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1378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模块综合检测(一)(专题一至六)(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0连云港模拟)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同构B.等级森严C.君主专制D.官僚政治【解析】选A。根据材料,从商到周,异姓公卿减少,同姓公卿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配合,西周的政治管理加强,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A符合题意;公卿比例中同姓和异姓数据的升降,没有

2、体现出等级森严的特色,B错误;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政治在西周时期尚未形成,C、D错误。2.(2020张家港模拟)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逐渐固定了策试的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这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重视。这表明当时选官制()A.改变了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B.打破了门第观念C.开启了隋唐科举考试的先声D.扩大了选拔范围【解析】选C。孝廉重经义,秀才重文采,而且采取考试形式,与隋唐科举考试中的明经和进士相符,可见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开启了隋唐科举考试的先声,C正确;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依旧是察举制,并未改变乡举里选的选拔方式,排除A;在察举制的推动下,魏晋时期的门

3、第观念更加浓厚,B排除;材料重在说明选官形式的调整,而非选拔范围的扩大,因此D排除。3.(2021年江苏适应性测试)唐中期以来,城隍神成为官府所规定祭祀的神祇。各座城市的行政首脑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城隍的仪式。城隍已被民众奉为专门守护城池的神祇,而且其神格及影响超过土地神。当时,大众的城隍信仰浓烈是源于()A.官府推崇神灵崇拜B.儒学正统面临挑战C.土地财富作用削弱D.城市经济功能凸显【解析】选A。根据“城隍神成为官府所规定祭祀的神祇。各座城市的行政首脑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城隍的仪式”可以看出,政府在城隍信仰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故A正确。材料与儒学面临挑战无关,故B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土地财富

4、作用削弱,故C错误;城市经济功能凸显发生在宋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4.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B.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C.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D.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解析】选D。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引咎谢之”,说明相权弱于皇权,故A错误;材料中谏官对赵普的批评是针对尊王的礼仪,并非其权力的掌控,因而材料也无法反映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故B错误;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引咎谢之”,说明相权弱于皇权,没

5、有体现赵普相权与君权的斗争,故C错误;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非尊王之礼”“引咎谢之”,说明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故D正确。5.(2020盐城模拟)下表是元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由此可以看出()咨文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回复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情)断遣,请依上施行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解析】选C。通过材料中

6、的行省咨文以及中书省的回复可以看出,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了中书省的节制,C正确;中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A说法错误,排除;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排除D。6.(2020徐州模拟)著名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这样描述:“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A.内阁于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决策B.相权的发挥依赖于皇权的支持C.内阁可以灵活机动地处理国政D.内阁地位提升但仍需服从君权【解析】选D。根据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7、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服从于君权,故选D;内阁无决策权,排除A;内阁首辅不是宰相,排除B;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权力受到制约,排除C。7.(2020盐城模拟)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

8、危机四伏【解析】选B。从材料中“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士大夫仍然把英国人看为“蛮夷”,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B正确;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英国人并不想和清政府平等交往,排除;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C;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排除D。8.1918年11月11日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发表了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讲,他说:“此次世界大战争,协约国竞得最后胜利,可以消灭种种黑暗的主义,发展种种光明的主义我们四万万同胞,直接加入的,除了在法国的十五万华工,还有什么人!这不算怪事!”他充

9、满激情和向往地宣告:“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呵!”这一现象表明()A.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B.马克思主义成为普遍共识C.社会运动的发展出现新趋向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影响了中国社会进程【解析】选C。对普通劳工阶层的重视,劳工阶层的崛起推动了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A、B、D都不能说明这种现象在当时背景下的新现象。9.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A.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B.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C.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D.国民革命军和北伐【解析】选

10、D。民国十六年一月是1927年的1月,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辛亥革命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故A错误;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是在1927年10月后,故B错误;八路军是1937年之后才出现的,故C错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是从1926年7月开始的,1927年1月达到高潮,北伐军所到之处得到农民的支持,故D正确。10.(2020扬州模拟)民国三十年,国立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招生考试中,“中外地理”试题中有这样的题目: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此举的出发点是()A.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提升中国民众抗战信心C.使国人认识到日本劣势D.推动早

11、日开展战略反攻【解析】选B。民国三十年为1941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依据题干材料 “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并结合抗战相持阶段的史实可知,认识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有助于加深民众对四川的认识,提升民众抗战信心,故B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政治力量,无法体现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日本的劣势,排除C;1941年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排除D。11.(2020启东模拟)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

12、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前线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解析】选B。材料“1937年8月”“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反映出抗战防御阶段,中国共产党要变敌后为抗日的前线的战略,故B正确;A发生在1931年土地革命时期,排除;长征是 1936年10月胜利完成的,故C错误;D是1938年春,排除。12.(2020扬州模拟)“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关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13、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解析】选B。根据“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可以看出其核心是二者的相互制约,因此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关键和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正确;材料与公民参与程度、市民素质、革命都没有关系,排除A、C、D。13.美国宪法规定: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以及变更州的边界;州政府未经国会同意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议。这反映了美国()A.各州之间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B.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设置权力禁区C.全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尊重与合作【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一种制约,并不是各州之间形成平

14、等的伙伴关系,故A错误;用州政府来限制联邦政府,同时州政府又受到联邦政府限制,所以二者都有权力禁区,故B正确;共和主义体现人民意愿,而材料没有体现,故C错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尊重与合作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14.(2020扬州模拟)剑桥世界近代史记载,“(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把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看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任务”。由此可知当时()A.科学理论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B.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完全相同C.马、恩主张革命任务分两步完成D.马克思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析】选C。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根据题意可

15、知,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开始实行,故排除A;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所以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必然是不同的,故排除B;马克思是拒绝立即实行,而不是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故排除D。根据“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任务”可知马、恩主张革命任务要分两步完成,故选C。15.1878年主张赋予妇女投票权的修正案首次在国会提出1912年九个西部州通过了妇女选举权立法1919年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了该修正案1920年田纳西州成为批准该修正案的第36州,这标志着该修正案获得了四分之三以上州的支持,最终得以通过上表可以反映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A.共和主义原

16、则B.平等主义原则 C.联邦主义原则D.孤立主义原则【解析】选C。据材料“九个西部州通过了妇女选举权立法”“修正案首次在国会提出”“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了该修正案”,可知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故选C;依所学,共和主义原则主要指总统、议员主要由选举产生,有任期,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女性选举需要通过联邦与州政府的共同立法,而未强调男女平等的选举权,排除B;依所学,孤立主义主要指美国在外交上不干预别国事务,排除D。16.(2020泰州模拟)1952年美国启动了学说项目(后更名为“意识形态图书项目”) ,从1954年上半年美国精心挑选的33种“民主”主题方面的图书

17、和54种“共产主义”主题方面的图书已经流通到海外数百个美国新闻署图书馆。这反映了美国()A.占领海外图书市场B.冷战思维在文化上的表现C.马歇尔计划的落实D.冷战格局中美国处于攻势【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国启动的“意识形态图书项目”向海外散发以“民主”主题及“共产主义”主题为主要内容的图书以宣传西方民主制度,实质上反映了美苏冷战形势下的文化现象,B正确;占领海外图书市场是对材料的误读,不符合题意,排除A;马歇尔计划为经济扶持计划,与文化无关,排除C;题干信息不能说明美国在冷战格局中处于攻势,排除D。17.英国BBC广播电台曾发行了一部纪录片The Chinese Ar

18、e Coming,探究中国在全球影响的扩大,并讨论一个热门的问题,即如果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会给世界造成什么影响。这说明()A.中国是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力量B.中美对峙的新冷战格局即将出现C.美国“单极世界”梦想彻底破灭D.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解析】选A。“纪录片The Chinese Are Coming,探究中国在全球影响的扩大”突出了在当今时代下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中美的对抗,故B错误;纪录片内容与美国“单极世界”梦想无关,故C错误;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是世界“一超多强”格局的发展和深化,故D错误。18.巴黎公社做出规定,一切工作人员都实行全面选举制并

19、可以随时撤换,把国家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水平。这些规定()A.有助于打碎一切国家暴力机器B.提高了民众的政治与经济地位C.铲除了产生社会不公平的基础D.意在调动工人参与革命的积极性【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对公职人员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限制,很显然这符合工人阶级的要求,因而有利于调动工人阶级参加巴黎公社的积极性,但并未涉及提高民众的政治、经济地位,故选D,排除B。A说法过于绝对化,巴黎公社作为一个政权,必须拥有一定的国家机器,排除A。材料并未涉及铲除经济上的私有制,排除C。19.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

20、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对策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解析】选A。材料中“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可分析出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苏东剧变,使得超级大国的对峙变成了文化冲突,故A最符合题意;B、C、D都不能反映题干材料主旨。20.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

21、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A.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B.源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D.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解析】选D。斯宾格勒在他的书中回答了西方文化的前途和命运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人关心的现实问题;汤因比曾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出于对人类文明的深切忧虑和无限希望才写出了历史研究;在19891991年间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席卷全球似乎要一统

22、天下的历史背景下,福山写出历史的终结,上述三位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故选D;上述材料只是三位学者的个人观点,排除A;美国学者福山对西方社会保持乐观情绪,排除B;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没有突破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排除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2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契约的基本框架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其一,政治性质的契约。从先秦时代的盟誓或盟约,到秦汉以降的约法比如“约法三章”及“约法十二条”等,均为统治者向民众宣示的具有

23、法律性质的“约”。其二,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其种类和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婚姻到交易,从借贷到合股等,皆以私人合议来建构社会秩序。其三,介乎两者之间的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契约,诸如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以及会社制定的“约”;它们之中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 摘编自徐忠明社会与政法: 在语境中理解明清契约材料二 “契约”精神在西方文明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欧洲1718世纪以来的契约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与身份社会的瓦解,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转型;近代西方契约既是处分财

24、产的工具,也是权利、平等、自由、合议与法律之间的楔石。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侧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 摘编自李萍论西方现代契约精神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契约和中国古代契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中西方契约不同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由材料一中的“政治性质的契约”“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和“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三个维度分别总结出

25、三个特点。第二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建立契约的作用的论述可以用角度分析法,从社会秩序角度、政治稳定角度、人际关系角度、思想角度等进行分析。第(2)题第一问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互补得出。第二问原因,应该结合当时各自的时代背景,结合材料一、二对比论述,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对比,如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社会领域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特点:当政者的契约具有政治性和律例性;私人订制的契约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或内容全面,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家族、宗族、村落和商行及会社订立契约以维护其共同体。作用:有利于建构和维系社会秩序;有利于国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发挥了沟通国家与社会的桥梁作用;有利于

26、协调人际关系。(任答三点即可)(2)不同点:西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具有理性主义特征;1718世纪以来西方契约具有转型时期的特征,推动了西方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西方契约更加强调个人权利。原因:中国:中国社会处于农耕文明时代,契约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契约,契约维系了小农经济社会;中国重伦理,伦理融入了契约,契约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价值规范;封建政府有效统治的需要和儒学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西方: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西方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契约”精神适应了社会的转型;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契约更加注重理性。22.(14分)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外

27、交家,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材料二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

28、可以和平共处的。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1)材料一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一正义要求?结合所学,指出该要求的结局及其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4分)(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的主要外交思想。结合所学,本次会议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何重大意义?(8分)(3)上述材料体现出两位外交家有何共同追求?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不同结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要求”,据材料一“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得出收回中国在山东的主权;第二问“结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帝国主义列强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9、第三问“影响”,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第(2)题,第一问“思想”,据材料二“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得出独立自主,据材料二“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得出和平共处;第二问“成果”,在日内瓦会议上,达成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推动印度支那地区民族独立,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第三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第(3)题,第一问“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位外交家的共同追求是维护国家

30、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民族独立;第二问“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不同时期中国外交不同结局的主要因素有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答案:(1)要求:收回中国在山东的主权。结局:列强拒绝中国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影响: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思想: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成果:达成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推动印度支那地区和平。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大国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地位。(3)共同追求:捍卫国家利益;维护民族独立。因素:综合国力;国际地位。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欧现代的发展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发展,它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其体制的发展问题

31、。经济的现代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既是其体制变化的结果,也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因素。事实上,经济机遇是随时都有的,但只有在一个社会具有一定的法治基础,具有社会公认的游戏规则,现代经济才可能持续地生长和发展起来。从欧美大国的发展历程看,一切有所作为的现代化大国,在自己的历史中都产生了某种独一无二的东西,那就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家思想。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蕴含了欧美各国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解析】仔细研读材料和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促进欧美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依据材料,可以从体制发展、经济发

32、展与体制变革的关系、法治基础、思想变迁、科技进步等几个角度来论述,其中体制发展、法治基础可以引用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经济发展与体制变革的关系则可以引用代议制和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思想变迁及科技进步可以引用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近代科学技术的相关史实阐述。答案:可供选择的角度启示一:经济发展与体制变革二者互为因果分论点1.体制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分论点2.经济发展推动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启示二:欧美政治民主化推动了经济工业化启示三:法治是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启示四:思想(或科技)创新是欧美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启示五:欧美国家的现代化是其社会内部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