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31MB ,
资源ID:111400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140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月考五(B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月考五(B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试卷类型:B2014届高三原创月考试题五课标生物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考查范围: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的代谢和生命历程、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内环境的稳态和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建议使用时间:2013年12月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2、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3北京市石景山区期末)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 )A种群密度最大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增长速率大于零2.(2012 淮安三调)与右侧示意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代表农田害虫,a为施用农药,则b、c可分别代表害虫抗药性变异增强和害虫种群数量减少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量减少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

3、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3.(2012重庆卷)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4(2013北京市丰台区期末)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树/平米)201810平

4、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A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B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C表中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5.(2012 温州二模)右图表示达到稳态的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AL间隔时间相等,一个种群是另一个种群的唯一的食物来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为捕食者,种群为被捕食者B 种群可能属于食物网的第一营养级C 种群B-C段与I-J段的增长率基本相同D 种群的个体平均体重比种群小6(2012琼海一模)巨尾桉

5、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林替建议更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天然林替建议更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C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D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7.(2013武汉调研)右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率8(2012福建卷)科技

6、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9(2012德州期末)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凋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汁数且没有震荡试管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

7、上的个体10.(2013杏林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B在火山岩、沙丘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C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竞争关系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和全部动物属于一个群落1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进行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或者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C分解者不能进行过程D分解者可以进行或者过程12. (2013吉林市摸底)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且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细菌

8、促进了物质循环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D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500千克13. 农田中存在水稻、螟虫、青蛙三种生物,其生物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水稻,乙是螟虫,丙是青蛙B.从第一年到第五年,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C.第六年,由于大量捕捉青蛙,三种生物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D.假如第七年适量喷洒农药,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稻减产14.(2013徐州摸底)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C碳

9、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提高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15(2012山东考前冲刺)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下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B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kg(干重)D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16.(201

10、2浙江卷)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17.(2013北京市西城区期末)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

11、结构简单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18(2012无锡二模)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稳定性)。下图甲表示草场载畜量对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自然种群大小对生殖数量、死亡数量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载畜量超过C点后将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B由图甲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由图乙可知,F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若图乙表示某草场羊的种群,则控制其数量在正点比较适宜19.(2

12、013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20.(2012 江南十校第二次联考)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某地区种植大豆和玉米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同学们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大豆和玉米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通过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在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C 把仍含有能量的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

13、田,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也能够循环利用D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一部分,对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起到重要作用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21.(2013新课标全国卷) (15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固定的能量。(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和_。22.(2012山东卷)(15分)如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

14、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1)图中曲线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_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_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

15、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23(2013徐州摸底)(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部分藻类生长的影响,已知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的毒物质污染水体,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在生态学上该湖泊中的藻类、鱼类等生物构成一个 ,调查湖泊中藻类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2)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 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原因是 。(3)微囊藻(一种蓝藻)有适宜条件下培养时,数量可呈指数增长,但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则微囊藻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 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竞

16、争的关系。现代生物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较多的 类有机物。(4)现在欲对一富营养化的湖泊进行生态恢复,应采取的措施有 。24(2013南昌调研)(15分)甲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一个长期有效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碳进人生物群落依赖于 。图中过程与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_ 。(2)图甲中分解者通过_ (生理过程)将碳放回大气中。(3)乙图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_,通常数量较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若人们想通过此生态系统更多地得到种群X,理论上你认为达到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_ 。(4)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

17、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 _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2014届高三原创月考试题五(B卷)课标生物答案和解析1. A 【解析】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时,老年个体数量最多,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速率等于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2C【解析】:图形中a代表某种因素对甲作用会造成的结果有b、c。对农田害虫施用农药会造成害虫的抗药性增强,而不是抗药性变异增强,害虫种群数量减少也只是短期效应,故A项错;血浆渗透压下降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也不会产生渴觉,B项错;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18、故C项正确;诱捕雄虫会导致棉铃虫种群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下降。3B【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关知识及识图能力。据图分析a点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而蝗虫作为害虫,对它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在它的增长速率很小的时候防治才更有效,A正确; ab段增长率在减小而种群密度在增加,B错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改变性别比例,使出生率下降,那么就可以防止种群数量在波动时出现很高的峰值(c点),C正确;将蝗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可以减少蝗虫对植物的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4.C【解析】从表格中数据不能说明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对于植物

19、种类、产量等不可能用样方法进行调查,不能说明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但是能看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5D【解析】:从直方图中两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知,两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是同时增加或减少,表现为互利共生的关系;A选项错误。从B-C段,种群的个体数量呈上升趋势,从I-J段,种群的个体数量呈下降趋势,可见种群在B-C段的增长率大于I-J段;C选项错误。不难看出,种群的个体数量相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多,依题意推知,种群是种群的唯一的食物来源,故种群的个体平均体重比种群小;D选项正确。6. C【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

20、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天然林替建议更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选项错误。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势必造成物种丰富度减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D选项均错误。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使物种数目增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抗干扰能力更强,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C选项正确。7.A【解析】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气候条件的改变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当种群数量达到b点时环境阻力即影响种群增长;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b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率。8C【解析】:人工纯茶园的物种单一,

21、其抵抗力稳定性最差,容易产生暴发性虫害,A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10月份的杉茶间作园的物种数最多,但并不能说明各物种在此时的种群密度最多,B错误。分析曲线也可以看出,6月份时,梨茶间作园的物种数最多,这样,其营养结构最为复杂,因为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体现物种的丰富度。人类活动会对茶园的群落结构造成影响。9.A【解析】:该题考查种群数量的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群落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属于常规实验的考查。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鲤鱼身上标志物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到的标志个体减少,故根据公式标记比例不变,所以求得的该种群生物总数变大,故A选项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

22、汁数且没有震荡试管会导致酵母菌沉在试管底部的个体被忽略,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比实际结果偏小,故B选项不符合要求;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开灯会导致捕获到的动物种类减少,最终使实际结果偏小,故C选项错;用样方法求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数,导致统计的个体数减少,种群密度比实际结果偏小,故D选项错误。10.C【解析】竹子有高有矮,属于属于种群内部的分层,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在冰川泥进行的是初生演替;“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竞争关系;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和全部动物不属于一个群落,还应有分解者。11.B【解析】:过程属于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23、者是指自养型的生物,其既包含营光能自养的生物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又包含营化能自养的生物(如硝化细菌)。过程属于有氧呼吸,过程属于无氧呼吸,能进行或者过程的生物包括细菌,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营腐生异养的分解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但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12.D【解析】在该生态系统中细菌可促进物质循环,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25+(25+5)X10)=3250千克。13.C【解析】:有不同生物的生物量对比可以判断:甲、乙、丙分别为水稻、螟虫、青蛙;由三种生物的生物量变化可

24、知,前5年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由第6年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可知:青蛙的减少是稻田施用农药的结果,若第7年再施用农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稻减产。14.B【解析】从图中看出,A为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BC;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生产者呼吸、分解者呼吸和动物呼吸;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全球性;提高过程使氧消耗加大不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平衡。15B 【解析】: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能导致环境容纳量(即K值)减小,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A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但也不可能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而呈“S”型增长,B错误。若朱鹮增加

25、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1.555=37.5kg,C正确。日照时间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16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识图及理解、分析能力。旅鼠捕食植物、旅鼠的天敌捕食旅鼠,它们之间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A对。题干中说明该生态系统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则这些生物的数量也相对稳定,处于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B对。从图中得出旅鼠的种群数量和植物数量及其天敌的数量相关,属于外源性因素调节,C对。植物数量增加,旅鼠数量随之增加,但旅鼠的数量增加却使植物数量减少,这是负反馈调节,D错。17.C【解析】人工林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

26、稀少;同时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导致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很不容易维持;进而使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18.C【解析】:F点时,种群的生殖数量与死亡数量相等,此时的年龄结构应该为稳定型。19. B【解析】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栖息地减少、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栖息地破碎化以及过度的人为干扰等,都会使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有降低。20D【解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种植的农作物是生产者的主体,但并不是全部,杂草等也是生产者,它们也是一些昆虫等动物的食物,因此,大豆和玉米固定的能量

27、并不是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选项错误。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主要是把本来要被分解者分解散失的能量利用起来,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而不是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选项错误。含有能量的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是要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才能被植物利用,此过程中能量已经散失了,能量没有被生产者利用;C选项错误。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一部分,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产生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被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选项正确。21. (1)生产者 (2)出生率死亡率 (3)随机取样 (4)垂直结构水平结构【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群落的空间结

28、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1)草原上鼠的天敌体内的能量来自其捕食的鼠,鼠的能量来自其捕食的生产者,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该生态系统中的草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影响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3)估算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为避免主观因素影响,通常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求出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后再求出平均值。(4)在群落的垂直方向上,群落往往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种群密度也有差别,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22.(1)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29、) 基因频率(2)增加种间(竞争) (3)信息传递 (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点。(1)种群对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越严重,种群的数量下降越严重,据此结合曲线图判断曲线所示种群对环境的破坏最轻;当生物种群数量几乎降低到0,说明环境已不适宜其生存,故不适宜进行就地保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图中物种与该营养级其他物种间的关系是竞争,该物种的数量下降,对其他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流向其他物种的能量增多。(3)动物随着青草的变化发生变化,这说明青草把信息传给了动物。(4)要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就要降低人口增长率,在J型增长中增长率是(1

30、)100%。23 (1) 生物群落 样方法 (2)中营养化 此时鱼鳞藻、脆杆藻的种群数量最多有利于鱼的繁殖和生长 (3) 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 脂质 (4) 减少N、P的排放,培育粉绿狐尾藻等一些与微囊藻(蓝藻)进行竞争的水生植物,提取湖泊中的微囊藻(蓝藻)制作生物柴油等。【解析】(1)湖泊中的藻类、鱼类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调查湖泊中藻类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2)由题意知,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的毒物质污染水体,而由图看出,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中营养化鱼鳞藻、脆杆藻的种群数量最多,有利于鱼的繁殖和生长。(3)粉绿狐尾藻与微囊藻利用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等资源时存

31、在竞争的关系,因此在培养液中加入粉绿狐尾藻,则微囊藻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蓝藻体内含有较多的脂质类有机物,运用现代生物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4)对于富营养化的湖泊可采用减少N、P的排放,培育粉绿狐尾藻等一些与微囊藻(蓝藻)进行竞争的水生植物,提取湖泊中的微囊藻(蓝藻)制作生物柴油等措施进行生态恢复。24(1)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过程中以CO2的形式流动(或 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 (3)X、H 营养级越高,能量就越少,一般个体数就越少 除去此生态系统中的G、S种群(减少G、S种群的数量) (4)次生演替 阳光【解析】(1)从图示看出,甲图碳进人生物群落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图中过程与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前者以CO2的形式流动而过程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2)图甲中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碳放回大气中。(3)乙图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X、H,由于在食物链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能量就越少,一般个体数就越少。若想通过此生态系统更多地得到种群X,理论上最有效手段是除去此生态系统中的G、S种群。(4)农田生态系统经若干年后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这种演替类型称为次生演替。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阳光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