外使馆夫人工作经验有利于推动新中国外交顺利开展,故选A项;BC两项表述与材料所示时间明显不符,排除;D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故选A项。31(1)措施:设置相关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赋税制度。积极作用: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民族融合;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历史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传统(“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的转变;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与觉醒。(3)坚持开放和平发展的建设道路;实现中华
174、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信息“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得出:设置相关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由材料信息“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得出: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赋税制度。“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角度分析。(2)“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信息“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
175、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亦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传统思想观念的的转变、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与觉醒等角度分析。(3)“意义”,根据材料三信息“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坚持开放和平发展的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分析。32(1)举措:设置行政机构;皇帝巡视。影响:有利于古代中国疆域格局的创建(促进了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2)变化:来
176、自海上的侵扰与威胁加剧。评价:和平交流与军事行动相结合,维护了海疆安全与稳定;也限制了海上贸易的进行。【详解】(1)举措:根据“秦由东北至西南沿海疆设置了十六个郡”得出设置行政机构;根据“数次东巡海疆”得出皇帝巡视。影响:可从有利于古代中国疆域格局的创建、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等分析总结。(2)变化:根据“建立军事防御机构”“戚继光等名将在山东、浙江和福建沿海展开了长期的抗倭斗争”得出来自海上的侵扰与威胁加剧。评价:根据“明政府特设市舶提举司负责接待和处理具体的贡市事务”“建立军事防御机构卫所”得出和平交流与军事行动相结合,维护了海疆安全与稳定;根据“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得出也限制了
177、海上贸易的进行。【点睛】33(1)变化:意识形态因素不断弱化;援助方式从注重无偿援助到强调互利双赢;援助方式逐渐多样化;中非关系全面发展并升级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原因:国际局势的缓和;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前期政策的弊端;非洲国家发展的需要。(2)推动了非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促进中非友好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平等互信;合作共赢;务实合作【详解】(1)变化:根据“中国与非洲的合作逐渐不再以政党和政权性质进行区分”得出意识形态因素不断弱化;根据“国的经济援助方式也从无偿援助变为政府优惠贴息贷款援助方式、援助项目合资合作方式等强调互利双赢等方式”得出
178、援助方式从注重无偿援助到强调互利双赢;援助方式逐渐多样化;根据“确立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得出中非关系全面发展并升级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国际局势的缓和、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前期政策的弊端、非洲国家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2)根据“中国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资企业从400多家增至3000多家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洲来华的留学生总数为61594人,在各大洲来华留学生中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3.7%。中国还派出大量医疗人员赴非洲国家援助”等信息可知中非合作推动了非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促进中非友好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179、序的建立;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中非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信;合作共赢;务实合作。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五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60分)1(本题2分)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2(本题2分)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3(本题2分)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
180、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4(本题2分)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体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5(本题2分)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6(本题2分)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
181、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7(本题2分)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8(本题2分)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
182、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9(本题2分)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10(本题2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11(本题2分)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
183、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贸易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2(本题2分)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3(本题2分)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D中国
184、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4(本题2分)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BCD15(本题2分)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BCD16(本题2分)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
185、“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17(本题2分)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18(本题2分)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
186、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19(本题2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20(本题2分)秦汉时期,每一个适龄农村男子都要完成地方劳役,其完役形式则根据需要,或者自行服役或者折成货币代役。以钱代役,其数量因时、因事、因地而异,具体收多少,则由基层决定。秦汉这一做法A增加了基层吏治腐败风险B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187、D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21(本题2分)590年,隋朝发布诏令,将府兵制下的职业军人一律改为编户,有事时应征出战,战事停罢之后,散归本籍,和一般民户同样地垦田、纳租课。这一诏令的施行A增强了军队战斗力B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D促进大土地所有制形成22(本题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授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15岁以上)负责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成为庸。这一调整A加强了农民的租役负担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直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
188、间23(本题2分)公元前594年,鲁宣公推行“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该方法A确立了古代的赋税制度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C提升了鲁国霸主的实力D标志着井田制彻底崩溃瓦解24(本题2分)唐朝实行折纳制,即部分课户所承担的法定物质形态或品种,根据国家标准,转换成其他物质形态收纳,如江南地区的“折租纳布”,关内诸州庸调等“变粟取米”,河南、河北不通水利之州“折租造绢”。折纳制的推行A利于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B削弱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有助于抑制土地兼并现象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区域化25(本题2分)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
189、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公元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一状况出现表明A人口数量急剧膨胀B藩镇割据经济混乱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D均田制遭到了冲击26(本题2分)东汉编户数本来就大大少于西汉。及至(东)汉末大乱,“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袁谭(袁绍之子)都督青州,“虽有万口者,著籍不盈数百,收赋纳税,三分不入一”。刘备屯樊城时,诸葛亮曾说:“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材料反映出东汉以来A战乱使人口数量锐减B豪强地主已成为割据势力C政治动荡导致经济衰败D自耕农破产脱籍现象严重27(本题2分)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转
190、移十分频繁,时人形容为“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甚至还有“千年田八百主”的谚语。宋代土地兼并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B政府政策调整C经济重心南移D自然经济解体28(本题2分)从租庸调法可以看出,唐朝课税的对象一是田,二是户,三是身。“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天下为家,法制均一,虽欲转徙,莫容其好,故人无摇心,而事有定制。”这说明唐朝当时A人民负担沉重B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C土地兼并严重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较强29(本题2分)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
191、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30(本题2分)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谕大学士、九卿等曰: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由此可知,清初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举措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人地矛盾比较突出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本题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代地方州县是上层政权机构
192、或正规官僚行政机构的最低一级,州县官因之称为“亲民之官”。县以下为基层社会,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作为上层统治伸向基层统治触角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材料二 十七世纪英国的基层社会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他们主要通过民众选举推选出合适的民警人员,与当地的教会管理相互交织。地方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并非完全的“按章办事”,而是时刻地
193、变换着的。换言之,在教区的社会管理中,他们的裁决大多是依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来进行的,教区民警和地方官吏都受到传统文化习俗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在这个地方共同体中,最有效的约束并非是来自帝国的条文章程,而是“睦邻关系”的传统,法律相比而言屈服于这种观念,而不是凌驾之上。这种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地体现人性,而不是冰冷的事实。这种闪烁着自由的管理机制,虽然在处理问题方面没有严格的刻度作为标准,但是他在英国十七世纪的基层管理上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直到后来英国建立起规范化的近代的官僚体制,才逐渐取代这种“乡绅自治”的管理体制。摘编自许洁明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
194、特点及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十七世纪英国与清代基层社会管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32(本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建中元年(2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两税法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落到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做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
195、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一件大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行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税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两税法反映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发展趋势。33(本题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我国古代很早就会治炼金属。商用时期,青钢器已经达到极精美的水平。金属比贝实用、坚固,既便于携带保管,又能够分割嫁铸,尤其是小件的金属制品,如钢贝、钢铲、铜刀
196、等,都便于计数。他们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又几乎最有贝的种种优点,慢慢地,也就跨进了货币的行列。特别是仿海贝形状铸成的铜贝的出现,是货币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古代经济专题史话材料二 奉统一以前钱的穿孔,基本上都是国形的,如步币、刀币、环钱、蚁鼻钱;半两钱却把它改成了方形的,这是围钱形制上的一大变化。为什么要把它改成方孔呢?据后人揣测,古代有一种宇宙观认为天圆地方,因而秦始皇就造外国内方的钱币。也有人说,当时铸钱用细點土上做范(铸模),把铜触化了灌进去冷却后去掉范,取出钢钱,钱的边上拖着一条浇注形成的尾巴,必须矬去。如果钱孔用方形,浇注时只要在中间插进-根方的看棍棒,就不会团团转动,加工修饰时方便的
197、多。古代经济专题史话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以黄金和美元为基础的国际汇兑本位制。它同战前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既金本位制)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在战前国际汇兑金本位制下,英法美等国货币均处于主导地位,并控制着各自的货币集团。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主导货币仅美元一家。其次,战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没有像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IMF这样的国际协调机构来加以维持。邹三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我国古代金属货币出现的原因和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古代圆形钱制变化的主要原因。(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198、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前后,国际货币制度的变化及影响。第 75 页 共 85 页参考答案1D【详解】在殷商时期,由于占卜的是龟甲,祭祀用牛、羊、猪等牲畜甚至出现“人牲”即使用奴隶,C是最具有迷惑性和干扰性,但可以从图片内对甲骨文的翻译看出四字均与货物交易或流通相关,所以选D为恰当。2A【详解】中世纪后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这样的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存在的众多行会组织是城市中同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的联合组织。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即市政厅来对城市进行管理。3B【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
199、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4C【详解】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其他三个选项的描述均是正确的描述,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例如,欧元的问世是欧盟一体化具体表现,说明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
200、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经济的稳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说明美国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5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CD两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私为券”。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
201、表现(交子)6C【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迁移。公元前217年秦朝已经统一中原地区,并以秦半两钱作为通用全国的法定货币,因而蚁鼻钱已经不能再中原流通,故选C项。7A【详解】试题分析: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世界财富优势的“关系模式”,由此可知这一模式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于1949年,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且两者都不符合“世界财富”这一信息,故可以排除B项和D项;二战后美国主导自由贸易,故C项错误。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8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界银行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
202、可知,世界银行的职能之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帮助,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得益于关贸总协定,故B项与世界银行无关;经历“滞涨”后,80年代美欧经济开始复苏,特别是欧共体推动了西欧经济快速发展,故C项错误;而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因此D项错误。【考点定位】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9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A选项正确。BD中“消除了.巩固了”的用语过于绝对化,C说法过于片
203、面,所以BCD均排除掉。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走向联合的欧洲10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故本题选D。A项主要是美、加、墨之间的贸易,材料没有体现;B项主要是对欧洲的援助计划,材料没有体现;C项主要是自由贸易,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协定11C【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美国”、“金本位”、“把
204、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可以判定应该是指二战后期美国试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自己在世界金融领域霸权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指布雷顿森林体系,故选C。AB是有关国际贸易的组织,D是一个军事政治组织,都不符合金融这一条件,故排除AB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2C【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合,故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但是这与中国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排除;世界银行的宗旨是提供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205、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中国“得到世界银行贷款”的前提是中国必须是世界银行的成员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正式恢复了在世界银行中的成员国席位,为利用外资搞建设开辟了新途,故C项正确;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合,故D项排除。【名师点晴】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两大金融机构之一,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世界银行的席位长期为台湾当局所占据,1980年5月,中国在世界银行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3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
206、的掌握能力。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48年,当时的美元和黄金之间是直接挂钩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规定了美元和黄金是直接挂钩的,因此材料犯了基本的史实错误,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师点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双挂钩,一固定,加权投票”。所谓 “双挂钩”就是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一固定”指的就是国际货币基金会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加权投票就是每10万元就有一个投票席位。因此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
207、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14B【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北宋纸币铜版拓片”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正确;纸币的发行自然也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正确。根据“流转行使”可见有利于货币的流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正确;根据“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可见该纸币并不在四川流通,与所学知识“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不符,因此仅凭材料信息无从体现一定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 排除,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纸币。【名师点睛】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本类型的题注意运用排除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题意,先找出错误选项,依次排除错
208、误的题肢,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方法。运用排除法时,通常要注意选项表述中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片面性、以偏概全、时间空间不符等说法。如本题题干中“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可以推测该纸币并不在四川流通,与所学知识“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不符,因此仅凭材料信息无从体现一定是纸币“交子”,因此排除即可。15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采用排除法,关键信息:世界银行、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中“妨碍”说法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说法正确;“畸形”说法错误。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16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
209、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维护清王朝统治,B项正确;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与蠲免政策的宗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官员贪腐信息,而是强调蠲免政策旨在稳定地方社会秩序,排除C项;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不等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7B【详解】根据“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可得出,元代政府加征要棉税,增加了民众的负担,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增收要棉税只是一个内容,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没有直接的关联,排除A;加征税收,不利于私营棉纺织业的发展,排除C;材料只涉及
210、到在地方设立提举司收税,并不能证明财政管理权限下移,排除D。18A【详解】唐朝赋税以实物赋税和货币赋税为主,南宋时期,则以货币赋税为主,这种表面赋税形式的变化,则反映了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故本题选A。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曲解了题干原意,排除B。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与史实不符合。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考点定位】古代商业的发展19B【详解】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
211、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20A【详解】由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农民承担着地方劳役,虽然可以以钱代役,但是以钱代役没有客观的标准且掌握在基层
212、官吏的手中,这易加大基层吏治腐败风险,A项正确;以钱代役将弱化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小农经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21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590年,隋朝对府兵制进行改革,将职业军人一律改为编户,有事时应征出战,战事停罢之后,散归本籍,和一般民户同样地垦田、纳租课,这种寓兵于农的做法有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府兵制改革将职业军人一律改为编户,这不利于战斗力的提高,排除A项;隋朝亡于暴政,府兵制改革与隋朝的灭亡无关,排除C项;职业军人改为编户后,和一般民户一样垦田、纳税,从事的是小农经济,排除D项。故选B
213、项。22D【详解】材料信息是,与北魏相比,唐初成年男子征税年龄延后和纳庸代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农民的劳动时间有了较充分的保证,农民赋役负担有所减轻,D项正确;农民的租役负担有所减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征税标准改变和政府人身控制,排除B项;赋役负担减轻直接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23B【详解】“初税亩”激发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故B项正确;“初税亩”实施只是标志着农业税的开始,故A项错误;提升了鲁国霸主的实力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商鞅变法标志着井田制的彻底崩溃,故D项错误。24D【详解】据材料,折纳制表现为江南地区的“折租纳
214、布”,关内诸州庸调等“变粟取米”,可知折纳制适应了各地不同的经济状况,即经济发展的区域化,D项正确;折纳制并未减少农民的负担和削弱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A、B项;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项。25D【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唐中叶后,政府可授田的数量越来越少,说明的是均田制遭到了破坏,D项正确;AC项是影响是均田制遭到破坏的因素,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藩镇割据是在安史之乱后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D项。26D【详解】本题考查东汉以来的自耕农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东汉以来人口不少,但“著籍者寡”,即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数大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15、,这是因为当时豪强兼并猖獗,故汉末自耕农破产、脱籍非常严重,这些脱籍的自耕农或成为流民,或成为豪强地主的奴婢、依附民,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著籍者寡”,而非人口数量,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自耕农破产脱籍现象,而不是地方割据势力,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政治动荡导致经济衰退,排除C项。故选D项。27B【详解】材料“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转移十分频繁”体现的是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助推了兼并现象的发展,B项正确;A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B项。28D【详解】据题意可知,租庸调法以人口为课税的依据,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说明唐朝的人身依附关系
216、较强,故选D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租庸调制的特点,不能体现人民负担沉重和土地兼并严重,排除AC项;唐朝当时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较强,这不利于社会群体间流动性的增强,排除B项。故选D项。29D【详解】清政府因为英国人提出的核定关税比现有税率还高便爽快的接受,而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国家主权的损害,说明清政府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故选D;A项没有反映本质,排除;清政府接受了英国人的要求,已经无法体现以“天朝上国”自居,排除B;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模糊,并没有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排除C。30C【详解】材料“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体现的是清朝时期,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出现了人地矛盾,这是
217、清初赋税制度改变的原因,C正确;A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31(1)主要特点:不是国家正式官僚机构;三大系列社会组织并存;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积极作用:对基层社会实施了有效管理;维持了基层社会的统治秩序;推动了基层社会的发展等。(2)不同之处:清代宗法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七世纪英国社会习俗及睦邻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影响较大;清代基层有代表官方的社会组织参与管理,而十七世纪英国基层主要是选举产生的民警与教会管理结合。原因: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向地方延伸;宗法观念影响深远;英国民主思想产生较早;宗教对社会影响较大。【详解】(1)本题根据材料一“有三大系列社会
218、组织:一是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机构地位、组织并存、相互关联等方面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再从基层管理、社会秩序等方面概括其积极作用。(2)本题根据材料二“通过民众选举推选出合适的民警人员,与当地的教会管理相互交织都受到传统文化习俗和行为规范的约束这种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地体现人性自由的管理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宗法关系、睦邻关系、基层组织管理等方面比较十七世纪英国与清代基层社会管理的不同之处。再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宗法观念、民主思想、宗教影响等方面分析其原因。32(1)
219、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大量逃出;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社会危机严重,阶级矛盾尖锐。(2)积极作用: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缓和社会矛盾;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趋势:征收标准从以人头税为主逐渐向以土地、财产税为主转变。【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可归纳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大量逃出;根据材料“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可归纳出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社会危机严重,阶级矛盾尖锐。(2)作用:根据材料“不仅拓宽了
220、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可归纳出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根据材料“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可归纳出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根据材料“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归纳出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根据材料“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可归纳出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趋势: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趋势是征收标准从以人头税为主逐渐向以土地、财产税为主转变。33(1)原因:冶金技术进步;金属货币更坚固实用;金属货币便于切割、携带。意义: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货
221、币史上一个重大进步。(2)原因: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政治观;铸钱技术上的需要。(3)变化:由英法美等国货币主导转向美元主导。产生了国际金融货币协调机构。影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商用时期,青钢器已经达到极精美的水平”可归纳出冶金技术进步;根据材料“金属比贝实用、坚固,既便于携带保管”可归纳出金属货币更坚固实用;根据材料“又能够分割嫁铸”可归纳出金属货币便于切割、携带。意义:根据材料“特别是仿海贝形状铸成的铜贝的出现,是
222、货币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推动经济发展及货币发展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行分析即可。(2)原因:根据材料“古代有一种宇宙观认为天圆地方,因而秦始皇就造外国内方的钱币”可归纳出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根据材料“就不会团团转动,加工修饰时方便的多”可归纳出铸钱技术上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政治观。(3)变化:根据材料“英法美等国货币均处于主导地位”“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主导货币仅美元一家”可归纳出由英法美等国货币主导转向美元主导;根据材料“没有像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IMF这样的国际协调机构来加以维持”可归纳出产生了国际金融货币协调机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第 85 页 共 8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