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南平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周人看来,社稷、宗庙及其祖先的陵寝是国家和地位的象征,丧失了社稷、宗庙及对祖先的祭祀权,无异于丧
2、失了国家和贵族地位。这体现了A.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 B.敬天保民的人本思想C.亲亲兮又安的宗族观念 D.贤能忠孝的传统美德2.汉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掌考课、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汉武帝时,设丞相司直,协助丞相纠察百官的不法行为。这说明汉代A.中枢权力结构混乱 B.行政职责分工合作C.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D.监察体制日趋完善3.根据表1,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初唐制度首创,科举尚未实施 B.盛唐励精图治,科举绝对公正C.中唐社会动荡,科举倍受追捧 D.晚唐国祚将败,科举有失公允4.秦汉两代都城继续沿黄河一线作东西向运动,隋唐至五代北宋虽仍立国于黄河流域,但两宋政治中心开始离开黄河流域沿运河作南北
3、向运动,完成了中国都城发展史从黄河时代向运河时代的转变。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A.疆域扩大和国家统一 B.部落征服与民族融合C.政治经济的调整变动 D.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5.元初曾三次较大规模对西藏地区清查户口,并调整驿站系统,由藏族地区负责沿途地方支应,同时还在西藏地区设置“马卡姆”(兵站)负责驻守吐蕃故地至内地的道路。元朝的这些举措有利于A.邮驿系统的完善 B.强化对西藏的权属C.政令的顺畅通达 D.促进西域地区开发6.清朝入关后,抛弃了明朝乡约中的乡村自治内容,改以宣讲“孝敬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的圣谕六训为主,到康熙年间,又发展到宣讲“圣谕十六条”。清廷此
4、举旨在A.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B.强化地方宗族制度的基础C.促进儒家伦理道德传播 D.发挥乡约共励风化的功能7.表2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严格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C.保持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D.对外贸易出现较大的入超8.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出现了“亚洲主义”复兴的局面,即以日本为盟主,与中、朝等亚洲国家合作共同抵抗西方列强入侵。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彻底否定了“亚洲主义”路线,而将中国视为怀柔与瓜分对象。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A.推动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 B.促进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C.掀起了日欧瓜分中国的狂潮 D.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9.1920年8月后,先进的知
5、识分子陆续创办了劳动者劳动妇女劳动周刊等刊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工人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这A.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和革命性质C.扩大了共产国际在远东地区的重大影响 D.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民族富强的要求10.1937年7月11日,日本政府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平津方面形势紧迫,我国侨民濒于危殆,维持东亚和平为帝国之夙愿,为使今后局势不再扩大,希望由于中国方面的迅速反省而使事态圆满解决。日本此举意在A.抑制卢沟桥事变的影响 B.全面夺取中国华北地区C.保护在华日本侨民安全 D.维持东亚地区和平局面11.图1所示为中
6、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户籍制度的重大调整 D.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12.体育运动是古代希腊公民的政治生活之一,隐含着超越强身健体和娱乐的社会价值,政治家往往依靠各种活动形式来安抚公民、鼓励公民、反馈公民。这说明希腊注重A.城邦共和精神的塑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C.公平竞争意识的培养 D.民众健康体格的训练13.1648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分别同法国、瑞典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新教的合法地位;帝国内各邦国可自行制定官方宗教,有外交自主权;帝国让与法国和瑞典的领土及权利等。该和约A.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B
7、.侵蚀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C.激化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 D.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14.18201824年间,法国农民借款抵押债务总额增加了50%,农民向借贷人支付的利息高达1520%。按此推算,有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所有权不是为小农实际拥有,而是躺在高利贷债权人的抵押账薄中。法国农村的这一现象A.推动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迟滞了工业革命发展的进程C.导致了传统经济模式的瓦解 D.顺应了迈向近代社会的趋势15.1946年2月,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日丹诺夫提出:国家必须“用像战争时期那种布尔什维克解决军事任务的热情”,来解决扩大消费品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问题。他的主张A.蕴含着经济发展策略的理性
8、思考 B.强调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模式C.指明了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D.突破了战前传统经济思想的束缚16.二战后初期,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艾森豪威尔主义”“巴格达防务条约”等把西欧、中东、南亚和东南亚各国都纳入自己的对外战略体系之中。这表明A.二战后国际关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冷战格局下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C.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D.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遭到削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沙龙”是指欧美文化界的一种聚会形式。有学者认为它是近代西方文化史上亮丽夺目的风景线,成为时代的发动机。其陈述如下:参
9、照表格的陈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4)的内容。(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新中国制宪权的正当性,集中表现在作为制宪权主体的人民获得国家政权的事实。新中国的民主内涵首先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进而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等各方面事务。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者们承继了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宪法文件,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一些重大的制度设计还参考了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等国外经验,并根据本国实际作出慎重选择。摘编自韩大元“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材料二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行取决于对法典观念的合理定位,即需要服
10、务于实践的考虑,不宜为了追求体系建构而破坏已经形成的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主要考虑因素,注重提供具体规范;应遵循汇编式、重述式的法典观念。中国的民事立法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实现民事立法的科学化,补充制度缺漏。民法典编纂清晰界定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建构合理的中国民法的法源体系。摘编自薛军中国民法典编纂:观念、愿景与思路(1)根据材料一,归纳“五四宪法”颁布的历史条件,并指出其制定的原则。(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法典的编纂理念及其历史意义。(10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两部法律的内在关系。(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吴
11、于廑先生主编的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共收录67幅彩色图象,有主图、附图等,形成一个包容多方面内容、首尾相连的系统。表3为其中部分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表3所反映历史发展进程的某一特征,自拟一个话题,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说明。(要求:围绕表3,可从整体也可就其中一个特征加以说明,说明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茅以升,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获美国工程博士学位后回到祖国。1930年,他承接建造钱塘江大桥的使命,认为“不论行车或走船,总不要因为过桥而使人感到不适”,由此推翻了外国工程师的设计,自行设计出,上层为公路、下层为铁道的双层桥方案。历尽艰难,1
12、937年9月,钱塘江大桥在国家危难关头提前建成,使数以千百万计的物资在短时间里从沪杭线被抢运过江。11月中旬,上海陷落,南京政府准备炸桥,深明大义的茅以升亲自指导,在日寇先头部队到达时炸断大桥。1946年9月,茅以升又开始了大桥的修复工作,以坚固、适用、经济为标准,1953年9月大桥全部修整完毕。茅以升的一生为祖国建造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大桥,这些“桥梁”犹如道道彩虹永留人间。摘编自宋玮茅以升的工程伦理思想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茅以升建桥、炸桥、复桥的原因,并概括茅以升工程思想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茅以升给世人留下的“无形的大桥”的精神内涵。(5分)
13、南平市2021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DDCBACDABBCDBA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8分)(2)沙龙催生了女权主义的滥觞。(2分)(3)到了18世纪沙龙逐渐由文学性的讨论转化为对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科学理性的思考。(4分)(4)沙龙为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2分)18(20分)(1)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制度建设的经验;人民当家作主。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原则
14、:本国经验与外国合理经验相结合;从本国实际出发。(4分)(2)理念: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科学化和规范化;继承性和前瞻性相结合;自由、平等、公正。(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意义:完善法源体系;明确立法与司法职责;推进依法治国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关系: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民法制定的依据。(2分)19(12分)示例话题:东西方交流是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特征。说明:两汉时期,张骞、班超的西使开辟了中西交往的新纪元,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亚欧大陆的东西交往日趋频繁。这一时期,中国的丝绸、瓷器西传,佛教传入中国。明成祖时,郑和的
15、远航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做了突出贡献。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成为世界性海道大通的开端,新旧大陆隔绝状态被打破。美洲的马铃薯、甘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和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传到中国,中国儒家文化也传入欧洲,进一步密切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综上所述,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展示的部分内容,充分说明了世界历史是东西方文明的一部交流史。评分标准:话题02分,说明010,具体赋分要求如下。等次说明表述一等(912分)特征描述合理史实准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表达准确二等(58分)特征描述较合理史实较准确论证较充分、史论结合思路基本合理、逻辑关系基本清楚、表达基本准确三等(04分)特征描述不合理史实不够准确论证关系不清或没有论证缺乏条理性、逻辑关系不清、表达欠通顺或不准确20(12分)(1)原因:建桥:科学救国,捍卫国家的荣誉;炸桥:支持抗战,维护民族的利益;复桥:满足人民生活,国家建设的需求。(3分,每点1分)特点:以人为本;致力创新精进;服务现实;追求工程与经济的协调。(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崇尚科学;爱国奉献;追求革命进步。(5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