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2 ,大小:913.50KB ,
资源ID:111312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1312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编中国近代史练习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编中国近代史练习题.doc

1、精编中国近代史练习题05.10.03鸦片战争及其影响基础金题(一)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占香港岛是在A、1840年挑起鸦片战争后B、清政府将林则徐撤职后C、1841年扩大战争后 D、南京条约签订后3、18411842年英国入侵中国的路线是A、广州厦门定海天津白河口 B、香港岛厦门定海镇江C、广州厦门福州定海 D、香港岛福州定海天津白河口4、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A、B、C、

2、 D、5、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6、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7、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经济基础的基本特征是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封建性的农业经济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8、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俄、美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

3、已在欧洲取得霸主地位9、图中的某国所指的是哪一个国家?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10、依图表内容和史实可知,我国与此国贸易关系转变后,造成的影响是A、大量输入的棉织物严重打击了中国手工业生产B、大量茶叶陶瓷输出,使此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印度加入通商贸易,取代了此国在中国的贸易地位D、我国贸易呈现入超,经济民生因而渐陷入困境11、下面是清朝中叶后白银和铜钱的比价表,代表一两银元兑换铜钱的数目:年代比价1800年10701830年13881835年14201840年1644表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A、随着对外贸易的兴盛,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B、随着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外流使铜钱

4、价格愈低贱C、随着五口通商的开放,外商以白银购物使银价高涨D、随着协定关税的订定,外商以条款哄抬白银的价格12、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13、导致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被革职查办的根源是A、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 B、英国侵略者的要求C、道光帝对林则徐的不信任 D、清朝统治者的腐朽14、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准确含义是A、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的C、主权部分丧失,保存封建主义

5、又发展资本主义 D、封建社会中包含着殖民地15、下列对“半殖民地”这一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中国有自己的政府,形式上独立自主 B、中国为列强所控制和间接统治C、中国逐步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享有对等的最惠国待遇基础金题(二)l、鸦片战争中直接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是A、综合国力和战争指挥B、军事武器的优劣C、社会制度的进步和落后 D、国民素质的好坏2、鸦片战争前白银兑换制钱数(如下表)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年份一两白银兑换钱数182318241249文182818291337文183318341363文183818391638文A、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 B、清政府国库空虚,加重赋税

6、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波动 D、白银外流,银价上涨3、18世纪中期,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经济比英国发达 B、英国商品价格高,中国需求量少C、中国的茶叶、生丝、药材等价格高D、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4、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主张的根本原因是A、为了抵制英国的非法贸易 B、为林则徐请求禁烟的恳切措词所感动C、鸦片输入严重危及到清政府统治 D、鸦片输入使中国处于入超地位5、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A、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中国已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自然经济已解体6、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割占香港岛

7、B、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7、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A、 B、 C、 D、8、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时,乡间流行着一句话:“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得而有余;今天卖米六斗,输一亩之得而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增加了赋税 B、商人、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C、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D、粮食丰收,粮价下跌9、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对英国侵略者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是在A、英军北犯天津白河口 B、道

8、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后C、钦差大臣琦善赴广东与英军谈判 D、英舰抵达南京下关后10、当林则徐强令鸦片贩子交出鸦片时,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命令英国商人缴烟,保证烟价由英国政府赔偿,并劝告美国商人缴烟,声明烟价同样由英国政府赔偿,义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意识到走私鸦片的不道德而配合中国进行禁烟把中国处分不法分子的问题扩大为中英两国间的问题为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制造借口拉拢美国日后共同侵华A、 B、 C、 D、1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阅读下列材料:12、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

9、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13、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是因为A、英国顽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B、中国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C、中国经济军事技术落后于英国 D、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14、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15、林则徐领导禁烟运

10、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整顿清朝吏治,消除清朝的政府腐败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C、整顿广东海防,打击英国的武装侵略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16、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最主要是为了A、使鸦片走私合法化 B、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C、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D、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济损失17、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夕国内外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B、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 C、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增长18、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清政府闭关政策阻碍中英贸易 B、英国要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 C、禁烟运动损害

11、了英商利益 D、英国为争取自由通商19、19世纪前期,英国向中国无耻地走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开打中国贸易市场 C、破坏中国财政经济 D、制造发动战争的借口20、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时,乡间流行着一句话:“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天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增加了赋税 B、商人、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C、白银外流,“银贵铜贱” D、粮食丰收,粮价下跌21、鸦片战争中,以下清军爱国将领为国捐躯的先后顺序是关天培海龄葛云飞陈化成A、 B、 C、 D、22、英国侵占香港岛始于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

12、843年23、充分显示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和坚强决心的是虎门销烟虎门之战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镇江战役A、 B、 C、 D、2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封建制度衰落,危机四伏 B、封建经济落后,国家实力薄弱C、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D、阶级矛盾尖锐,农民不断起义25、材料一(鸦片烟)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其国人吸食而专诱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 (引自魏源道光洋艘征抚纪上)材料二初,鸦片烟在康熙初以药材纳税。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前,每年多不过二百箱。及嘉庆元年(1796年)因嗜者日众,始禁其入。嘉庆末,每年私鬻至三、四千箱。”道光六年(1826年)“设巡船之后,巡船每月受规

13、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每年二万箱)”。到1837年,鸦片走私“遂至四、五万箱矣”。 (同上)材料三林则徐(1838年12月奉命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3月,到广东,严拿烟贩,惩办受贿官弁。)同时传谕外商“勒限是缴”鸦片。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眼见抗拒不成,只得缴出鸦片二万余箱,“自行递禀求收”。林则徐“在虎门毁化烟土”。当时有前往观看的洋人撰文“以纪其事,大意谓天朝法令,足服人心”。“迨后各国来船。皆已绝无鸦片,惟英逆不遵法度,且肆鸱张,是以特奉谕旨,断其贸易。”(引自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材料四义律(被追缴烟的同时)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

14、得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强追缴出英国人的财产(注:指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引自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不久,巴麦尊告知义律:“陛下政府意将派遣海军到中国海去,可能还有少量陆军”,“立刻封锁广州与白河或北京诸河”,并“有意于永远占有”,可作为英国征军基地和商务基地的岛屿。“我希望你用心研究实现这样一个计划”的各种条件“和对华贸易有关的商人和制造家”对中国人实行强硬行动的要求。 (引自巴麦尊致义律的机密件)回答下列问题(1)就材料一、材料二来说,你认为鸦片烟毒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就材料三、材料四

15、所提供的情况,扼要回答:义律是如何一面破坏禁烟,一面为武装侵华制造借口的?(3)就材料三、材料四所提供的情况,扼要说明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蓄意挑起来的。(4)学术界有“鸦片改变了中国”的论断。请你运用本题提供的全部材料,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概述这一论断的主要历史依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基础金题:1、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A、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力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3.第二

16、次鸦片战争时,国际形势突出的特点是A、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世界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C、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 D、英法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4、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的武器装备落后 B、清朝的政治制度腐败C、清朝的社会经济落后 D、清朝政府临战犹豫妥协5、下面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外国侵略者打进北京,攻陷天津 B、进入长江中下游江面骚扰C、都因禁烟运动引起 D、战争后期都扩大和升级6、马克思在天津条约签订后说:“从政治观点来看,这个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他的主要依据是A、英法未能率先签约 B、太平天国控制长江流域C、英法等国没有达到

17、“修约”目的 D、清政府的尊严受到严重损害7、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到至高无尚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A、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略权益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往来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8、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B、有利于外国侵略者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C、直接威胁清朝统治中心地区 D、勒索大量赔款9.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

18、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俄国得到的“好处”有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对库页岛进行行政管辖俄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取得清政府赔款200万两白银A、 B、 C、D、10、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剧变不包括A、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经济结构朝着半封建化和近代化方向发展C、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由闭关锁国转变为被迫开放D、资产阶级新思维开始冲破封建愚昧的陈腐观念11、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A、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12、经过两次鸦

19、片战争,清朝对外通商口岸开放最多的行省是A、广东B、福建C、江苏 D、浙江13、列强强迫清政府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主要目的是A、扶植地方傀儡政权 B、控制清政府内政外交C、鼓动设立“总理衙门” D、策动北京“辛酉政变”14、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都有英国侵略者参战 B、美国都趁机攫取侵华特权C.中国都被迫割地赔款 D、侵略者都曾攻占广州、天津1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A、中国资源被掠夺 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6、见下图,1860年清政府被迫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是 17、1854

20、年,英法曾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的要求,结果遭到拒绝,英法暂时把修约要求搁置在一边,没有立即向清朝发动侵略战争,其主要原因是当时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英法“中立”以观察形势B、其他列强的干涉牵制C、英法美意见不统一 D、英法两国忙于克里米亚战争18、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消费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原因是清政府继续实施闭关政策英国商品倾销权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A、 B、 C、 D、

21、19、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在华设教堂和传教的有天津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法黄埔条约A、 B、 C、 D、20、外国列强在中国取得下列特权,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美国兵船可以自由出入通商口岸,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A、 B、 C、 D、2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22、与沙俄相比,19世纪中期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以开拓市场,而不是以扩张领土为主,这主要取决于它:A、处于“世界

22、工场”的地位 B、传统的对外殖民扩张政策的特点C、与中国缺乏共同的边界 D、认为中国市场广阔23、中国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完美的园林艺术,而且善于吸收国外建筑艺术成就。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荟萃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下图所示建筑表现的艺术风格是圆明园某建筑遗址A、巴罗克 B、哥特式 C、洛可可 D、罗马式24、根据下列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回答: (1)依据地理和政治有关知识说明两次侵华战争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对西方列强的上述战略,清政府采取的对策有何特点?指出这些对策的错误之处及其危害。25、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842年1856年输华商品统计表: (万英磅)年 代

23、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1856 正当贸易货物总值 966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2216 材料二:摘自1854年2月13日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得恩伯爵致英驻华公使包令爵士函我们不能指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按: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请回答:根据材料一,说明1842年至1856年英国对华输出商品的基本趋势,并

2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对上述中英贸易状况是否满意?采取了什么对策?26、下列中国主权在天津条约中首先遭到破坏的是A、关税自主权 B、海关管理权 C、内河航运权 D、领海主权27、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开埠通商涉及台湾省的是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2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军舰和商船沿长江最远可达到A、汉口 B、九江 C、镇江 D、安庆29、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列强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商品输出开始A、 B、 C、 D、30、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这种“解体”是

25、指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B、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多,工场规模扩大C、出现资本主义在华投资企业D、封建经济与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太平天国运动基础金题一:1、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2、太平天国对所占地区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实际影响是A、基本上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B、没有触动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C、部分农民得到土地或减轻了地租 D、实行了土地和产品的平均分配3、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从根本上说是A、太平天国的斗争

26、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的尖锐矛盾决定的 4、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A、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 B、迫于当时的战争环境 C、地主阶级的反对与破坏 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5、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为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亦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

27、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尊便。 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1859年洪仁资政新篇 材料三太平军占领宁波后,1862年英商怡和洋行档案中记载:“连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得出去。”材料四英商满载生丝的轮船经过鳝直镇,不肯向太平天国税局纳税,被扣压。英国领事强为干涉。太平天国提出抗议:“太平天国定制,商货经过税局,有一定之税金,今贵国商人之行为,即违定制,而贵国官长强为干涉,于国际交谊甚不合。特此告知。”回答:(1)太平天国后期,在江浙实行了

28、哪些经济政策?(2)与清政府的经济政策相比有什么不同?(3)你如何评价这一经济政策?6、(1)对商业实行保护,使太平天国所辖境内商业繁荣兴盛;对外贸易上,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建立商业关系;严禁贩卖鸦片;鼓励外贸,但必须依法纳税。(2)清政府抑制商业发展,太平天国保护发展商业。对外贸易上,清政府妥协退让,太平天国坚持原则,平等交往。清政府承认鸦片合法化,太平天国却禁买鸦片。列强对中国贸易关税往往很低,并逃税漏税,太平天国要求列强依法纳税。(3)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既有利于本国商业的发展,也打击了列强对中国的鸦片贸易的不法活动,保护了民族商业,维护了国家尊严,它的经济政策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7、太

29、平天国在占领武汉后,在决定下一步进军方向时,领导集团中间曾经发生争论。有人主张全军北上,直捣北京或取河南为业;有人主张全军东上,专意金陵,据为根本。据说北上是洪秀全的主张,东下是杨秀清的主张,最后则是杨秀清的主张取得胜利。太平军长驱东下,只用了28天的时间,就进军600公里,攻下金陵,建为首都。你认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决策是否正确?试就所学知识发表你的看法。7、第一种答案:定都天京是正确的。(1)南京为六朝古都,龙盘虎踞,易守难攻,是建都的理想之地。(2)南方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便于筹粮筹款,并使清廷在经济上受到打击。(3)借助于有利地形(长江顺流而下)和水师优势,可以长驱东下,迅速占领江南,

30、立稳脚跟,建立巩固根据地。(4)南北对峙,比流动作战大大增强了号召力。(5)北方是清廷的政治中心,军事力量太强,很难迅速取胜,易陷于流动作战。北伐失败就是一例。第二种答案:定都天京是战略失误。(1)没有借助有利形势全军北上,而是定都天京,给清廷以喘息机会,使其卷土重来。(2)北上便于充分发动群众,壮大自身力量,在全国形成更大的革命号召力。(3)北方是清朝统治的中心,占领北京,推翻清朝,才是太平天国革命的终极目的。(4)北京是元、明、清三朝的首都,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占领北京便于控制全国。(5)在军事上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就勿忙建都,同时进行北伐和西征,分散了兵力,导致北伐失败。(6)较

31、早定都,容易在自己队伍中滋生保守、享乐思想,必然影响到后来的军事战略,使自己的行动被“固守天京”这个压倒一切的任务所左右。(注意:本题重在引导学生发表观点,意在创新,不在追求标准答案。)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在于A、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高峰 B、正式建立同清朝对峙的政权C、太平天国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D、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地主文人张德坚描述:天国诸王间“往往倚为心腹股肱者,今乃彼此睽隔,猜忌日生。”这突出反映了A、领导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B、领导者进取心逐渐减退C、封建腐朽思想日益增长 D、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基础金题二:1、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

32、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说明洪秀全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C、要限制杨秀清的野心D、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性2、太平天国西征的重要性在A、集中主力打败凶狠的敌人一湘军 B、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保证粮食供应C、解除威胁,巩固天京大本营 D、切断清朝南北联系,推翻清朝3、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主要表现在A、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C、绝对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D、禁止地主收租,承认耕者有其田4、18531855年,太平天国北伐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偏师孤军深入缺乏后援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C、战略部署的失误 D、受清军地方武装的夹击5、下

33、列思想不属于洪秀全的宗教理论来源的是A.中国道家的辩证思想 B.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C.西方的基督教教义 D、农民的平均主义6、下列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单纯的土地制度B、废除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D、当时不能实施的根本原因是军事斗争非常紧张7、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斗争所起到的最大作用是A、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B、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C、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 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8、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木状态

34、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A、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C、1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奋起抗击英军9、下列关于定都天京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B、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C、标志着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D、标志着太平天国转折点10、太平天国对所占领地区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实际影响是A、基本上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B、实行了土地和产品的平均分配C、没有触动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D、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或减轻了地租11、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C、

35、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12、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于实施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勾结,敌我力量悬殊C、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本性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时机13.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A、宣传基督教人人平等的思想 B、解救处于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C、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国 D、推翻清朝的统治14、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15、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突出特征A、宣传基督教

36、教义B、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C、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D.封建主义儒家思想16、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在于A、太平天国起义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B、使太平天国运动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最高峰 D、武装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7、太平军西征时,诸王会奏提出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住将在此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对此同意。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太平军放弃天朝田亩制度 B、太平天国领导者认为当时立刻平分土地不适当C、太平天国用交粮纳税来解决军粮问题D、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民阶级自

37、身的局限性18、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又包含着隐患,主要是指A、面临封建势力的疯狂反扑B、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牢固基础C、外国侵略势力要渔翁得利 D、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太平军人员伤亡太大19、构成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时期的下列表现中,与史实不符的A、北伐军打乱清军围攻天京的计划 B、西征军攻无不克,战无不C、东征军攻破江北大营 D. 东征军与西征军联合摧毁江南大营20、以下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自古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是一种对公平社会的无法实现的空想C、有些内容违背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D、实施以后减轻了对农民的封建剥削21、天朝田亩制度既具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

38、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领袖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2、太平天国关于土地分配和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之所以是一种空想,是因为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没有好处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 B、 C、 D.23、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回答下列问题:(l).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39、众的矛盾 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2)、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和拜上帝教的矛盾23、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25、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

40、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事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效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摘自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免,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好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楼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主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天朝田亩制度请回答:(1)材料一规定了哪几点分田标准?(2)据材料二是关于哪方面的规定?其原则是什么?(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

41、同社会思想是什么?(4)依据材料分析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25、(1)男女平等;按人口多少分配;好田与坏田搭配;田少的地方可迁移到田多的地方。(2)关于财产的分配方面;“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3)财产公有,处处平均。(4)它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规定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多生产对农民没有实际好处,它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它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因而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基础金题三1、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水平高于此前的历次农民起义,能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不包括A、其纲领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它建立了一个

42、绝对平均的社会C、它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它担负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2、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是旧式农民战争,主要因为A、以拜上帝教组织来号召群众 B、洪秀全等领导人不是新生产方式的代表C、领导集团出现内讧 D、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纲领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英法两国采取“中立”政策,其实质是A、两国狡猾外交政策的运用 B、希望太平天国和清政府两败俱伤C、争取外交上的有利地位D、为达到扩大侵略的目的,而对清政府施加压力4、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B、

43、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 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5、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革命政权6、天京事变可以说明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即A、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安乐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避免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7、1855年,太平军将领石达开在鄱阳湖湖口大败湘军,其战略目的是A、巩固天京大本营 B、推翻清朝统治C、断绝清政府财源 D、

44、解除天京之围8、“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下列关于这句话含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B、以宗教为组织形式去发动群众C、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 D、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9、1860年夏,英法侵略军一面在北方武装进攻清朝心脏地区,一面在江浙一带协助清朝地方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于这种局面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完全屈服 B、侵略者要保护在通商口岸的权益C、侵略者开始与太平天国为敌 D、与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一致的10、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农民阶级有力量破坏旧制度,却没有能力建立新制度农民阶级既是革命的,又是落后的农民起义

45、或革命不是被镇压,就是自行蜕变中国革命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努力,而单纯的农民革命又不能成功A、 B、 C、 D.11、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认为:“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运动的规模空前巨大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 B. C、 D.(2)、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较以往的农民战争最为突出的是A、组织了强大的武装 B、建立了控制地域广大的政权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推翻了封建王朝12、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主要是因为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空前B、建

46、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1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14、下列关于外国侵略者对待太平天国态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太平军进军南京中曾出兵干涉 B、一度伪装“中立”C、清政府借师助剿后才开始进攻太平军D、充当镇压太平大国的主力15. 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是: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C、反对封建制度的农民起义 D、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16、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

47、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封建设落的封建统治17、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A、仅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B、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历史作用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1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19、某中学高中三年级一班同学围绕“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成败”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讨论中也涉及到“如何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问题;还有同学引用了江泽民的两段讲话“我们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

48、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在会见美国宗教界人士代表团时江泽民又说:“欢迎美国宗教界朋友到中国亲眼看一看中国情况,为增进中美两国宗教界和人民的相互了解作出积极的贡献。”有同学将课堂讨论进行了整理,请回答下列宗教问题。(l)、下面是四位同学在课堂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其正确的是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仰者而言的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扬无神论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有四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教义一致 B、吸收改造 C、继承和发扬D、完全不同(3)、基督教的哪一思想对发动农民起义最有影响,看法比较一

49、致的是A.忍耐思想 B.仁爱思想 C、平等思想 D、自由思想(4)、课堂讨论中,有同学专门解释了李大钊对太平天国的一段评论。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A、缺乏科学理论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5)、江泽民的讲话表明,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宗教A、有其自身规律,要顺其自然 B、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宗教作用利大于害C、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D、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相适应21、阅读下列材料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指太平军),捻(指北方农民起义

50、军捻军)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臣等综计天下大局,是今日之御夷,譬如蜀之待吴,蜀与吴,仇敌也,诸葛亮秉政,仍遣使通好,约共讨魏。摘自恭亲王奕訢等清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111)请回答:材料中“换约”的条约指的是什么条约?从材料中反映出清政府官员对待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者各是什么态度?材料中“约共讨魏”意指什么?它导致清政府制定什么政策?新思想的萌发基础金题1、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和实质是A、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B、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51、的进步探索C、抵御外国侵略,寻求强国之路 D、介绍西方地理历史,开眼看世界2、在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表现在A、军事技术方面 B、历史地理方面 C、社会制度方面 D、思想文化方面3、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带有强烈小农意识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A、B、C、D、4、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D、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以维护其统治

52、5、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A、引导人民了解外部世界 B、探索救国救民之路C、批评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 D、介绍西方的先进技术6、鸦片战争后出版的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是各国律例康輶纪行四洲志瀛环志略A、 B、 C、 D、7、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的中国人寻求西方真理的结果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8、鸦片战争后,提出新思想的人主要是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中的爱国知识分子农民阶级中的先进人物鸦片战争的抵抗派A、 B、 C、 D、9、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倡的新思想,对中国近代历史影响最大的是A、寻求到了抵御外国

53、侵略的最好办法B、开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思想先河,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C、是地主阶级中学习西方的先驱,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反侵略思想D、是在民族危机下仓促形成的,并未真正付诸实践10、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的政治方案是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建立君主立宪制C、实行开明君主制 D、巩固封建君主制11、下列内容属资政新篇的是以法治国实行保险事业同外国自由通商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A、 B、 C、 D、1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震动下,一部分人开始寻求改变现状的道路和学习外国长处,他们大多属于A、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B、爱国知识分子C、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 D、下层群众中的先进者13、鸦片战争给中国带

54、来的最深层次的影响是A、中国的国门被打开 B、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高潮C、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领土等主权遭到破坏14、资政新篇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未引起广泛的影响,其根源是A、战争形势下无暇顾及 B、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C、出现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D、超越了农民战争范围15、以下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改造社会方案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B、都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精神C、都要求推翻地主阶级统治 D、都带有无法实现的空想色彩16、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

55、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17、姚莹康輶纪行一书介绍了A、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历史地理 B、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历史地理C、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D、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18、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洪秀全是农民运动的领袖,不可能领导实行B、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C、紧张的战争环境下无法实行D、方案具有空想性,不可能实行19、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中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主张有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主张发展工商业主张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主张文化交流A、 B、 C、 D、20、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

56、领方案 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C、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D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2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22、资政新篇的主张A、是对两千多年来农民战争的基本总结B、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发展C、把西方的社会制度移植到中国 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3、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重要区别在于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

57、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翻译外国书报24、资政新篇没有实施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25、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和实质是A、仿制西方武器振兴清王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挣脱封建统治牢笼26、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C、主张了解世界学习先进 D、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58、的迫切愿望。据此回答21-23题。27、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二者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愿望C、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2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29、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果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基础金题(一)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集团面对的主要问题是A、是否调整生产关系B、如何解决内忧外患C、是否倚重汉族官吏

59、D、如何迎接机遇挑战2、洋务派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C、发展资本主义 D、维护清朝统治3、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位于A、长江流域B、淮河流域 C、东南沿海 D、北部沿海4、洋务派与顽固派一致的认识是A、学习西方B、维护清朝统治C、“以夷变夏”D、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5、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破坏6、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出现新的转机,以培养服务于社会的人才为目标始于A、洋务派兴办的学堂 B、维新派兴办的学堂C、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D

60、、 教会学堂7、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区别是A、阶级立场不同 B、对农民革命的态度不同C、对社会制度认识不同 D、对西方先进科技的态度不同8、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A、创办天津机器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10、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

61、“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道,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这表明A、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西方列强B、李鸿章筹办海防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C、李鸿章筹办海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与列强妥协的条件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实质是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发展自由资本主义12、洋务派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A、慈禧太后对洋务派比较信任和赏识 B、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外C、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D、洋务派拥有实

62、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的赏识13、顽固派和洋务派的斗争其各自的出发点是A、互相对立B、完全一致C、大同小异 D、互为补充14、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有洋务派与顽固派的阶级本质相同洋务派和顽固派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目的相同洋务派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A、 B、 C、 D、15、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筹划海防 D、培养人才16、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都引进西方科学技术都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A、 B、 C、 D、1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洋务运动中

63、的民用工业的本质差别是A、资本来源为私人 B、企业性质 C、根据市场需要经营D、企业规模小18、近代人诗言:“轮船电报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自商举,不闻岁举查帐员,股息多少任所予。不恰舆情无是非,事事输入糜费巨”,诗中所言反映出A、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办C、官督商办的资本主义企业举步艰难 D、洋务运动成效甚微19、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是一种进步现象,主要是因为A、它是封建性的近代企业 B、它给古老的中国注入了资本主义因素C、多采用官办的方式,规模较大 D、促进了资本主义民用工业的产生20、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

64、的根本分歧在于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21、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D、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2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包括: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创办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A、 B、 C、 D、23、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和第一个民用工业分别是A、安庆军械所、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军械所、上海机器织布局C、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24、阅读下列关

65、于洋务运动的几则材料材料一 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臣发愤为难,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去年英人虚多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用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材料二 如铜、铁、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国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财用极纳。丛爵渊鱼之喻,何堪设想?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跨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

66、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捕、此军团之大利也。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材料三 改革派人士认为,了解西方的最好途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他们相信西方人志在贸易,而不在领土。因此,中国的方针是用商业特权安抚侵略者,用物质的诱饵来控制他们。地方上有几位高级官员赞成和平的外交策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李鸿章。他后半生尽力维持和平,从不轻言战争。 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四 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民族独立,一是国家富强,当时一种观点(洋务派)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就自然解决

67、了。中国革命论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从日本的发展中得到什么认识?有何局限性?(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见,洋务派在抵抗外来侵略方面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从材料三、四可以看出,洋务派所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并说明其主要意图。对此,你有何认识?(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洋务派在寻求富强的指导思想上有哪些致命的弱点? 25、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民间资本大量投资铁路C、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D、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促进26、洋务派最早创办的近代民用企

68、业属于A、航运业 B、采矿业 C、冶铁业 D、纺织业2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8、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民间资本大量投资铁路C、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D、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促进基础金题(二)1、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建立了近代化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2、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企业主要集

69、中于我国目前哪两大工业地带A、东部沿海工业地带、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B、津京唐工业地带、长江沿岸工业地带C、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辽中南工业地带 D、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津京唐工业地带3、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汉阳铁厂的有利条件包括汉阳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且可以利用廉价的水利、交通条件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早,引进外国技术比较方便受列强侵略严重,自然经济瓦解较深,可获得较多的廉价劳动力创办时可利用京汉铁路将北方的煤运到该处 A、B、 C、 D、4、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创办洋务企业的官员贪污腐败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压制 D、未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5、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

70、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A、新式学堂成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了科举制度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6、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实质是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7、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出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D、这些地方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9、下列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都由洋务派创办采

71、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于中国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 A、 B、 C、 D、10、据统计:“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 B、加快了长江流域的民族工业发展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有一定抵制作用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沙船之所以日见少者,皆因(外国)夹板日见多之故。沙船船货皆有捐厘,而夹板无之,此其利息不如夹板也。沙船非顺风不能行驶,而夹板则旁风亦能开行,此其迅速不如夹板也。沙船有风涛之险,有盗贼之虞,而夹板则炮火齐全,船身坚固

72、,皆无是虑,此其安稳不如夹板也。沙船之利,初则为夹板所分,继且为夹板所夺,阅日既多,遂成废亡。 摘自丁日昌河运难复扩充海运情形疏 材料二1864年任江海关道的丁日昌密查:“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写立笔据,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上海为中华通商总汇之区,其中仍与洋商合伙贸易者十之七八,自置货物贸易者十之二三。合伙贸易之船,亦多托洋行代报。缘洋商之货,进出只须完税,并无捐项,华商之货,进出既应完税,又须报捐。华商避捐,因托洋行,洋商图利,愿为代报。船货之是洋是华,专凭商人自报,既属无从分别,又复难以查禁。” 材料三1864年福建调查:“闻有

73、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买其修葺之料也。此等商船,闽省系用外国牌照旗号,并不报明地方长官立案,亦不由地方官另给牌照,并仍旧各国领事官管辖,其船只入港牌照,亦送领事官存查,迨出港再向领取。是不过商人图籍洋船之便利,而洋人之稽查防范,不使内地商人窃擅其技,已可概见。” 材料二、三均摘自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回答:(1)从材料一看,中国原有帆船航运业废弃的原因是什么?(2)从材料二、三看,中国民族轮船航运业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分析其原因。11、(1)五口通商后,外国夹板船、火轮船侵入中国航运市场。由于外国船只享受经济特权,可以不交厘金,而中国帆船必须缴船捐厘金;

74、中国帆船比外国船只落后,如坚固、速度等方面不如外国;外国船只设有炮位,可以抵御海盗劫掠。所以在市场竟争中,中国帆船航运业逐渐衰败,最终遭到外国航运业排挤而废弃。(2)不是从原有的中国帆船航运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由华商雇佣或购买外国轮船,托名或挂名洋行代理,也就是以外国轮船航运业附庸的形式出现的。原因:由于清政府不鼓励华商开办轮船航运业。华商得不到政府保护,反而要受政府的限制,而洋商交纳的捐税不多,所以甘愿作外国轮船公司的附庸,以逃避捐税。由于洋商垄断着轮船管理、驾驶技术,掌握着轮船配件,迫使华商不得不依赖他们。12、阅读下列材料: 李(鸿章)与外人朝夕共事,西情认识益明,益知欲图自强,必

75、须学西人制器之器,欲学其制器之器,必须变通旧章。1864年致书恭亲王,发挥他的主张,议论更为透彻。原书略云:“泰西各国,明于制器尚象之理而得其用,所凭借以横行海外者,尤以轮船与火器为最。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知细心,以故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人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人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其演习之弁兵,使由而不使其知;其创制之员匠,则举国尊崇之,而不以曲艺相待。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

76、不能及。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请回答(1)据李鸿章所述,泰西各国凭借什么而横行海外?(2)李鸿章指出中国士大夫和武夫有何弊病?(3)针对李鸿章的意见,你对清廷有什么改革建议?12、(1)船坚炮利,即先进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2)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粗蠢而不知细心”;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不承认中国科技落后,蔑视外国科技为奇技淫巧,呈现出自大和自卑的矛盾心态。(文字可以不同)(3)建议: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创办新式机器制造业;派遣留学生,去欧美各国学习轮船驾驶和机器制造技术;开办新式学堂,培养

77、技术人才。(允许发表不同见解,对有创见的答案可适当加分)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有哪几种性质的近代企业?简述其产生的背景。评述他们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13、类型:外资企业、洋务派开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2)背景:鸦片战争后,外资开始在通商口岸和租界开办工业。由于受外资企业的影响,洋务派开始创办企业。受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3)影响:外国在华企业虽然刺激了中国工业的形成,但他们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洋务派兴办的企业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技术,培养了技术人才,有利于中国资本

78、主义发展和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1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谈谈你的意见。14、同意。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首开兴办近代工业风气;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教育方面,创立了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人才;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基础金题(三)1、19世纪90年代,以下企业中工人人数最多的是A、外商经营的近代企业 B、洋务派经

79、营的民用工业C、洋务派经营的军事工业 D、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2、中国农民阶级与无产阶级是天然的同盟军,主要因为A、政治地位相同 B、经济地位相同C、农民是无产阶级的来源 D、革命目标一致3、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举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4、关于“中国近代工业”概念,其“近代”含义的实质是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办的企业的诱导而兴起C、不是工场手工劳动,而是机器生产D、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5、中国无产阶级A、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80、产生 B、晚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C. 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时产生 D、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6、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客观上所起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A、使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的市场 B、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C、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技术条件D、其利益刺激了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7、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有些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B、香港的政策自由C、内地投资环境较差 D、与国际社会接轨8、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

81、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外国技术依赖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C、外国资本主义支持 D、中外合资生产9、19世纪9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分布最为集中的企业不在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而在外商经营的近代企业中,这是因为A、工资待遇较高 B、工作环境相对好C、剥削程度较低 D、资金充足,享有众多特权10、中国的早期资本主义工业主要分布在A、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江南地区 B、矿藏资源丰富的地区C、最早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 D、交通便利的内地城市和地区11、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之所以早于资产阶级,最主要原因是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制约商品经济

82、的发展B、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C、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滞后 D、传统的重农思想使人们对工业利润认识不足12.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得快C、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13、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因为A、先于中国资产阶级诞生于外商企业 B、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C.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D、深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14、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新的阶级力量发展的是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外国在华企业的建

83、立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A、B、 C、 D、15、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A、私人投资兴办 B、实行封建管理C、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举办 D、受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诱导16、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A、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17、下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在通商口岸的是A、陈联泰机器厂B、发昌机器厂C、贻来牟机器磨坊D、继昌隆缫丝厂1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有所发展,但最终没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C、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D、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19、

84、19世纪80年代有不少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民族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依赖性 B、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对立C、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对立D、清政府财政困难2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的差别是资本来源为私人企业规模小根据市场需要经营企业性质不同A、 B、 C、 D、2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主要是指A、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B、与封建势力关系密切C、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D、没有相应的政权保障22、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B、资金少、规模小、技

85、术力量弱C.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23、如图,分析下列问题(1)、举例说明图中上海地区存在哪几种新的经济形式?(2)、据图分析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3)、简要分析上海地区新式经济因素活跃的各种因素。(4)、联系课本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相互间关系?23、(1)、有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外商企业如耶松船厂;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如发昌机器厂。(2)、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分布不平衡,行业不合理。原因在于:东南沿海地区是外来势力最早入侵地区,最早开埠通商的地区,外来生产方式、科

86、学技术最早传入的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比较早也是洋务运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此外,这一地区经济发达权业、手工业基础较好,水运交通发达。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剥削,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这样决定了民族工业相对集中在轻纺工业部门。(3)、外国侵略势力最早侵略的地区之一;经济基础较好;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中心;水运交通便利。(4)、外来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冲击自然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和外商企业刺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又进一步冲击封建自然经济,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受到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举步维艰

87、。甲午中日战争基础金题l、1894年,清政府丧失黄海制海权的主要原因是A. 李鸿章推行“保船避战”的方针 B、北洋舰队主力被歼灭C、北洋舰队将领临阵脱逃 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2、最能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C、意味着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D、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3、马关条约中对当时日本垄断资本的迅速发展作用最大的是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勒索巨额战争赔款C、增开内地通商口岸 D、允许在华开办工厂4、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失败深刻说明了A、当时中国没有实

88、力与西方列强抗衡B、要取得反侵略斗争胜利必须进行反封建斗争C、中华民族富有抗争精神,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D、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5、19世纪末英国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B、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以发展其在远东的势力C、乘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D、对中国东北、朝鲜有野心,但准备尚未就绪6、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避战求和”的投降政策 B、清军武器装备落后C、清军将领大部分贪生怕死 D、日本有英美等国支持7、不属于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的相似之处A、涉及到交通运输方面 B、有开埠通商的规定C、有割地赔款的规定 D、清政府承认侵

89、略者对中国邻国的控制8、马关条约不同于南京条约的突出特点是签订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便利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通商口岸已深入中国内地A、 B、 C、 D、9、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一事表明法国履行与俄国同盟关系俄日矛盾上升帝国主义之间既勾结又斗争德国侵华野心暴露A、 B. C、 D、10、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的主要原因A、迫于俄法德三国压力 B、中国付出赎辽费C、中国人民反抗的结果 D、英美“调解”11、1895年,俄国纠合法德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企图将来独占东北地区B、通过此举笼络清政府,以便控制清政府C

90、、日俄战争中俄国失败,对日进行报复 D、打破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独占局面12、“三国干涉还辽”的真正结局是辽东半岛A、被中国收回,维护了国家主权 B、表面上收回,但仍处在日本控制之下C、置于俄国势力范围之内 D 为俄德法三国共同占领13. 俄德法三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这充分说明了A、德日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激化 B、日本已不能独霸中国C、德俄法三国利益完全一致 D、帝国主义之间既争夺又勾结14、法国参加干涉还辽事件的主要原因是A、与德国争夺远东地区 B、与日本争夺中国东北C、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D、为了取得在华优势15、马关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承认日本对中国邻国的殖

91、民统治 B、日本割中国大片领土C、赔款数额空前巨大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6、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D、列强将加紧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签订马关条约引发的历史现象有帝国主义加紧对华资本输出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反清起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AB、C、D、18、威廉二世说:“俄国的真正使命是在东方,引导他向东发展,是

92、符合我们的利益。”德国为此而采取的行动是A、与俄国共同迫使日本“还辽” B、出兵占领胶州湾C、对甲午战争持“中立”态度 D、与奥匈结盟对付俄国19、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20、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B、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加大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21、阅读以下与马关条约签订有关的材料:材料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足

93、,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定条款节略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难道不准分辩?”伊藤:“只管辩证,但不减少。”李:“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之所为。”伊藤:“日限既定,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摘自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材料二有人说日本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材料三张之洞:“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切筹商,伏与利益,亲立条约,恳其实力相助,问其所欲,许以重酬,绝不吝惜。” 摘自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请回答:(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由朝鲜东学党人起义而引发 B、朝鲜国王请求中日双方帮助镇

94、压东学党起义而引起C.中日两国军队冲突而爆发 D.日本统治者借口朝鲜事变蓄意发动(2)日本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的兴起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丰富 B、接受消费市场 C、农业基础好D、海运方便(3)从材料一看,对话双方态度怎样?(4)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5)据材料一、二说李鸿章“是天生卖国贼”,你对此有何看法?试举例说明。(6)根据材料一、三分析李鸿章和张之洞在对日本态度上是否有原则性差异?为什么?21、(3)日方盛气凌人,蛮横强硬;中方狼狈应酬,俯首听命。(4)不完全正确,因为马关条约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而是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造成的。(5)说李鸿章“是天生卖国贼”是不对的,

95、因为李鸿章大兴洋务,兴办军事工业,扩建北洋海军也有抵抗外来侵略的一面。(6)张之洞为反对日本而向英俄德等出让权益的作法与李鸿章的投降主义没有区别。22、1995年4月,马关条约百年百人访问团来到日本,在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举行纪念会,说马关条约让台湾脱离中国,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试结合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评价上述观点。22、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

96、国的国防。台湾在国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东南沿海的门户。台湾的割占,破坏了海防,更便利帝国主义入侵沿海。对台湾带来灾难。日占台湾的目的是掠夺台湾,将台变成日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成为日的殖民地,长达半个世纪的掠夺,破坏了台湾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贫困落后。因此,百年百人访问团的所作所为,是对历史的曲折,严重伤害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其实质是对祖国的背叛,充分暴露了他们分裂祖国,要求台独的丑恶行径。23、阅读下列材料: 1898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援军在鸭绿江的大东沟登陆;17日上午返航时,突然发现敌舰,丁汝昌当即下令迎敌,各舰响起了战斗的警报。当时我方有镇远、定远

97、两铁甲舰,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平远、超远、扬威、广丙、广甲十兵轮,镇中、镇南两炮船,另有鱼雷艇四艘,计有大小舰船18艘,共31000吨。敌方有吉野、严岛、松岛、桥立、扶桑、千代田、秋津州、高千穗、浪速、赤诚、比睿、西京丸等战舰12艘,共38000吨。北洋舰只轮机旧,航速慢,但有两舰吨位比较大,火力强,装甲厚;日本舰只式样新,航速快,但最大的舰只却只有4000吨。双方舰队装备虽各有优点,但总的来说是敌强我弱。 章开沅、陈辉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上文,中国还是日本的装备较为优胜?(2)假设你是当时中国的将军,你会采用什么战略应战?(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你认为与战舰素质是否有

98、关系?还有其他原因吗?试加以说明。23、(1)从数量看,中国占有优势(中国大小船18艘,日本12艘),但从总吨位、轮机新旧、航速快慢等来看,中国居于弱势。因此从整体看,日本装备较为优胜。(2)中国的战略应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充分发挥吨位比较大、火力较强的两舰的作用,或以这两舰掩护其他舰只,寻机歼敌。因敌舰速快、舰只总吨位大于我方,不可与敌硬拼。(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创见的答案可适当加分)(3)有关系,但不是根本的问题。中国战败的原因,还与清政府政治腐败;慈禧的主和与李鸿章避战求和,妥协退让,致使中国在战争中被动挨打,一败再败;清军军备松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等因素有关。24、试从日本

99、的大陆政策及其对朝鲜的侵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这场战争在政治、经济上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日本是一个小岛国,却能击败幅员广大的中国,你认为中国应从日本获胜中得到什么教训?24、(1)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仍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派兵开进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撤军,反而继续大量增兵,蓄意挑起战争。(2)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导致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列

100、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上,新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列强侵华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战后列强纷纷向清政府提供奴役性的贷款,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从此,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3)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单纯引进西方先进设备不能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是资本主义的对手。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官。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

101、月)材料二 (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 日俄朴茨茅斯和约(1905年9月)材料三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苏美英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注: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容。材料四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中苏关于

102、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2)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什么做法。戊戌变法基础金题(一)1、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这是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提出变法是救亡图存

103、的惟一出路2、光绪帝支持变法的目的是A答谢康有为救驾 B挽救民族危亡C、与慈禧争夺权力 D、做一个有为之君3、下列有关康有为成立保国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得到皇帝的默许 B、与民族危机加剧有关C、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是救亡图存的政治团体4、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 B、实行铁路国有政策C、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D、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5、慈禧太后扼杀“百日维新”的过程是控制官吏任免权袁世凯告密荣禄任直隶总督宣布“临朝听政”A、 B、 C、 D、6、“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A、袁世凯的告密B、光绪帝的被囚禁 C、顽固派的强大D、帝国主义的破坏

104、7、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A、光绪帝和部分清朝官员 B、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C、爱国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地主和民族资产阶级8、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 B、 C、 D、9、京师同文馆、时务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共同点不包括A、培养目标是非旧式的封建官吏 B、由维新派主持创办C、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D、顺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10、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挽救民族危亡 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基础金题(二)1、下列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05、创造条件的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洋务运动的刺激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收回权利的斗争A、B、C、 D、2、封建顽固势力与维新派之间论战的最基本问题A、祖宗之法能不能变 B、是否实行君主立宪制C、要不要改革教育制度 D、是否要向西方学习3、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4、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是A、革新政治 B、救亡图存 C、夺取政权 D、学习西方5、顽固派和洋务派在反对维新派上的相同之处是A、祖宗之法不可变 B、反对提倡民权C、反对提倡西学 D、反对创办新式学堂

106、6、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7、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A、论战最先打破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8、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A、以救亡图存为

107、号召,符合时代要求 B、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C、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 D、力图扶植清朝统治,得到上下广泛支持9、 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 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10、下列观点中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

108、之潮流,顺者昌,逆则亡。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上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向西方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也是向西方学习,但却是不同的结果,完成下列这些问题。11、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A、 B、 C、 D、12、康有为认为“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足矣”,这一主张的根本依据应是A、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

109、功 B、中国与日本的国情基本相同C、其他国家的改革很不彻底 D、日本通过改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14、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A、都是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都借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都是强化封建统治的改革 D、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

110、资本主义的道路15、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16、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提出救亡图存的惟一出路17、戊戌变法运动空前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18、康、梁维新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A、按西法编练新军 B、设制度局,为新政变法C、进行地方官

111、制的改革 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1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的维新变法根本措施是: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 B、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C、变科举,开学校 D、办报刊,立学会20、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的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 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21、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22、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112、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23、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厌也。”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此人的主张是A、加强君主专制 B、建立皇族内阁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2)简要介绍一下此人所主张的观点,这种方案在中国能实现吗?为什么?(2)君主立宪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

113、形式,现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一般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以英、日、比、荷、西等国为典型代表。中国之所以不能实行君主立宪制,维新派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不愿中国强大起来,维新运动只能以失败告终。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

114、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元论竭蹶步(意为: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今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欲? 材料三 中华而自安卑弱,不欲富国强兵,为天下之望国也。则亦已耳。苟欲安内攘外,君园子民,持公法以永保升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 以上为郑观应盛世危言 请回答:(1)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3)郑观应认为中国要富强应从什么方面入手?依其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简述理由。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基础金题1义和团“扶清灭洋”

115、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A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B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C. 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 D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2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本意理解得比较确切的是A维持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保卫大清国,反对外国势力入侵C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侵略D扶持大清皇帝,反对一切外国事物3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反映了义和团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A B C

116、 D4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A美国已经取得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C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5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D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义和团前身进行反清活动,后又提出“扶清”口号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民族矛盾尖锐C顽固派支持义和团D.为减少运动的阻力7.“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

117、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 顽固派支持山东义和团C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 D山东所受宗教侵略最重8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其根本原因在于A. 义和团运动反清又反帝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C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清政府由抵抗到投降9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其主要共同点是A与封建制度衰落有关 B反映了民族矛盾的上升C在洋务运动破产基础上兴起 D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10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其目的主要是A镇压义和团铲除心腹之患B命清军与洋人剿灭义和团C. 取悦侵略者以保住统治地位D剿灭义

118、和团以逞威风111900年6月10日,英使窦纳尔致英国外交大臣的信中说到:“以庆亲王为代言人的总理衙门已不再是中国统治的代表了,我认为推动这个政府的一架杠杆,现在已被压得粉碎。”这是因为A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C戊戌变法法令中,政府机构撤并的冲击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12辛丑条约规定拆毁大清炮台后,帝国主义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这一规定的实质是A.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B保护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保护外国铁路公司利益 D解除中国武装1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各项最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

119、向外国侵略者保证开放中国内地D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14.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协定关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列强可以在华设厂强占租借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与山海关铁路沿线A BCD15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一重大变化反映出A该部级别特别 B该部职能专门化C清朝对外交往扩大 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16下列对于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的评价,正确的是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义 B带有笼统排外性质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7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

120、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18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A B C D19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20义和团团民旨在排外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列强侵略加剧 B民族危机加剧C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D农民生产者的经济地位低下和文化上的愚昧落后21、

121、义和团运动兴起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A农民阶级的运动也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D义和团不断变换斗争口号,斗争目标不明确22、如何全面评价义和团运动: 22、积极意义: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扶清”是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灭洋”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反映。粉碎了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防止了列强使中国殖民化的企图。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局限性:以封建迷信的形式出现表现了闭关锁国的国民的

122、落后性。“灭洋”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对封建统治认识不清,表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3、根据下列两幅图,概括19世纪末,中国两大政治运动的区域性特点及相互关系,并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因素分析原因。3、区域性特点:戊戌变法运动兴起于南方;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北方。形成原因:经济因素,南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对发达;北方相对落后,自然经济根深蒂固。阶级关系因素,南方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北方则主要表现为农民、手工业者的秘密结社。思想因素:南方资产阶级维新派新思想传播较广,北方则盛行小农平均主义和封建迷信。关系:虽共同形成又一次革命高潮,但各自为战,没有有机结合。原因:民族

12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害怕人民革命,而依靠无权的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变革。农民的落后性,盲目排外的思想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4、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救亡主张不尽相同。例如:维新派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说“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贴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24、维新派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贫弱。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

124、挽救民族危亡。义和团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 维新派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社会改革,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求得富强和独立;但它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主张正面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其局限性在于它不包含进行国内社会改革的内容,还带有蒙昧迷信和笼统排外的倾向。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基础金题1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平均地权”方案在本质上A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纲领 B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C没有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 D.实行后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2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

125、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主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3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4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A.它是同盟会成立后,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C革命党人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气概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加速了革命进程520世纪初,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 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够成熟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革命纲领 D.武装

126、起义的计划不周密6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是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 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7康有为、梁启超在短短几年内,从时代旗手沦为时代的绊脚石的原因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因为清政府决定实行君主立宪C革命危害了他们的阶级利益D逆历史潮流而动,竭力维护清朝统治8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主张兴民权的不同之处是A主张给人民一些基本的民主权利 B主张给资产阶级以参与政权的权利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D反对保留君主,主张建立共和政体920世纪初,同盟会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表明A

127、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B革命派具有独立的武装力量C革命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民主革命深入发展10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D提出平均地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11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相同点是A都反对封建土地制度 B都要实行土地国有C都要把土地无偿分给农民 D都要平均分配土地1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

128、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13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没有提出反封建土地纲领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14同盟会纲领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腐朽的满清贵族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在华统治C建立由汉民族统治的政权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5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就其实质而言是A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B洋务派和顽固派论战C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D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16中国同盟会被

129、称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因为(多选)A以兴中会、华兴会和日知会等革命团体的联合为基础B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C建立了从中央本部到各地支部的组织系统D推举产生了公认的革命领袖17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有(多选)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B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C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8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引入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最早是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同盟会时期C中华革命党时期 D兴中会时期19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自此之后,开始有了革命舆论战斗的阵地全国性统一的革命政党较为明确的反

130、帝要求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A B. C D.20萍浏醴起义的直接影响有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掀起了各地反清起义高潮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基础加速了革命发展进程AB C D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运用

131、历史和政治学科知识回答:(1)结合两段材料,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民族”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21、(1)民族革命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只有通过民族革命,才能摆脱满清的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外来侵略。政治革命是推翻帝国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2)孙中山以欧美为借鉴

132、,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将会出现的严重的财富不均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对立的问题。(3)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区、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中华民族。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朝的灭亡基础金题一1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起义士兵的幼稚无知C革命党人认为有“资历”的人才能号召群众 D在特定的条件下,革命党人群龙无首2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一个A资产阶级革命派完全掌权的政权 B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

133、旧官僚的联合政权C立宪派占主体的资产阶级政权 D革命派所建立的第一个地方革命政权3武昌起义,新军成为主力,主要是因为A新军不满清朝统治 B新军中青年知识分子倾向革命C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 D湖北革命党人长期宣传、组织工作4武昌起义成功的客观条件是A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 B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C黄花岗起义有重大影响 D义和团运动震撼了晚清统治51911年武昌起义是由同盟会直接领导的原来的计划被偶然因素打乱其成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胜利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A B C D.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当1911年革命到来时,革命者利用了这种不满,并在学生和士兵中做了有效的工作。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

134、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革命运动仍迅速传遍全国。请回答:(1)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武汉地区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19世纪晚期张之洞在此设立汉阳铁厂,简述武汉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要素?6、(1)首先,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各种学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成为革命党的骨干。其次,武汉是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武汉人民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第三,革命党人

135、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文学社、共进会的大量宣传、组织工作。第四,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第五,新军士兵主动斗争,第六,清朝专制统治日趋衰落等。(2)首先,武汉地区交通便利。卢汉、粤汉铁路在此交汇,汉水在此汇入长江,加之公路等,煤炭,长江、汉水的水利资源等。江汉平原是著名粮食产地,又是重要产棉地区,是铜铁、纺织等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武汉地区是我国近代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条件。第四,武汉是较早对帝国主义国家开放地区,客观上便于内外交流。基础金题二1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在经济方面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设立实业部”,反映资产阶级领导

136、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推翻清政府 B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C.平均地权 D建立民主共和国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3武昌起义后出现“南北议和”的根源是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破坏革命 B湖北军政府中混入了立宪派和旧官僚C帝国主义对革命派施加压力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4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革命”。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5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都是资产阶

137、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在根本上是因为A中国广大民众觉悟程度太低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C帝国主义的干预和破坏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 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C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D没有改变中国的政体7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的态度由准备武装干涉变为“严守中立”,又变为扶植袁世凯策划“南北议和”,造成这一系列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B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得失C袁世凯卖国求荣 D清政府土崩瓦解8清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 B北洋军阀集团的武力逼宫C资产阶级立宪派倡导

138、的立宪运动 D满洲贵族的腐败无能9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中重申保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其思想根源是A对列强帮助中国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抱有幻想B不敢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C希望换取列强对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承认D愿与列强建立“邻谊之笃”和“提携亲爱”的关系10武昌起义后,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对革命形势的发展有何影响: A促使帝国主义放弃武装干涉计划B促使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C促使袁世凯停止武力镇压而与革命党人议和D促使清朝统治加速瓦解11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能够迅速对全国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是A革命党人的长期准备和统一指挥 B起义士兵英勇奋战光复武汉三镇C人民群

139、众广泛参与,积极支援D一些立宪派和清朝官僚投机革命12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徂(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这段话表明孙中山A对帝国主义在本质上认识不清 B要兼程回国,亲自参加武装干涉C对国内发生的事件保持中立态度 D要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中立1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似的因素是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强调变革 D受西方进化论影响14辛亥革命时帝国主义列强企图干涉、破坏中国革命,但伪装“严守中立”:其原因不包括A列强介于革命和反动两种势力之间很难作出选择B清朝统治名存实亡的情况下,已经没有继续利用的价值C列强担心公开干涉后会引起规模更大的反帝斗争

140、D当时处于一战前夕,两大军事集团很难在中国采取一致的军事行动15.被称之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巨变的是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6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7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的原因有(多选)A控制北洋新军B立宪派的支持C帝国主义的扶植D革命党人妥协18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B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统治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建立民主共和国,让人民享有民主自

141、由191911年11月,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大臣,这件事不能说明下列哪一问题: A袁世凯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B.北洋军阀集团取代了满洲贵族的统治地位C清政府实际上徒具虚名D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的工作宣告完成201911年,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潜伏着失败的危机,原因是: A缺乏有威望的革命领袖 B帝国主义破坏革命C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控制大部分政权 D清政府起用袁世凯21、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C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2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最主要影

142、响在于A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B从此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新的阶段C奠定了孙中山在中国近代社会地位 D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部分任务得以完成23、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已无可救药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24、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当时“激进主义思潮”“情绪化”的结果,打断了当时通过改良走向近代化的进程,结果出现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结合史实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2)辛亥革命后出现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袁世凯的独裁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基础金题

143、一1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事件是A镇压“二次革命”,就任正式大总统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大总统选举法C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D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2袁世凯执政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宽松局面,主要原因是A人民的民主意识强烈 B袁世凯当时倾向民主C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各种政治力量制约的结果3护国运动中,梁启超、蔡锷等人的反袁斗争与孙中山的反袁斗争在客观上形成了同盟,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矛盾日趋解除B双方的政治观点已趋于一致C双方已结成同盟 D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4北洋军阀和晚清政府统治的主要不同之处是A政权性质不同B统治方式不同C人民的权利不同

144、D对列强态度不同5孙中山希望通过临时约法实现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但实际上没有发生效力,其关键原因在于A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 B临时约法颁布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已交出政权C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没有得到北方的支持 D.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620世纪初,康梁成为保皇派,辛亥革命期间,立宪派积极策动南方革命党让步,辛亥革命后,康有为参与帝制复辟,这些现象所体现的最本质的问题是A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相伴而生B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未能战胜改良派C.资产阶级内部不能团结对敌 D资产阶级的上层和封建势力的联系尤为密切7从讨袁斗争的结局来看,“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的成败主要取决于A孙中山是否直接

145、参加领导工作 B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C讨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D革命党是否采取武装斗争8袁世凯北京临时政府政权的特点是A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B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C表面赞成共和,实际上加紧专制统治 D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9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 B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C配合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D扩大立宪派的影响10以下对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组成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建立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制度C巩固民主共和,实现民主政治D壮大革命力量,以推翻袁世凯军阀统治11宋教仁案从本质上看,反映了A权力之争B共

146、和和专制的矛盾C日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和北洋军阀的矛盾12“二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的性质问题 B人心背向问题C国民党自身的局限性 D双方力量对比问题131913年,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之所以被称为“二次革命”,是因为A袁世凯废除了总统制,宣布称帝B袁世凯卖国,复辟倒退C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D完成辛亥革命未完的事业14从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到二次革命革命党人同袁世凯进行斗争的特点是A由武装斗争到议会斗争B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再回到议会斗争C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D由组织暗杀到组织全国性武装暴动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爆发“二次革命”背景的是A袁世凯政权善后大

147、借款B袁世凯制造了刺杀宋教仁案C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 D孙中山号召讨伐袁世凯16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制连任废除临时约法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A B C D17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A弥补财政赤字B支付外债C镇压国民党 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18“二次革命”的主要战场在 A江西和上海 B江西和南京C江西和广东D江西和安徽19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中都曾宣布独立的省份是A江苏 B安徽 C广东 D江西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内阁成员方面,袁世凯本来认为:“革命人才,鲜当人意”,因而他开始拟定内阁

148、名单。“概属亡清旧吏,无一纯粹新人物”,使南方各界“咸怀不平”,但是为了表示这个新总统总算有几分“诚意”,他也作了些微小的让步。 摘自辛亥革命史材料二 袁世凯曾向杨度透露:“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摘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请回答:(1)材料一中袁世凯“微小的让步”表现在哪里?结合材料指出北洋政府的性质。(2)材料二体现了袁世凯怎样的想法?(3)结合政治知识,说明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20、(1)尊重同盟会,将司法、教育、农业、工商等“冷部门”交给同盟会控制。军阀独裁政权。(2)惧怕国民党的壮大,提防国民党通过竞选以合法手段打破其

149、独裁企图。(3)在近现代,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力量。任何阶级要夺取国家政权,掌握和巩固国家政权,通常需要自己的政党。袁世凯正是害怕这一点。基础金题二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C人民群众尚未掌握 D民族资产阶级软弱2与19世纪中晚期相比,促进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B外商企业的刺激 C列强的大力支持D政府奖励实业3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趋势,重工业发展缓慢,轻工业发展较为迅速,其原因不包括A

150、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B轻工业的风险系数没有重工业大C中国缺乏发展重工业的资源 D轻工业与百姓生计息息相关,销售市场较为广阔4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因素不包括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B资本家和地主在投资近代工业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土地或其他封建剥削C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 D资本家把资本投往信贷业,导致工业发展资金不足5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前期的短暂发展,充分说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逐渐深入人心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民族工业发展很难AB. C D6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

151、内基本因素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D维新派的活动7一战期间,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A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一股思潮 B政府的大力扶植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D新文化运动的推动819121919年的历史事实证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是A封建专制主义的压制 B帝国主义的侵略C官僚资本的排挤 D国民素质低下9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重要原因是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152、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产业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10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于这一时期无产阶级的壮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人数有了很大发展 B工人罢工次数增加C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且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有的工人罢工甚至是全行业同盟罢工1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三大热潮”,它的共同点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A. B C D.12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提供的下列数据主要说明了时间华资工厂华

153、资资本工人1913年1698家330824000元270717名1920年1759家500620000元557622名A华资工厂数量增加 B华资资本数量增加C华资企业中工人数量增加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13下表是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所占比重变化 表中反映一战中和战后初期日美英是侵华的主要国家中国对外贸易显著增长美日在华争夺十分激烈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国家1913年1918年1921年英国11.4%8.5%11.8%美国7.6%12.5%17.3%日本19.7%38%25%A B. C D.14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是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中国进口1.7亿

154、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B帝国主义不愿中国实现工业化,而要中国永远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资本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15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曾在上海设立铁路公司,兼任铁路协会名誉会长,中华银行的总董事长,永年保险公司董事长等职,这一现象反映了孙中山A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热切希望B放弃了对民主事业的追求C由工业资本家演变成金融资本家 D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16辛亥革命后,社会上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有(

155、多选)A以俄为师 B民主共和 C收回利权 D实业救国1719141921年被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其意思是指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B相对于外国资本,民族资本的发展空前迅速C中国轻工业发展显著D中国的重工业开始起步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1)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2)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客观条件?材料二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

156、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3)南洋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1999年上海高考题)18(1)迅速上升。(2)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的环境。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若指出北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也可给分。(3)外国侵略势力努力要继续控制中国市场。民族资本家具有反帝爱国的积极性。19、下图是民国初年东部沿海及长江

157、下游民族工业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长江南岸以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主。(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跟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有何关系?结合史实叙述之。(2)综观当时的民族工业分布情况,长江下游是民族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纺织业和面粉业发达。请分析形成这一局面的具体原因。(3)当时,苏南和苏北出现了哪些发展实业的有识之士?试评价他们的救国主张。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年 代合 计商 办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第一时期 187218941754889353469796第二时期 1895191368

158、52334234639080141年 代官办或官商合办外国人办(注)设厂数资本 (千元)资本所占 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第一时期 18721894 19 16196 331 103 28000 573 第二时期 18951913 86 2846 13 136 103153 46 上表统计资料中的三种企业依次分别属于_资本_资本和_资本。这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根据上表统计资料,同第一时期相比较,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基础金题一1导致新文化运动中内容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是A俄国十月革命B中国共产党成立C“五四”运

159、动 D“问题”和“主义”之争2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新文化运动有对东方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A B. C D3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后,提出“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其主要目的是为A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B缓和政治派系矛盾,鼓励学术研究C提高北大学术研究水平 D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4关于近代前期的维新派思潮

160、,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反对愚昧,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的富强促进中国对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A B C D6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改造传统的儒家思想B倡导西方思想文化,促进社会进步C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 D反对思想领域里的尊孔复古7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

161、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8下列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B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D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9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10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猛烈抨击传统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 B强调了全体劳动人民的解放C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D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1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162、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主张民主共和 D反对尊孔复古12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3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3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后期的新文化运动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性,但是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同时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14有人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提出“全盘

163、西化”的观点。运用政治学原理批驳这一观点。14“全盘西化”既是否定的,又是肯定的。“全盘西化”的“西”是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在中国搞“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同时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全盘西化”是否定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切,陷入“否定一切”的泥坑。“否定一切”之所以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继承,丢弃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也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盘西化”是肯定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陷入“肯定一切”的泥坑。“肯定一切”之所以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质变,保留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抹煞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实际上也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与“肯定一切

164、”是两个极端,同属于形而上学的一点论。15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多选)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鲁迅的狂人日记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6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C在文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17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思想潮中的偏激倾向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18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165、 D人民民主制基础金题二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是指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2下列关于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B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两个阶段C革命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始终没有变化D.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3五四运动中工人运动的基本特点A追求经济目的B受社会主义的影响C进入有组织的斗争阶段 D声援学生运动4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

166、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5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完全实现的是A外争国权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6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斗争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D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7从六月初,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这是因为A北京学生开始南下上海宣传 B北京学生运动遭镇压C上海开始进行三罢斗争 D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8五四运动与以往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是有广泛的群众基

167、础目的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ABC D9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应归于A学生罢课 B商人罢市 C工人罢工 D工商学的联合斗争10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对这话的正确解释是A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B工人阶级促成运动初步胜利C工人阶级自觉担负革命责任 D工人阶级的参加改变了运动性质11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反封建的成果更大A B

168、. C D.1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基本特点它有新的革命性质即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它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它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它有新的革命方法即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行民众的大联合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A B C D1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A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口号B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C它的先进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14下列对五四运动性质的表述,最具体明确的是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社会主义革命C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新民主主

169、义革命15五四运动与以往的民主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斗争目标B革命范畴C斗争结果 D群众成份16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A B. C D.16五四运动中,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完全没有实现的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益A B. C D17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权威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

170、好之故”。这段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受到十月革命影响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对俄国革命成功原因有正确认识A B. C D1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于A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C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革命胜利后,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0五四运动后,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战胜其他社会思潮的根本原因是A“五四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C中国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社会主义 D李大钊等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而斗争21、中国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

171、激烈,说明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力量中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救国真理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政治统治黑暗这些思想潮流对于中国的现实都有局限性A B C D22、1999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校学生,全国各界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和服从祖国人民需要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体现了(多选)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B既要勇于实践又要学习间接经验C理想的实现需要

172、艰苦奋斗 D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2)“五四运动”之所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因为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推动 D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增强(3)中国工人阶级从此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A新文化运动出现一批先进分子宣传十月革命B五四运动爆发C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 D中国共产党成立(4)五四运动是由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大专院校掀起的,试述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李大钊、陈独秀是五四运动

173、的领袖人物。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和“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2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代表顾维钩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日本代表宣称:胶洲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国对于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

174、字。美国代表提出:中日先于1915年就山东问题订约换文,1918年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或按照中日协定条件,或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 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材料二(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1分册材料三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

175、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23、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鸦片战争及其影响基础金题(一)1、C 2、C 3、B4、C5、B6、A 7、D8、

176、B9、C10、D11、B12、B13、D14、A15、D 基础金题(二)1、A 2、D 3、D 4、C 5、B6、C 7、B 8、C9、D 10、B11、B。12、B 13、A 14、D 15、B16、B17、C18、B19、A20、C21、B22、B23、B24、D27、(1)英国(或洋人、外国)为掠夺财富而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朝巡海缉私船(或水师、官吏)受贿,庇护鸦片走私。(2)义律始则抗拒缴烟,继则“自行”缴烟,又“不遵法度”,暗中破坏。迫使林则徐中断中英贸易,再反诬禁烟是“侵略”,制造武装侵华的借口。(3)英国把禁烟视为“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把这次冲突视为扩大对华贸

177、易“最有希望的机会”;诬禁烟是“侵略”;义律与“对华贸易有关的商人和制造家”(或鸦片贸易利益集团)都策划用武力“迅速而沉重的打击”中国(或“对中国人实行强力行动”);“有意于要永远占有”中国的岛屿,打开中国大门;经过周密策划而出兵中国。(4)鸦片流毒使中国银荒兵弱,清政府更加腐败;由鸦片走私而引起鸦片战争,结果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倾销中国,逐渐地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或中国的大门开始向资本主义列强开放);鸦片战争使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或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第二次鸦片战争 参考答案:1、A2、B3、A4、B5.D 6、

178、C 7、C 8、B 9、D 10.D 11、B 12、B 13、B 14、D 15.C16、C 17、D18、A 18、D 20.A21B22A23 A。其他选项不能成立:选项B洛可可艺术是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封建专制削弱的体现,其特征是小巧优雅代替了威严。选项C哥特式艺术是八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确立的反映,其特征是高、尖,给人以神秘恐惧之感,以符合基督教的神权统治。选项D罗马式艺术是奴隶社会的反映,其特点是巨大的模型建筑,这些特点都是附图所没有的。24、(1)就地理位置而言,主要进攻沿海沿江地区。因为英法远道而来,作战主要依靠海军,沿海沿江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就政治、经济意义而言,以进攻经

179、济重心(江南地区)和政治重心(京津地区)为主要目标。因为经济和政治重心被攻占,可以产生巨大的政治经济影响,能够更快地迫使清政府屈服,实现其侵华目的。(2)特点:一是被动抵抗,二是妥协退让。错误之处及危害:被动抵抗实质是消极防御,造成被动挨打,并失己之长,使敌人的优势得以发挥。妥协退让又加速了战争的失败并导致在中国只丢失极少数地方,在尚未根本失败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的和约。25、对华商品输出在鸦片战争后一度剧增,原因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便利了外国商品对华倾销;但在1844年以后商品输出基本上徘徊不前,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仍有抵制作用,也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使白银外流,降低了正常商品购

180、买力。而对华走私鸦片在鸦片战争后一直急剧增加,原因是中国战败后禁烟已难以实施。不满意。要求修改条约,以扩大在华市场,被拒绝后就诉诸武力,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26、C27、C28、A29、D30、A太平天国运动基础金题一:参考答案1、B2、C3、C4、D5、C8、B9、D基础金题二参考答案l、B 2、C 3、C 4、A 5.A 6、B 7、B 8、B 9、B 10.D 11、C 12、C 13、D 14、C 15.C16、D17、A18、B19、B20.D21、B22、C23、D、B24、B基础金题三参考答案1、B 2、B 3、C 4、A 5.C6、D7、A8、B9、C10.A11(1)、C (

181、2)、Cl2、C13.A14、B15、A16、B17、B18、A19(1)、D(2)、B(3)、C(4)、A(5).C21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把农民起义军视为最主要的敌人,对外国侵略者也要防范,但为镇压太平天国可对外妥协。联合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借师助剿”政策。新思想的萌发 参考答案:l、C2、A3、D4、A5、A 6、D 7、A 8、B 9、B 10、C 11、C12、B13、B14、D15、A 16、D17、B18、B19、C20、B21、B22、D23、C24、D25、B26、C27、A28、A29、A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基础金题(一)参考答案:l、B 2、D 3、A

182、4、B 5、C 6、A 7、D 8、C 9、B 10、B l1、B12、C13、B14、D15、A16、A 17、B 18、C 19、B20、C21、D 22、D23、A24、学习西方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外来侵略;没有认识到日本在学习科技的同时也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决政府财政危机、辅助军事工业,养船练兵。作用:有利于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学习西方技术,壮大军事力量夺洋人所恃;创办近代企业与洋人进行商战。不惜以妥协卖国力求和局。主要意图:维持与列强友好关系为中国的富强创造机会:西方列强是不会希望中国富强起来的。造成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西方侵略,中国只有先获得独立,才能富强起来

183、。 首先是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而不能从根本上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其次是对西方列强的态度妥协投降,没有坚决的反侵略精神c25、26、27、28、基础金题(二)参考答案:1、C2、A3、A4、D5、D6、C7、D 9、B10、D基础金题(三)参考答案:l、A2、C3、D4、C5、A 6、B7、A 8、B9、D10.C11、B12、B13、C14、D15、D l6、A17、D18、C19、B20、A 21、A22、C甲午中日战争 基础金题(一)参考答案:1、A2、D3、B4、B5、B 6、A 7、C 8、D 9.A 10、A11、A12、C13、D14、A15、D 16、D 17、A 18.A19、

184、C20、D21、(l)D(2)D25、(1)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旅顺、大连被沙俄租借;日俄战争后,沙俄将其在旅顺、大连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为争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同意苏联在中国旅顺、大连享有特权,后国民政府予以承认;新中国成立后,中苏订立协定,中国在旅顺、大连的主权得到恢复。(2)清末,中国国际地位低下,任人宰割;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掌握了自己的命运。(3)清政府对外妥协,出卖国家主权;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4)无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以武力争夺中国的领土,背着中

185、国拿中国的领土进行交易。戊戌变法 参考答案基础金题(一)1、A2、C3、C4、B5、B6、C7、D8、D9、B10、D 基础金题(二)1、C 2、A 3、D 4、B 5、B6、D 7、D 8、B 9、B 10、B11、C12、A13、14、B 15、D 16、A 17、D 18、D 19、A20、C21、B22、D23、(1)C 24、(1)相同之处: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不同之处:李鸿章只主张学习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郑观应主张两者均学习。且把学习政治制度放在首位。(2)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样是舍本逐末,无济于事。(3)应从改革政治制度入手:按其

186、设想中国不能富强起来。原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富强,封建统治者也不愿实行君主立宪,让资产阶级分享统治权,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力同中外反动势力斗争。结论: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基础金题参考答案1A 2C 3C 4C 5.C6B 7C 8B9B 10.C11A 12A 13D14A 15.D16D 17C 18C 19C 20.D21、C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参考答案:1B 2C 3A 4B 5.A 6D 7D 8D 9D10.A12A 12A 13D 14A 15.D 16BCD 17ACD 18B 19B 20.C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朝的灭亡参考答案基

187、础金题一1A 2B 3D 4A 5.B基础金题二1B 2D 3. D 4A 5.B 7D 8B 9B 10A 5.D 11B 12A 13B 14A 15.C16B 17AC 18C 19D 20.C 21、C22、D23、D 24(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戊戌变法失败客观上宣告了改良主义的破产,革命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不能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l901年清政府开始的“新政”,加重了人民负担,引起了普遍反抗,为辛亥革命准备了群众基础;“预备立宪”暴露了清政府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实质,不仅使立宪派失望分化,汉族地

188、主官僚也更加离心。因而事实上不存在通过清政府的改良实现近代化的可能。辛亥革命是当时各阶级力量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而非“激进主义思潮”“情绪化”的产物。(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近代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勾结的产物。它是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不彻底的表现,而不是辛亥革命的必然结果。(4)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颠倒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2).发展是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产生。新

189、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违背客观发展规律,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是旧事物。划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从事物发展的趋势上看,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称为前进性;从事物发展的道路上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称为曲折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与曲折的统一,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袁世凯的独裁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基础金题一1B2D3D4.B 5D6D7C8C9B l0D11B12C13C14.B15C 16C 17C 18B 19.B基础金题二1A 2D

190、 3C 4D 5.D 6A 7A 8B 9D 10.C 11C 12D 13B 14B 15.Al6BCD 17.B 19、(1)当时的国际形势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主要在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国内是由于辛亥革命的影响,一批有识之士致力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2)长江下游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点,致使该地区自然经济解体最快。长江下游棉花等资源丰富,再加上交通运输业发达,有利于轻工业的发展。由于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又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其政治、思想和经济上的影响力也拉动了周边的发展。(3)苏南有

191、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他们在无锡和上海发展面粉业和纺织业。苏北有南通的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等许多近代工业。当时,这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和“民主共和”一起成为两大思潮。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但是,“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一样,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复兴,中国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运动推翻三座大山,才能实现自己的独立、振兴。20、民族 官僚 外国(或帝国主义)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或官办企业)的刺激下,一些商人、官僚、地主等投资开办近代

192、企业,形成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为“求强”,而开办军事工业,为“求富”而创办或与商人合办民用企业,形成了官僚资本企业。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出口加工,船舶修造等企业,形成了外国资本(或帝国主义)的企业。最明显的变化是商办(或民族资本)工业(或指出商办工业的工厂数,资本额及其所占比例)超过官办工业,表明前者发展迅速。主要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刺激(或戊戌变法的影响),收回路矿权等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清末“新政”奖励实业政策的影响。辛亥革命有利于投资办厂的环境等。(本题也可以作出下述回答:外资工厂数量增长不大,但总资本额和每厂平均资本额增长迅速,说明外资工厂资本雄厚,中国企业很难与其竞争或管理很难。其原因主要是马关条约订立后,列强享有在通商口岸设厂权利,大量外资输入中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基础金题一1A 2A 3D 4B 5.A6B 7D 8D 9D 10.B11A 12.B15.(1)ABC 16C 17B 18.A基础金题二1B 2A 3D 4D 5.D6B7C8D9D10.C12A12.C13D14C15.B 16C17B 18B 19C 20A21、D 22、(l)ABCD(2)D(3)C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