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暑假训练0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35,4分)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35,4分)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 500万1 230万蔬菜与瓜类4 700万1 300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
2、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11922年7月胡佛给美国总统哈定的报告中说: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在苏俄境内共计开设?15700个食堂和物资发放站,向大约325万名儿童和530万名成年人提供了食物。导致这一报告出现的原因,当时的苏俄( )A余粮征集制破坏了农业的发展B工业化建设牺牲了农民的利益C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的积极性D过渡性的新经济政策已被放弃2有论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破坏了多党合作赖以建立的工农联盟基础,大大压缩了多党合作的政治空间,俄共(布)一党执政的政治制度逐步形成,无其他政党的有效监督,是苏共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3、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B苏共一党执政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该全盘否定D苏联解体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联31921年7月,苏维埃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租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政府的法令,按时缴纳租金。下面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企业逐渐变成私人所有、私人经营B外国资本家需要定期交纳租金C这些企业的所有权仍属于苏维埃国家D这些企业主不得进行商品交换4斯大林在实施各项政策的时候都从列宁在建国之初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文件中寻求理论支撑,认为自己所实行的政策都是符合列宁思想的,是对列宁思想的一
4、种延续。这表明,斯大林( )A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B重视延续列宁的经济政策C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D注重吸取治国理政的经验5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年增长率为2%,“二五”期间为8%,“三五”期间为132%。1933年,苏联农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23%,此后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景气。这说明斯大林模式( )A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B压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6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到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另外一方面,集体化伴随着对富农的镇压,
5、导致农业减产,粮食困难,19301935年政府被迫在城市实行凭证供应制度。这说明( )A集体化使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代价太大B排斥市场调节不利于经济发展C斯大林模式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D计划经济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7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B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C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D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8表1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业产值增长速度。表1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业产值增长速度表 时间工业产值增长率(%
6、) 时间工业产值增长率(%) 1963 81 1966 87 1964 73 1967 100 1965 87 1970 89 据此可知,苏联( )A斯大林模式已基本废除B重视科技对经济的推动C工业领域改革效果明显D新体制的实践取得成功919561964年,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进入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这些现象( )A完全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说明美国深陷经济危机难以自拔D是美苏争霸在政治领域的体现10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
7、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A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B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C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D反映出苏联以重工业为改革重点11戈尔巴乔大改革使“苏联成了随波漂流的无错之舟”。这是因为他的改革( )A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B使人民群众与政府矛盾激化C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D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2王昕伟在苏联改革的若干思考中指出: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前提下,知难而退,缺乏坚定的改革决心与毅力,转而仓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造成全民政治热情高涨,而反对派则群起攻击,最后致使
8、社会混乱,改革逐渐失去控制。这说明该改革( )A成为苏联解体的助推器B实现了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C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13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罗斯福传材料二赫鲁
9、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苏联真相材料三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之后,这个危
10、险似乎不很大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苏联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和决议,着手整顿农村普通教育。联共十七大(1934年1月)规定从1937/38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19291937年农村新建学校26351所,占新建学校的82,接纳学生611600
11、0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末期,农村就学人数达到2700多万名。革命前平均每千所学校中有4所七年制学校和1所中学,而1955/56学年,差不多每3所学校就有1所七年制学校,每10所学校中就有1所中学。1955/56学年,全苏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比1914/15学年增加了1615倍,城市只增加了54倍。摘编自苏联农村教育的演变及其历史成因材料二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政府基本上对农村教育没有投入。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力争10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1953年我国小学生人数已达到五千五百余万,与中国历史上小学生数最
12、高年份1946年相比增加了13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冒进的路线指导下,全国开展了缩短学制的改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小学生升学率由1952的96,骤减到1962年的6。总体而言,这个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全国普遍教育严重缺失,但党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摘编自建国后30年中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20世纪3050年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目的,并概括其发展的特点。(2)根
13、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特点。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苏农村教育发展的共同因素。答案与解析1【答案】A【解析】由材料“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可知,该计划重视重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说明了苏联依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A符合题意;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互会,B不正确;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用商品和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材料不符合,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重视发展重工业,未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不正确。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制定
14、的煤钢等产量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但是以肉、蔬菜和瓜类为代表的民生指标却远远未达到,这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重、农比例依然严重失调,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B项排除。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在工业方面,C项排除。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1【答案】A【解析】“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在苏俄境内共计开设?15700个食堂和物资发放站,向大约325万名儿童和530万名成年人提供了食物”可得出粮食缺少,根据“1922年7月”这个时期可以判断此时主流的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故选A项;“1922年7月”没有“农业集体化”,排除B项;“1922年7月”可知
15、“工业化建设”还没有进行,排除C项;“1922年7月”新经济政策正在实行,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据材料“俄共(布)一党执政的政治制度逐步形成,无其他政党的有效监督,是苏共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说明苏联解体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联,故选D项;据所学,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据材料“无其他政党的有效监督,是苏共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知是强调无其他政党监督而不是苏共一党执政,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利于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排除C项。3【答案】C【解析】由材料“租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政府的法令,按时缴纳租金”可知,租借者并没有这些企业的所有权只
16、有经营权,所有权依然属于国家,故选C项;这些企业只是租借给个人或组织进行经营,既然是租借,而且“租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政府的法令”,因此它们并不会变成私人所有、私人经营,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租借给本国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并没有提到外国资本家,排除B项;由材料时间信息“1921年7月”可知,当时苏俄处于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期,是允许进行商品交换的,排除D项。4【答案】A【解析】列宁在苏俄建国之初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食物配给,禁止自由贸易,具有高度集中管理经济特点,斯大林从中寻求理论支撑,是实行了相似的对经济高度集中管理,故选A项;从材料可知斯大林模式与
1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相似之处,但历史发展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的错误道路,故列宁又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发展,故斯大林仅效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真正重视延续列宁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理论,但斯大林认为自己的措施是延续列宁的思想,没有体现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为自己的政策寻找理论支撑,不是注重吸取治国理政的经验,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材料中“苏联农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23%,此后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景气”,而工业增长,反映了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18、,故选C项;持续发展,与材料中“农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23%,此后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景气”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地方企业,排除B项;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排除D项。6【答案】C【解析】由材料“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可知,材料中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再由“到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农业减产,粮食困难”可知,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农业集体化的措施,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故选C项;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代价是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而非农业集体化造成的,排除A项;材
19、料强调的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并非强调排斥市场,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工农业发展的失调,D选项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D项。7【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模式开始寻求突破,其执政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联的GDP平均增长率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选A项;赫鲁晓夫改革冲击斯大林模式,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实行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把权力下放,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排除C项;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排除D项。8【答案】C【解析】通过表格内容可知,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工业产值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
20、8%左右,说明苏联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统治期间,其工业改革的效果比较明显,故选C项;在苏联存续期间,几位领导者都没有放弃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比较重视科技,但赫鲁晓夫并没有特别重视科技对经济的推动,排除B项;在斯大林去世之后,都固守斯大林模式,并没有进行新体制的实践,排除D项。9【答案】B【解析】“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进入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可见苏联的改革有一定的成效,故选B项;19561964年为苏联改革时期,根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和勃烈日列夫改革并没有完全摆脱斯大林模
21、式,排除A项;19561964年美国没有明显的经济危机,排除C项;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年均103%讲述了经济领域的成就,不是政治影响,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据材料“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可知新经济体制的实施目的在于促进扩大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斯大林经济体制,故选C项;依所学,新经济体制下仍实行全民公有制,而新经济政策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两者由本质的区别,排除A项;依所学,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的束缚,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扩大企业及职工的自主权及积极性,并未涉及到
22、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无错之舟”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主动放弃党的领导地位,背离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故选D项;戈尔巴乔夫改革仍受到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但随波逐流体现了其政党领导地位的丧失,排除A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实施成为“无错之舟”主要原因是领导权的丧失,与“人民群众与政府矛盾激化”无关,排除B项;国民比例的失调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2【答案】A【解析】“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前提下,知难而退,缺乏坚定的改革决心与毅力,转而仓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造成全民政治热情高涨,而反对派则群起攻击,最后致使社会混乱,改革逐渐失去控制”表明是
23、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故选A项;戈尔巴乔夫改革实现了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与材料的内容强调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不符,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强调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没有涉及调动人民革命的积极性,排除D项。13【答案】(1)减耕减产;补贴农业;颁布农业法案。国家干预(或直接调控)。(2)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3)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作用。(4)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等。(任答两点即可)【解析】第(1)题,从“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国家用补贴
24、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中概括分析其措施;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罗斯福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来理解其运行方式。第(2)题,材料二共四句话,为总分结构,后三句为其具体措施,从中概括归纳即可。第(3)题,从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市场的作用两方面总结其特征。第(4)题,从改革成功的经验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国情,从经济发展规律等方面归纳,言之有理即可。14【答案】(1)目的:为经济建设(工业化)提供人才;配合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村进行社会改造;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和落后状态等。特点:计划性;新建学校猛增,就学人数增加;城乡学校布
25、局趋于合理,学制更加规范;农村学校增加高于城市等。(2)发展特点:逐步扩大农村教育普及与投入;在挫折中不断发展,成果显著等。共同因素: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国家建设的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与投入;政治局势与方针的变化等。【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由材料一“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得出为经济建设(工业化)提供人才;由材料一19291937的时间信息得出配合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村进行社会改造;由材料一“19291937年农村新建学校26351所,占新建学校的82,接纳学生6116000名”得出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和落后状态等。第二小问特点,由材料一“联共十七大(1934年1
26、月)规定从1937/38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得出计划性;由材料一“19291937年农村新建学校26351所,占新建学校的82,接纳学生6116000名”得出新建学校猛增,就学人数增加;由材料一“革命前平均每千所学校中有4所七年制学校和1所中学,而1955/56学年,差不多每3所学校就有1所七年制学校,每10所学校中就有1所中学”得出城乡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学制更加规范;由材料一“1955/56学年,全苏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比1914/15学年增加了1615倍,城市只增加了54倍”得出农村学校增加高于城市。(2)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
27、与投入”逐步扩大农村教育普及与投入;由材料二“这个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全国普遍教育严重缺失,但党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得出在挫折中不断发展,成果显著。第二小问共同因素,由材料一“1955/56学年,全苏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材料二“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得出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由材料一“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材料二“这个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全国普遍教育严重缺失,但党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得出国家建设的需要;由材料一“联共十七大(1934年1月)规定从1937/38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材料二“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得出党和政府的关注与投入;由材料一“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末期”、材料二“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得出政治局势与方针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