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暑假训练0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28,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30,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
2、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钱漕、盐课等,其中地丁几占全部岁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等收入几占岁入的一半。从鸦片战争前后财政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 )A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B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转入低谷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1873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沈葆桢大胆改变福州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将即将建造的4艘船只改造为商船。沈葆桢此举旨在( )A创办民用性质企业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抵制列强经济侵略D解决企业资金困难3据统计,英美等国从中国进口的茶丝数量,1844年为茶7 0465万磅,丝2
3、604包;1853年茶超过1017万磅,丝为62896包。这一变化( )A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局面B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4洋务运动期间,“官督商办”成为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如1878年筹办的上海织布局就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1882年中国电报总局、1885年上海轮船招商局、1896年汉阳铁厂等,也先后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A成为当时企业唯一经营模式B有利于企业吸收民间私人资本C根绝了企业流弊丛生的现象D拉开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序幕5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4、)1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前,沪上未有纱厂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2广西贵县在清光绪中叶以前“衣料多用土货,县属比户纺织”、“一丝一缕,多由自给”、“土纱亦为畅销”。31894年江苏通州,乡人尚未行用机纱,其时布商收布,凡见参用洋纱者,必剔除不收。A传统经济堡垒固守B洋务运动收效甚微C民族工业方兴未艾D实业救国思潮涌动6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代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纺土布去路滞减。乡人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绒带,类似这样的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对普遍。这主要表明(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B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C手工织布业获得新发展D民族纺织工业日益萎缩718721913年中国
5、资本独立开设的新式企业共145家,已知的202个创办人和投资者如表统计。其中买办阶层创办的企业( )身份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人数113 50 37 2 比重559% 8% 3% 1% A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帮凶B牟取私利并阻碍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C是民族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D在鸦片战争以前已孕育产生8下图为外国在华纱厂拥有纱锭数示意图,相关数据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列强资本输出卷土重来C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D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919121914年间,中国共设厂3937家,平均每年设厂1312家,将近是19041911年间每年设厂数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 )A民国政府政策的推
6、动B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国民经济结构布局合理10民族工业发展史话中记载:1932年“荣家”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荣宗敬说:“当今中国人,有一半是吃我的和穿我的。”荣氏家族企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C官僚资本企业的推动D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1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负重前行曲折发展下表是我国某段时期民族资本在航运业的发展状况,观察数据变化,分析这段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
7、92 415447 138 247696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A辛亥革命扫除障碍B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实业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12国民党在1941年决定,对主要日用品实行专卖制度,并采取核实价格的办法。“意在创造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消灭居间剥削阶级,使财政经济均得调剂”。这一举措( )A消灭了奸商投机居奇的行为B增加了财政收入以支持抗战C根绝了政府的贪污腐化现象D埋下了通货膨胀的严重隐患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早期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是重商主义的盛行。重商主义
8、者认为,金银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真正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金银,所以应扩大贸易顺差,转从他国获取。一方面,给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其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采取这些措施,国家会受益匪浅,日进斗金,不仅可维持王室的开支,改善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国家会日益殷实。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材料二近代国门被打开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西方各国“平时谋国精神,专在藏富于商,其爱之也若子,其汲之也若水。盖其绸缪商政,所以体恤而扶植之者,无微不至,宜其厚输而无怨也”。“商战”是
9、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庚子之后,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国内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主权亡则国亡”成为普遍共识。20世纪初,人们的利权观念之侧重点已由经济利益转向国家主权。这充分地显示出20世纪中国轰轰烈烈的收回利权运动的宗旨主要是收回国家主权。摘编自袁为鹏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与误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重商主义和晚清中国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早期西方重商主义与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10、。(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认识。答案与解析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始终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国社会新的阶层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项排除。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项排除。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封建”或“半封建社会”的术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过于绝
11、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在中国的膨胀问题,B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答案】D【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前,“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钱漕、盐课等”,鸦片战争之后,“关税、厘金等收入几占岁入的一半”,这充分反映出,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不断扩大,即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项;题干主要反映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不断扩大,无法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排除A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有了初步发展,而不是转入低谷,排除B项;鸦片战争之后,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而在广大的内陆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2
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洋务派代表人物沈葆桢大胆改变福州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将即将建造的4艘船只改造为商船”并结合所学可知军事工业创办以后由于缺乏资金,所以不得不将军舰改造为商船,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资金,以解决军事企业的资金困难,故选D项;结合所学可知福州船政局改为军用企业,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将军舰改造为商船不是增加政府收入,而是缓解资金压力,排除B项;将军舰改造为商船客观上有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并非主观目的,排除C项。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英美等国从中国进口的茶丝数量,1844年为茶704765万磅,丝2604包;1853年茶超过101227万磅,丝为62896包”可知鸦片战
13、争后,中国的茶、丝出口量增幅较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这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表现,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贸易出口与进口比重比较,没有涉及扭转了贸易逆差,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贸易出口与进口比重比较,没有涉及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开始时经费来源于官府,后来资金不足,被迫开办民用工业,且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有利于解决经费问题,故选B项;洋务企业还有官办、官商合办等多种形式,排除A项;洋务企业问题重重,无法根除流弊,排除C项;拉开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序幕是洋务运动,不是“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排除D
14、项。5【答案】A【解析】题干中提及了三个时间点及其现象,即“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前”“纱线均手车所纺”、“清光绪中叶以前”“一丝一缕,多由自给”、“1894年”“凡见参用洋纱者,必剔除不收”,据此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土纺织业仍然大量存在,即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有很大的市场,故选A项;题干中所述现象与洋务运动没有关系,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任何信息,排除C项;题干主要述及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土纺织业仍然大量存在,与实业救国没有关系,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乡人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类似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可知江苏农民用洋纱
15、织布,传统的手工织布业出现了新的变化,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排除A项;甲午战后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排除B项;材料涉及晚清苏北农村地区,未涉及民族工业,排除D项。7【答案】C【解析】“新式企业共145家,已知的202个创办人和投资者如表统计”新式企业即资本主义企业,均属于民族资本的组成部分,故选C项;“中国资本独立开设的新式企业”没有体现与外国的勾结,排除A项;“中国资本独立开设的新式企业”瓦解了自然经济,向近代经济结构转型,排除B项;“18721913年中国资本独立开设的新式企业”无法判断鸦片战争以前的状况,排除D项。8【答案】B【解析】从表可以看出,随着一战的结束,外资
16、企业在华纱锭数迅速增加,说明列强资本卷土重来,重新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B项;“完全解体”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外国企业在华纱锭数,没有涉及民族工业,排除C项;仅凭纱锭数这一种经济数据无法得出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结论,排除D项。9【答案】A【解析】1912年民国政府建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促使19121914年间设厂数与19041911年比激增,故选A项;19141918年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排除B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排除C项;材料只是设厂数的增加,不涉及国民经济结构布局问题,排
17、除D项。10【答案】D【解析】1932年时处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荣氏家族企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故选D项;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是在甲午战后,排除A项;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是在民国初年,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有抑制作用,排除C项。11【答案】C【解析】从表中可知,19281935年船只、吨位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选C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与“19281935年”不符,排除A项;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执政,与“19281935年”不符,排除B项;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到20世纪初,“设厂自救”和“实业救国”的呼
18、声不断高涨,与“19281935年”不符,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1941年决定,对主要日用品实行专卖制度,并采取核实价格的办法”在抗战时期主要功能是为抗日积累财富,故选B项;节制私人资本无法杜绝奸商投机居奇,排除A项;使财政经济均得调剂使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过多,容易造成腐败现象,排除C项;主要日用品实行专卖制度,并采取核实价格的办法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排除D项。13【答案】(1)相同:主张依靠政府的力量;认为发展经济是强国的重要手段;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谋利;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张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2)对西方:推动了西方列强的对外贸易和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
19、累;刺激列强间的殖民争夺;促进了西方社会的转型。对中国: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改变了传统的“抑商”观念;促进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3)中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和稳定。【解析】(1)材料一“经济民族主义”、“应扩大贸易顺差”“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材料二中主张“商战”,同样属于经济民族主义。希望中国政府“绸缪商政,体恤而扶植”,以便“其厚输而无怨也”,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等可知两者在本质、措施、中心等方面具有相同点。(2)依据材料一“国家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国家会日益殷实”等信息,结合所学近代世界史知识,可整理出其对西方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和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材料二“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收回利权运动”等信息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即可获得其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3)需要从材料立意出发,如本题中谈经济民族主义产生、实质和如何选择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