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841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3 第11单元 第2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发明成就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广泛使用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北宋时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能因肯定四大发明对西方的贡献,而否定对中国的巨大作用。当然也要认识到社会环境是科技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2数学、天文和历法(1)数学九章

2、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为算盘。(2)天文天文观测:留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编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仪器制作:创制了如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天文学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变化,古代中国统治者往往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3)历法夏朝时有了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年。3农学和医学(1)农学著作: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

3、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2)医学著作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的不同点齐民要术侧重于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农书强调生产工具的改革;农政全书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1古代中国的文学时间形式代表人物或作品特点时代背景先秦诗歌诗经现实主义风格,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兴起;分封制的瓦解,社会动荡;百家争鸣,思想解放楚辞楚国方言,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风格汉朝汉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

4、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经济发展,政治上大一统局面形成唐朝唐诗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白居易(现实主义)前期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后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家统一,政策开明,中外交流频繁,科举制的促进宋朝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句子长短参差不齐,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抒发感情,并可配乐演唱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社会矛盾尖锐元朝元曲关汉卿、马致远散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杂剧形成完整的戏剧形式商品经济发展,知识分子不受重视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采用章回体形式;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广泛反映社会生活,深刻批判社会现实商品经

5、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正确区分诗、词、曲(1)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2)词:句子长短参差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和歌唱。(3)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2古代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1)书法艺术发展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特点及代表字体特点代表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秦朝李斯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方正,略扁东汉蔡邕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字形方正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东晋的王羲之、

6、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东晋的王羲之、唐朝的颜真卿、北宋的苏轼、元朝的赵孟、明朝的文征明文字不等同于书法。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故其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而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2)绘画艺术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发展时期特点代表人物及成就魏晋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

7、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吸取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两宋风俗画成就突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宋山径春行图结合对图片及材料的认识,说明中国山水画具有怎样的特征?提示: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深远。3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1)发展演变:由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昆曲流传甚广。(2)京剧艺术形

8、成: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京剧。发展:“同光十三绝”。传播: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国粹”,在人类文艺殿堂上大放异彩。京剧的发展过程1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影响这三种发明将全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都改变了,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印刷术在文化;火药在战争;指南针在航海。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弗兰西斯培根思维激活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2市民文学的典范明清小说这一时期(明清)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

9、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致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冯天瑜等著中华文明史思维激活明清时期小说取材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关注社会底层,越来越多地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探究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史料一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朝代北宋南宋明朝清朝理论类491630实验类121031技术类84818169李思孟科学技术史史料二下列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的故事:1266年,郭守敬被张文谦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受命编订新历法。1277年,郭守敬向政府建议,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史称“四海测验”。1

10、281年,新历法完成,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取名为授时历。158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格里高利提出现行公历,与授时历的天文数据基本相同。史料三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1)史料一中两宋与明清时期不同科技成果所占比重的表

11、格,注意从表中数据变化找出演变的趋势。(2)史料二中“敬授民时”表明中国古代历法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因此中国古代科技具有重视实践和实用的特点。(3)史料三中“与西方相比”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缺少了西方的求证、推理和理性。(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2)根据史料二、三,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提示(1)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成果都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实验成果减少;明清时期科技理论成果比重上升。(2)特点:注重实用性;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儒家思想中重政治、轻技艺观念的束缚;古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阻

12、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历史进程:长期走在世界前列(16世纪前);明清时期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2)科学思想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和抽象概念,缺少实验,制约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受到儒家主流思想的影响。(3)科技应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动力的意识。(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5)成就: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外传世界,贡献大。探究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演进史料一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

13、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史料二明代小说繁荣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1)史料一从城市的发展、民间娱乐需求、教坊乐工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古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原因。(2)史料二说明明代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特色。(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14、,概述艺术世俗化趋势的推动因素。(2)根据史料二,概括明代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提示(1)古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娱乐设施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2)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如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气势。(3)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4)唐朝时期: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等

15、书法艺术成就辉煌。(5)宋元时期:元朝经济的发展促使戏曲走向成熟。(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小说、戏曲走向繁盛。立足家国情怀认识四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影响材料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摘编自白万纲大国的崛起:大国崛起的奥秘国家管控根据材料,分析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对东西方历史发展起到的不同作用。解析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虽然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都最早出现在中国,但大多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甚至使用时产

16、生了消极的影响,因而没有引发中国的制度性变革。据此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印刷术在中国传播的是与封建统治相适应的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的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火药在中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在西方却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为摧毁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指南针在中国并没有起到像在西方那样的拓展世界市场,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总之,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却没有给中国带来根本变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1)造纸术: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2)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

17、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为西方国家拓展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4)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为摧毁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1命题点:宋代文学艺术发展的直接原因(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4)下图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文学诗文选本蔚成风气,白话小说大量出现书法帖学兴起,碑帖印本广泛流通绘画版画和年画成为新画种,民众喜闻乐见A印刷技术发展B城市经济繁荣C科举制度完善D市民文艺兴起尝试解题_A宋代雕版印刷术推广,印刷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A项正确;城市经济繁荣、科举制度

18、完善有利于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但对题干所述的变化并不起直接作用,B、C两项排除;市民文艺兴起是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表现,D项排除。2命题点:明朝的文学特点(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5)明代中后期出现一批要求冲破“天理”教条束缚的思想家,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这说明()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B文学创作迎合市民需要C心学的发展影响到戏曲创作D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动摇尝试解题_C根据“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

19、亭中彰显一个情字”可得出,当时的戏曲创作明显受到心学发展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排除A项;B项以偏概全,排除;D项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3命题点: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唐诗(2020海南选择性考试3)表 唐诗(摘录)诗人诗句出处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全唐诗杜甫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刘禹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由上表可见()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尝试解题_D材料分别体现了农民、渔民、淘金客的辛苦劳作,说明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来源,但未涉及社会阶层流动,故选D项

20、,排除C项;材料涉及下层人民的生活,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对下层百姓生活的描写,非宫廷文化,排除B项。4命题点:古代中国的音乐艺术清乐(2020北京等级性考试2)“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尝试解题_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以来“清乐”不断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音乐相融合,

21、隋统一后清乐被称为“华夏正声”,这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中原文化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后得到新发展,而非消亡,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汉代乐府与其他地区民族音乐融合,并非汉代礼乐制度的复原,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现象,不能说明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排除D项。5命题点:颜真卿的书法(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模拟2)小楚同学酷爱书法,经常临摹“颜体”楷书。有一天发现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如图)虽然有不少涂改的墨团,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查阅史书方有所悟,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这说明()A颜真卿书法造

22、诣臻于完善B行书比楷书更具审美功能C唐代文化由守成走向创新D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尝试解题_D根据“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可以看出颜真卿的气节所在,这使其作品虽然有涂改,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故反映出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D项正确;完善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行书和楷书,不能得出B项;创新之处没有体现,排除C项。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考法示例】运用生活情境,隐性考查唐朝民族关系(2020全国卷25)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

23、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知情境: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明立意:以阎立本的步辇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抓关键:“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是解答本题最具借鉴意义的信息。理思路:解答本题时要分析两方面的信息,一是题干的文字说明,二是步辇图本身的艺术特点。前者的关键内容是“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这是唐代和吐蕃有悠久的友好往来历史的见证;后者需要把所学的中外关于绘画的知识迁移过来。通过对以上信息的综合分析就能得到答案C项。【真题体验】1秦汉时期的摔跤运动(2020全国卷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

24、)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B根据材料中角抵(摔跤)在秦汉时期的流行情况可知,角抵(摔跤)在秦汉时期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角抵(摔跤)的流行情况,而川剧是清朝出现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角抵(摔跤)推动丝路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角抵(摔跤)的流行情况,没有提及其起源,故D项错误。2唐代的书法(2020全国卷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

25、“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B张旭是唐代有名的草书书法家之一,有“草圣”的称号,他创作的千字文作品狂放不羁、挥洒自如、变幻莫测。从他叙述自己对书法的感悟来看,他的书法呈现出灵动性,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楷书体现书写结构的严整性;C项错误,草书没有体现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项错误,张旭的书法体现的是外露性,而不是内敛性。3中国古代的壁画艺术(2020全国卷25)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

26、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五台山佛光寺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C由材料中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发现了实物佛光寺可知,此类壁画可与实物文化遗存互证,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壁画与山西五台山地区的实物佛光寺相互印证的情况,没有涉及创作与艺术想象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表述绝对化,故错误;D项说法错误,排除。4唐代的社会风尚拔河(2019全国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

27、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C拔河比赛本身就是力量的较量,再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欲练英雄志”“预期年岁稔”等信息可知,在唐代人们通过拔河比赛展现力量,故C项正确。5古代中国药学的发展(2018全国卷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

28、动BA项中“源于”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题干反映了唐代、宋代、明代国家力量都对药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力量对药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而非商品经济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提及了汉代和唐代药学的发展,当时宋明理学还未产生,故排除D项。6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原因(2018全国卷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

29、的文化品位D由材料“官腔”“雅乐”“盛世元音”“郡邑大夫宴款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可知昆曲为士大夫阶级的娱乐品,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D项正确。模拟题培素养仿真演练1(2020无锡高三调研)西汉武帝到东汉中期,以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后期始,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C西汉规模宏大、以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符合西汉国势强盛的时代特点,东汉中后期始,以抒情为主的“小赋”符合东汉国力衰弱的特点,这表明汉赋风格受时代影响,而非皇帝喜好决定汉赋是否兴盛,故选C项,排

30、除A项;东汉中后期以后的赋以抒情为主,因此不能说明士人热衷颂扬国运,排除B项;赋不是官方文学,排除D项。2(2020惠州一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怀疑古书对夏商周三代记载的真实性。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及释读,不仅有力地回应了疑古学者,还再一次印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对商代记载的准确性。这反映了()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汉字B没有实物印证的历史都有极大争议性 C文字史料都是真实可信的D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更具说服力D甲骨文属于实物史料,司马迁史记属于文字史料,根据“甲骨文再一次印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对商代记载的准确性”可知,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更具有说服力,故选D项;A项“最早

31、”一词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况且甲骨文只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排除A项;有些作为一手史料的文献资料,虽不一定有实物印证但仍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排除B项;一些文字史料比如文学作品,因其具有虚构性,并不都是真实可信的,排除C项。3(2020天一大联考)据记载,唐代书法家贺知章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下列作品最可能出自贺知章之手的是()AB C DB由材料“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可知此为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的草书,故选B项;A项是篆书,排除;C项是笔画详备,结构严整的楷书,排除;D项是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行书,

32、排除D项。4(2020江西高三联考)有史料记载,在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间的怛罗斯之战中,唐朝战俘将造纸术传到非洲和欧洲。但据杜环(735812年)经行记记载,此战唐朝战俘中没有造纸工匠。近年有中亚学者指出,此战前造纸术既以和平方式传入中亚,10世纪时传入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由此可知()A经行记作为第一手史料更为真实可信B中亚学者研究结论形成较晚因而更加可靠C文献记载和历史研究必须经考古发现证实D西亚人在造纸术西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D材料中的“史料记载”和“中亚学者”都提到造纸术曾传到中亚地区,再由中亚传入非洲和欧洲,而西亚是连接中亚和欧洲的桥梁,因此可以推知西亚人在造纸术西传过程中起了重

33、要作用,故选D项;经行记是唐朝杜环所作的游记,并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A项;历史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者所用的史料有关,与研究结论形成时间无关,排除B项;文献记载如若为第一手史料,也具有可信性,不一定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考古发现只是证实历史真相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手段,排除C项。5(2020临沂质检)中国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天地万物合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生命活动、内部器官的运动变化,要受整个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研究人体、认识疾病的辩证思想和方法,远比那种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机械地把人体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加以研究的机械论的思想和方法要优越得多。”这反

34、映了()A“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理论的价值B中医诞生的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C古代中医理论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D古代医学家都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A根据材料“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种研究人体、认识疾病的辩证思想和方法,远比那种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机械地把人体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加以研究的机械论的思想和方法要优越得多”可知,“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理论有重要价值,故选A项;材料主旨为中医主张,未涉及中医的诞生过程,排除B项;根据材料“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天地万物合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可知,材料强调中医注重人与自然关系,并非具有神学色彩,排除C项;“古代医学家都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说法绝对

35、化,排除D项。6(2020惠州一模)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 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D婆罗门曲在中国的流传属于中外文化交融,而杨敬述的改制、加工以及唐玄宗的更名则带有创新的色彩,因此体现了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项;材料叙述的是一首佛教舞曲在中国的流传,并未体现民族交融,排除A项;三教合一指的是儒学家提出的“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通道,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 1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