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988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第七次考试历史答案2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姓氏要早于分封制,A项错误。从题干中可知,姓与氏是为了别贵贱,所以B错误。“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说明D是错误的。25【答案】D【解析】材料“故吏一经辟置即同家臣”“为其效劳,甚至生死相依,同患共难”说明故吏与宗主之间容易形成集团势力,催生了魏晋门阀士族,不利于拓宽人才选拔范围,故D项正确,A项错误;宗法制度是以血缘为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封建人伦秩序,故C项错误。26【答案】C【解析】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是地主阶级赖以存在和实现对农民阶级统治的根本,贯穿封建社

2、会始终,故A项错误;宋朝仍然是小农经济为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并没有发生质变,而且在后来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更高的明朝也是抑制兼并的,故B项错误;因为宋初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地方势力在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等方面受到中央的全面控制,作为其中部分政策的产物,统治者实行了这一土地政策,故C项正确;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就逐渐从世家大族下移到庶族地主手中,而唐朝是抑制兼并的,故D项错误。27【答案】D【解析】程朱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但是材料中朱熹前后对佛道思想不同,A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A项错误;朱熹虽有批评攻击佛道的言论,但攻击佛道不能体现

3、出朱熹思想变化的本质,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儒学发展的历程,故C项错误;理学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佛道对儒学的冲击,故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理学出现后为维护儒学正统地位,大力排斥佛道,故D项正确。2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耆英的意思是:外国人的情况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对待他们当然要以诚为主,但也尤其要注意采取一定手段驾驭他们还有些则要大度包容,不必深究计较才能把事情办好。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中外交往增加的情况下,耆英提出要改变以往对待外人的策略,而不是改变“羁縻”本质,故C错误,D正确;和平局面已经通过1842年南京条

4、约已经实现,排除A;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全面学习西方礼仪”,排除B。2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将介石不愿离开南京的痛苦之情,结合材料时间“11月27日”可知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日军即将进攻南京,故A项正确。B项错误,1938年武汉会战等战役结束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且材料没有体现日本改变方针,排除。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20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与材料不符,排除D。30【答案】B【解析】“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

5、出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略。故排除A、D。C与材料论述的不是一回事。从材料可以看出,星火计划主要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粗放型的特点。故B正确。31【答案】C【解析】从材料来看,雅典的五百人议事会中的参政议政人员并没有全部具有公民意识,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参政议政的意识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高频”二字;B选项与材料叙述无关;D选项与材料含义不符。32【答案】D【解析】据材料“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构成一个大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全体人民应该遵守公共意志,故这个“大我”是

6、指公共意志,故D正确;民主自由不属于社会契约论规定的公共意志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法律至上的原则,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主权在民,故C错误。故选D。33【答案】D【解析】材料无法体现“议会仍旧受制于国王”“责任内阁已经形成”,排除A、B;权利法案使王权受到制约而不是制止,并不能体现权利法案遭到破坏,排除C;材料表明国王仍拥有行政实权,故D正确。34【答案】B【解析】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执行,1928年年底宣布停止。“1922-1926年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典型的政策。图表反映的信息1925年伴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有所下降,但总体趋势呈上升趋势,

7、可见新经济政策的模式依然有效,故排除A、C;从达成的合同总数上看,苏联与西方的联系依旧存在,排除D;故B正确。35【答案】B【解析】从杜勒斯参政期间:l950-1959年4月先后任美国国务卿顾问、国务卿可以判断出,这是美苏冷战时期,因此排除A选项。B选项符合当时史实;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出与中国的关系;D选项错误,当时苏联已经掌握了原子弹的制造技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清楚材料所指的时期。l950-1959年4月这一时期是典型的美苏冷战时期,因此一切都离不开这个大的背景。由此可以确定出基本的选项,再根据漫画内容进行排除。41(25分)(1)特点:社会分化明显,多阶层出现;行业特征突出;主要从

8、农业流向商业、手工业等 部门;双向流动。(答出 3 点给 6 分,答出 4 点给 7 分) 原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的发展);政府的控制放松(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沉 重;土地兼并加剧;科举制度的推动;自然灾害频繁等。(答出其中 4 点即可,8 分)(2)原因: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兴起,孕育了大量职业官僚人员;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航路开辟,产生大量富有的商人、新贵族;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形式的文化运动,培 养了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分子。(6 分) 共同影响:促进新的经济因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具 有民主色彩的思想产生。(4 分)42.(12分)总体要求:所提

9、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白材料,且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 (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6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3分)示例1:论题: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3分)分析:从背景上看,甲午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加剧以及国内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推动清政府对政治改革态度的转变;从过程上看,由“戊戌政变”反对政治改革到清末新政主动推行改革,并且1 906年实施“预备立宪”,表明清政府的改革逐步深入;从程度上看,清政府的改革经历由“新政”的器物为主发展到“预备立宪”的立宪改革,清政府的改革程度逐步深入;从结果上看,清政府的政治改革,虽然失败,但

10、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9分)示例2:论题:清政府学习西学主要是应对统治危机,而非真正建立民主政治。(3分)分析:甲午战后列强的侵略和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加重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迫使其推行改革;清政府改革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应对统治危机;清末戊戌变法和“新政”,虽涉及到政治体制方面改革,但未触及专制皇权;清末的两次改革均未实现真正的政治民主化。(9分)45(15分)(1) 规模扩大,人员剧增;招募新式人才;以办理洋务为主;自立“局”“所”等管理机构;幕僚的薪水由公费支出,主幕经济关系实现分离。(每点2分,任答四点8分)(2)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促进了晚清官僚体制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和人才观念的变化(任答两点4分)(备注:如果没有分开具体回答前三点,而笼统回答“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只给2分)地方势力上升,削弱了中央集权。(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