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 旷日持久的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1445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 旷日持久的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 旷日持久的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 旷日持久的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跟踪检测(二) 旷日持久的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二) 旷日持久的战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施里芬是德国战略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的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解析:选B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2圣诞快乐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A南线东线西线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

2、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解析:选C注意时间的先后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即1914年、1915年、1916年。第一阶段中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采取先西后东战略,第二阶段的1915年进攻重点放在东线,而1916年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故答案为C。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某次战役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给德皇发去电文:“陛下,我们已输掉了战争。”该战役产生的影响是()德军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西线进入相持阶段宣告了德军速决战的破产法军由被动转入主动A BC D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马恩河战役,德军最后失败了,所以转入阵地战,故正确;德军由于其计划受挫,使西线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故正确;

3、德国的战争计划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速战速决打败法国,该战役的失败,导致速胜计划破产,故正确;该战役使双方陷入持久战和阵地战,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4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的基本态势是()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C战役主要集中在西线D同盟国掌握制海权解析:选BA项表述不全面,当时双方已进入相持的阵地战,互有攻守;C项只是反映战事的重心特点,不能反映战争的基本走向;D项也不正确,应是英国掌握制海权;只有B项符合题目要求,因为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也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5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

4、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两场战役()A战役规模巨大 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C持续时间特别长 D伤亡人数特别巨大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绞肉机”“地狱”等字眼上可判断战役过程极为残酷,伤亡人数特别巨大。6(2017玉溪高二检测)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C大大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故选A项。

5、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赫伯特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同胞们,国家需要你。加入祖国的军队吧!”材料二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人数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双方伤亡总人数马恩河战役152万人35万人凡尔登战役112个师70多万人索姆河战役150多个师130多万人材料三当时德国可以征兵的男子大约在1500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18岁到55岁之间。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65岁之间。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

6、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14年,“国家需要你”参加哪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4分)(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6分)(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4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信息“1914年”“英国”等回答。第(2)问从图片信息得出交战双方伤亡人数巨大且急剧增加,联系所学分析出原因。第(3)问提取材料信息,从征兵年龄的不断放宽甚至包含老人和孩子可以归纳出德国兵源的枯竭。答案:(1)马恩河战役。意义:打退了德国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

7、破产。(2)规律: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原因:作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投放到战场上使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3)随着战争的进行,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德国元气大伤,已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8(2017台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六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

8、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一,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

9、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说明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是支持政府参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可以从俄国和世界两个角度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原因就是持久的战争给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破坏;首先认识到的就是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于塞尔维亚人民而言,战争就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但它改变不了整个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答案:(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2)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为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