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考向定位1分析散文的思路是散文考查的常考点,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二:一是行文思路的梳理,二是句段作用的分析。在二轮复习中要强化读透文本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认识文本结构、重点段落的特点,提高答题的精准度。2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多出现于写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多出现于写景状物散文)两种,散文中的形象不讲究完整性,讲究的是突出具体事件、某个细节,这些具体的事件、细节对理解作者感情和文章主题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善于挖掘形象背后的内涵。技法一行文思路答题技巧1常见设问方式(1)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行文的?请依据线索梳理文章思路。(2)本文是如何展开写作思路的?请加以分
2、析。(3)文章以“”为题,为什么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分析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句(段)文字?(6)某句(段)删去行不行?为什么?2答题角度及模式【典例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比邻而居王安忆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
3、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
4、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
5、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
6、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地,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透明,它有它的颜色。(有删改)(1)概括思路题试分析作
7、者这篇散文的行文思路。自主答题_解析首先要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散文的行文思路”;其次要结合文本做深入分析,理解作者内容上的巧妙安排;最后要简洁地梳理出行文的思路。答案第一部分:第段,交代油烟灌满“我”家厨房的原因。第二部分:第段,详细描写第一家,通过油烟的气味,判断第一家邻居日常生活特点、养病、恢复健康直至回到日常生活状态;第段,判断一户新入住人家的生活特点;第段,判断第三、四户入住人家的生活特点。第三部分:第段,判断艾草味带来的感受,“艾草味”的出现,意味着前面的不同生活在这里有了共同点,突出了“比邻而居”,各种生活状态得以理解和包容。从写作思路上看,紧扣“比邻而居”行文。(2)线索及作用文
8、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自主答题_解析本文除第段外,每段都围绕“气味”来写,第段虽然没有提及“气味”,但它通过写排油烟机的管子和厨房来引入对“气味”的描写,由此可确定线索。再联系下文中作者通过对各种“气味”的描写来展示不同人家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活状态,据此可以整合出答案。答案线索:气味。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状态,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3)分析句段的作用第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自主答题_解析答题时要结合全文内容来分析,注意段落在结构位置、情节发展、情感表达
9、、主题呈现等方面的特殊作用。答案第段的作用:结构上,本段在前文基础上补充了第三种(苏锡帮)和第四种(颇善融会贯通)气味,在段尾进行了总结,点明各种气味相融。情感表达上,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各种气味所代表的不同生活方式和谐共存,邻里和睦相处。点题,首尾呼应。“比邻而居”,厨房中气味共存,生活中邻里和睦,文化上多元并包。技法二分析形象答题技巧1常见设问方式1请概括的形象特点,并加以分析。2文中多次写到“”,有什么艺术效果?3谈谈文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答题角度及模式【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路过夏日草原安宁暑假在呼伦贝尔草原阿妈家居住的时候,每天早晨三点,她就要起来挤奶。五
10、点钟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牛们约好了似的,一身轻松地出了家门,排队走到草原上,在那里一直悠闲地待到下午的五点。很少会有主人看守,它们自有自己自在的天地。几乎所有的奶牛们,都天生有一种本事,可以准确找到回家的方向。它们就是这片草原的主人,没有人能够夺去它们美好诗意的栖居。而晚饭后,人们就会看到牛们排着队,像放学的小孩子一样,陆续走回各自的家。阿妈们,当然负责忙着挤奶,孩子多的,照顾不过来,就让他们全在地上爬着,或大的带小的,也要挤奶,帮男人分担些活,这是分工,那些被拴住的小牛犊几次想挣脱掉绳子,过来抢吃母亲的奶。挤了一阵,阿妈才放开小牛犊,让它帮忙吸吮一下,而后再次牵走它,蹲下身快速地将剩下的奶汁挤
11、净。因为太过投入,或者因为奶汁已所剩不多,小牛明显的有些焦虑,不断地用脑袋用力拱着母亲;而被拱的母亲,则只是怜爱地回头看小牛犊一眼,没有丝毫的责备与怨言。牛犊们也懒惰,早晨像我一样,睡到十点才懒洋洋地起来。它们的母亲,早已出去吃草并为它们储备奶汁了。闲来无事,它们便在庭院里四处溜达,偶尔,会跑到菜园里,稀奇地四处瞧瞧,并趁机偷吃一点什么。如果房间没有关门,它们还会大大方方地走到屋里去,将阿妈刚刚采摘好的豆角或者茄子踩上几脚。实在找不到什么可以破坏的了,它们就站在那里,抬头看看,并“扑哧扑哧”地拉出一坨粪便来。因为吃奶,它们的粪便还是稀的,不像吃百种草的大牛的粪便,晒干后,还能用来烧火。有一天看
12、到院子里的牧羊犬,大张着嘴,一直流口水,但表情却好像一个小孩子,忽然吃了一口什么不喜欢的东西,所以觉得恶心一样。问了阿妈,才知它已经这样张着嘴一天了。是昨晚它看到了一只途经脚旁的青蛙,觉得好奇,就咬了一口,大约那味道不怎么好,也不对它的胃口,所以就赶紧吐了出来,任那青蛙溜走。镇上,如果有外人的牛误进了自己家,大家都会自觉地将牛赶出去,所以好多时候,一头牛走丢了,大抵是迷了路,有时会两个月后,又出现在自己家里。一个月前丢失了两头小牛犊,阿妈让儿子贺什格图每隔两天就拿上望远镜,骑上摩托车,去草原上各个角落里找牛。几天前去辉河玩,他还特意跑到山脚下,看看有没有自己家的牛,我惊讶说,牛会走这么远吗?他
13、说,会,它们一旦迷了路,可能就会在外面闲逛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找到回家的路。所以大家丢了牛,基本上都会在草原上四处找,很少会跑到别人家牛棚里去寻。而且,在草原上,偷牛和猎杀动物,会被判几年刑,人都很自觉。不过男人们在去打草的时候,缺水少粮了,有时候也会跑到某个蒙古包或者布里亚特人家的房子里,见到没人,顺手找点吃的喝的。一次贺什格图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打草,在临近尾声的时候,同行的人先回去取车,让贺什格图负责看管打好的草。来回他们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却因为弹尽粮绝,只给贺什格图留下了一小桶水和一箱方便面。起初一天吃一小袋方便面,贺什格图尽量只睡觉不活动,还能坚持住,但有一天,他实在支持不住了,就跑到最
14、近的一家布里亚特人的帐篷里,想偷点东西吃。恰好他们家没人,外出拉货了,贺什格图在桌上发现了一根诱人的煮熟的羊腿,坐下便大快朵颐起来。吃完了发现外面下起了雨,便躺在人家床上睡了,醒来还未出门,就见男主人回来了。贺什格图有些不好意思,将自己的“罪行”老实做了交代,但男主人一句话也没有责怪,还热情地倒了一杯奶茶,请贺什格图坐下来慢慢喝。在贺什格图讲述这些的时候,草原上旅游的人群还没有散去,而整个镇上,却已经开始忙碌着准备打草了。我知道过不了多久,当我和游客们一样离去的时候,贺什格图也已经开着打草车,重新踏上茫无边际的草原,过一到两个月的孤独的打草生活。那是他与阿妈们的生活。而我们,不过是恰好路过这片
15、夏日美丽的草原。(选自散文,有删改)(1)赏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贺什格图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试简要分析。自主答题_答案淳朴,诚实,勤劳,好客。他认为丢失的小牛不会到人家的牛棚里能表现他“淳朴”,“将自己的罪行老实做了交代”能表现他诚实,打草能表现他勤劳,热情招待“我”可以表现他好客等。(2)赏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试概括第段塑造的一群小牛犊的形象特点。自主答题_解析要求概括形象特点,可以从这两个段落的实际内容出发,筛选写小牛犊的关键词,或从它们的行动中加以归纳概括。答案急切争食、焦虑奶汁不多、懒惰、偷食、搞破坏、不懂世事却深受母亲疼爱。(3)赏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夏日草原”在这篇散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自主答
16、题_解析主要物象的作用通常涉及线索、环境、结构、主旨等,分析时要结合文本内容。答案提供画面背景。这篇散文犹如一幅画,画面中描写的,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生活在这一大背景中。营造和谐环境。散文描写的是“夏日”这个特定时间,草原生活具有的优美、和谐特点。表达主旨。作者着重借夏日草原上生活场景的描写,赞美草原景美、风俗美、人的心灵更美,热情歌颂了新时代祖国少数民族的美好生活。(4)赏析次要物象的作用描写“丢失了两头小牛犊”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自主答题_解析次要物象的作用通常涉及线索、环境、结构、内容、情感等,分析时要结合文本内容。答案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文动物们诗意地栖居,引出下文交代的民风淳
17、朴。内容上,与后文贺什格图讲述的故事,一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情感上,表达出对草原百姓淳朴、善良的品性的赞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7分)湖底的书香白荣敏湖泊是造化的眉眼。那一汪清凌凌绿莹莹的湖水,给粗犷的大山增添了一些柔媚。翠屏湖,让汉子一样的闽东山区古田县,有了诗性的润泽。翠屏湖是一个人工湖。我们造访的时节,它还未进入汛期,发电用水使翠屏湖水位降低,露出了一溜儿黄色的土棱。新建的溪山书画院就在景区的入口处附近,看着崭新的建筑,我体味到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用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旧溪山书院已被淹没在湖底的某一处。我的目光投向了烟波浩渺的湖面,那碧澄澄的深处还依稀闪现着朱子的身影。宋宁
18、宗庆元二年,韩侂胄发动了反对道学的斗争,称道学为“伪学”,进而列“逆党”名单五十九人,朱熹名列第五。朝廷对与“伪学”有牵连的人进行打压。原来与朱熹交游的朋友和跟随朱熹的门人,贬的贬,逃的逃,叛的叛。庆元三年,年近古稀的朱熹遭受奸党迫害,为避“伪学”和“党禁”之难,应古田门人邀请,从闽北建阳来到了古田。贫病交加、仇怨相攻的朱熹行走在古田的土地上,大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一般人到了这样的境地,也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孤凄、绝望,还能有什么作为!但穿过几百年的时光,我们看到,当年那个年迈的身影在今日翠屏湖的湖底却脚步从容,目光坚定。他在溪山书院讲学,为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这位宋代理
19、学的集大成者、杰出的教育家,其一生为学“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古田期间,他以溪山书院和地处杉洋镇的蓝田书院为轴心,来往于古田境内的螺峰、谈书、魁龙等多个书院,巡视教务,设帐授徒,宣讲理学,培育后秀。这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头,我行我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长者,心无旁骛,一心教学。他在随时有暴风雨降临的暗夜里,把自身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站在翠屏湖畔,望着这群山环抱中的浩瀚湖水,我似乎有所明白,朱子在困厄中坚持行走,在绝望里坚持理想,源自于他站位的高蹈、学问的高深;而像这湖水一样柔软的坚强,也正是支撑其生命前行的力量。据说,溪山书院的前身是古田县东北的双溪亭。自朱熹遣高足林用中至此地
20、讲学,亭宇始得开拓。不久,朱熹为亭题匾曰“溪山第一”。溪山书院于明嘉靖年间圮于水,崇祯年间按原貌重建。上世纪50年代,政府修建古田溪水库,书院被淹没湖底。没于湖底的,当然还有整个古田县城。但我知道,对于古田人民,这溢满书香的湖底,依然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县城的建筑可以被淹没,但是经过漫长时光培育起来的文化信仰、精神底蕴已和深深的湖水融为一体。古田安顿过朱熹晚年一段困厄的时光。朱熹在古田的门人,表现出了对理学的坚定信念和对朱熹的一片忠心,他们和朱熹患难与共,险夷不变其节,给朱熹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而朱子的过化,为古田培育了浓浓书香。古田的士人学子靠着正宗师承,人才脱颖而出,单南宋时期就出了大约100
21、名进士。时至今日,蓝田书院得以重修,朱熹的“蓝田书院”石刻被罩以玻璃进行保护,而且书院不时会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国学班;还有人提议从水库中的溪山书院旧址里抢救朱熹碑刻。这湖底的书香,已随着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这片土地。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屏湖的柔媚与诗意,引出下文将要写的朱熹以及溪山书院等内容。B第段引用朱熹为溪山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写出了朱子在孤绝之境中陶然自乐的达观情怀。C文章写上世纪政府因修建古田溪水库淹没书院,与现在新建溪山书院形成鲜明对比,也暗含了作
22、者对书院被淹没湖底的不满。D朱熹在古田的门人及士人学子大都对理学有着坚定信念,他们缅怀朱子的功绩,继承朱子的事业,使古田的文脉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解析C项,“也暗含了作者对书院被淹没湖底的不满”错。无中生有。答案C2句段作用分析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6分)答:_解析“湖泊是造化的眉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眉眼”“粗犷的大山”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就使湖泊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文中说湖水使大山“柔媚”,使古田“有了诗性的润泽”,写出了翠屏湖的柔美与诗意,也使文章增加了文采和诗意。文章标题是“湖底的书香”,开篇写“湖”,照应了标题。所考查段落是文章首段,结构上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23、答案内容上,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翠屏湖的柔美与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翠屏湖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结构上,点明题意,引出下文将要写的朱熹以及溪山书院等内容。效果上,增加文学美、诗意美,提高读者阅读兴趣。3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朱熹的形象特点。(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重把握文本对朱熹的有关描写。文章从第段开始写朱熹的相关内容,这一段主要交代他遭遇朝廷的打压,所以年近古稀来到了古田;第段,主要交代贫病交加、仇怨相攻的朱熹在古田脚步从容、目光坚定;第段,写朱熹行走在古田各处,性格倔强,宅心仁厚,一心教学;第段,写朱熹在困厄中坚持理想,培养了古田人的
24、文化信仰;第段,从古田朱熹的门人的角度侧面描写朱熹高深的学问以及自我的奉献精神等。由此,就可以概括出朱熹的形象特点了。答案从容坚定;身体力行;倔强执着;宅心仁厚;奉献自我;学问高深。4文章写湖底的书香,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答:_答案对旧的溪山书院沉入湖底的惋惜,对新建溪山书院来传承文化的欣慰;对朱熹传播文化精神的赞美;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弘扬的赞美和欣慰。5行文思路梳理请结合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分)答:_答案文章开篇写翠屏湖,然后引出旧的溪山书院被淹没在湖底的某一处,这个片段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旧的溪山书院被淹没的惋惜以及当地人为保护书院、传承文化,新
25、建溪山书院的欣慰。接着文章描述了朱熹的悲凉处境以及其在古田溪山书院讲学和传承文化的做法,这些表现的是作者对朱熹的赞美之情。最后主要写作者对当代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做法的赞美和欣慰之情等。专题强化训练(十二)散文阅读之理清思路,解读形象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渐丰子恺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
26、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假使人生的进行不像山坡而像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或者像旋律的“接离进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巨富的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什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
27、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早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流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
28、征了。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流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
29、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座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当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选自静观人
30、生,有删改)注流连:留恋不舍。轧:拥挤。永劫:佛教中指永无穷尽之时。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圆滑”概括了人的一生的种种变化,在岁月的冲刷下,人生就像鹅卵石一样渐渐失去了棱角。B作者指出人之所以能适应人生境遇的种种变化,就是因为这些变化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达到的。C时间之所以让人感到渺茫和不可思议,是因为和空间相比,时间既无法把握,又无法挽留。D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文采飘逸、富有想象力,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文学韵味,让人回味无穷。解析A项,“种种变化”有误,应是“境遇的变衰”。答案A2把握行文思路本文围绕“渐”阐发感悟,请梳理概括全文的思路。(6
31、分)答:_答案首先,文章第一、二段是对“渐”的总的看法,阐述“渐”是如何让人生圆滑进行的。接着,第三段阐述“渐”的作用是隐蔽时间,使人误认为其恒久不变。然后,第四段阐述“渐”的本质是时间。最后,末段总结全文,指出只有拥有“大人格”和“大人生”的人,才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3作者为什么认为“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6分)答:_答案因为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它是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是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总是在“动”的。二、(2019河南新乡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铁丝网上
32、的春天袁鹰都说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上海早已成了“孤岛”,但这座“孤岛”上没有青山,没有绿水,它只是一座灰色的、黑色的岛。公园里倒也有山,但那是假山,石头堆成的;也有水,但那是假水,人工开凿的池塘,小得可怜。水里也有船,那是小孩的玩具,纸的,洋铁皮的。我多么想念离别了三年的西湖、钱塘江、南高峰和北高峰。到春天,苏堤上一株杨柳一株桃树,迷住你,使你不忍归去。湖光山色,在梦里也是那么妩媚动人。想起“柳浪闻莺”,想起“断桥残雪”,想起杭州口音的“划子要”,禁不住“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了。梦醒后,抬头依然只从天井一角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工厂烟囱从早到晚喷着浓黑的烟雾,把上海的天空熏染得像一块
33、发黑的擦桌布,又像铅块一样沉重。这是春天吗?又说春天在郊外。于是,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寻找。从曹家渡五角场沿苏州河向西走,走过圣约翰大学校园。从漆了黑油漆的竹篱笆朝里边张望,能看到浓浓的绿荫,仿佛也能嗅到花香,还能听到一阵阵笑声。大学校园里的春光是诱人的,但不知道他们能享受多久呢?“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请珍惜你们拥有的这一点春光吧!我为你们祝福。再往前去。绕过兆丰公园,就到了铁路边。马路同沪杭铁路平行地伸展着。铁路两侧,青青的野草倒是长得很盛,那是被春风吹醒的。沿铁路架了铁丝网,像一只巨大的蜈蚣,一条带刺的长蛇,匍匐在那里。铁丝是新换的,青光闪闪。铁丝网
34、围住了“孤岛”,锁住了“孤岛”上的人。我无端地感到一阵战栗,好似被这铁丝网捆住了手脚,全身动弹不得。“看,快看那边!”弟弟妹妹们喊起来,“那边铁丝网上!”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那是一只最普通的风筝,既不是燕子、喜鹊,也不是老鹰、蜈蚣,而是最常见、最便宜的瓦片风筝。不知什么时候被吹落到铁丝网上来的,已经被铁丝网划破了,只剩下一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红红绿绿,看不清那上面画的是什么。“风筝,一只风筝!”弟弟妹妹们继续喊着。在我们住的拥挤不堪的弄堂里,是看不到风筝,也没法放风筝的。“风筝,快看风筝!”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应该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应该在洒满阳光
35、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遍野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对阳春美景的享受。风筝,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梦。然而,现在它只能被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竟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它的主人放风筝的孩子,早已失望、闷闷不乐地走了,回家去了。它从哪里来?它的家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它现在被挂在铁丝网上,而且已经破了。它曾为它的主人带来一阵春天的喜悦,然而,就如肥皂泡泡一样幻灭了。它垂着头,在叹息吗?在哭泣吗?在怀念家乡和主人吗?要不了两三天,也许就是明天,风吹雨打,连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骨架,也会无影无踪。弟弟妹妹们停在这边一侧的铁
36、丝网下,一定很想跨过铁路去,将那只风筝从那边铁丝网上解救下来。但是不可能,我们都被铁丝网拦住了,我们只能隔着铁丝网,隔着沪杭铁路的铁轨,为它行注目礼,为它凭吊。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回去的时候,我们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了望,似乎同一位偶然相遇的好朋友告别。但愿今夜不要下雨我们在心里默祷着。1941年春,上海曹家渡(有删改)注人们习惯上将1937年11月日本占领上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这一段时间称为上海“孤岛”时期。4下列对文本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两处引用古人诗词,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杭州湖光山色、风土人情的眷恋之意,后者表达了作者对
37、春光的珍惜之情。B“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像铅块一样沉重”这两个比喻句既突出上海天空灰蒙蒙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忧患。C“可是,春天在哪里呢?”“这是春天吗?”这两个疑问句,或引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标示文章思路,暗示文章主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D本文以寻找春天为明线,以情感的变化为暗线,叙写了“我”和弟弟妹妹们从城里到郊外寻找春天的过程,写景状物,含蓄蕴藉,寓意深厚。解析A项,是对引用的作用的鉴赏,第一处“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写在回忆杭州美景之后,是对“我”的思念、眷恋之情的点睛之笔,表述正确;第二处“更能消、几番风雨”写在“我”带弟弟妹妹们寻到春天之后,从句中的“
38、匆匆”“惜”“怕”等词,以及后文的“请珍惜你们拥有的这一点春光吧”可知,选项表述正确。B项,是对比喻句的鉴赏,“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忧患”这一表述不恰当,没有扣住本文“珍惜春光”“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主题。C项,是对疑问句的作用的分析,“可是,春天在哪里呢”引出下文,“这是春天吗”总结上文并引出下文,结合文中疑问句的作用可知选项表述正确。D项,是对线索的判断和对内容的概括,结合文本可知,选项表述正确。答案B5结合全文,分析“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这句话。(6分)答:_解析分析句子的含义首先要了解句子重点词语的内涵。“春天”表层含义指风筝,深层含义是身处“孤岛”的人们对春天
39、的向往,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铁丝网既指挂住风筝的铁丝网,也指围困“孤岛”的黑暗势力。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风筝被挂在铁丝网上;上海被日军占领后,生活在上海“孤岛”的人们处在严酷的黑暗统治之中;即使身处黑暗统治,生活在上海“孤岛”的人们仍然向往春天,向往自由和光明。答案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或说隐喻)的修辞手法,从上下文语境看,句中“春天”的表层含义指“风筝”,而“铁丝网”则能让读者联想到围困“孤岛”的黑暗势力。作者不说风筝被挂在铁丝网上,而说春天被挂在铁丝网上,表达了作者对“孤岛”上海压抑沉闷、缺乏生机的严峻社会现实的审视,也传达了人们对春天和自由的向往之情。6物象的作用文章为什么花很多笔墨描写铁丝
40、网上的“风筝”?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散文中物象的作用。文中描写“风筝”的语段是从“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到“向它行注目礼,为它凭吊”。“风筝”是“破”的,是“最常见、最便宜的瓦片风筝”“只剩下一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竟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结合本文的写作时间“1941年春”及注释,可知“风筝”象征着被桎梏在“孤岛”中的人们。文章对“风筝”本该有的风采、“我”和弟弟妹妹们看到风筝时的欣喜以及想解救风筝而不能的失落都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放风筝本是春天的活动,呼应了标题。答案从文章内容与标题意旨的关系看,作者花很多笔墨描写铁丝网上的“风筝”,正是呼应了标题“铁丝网上的春天”。从选材与主题思想的关系看,作者花很多笔墨描写铁丝网上的“风筝”,是借“风筝”的遭遇,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憧憬。从意象选择、组合的内在关联看,被铁丝网围困的“孤岛”和“人”,与被挂在“无情的”铁丝网上的“风筝”一样,丧失了自由,表达了作者对被桎梏在“孤岛”中的人们的同情,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意蕴更加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