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目标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重点: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制等重要的政治制度。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重点难点课前预习一、中央集权的发展汉朝:逐渐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内容:汉武帝颁布1,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教材知识清单“推恩令”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宋朝: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
2、集权 措施军事: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地方精兵充实2政治:中央派3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4负责监督。经济: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5掌控。影响积极: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导致后来国家6的局面。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内容:除7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8,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9进行管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10。中央禁军文官通判积贫积弱中央河北、山西、山东行中书省宣慰司省制的开端高中
3、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西汉:汉武帝削弱相权 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11,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12体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内容:三省:13负责决策,14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审议。六部:15、户、礼、兵、刑、工六部。影响:三省职权相互牵制,16,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标志着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尚书省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吏互为补充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
4、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宋朝: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措施:设17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增设18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政治制度的新发展 表现:19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演变: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中书省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汉朝:察举制 含义: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以20为标准。途径: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21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 22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品行孝廉门第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
5、中国的政治制度 隋唐:科举制 含义:用23的方式选拔官员,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演变: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开始设立24,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意义: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25、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弊端:它的科目及内容,大都在儒学经义的范围内,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分科考试进士科特权垄断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问题探究一、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
6、的演变 研读史料 史料一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史料二 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探究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到元地方管理体制的特点、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高中
7、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得出结论 特点1.中央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2.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影响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2.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认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要统筹兼顾;中央集权可以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地方权力过大则不利于国家统一与安定;遵
8、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原则。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典型例题【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宋太祖设置的通判都是地方监察官,唐太宗划全国为十道监察区,这反映了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对地方官的监察,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措施都是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而非分割地方权力,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突出文官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监察,而非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排除D项。B例1 2019福建五校高一月考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分
9、割地方权力B.对地方官的监察C.发挥文官作用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典型例题【解析】材料中宋代对地方政区进行划分和管理,体现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故选B项;宋代路制与扩大统治范围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交流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官吏制度,排除D项。B例2 2019河北定州高一检测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统治范围B.加强中央集权C.密切经济交流D.改革官吏制度高中历史 必修1
1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三省六部制的特点、评价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例3 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典型例题【解析】D对:题干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尚书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其地位非常重要。A 错:唐朝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
11、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没有剥夺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B 错:唐代负责起草诏令的是中书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C 错:唐代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尚书省不能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日益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政体日益完备。2.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牢牢控制了地方官吏的任免与监督权。4.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突出。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例4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
12、,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典型例题A【解析】A对、B错: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行省“凡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可知行省有实际权力,但地方官吏和军队由中央管辖,由此可知地方有适度的权力。C 错:根据材料“地方吏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可知,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制约。D 错:行省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它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四、考点深化拓展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
13、治制度例5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典型例题【解析】A错,材料中“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不能说明唐代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 错,“宗法关系仍受重视”与材料所述不符。C 对,材料讲述从获推荐才能考试,到唐代可以凭“牒”考试,反映了政府放松了对士子门第和身份的限制,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 错,秦朝时官僚政治已经形成。C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五、易误易
14、混辨析 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职能不同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隋朝以后官吏的产生方式是多样的 隋朝以后,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成为选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恩荫制度、举荐制度、破格提拔等方式仍然存在。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典型例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中书省”这一中枢机构。元代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立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受命于皇帝(此内容将在第4 课学习)。故C 项正确。C下图是中国某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15、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9全国卷25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走向高考【解析】C对,由材料可知,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的“千户侯”参加献礼时,必须购买40万钱一张的“皮币”用来置放礼物,朝廷的这种做法会使诸侯王的经济实力受到极大削弱。A错,材料没有提及对货币的管理情况。B错,与材料反映的史实不符。汉武帝时期通过实行儒学独尊,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D错,朝廷这种做法是加强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