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专题高效复习专题八本专题围绕一个主线、两个角度及两大重点。(1)一个主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发展。(2)两个角度: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3)两大重点: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纵向贯通一:近代中国经济成分的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经济成分地位和作用关系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基本形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自然经济阻碍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发展,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官僚资
2、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自然经济产生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客观上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对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有明显的冲击、瓦解作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洋务经济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诱导作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革命性和进步性的经济成分,既促进自然经济的瓦解,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官僚资本主义
3、经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特殊产物,是依赖国家权力而发展起来的,压迫和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延伸】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商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其中洋务企业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思维训练(2021年广东适应性测试)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时谈到,如果仅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还不如雇买,但要“求其精、求其备,而尽其所长归之中土,相衍于无穷,非许以重资不可”。左宗棠意在()A.重资购买外国轮船以归中国B.兴办民用企业弥补资金不足C.提高本土技术谋求长远发展D.发展远洋运输打破外国垄断【解析】选C。左宗棠认为如果
4、只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不如雇买。但从长远来看左宗棠还是认为要提高本土技术以谋求发展,故选C;左宗棠认为从长远来看购买外国轮船并不划算,排除A;“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之一,排除B;左宗棠主张发展军事技术,并不是发展远洋运输,排除D。 纵向贯通二:近代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1.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1)起步阶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特点:地主阶级充当近代化的领导者。影响:引进了先进的技
5、术,瓦解着自然经济,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整体发展和曲折前进阶段。表现: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特点: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展开。(3)衰落和获得新生阶段。衰落: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破坏及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日益陷入绝境。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获得发展;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2.中国近代化的特点:(1)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半
6、封建社会的烙印,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紧密相连。(2)具有与西方不同的近代化特点,发展十分缓慢。(3)最初由地主阶级领导,后来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互为因果。(4)近代化程度几乎与农村、农民、农业无缘。思维训练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旨在()A.实现经济上的互惠互利B.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C.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D.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析】选C。结合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的背景可知国民政府是为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故A错
7、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故B错误;结合1946年的时间信息,可知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目的在于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故C正确;中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始国之一,故D错误。横向比较:中国近代化与西方近代化的差异中国近代化西方近代化发展进程(1)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2)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化进程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发展曲折缓慢(1)西方近代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快了西方近
8、代化的进程领导力量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之后官僚买办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扩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垄断资本家推动近代化资金来源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资金严重不足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思维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于1799年提出,目的是缓解拿破仑战争中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于1803年废除。1842年,面对贫困问题急剧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政治动荡不安、财政预算赤字不断增加的局面,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
9、所得税的议案,得到人民的认可,个人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固定化的税收。1880年,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镑,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这是走向现代税收制度的第一步,为20世纪英国走向福利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摘编自郭家宏、王广坤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材料二1936年7月,国民政府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法所得税暂行条例。所得税最初为战时税,以补充战时财政之不足。在抗战期间和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所得税曾进行三次重大修订和税负调整,三次修订和调整都是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10、以扩大征税范围和提高税收负担为中心。由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最高税率又定得较低,失去了调节收入、平衡负担的初衷。抗战结束后,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继续开征,加大了工薪阶层对国民政府的离心力,再加上所得税制度本身的缺陷,最终无疾而终。摘编自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两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共同目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制不同命运的原因。【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依据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可以得出,建立时间早;依据材料“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的议案,得到
11、人民的认可,个人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固定化的税收”可以得出,由临时税变为固定税;依据材料一“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镑,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可以得出,起征点和税率不断提高;中下层居民负担不断减轻;依据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于1799年提出,目的是缓解拿破仑战争中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可以得出,由以解决财政问题为主到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综合材料一可以得出适时调整。第二问“共同目的”,依据材料一、二可以
12、看出共同目的是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解决战争需要。第(2)题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和英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收入水平、社会环境、税制本身以及人民认可度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特点:建立时间早;适时调整;由临时税变为固定税;起征点和税率不断提高;中下层负担不断减轻;由以解决财政问题为主到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共同目的: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解决战争需要。(2)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英国已过渡到工业社会,经济较为发达;中国则是小农经济,经济较为落后。人民收入水平不同:英国人收入较高;中国人收入较低。社会环境不同:英国相对稳定,中国政局动荡。税制特征不同:英国税制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税制弊端明显。人民认可度不同:英国注意提供人民福利,减轻人民负担,得到人民的认同;国民政府税收主要用于战争,加重人民负担。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