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泉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4 题 68 分)1.1949 年 12 月,毛泽东在发回电给刘少奇和周恩来时说:“缅甸政府要求建立外交关系问题,应复电询问该政府是否愿意和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同时请该政府派一负责代表来北京商谈建立中缅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秉承的方针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互相尊重主权的完整2.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2、的中国A.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C.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3.下列日程是周恩来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上午 10 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中午 11 点 40 分,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 1 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 4 点 50 分,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这次会议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反映中美关系的缓和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据新华社对 1972 年 19 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
3、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 1972 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 88 个,和 1969 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5.被誉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一标志的内涵是A.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B.中美的矛盾消失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D.中国国际环境得到改善6.1988 年 12 月 6 日,第 43 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 1990 年至 2017 年
4、 7 月,中国先后参加 24 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 3.5 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A.一贯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7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 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
5、为核心新型关系8.“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D.经互会的成立9.“到 1947 年,西欧各经济体就已经接近在各自战前的生产水平。然而美国的援助仍然是必需的,因为西欧只有靠美援才能继续购买所需的食品、燃料、原材料以及恢复经济必需的工业设备。”为此,美国A.出台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经互会D.建立北约10.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
6、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A.北约组织建立B.朝鲜战争C.柏林墙修筑D.古巴导弹危机11.1960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4 年,法国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 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这说明法国政府A.已摆脱美国的控制B.对外政策相对独立C.努力推进欧洲统一D.加入社会主义阵营12.日本外务省 1991 年版外交蓝皮书指出:日本已能对有关国际秩序的所有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必须在亚太稳定与发展方面“起到中心作用”。这表明日本A.成
7、为世界头号霸主B.拥有国际问题否决权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主导亚洲稳定与发展13.20 世纪 60 年代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日本成为经济大国C.中国重返联合国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14.1990 年 9 月 12 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B.两极格局的瓦解C.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D.全球化进程加快15.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等
8、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态势表明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消除了战争威胁C.世界政治走向一体化D.实现了永久和平16.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 20 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如“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材料旨在说明当今世界A.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B.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C.恐怖主义成为人类最大敌人D.霸权主义造成区域性冲突不断17“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
9、火种B铁犁牛耕C耜耕D耦犁18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19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符合诗中描绘的情景的是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江南地区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20董谓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
10、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封闭性B.分散性C.连续性D.脆弱性21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22明代中期太仓州所属嘉定县外冈镇,“土瘠则秋收必薄,故躬耕之家,无论丰稔,必资纺织以供衣食 每夜静,机抒之声,达于户外”如此,城中居民亦然。这反映出A江南商业发展小
11、农经济的衰退B城乡商业发展农村市镇的兴起C商业发展家庭区域性分工明显D家庭手工业品顺应市场的需要23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BCD24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人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
12、立的商业区25明朝成化年间,徽州人江才 3 岁丧父,家道中落,13 岁时与其兄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地。此举反映了A小农意识根深蒂固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C徽人独具商业传统D农产品商品化增强26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B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27商君书云:“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上述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的
13、瓦解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租佃关系的确立和发展D秦国实施重农抑商政策28.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9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 年)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宜稍宽其法。”这表明谭纶主张A清除倭寇残余势力B适当放宽海禁政策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D采取富民政策30.“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
14、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311565 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圆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迪亚士的远航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32.地理大发现之后,商业的发达已经使得买卖双方只要签订合同,或者集中在专门的交易所就可以进行贸易活
15、动,不一定需要现货成交。16 世纪,欧洲的商业投机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大大超越了中世纪行会限制下的范围。这体现的是A.“价格革命”B.政治革命C.工业革命D.“商业革命”33.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D.促成荷兰在 18 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34.在资本论一书中,对资本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据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
16、有早期殖民制度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肮脏的东西”包括了奴隶贸易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要反对资本的扩张A.B.C.D.二、主观题(共 2 题,共 32分)35.(12分)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至 1949 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50 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守主义在大西洋两岸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 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材料二 曾几何
17、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还不受欢迎,但到了 60 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1986 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60 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材料三 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
18、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初期美欧的“特殊关系”及“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4 分)(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60 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为什么出现转化?(4 分)(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4 分)36.(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
19、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摘编自吴自牧梦粱录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4 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8 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