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对于孙中山总统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但对孙中山总统又被称为“布衣总统”,同学们是否也有所理解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就是“布衣总统”孙中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陈廷一一起解读“布衣总统”孙中山,了解其来历,了解其布衣特色。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 命先驱者,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而奋斗了终生。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学习“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重点:布衣与总统的关系,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难点:对“
2、布衣”、“剪辫”、“睡狮”的理解。传记 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分类:(一)从创作方法来分: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二)从篇幅长短来分:大传、小传(三)从立传人物来分:自传:他传: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给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历史性传记:传记文学: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关于孙中山孙中山(1866 1925),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91
3、1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关于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卓著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他以民众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及他领导的推翻中国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政治历史和中国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极其巨大深远的影响。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作品主要描写上海宋氏家族先后出版了皇天后土、孙中山大传(上下卷)、许世友传奇三部曲、贺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兄弟、孔祥熙大传、宋庆龄全传、宋美龄全传、宋霭龄全传、宋氏家族全书(上下卷)、民国岳父、青年孙中山等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关于作者陈廷一传记文学领域有“南叶北陈”之说,南有作家叶永烈
4、,北有作家陈廷一。叶永烈“四人帮”传 陈廷一宋氏三姐妹“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史不写陈廷一不行。”“布衣总统”孙中山全文写了“布衣总统”哪几件事?可分成几部分?写出每部分的大意。全文分三部分。(一)写“布衣总统”称谓的来历。(二)从衣食住行、待人宴客的具体方面写“布衣总统”的简朴生活。(三)写“布衣总统”悄然出巡的故事,表现了他为人民着想、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布衣总统”孙中山“布衣”是什么意思?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称呼由何而来?围绕“布衣”与“总统”双重身份的关系,课文如何组织材料?布衣由于封建王朝等级森严,贵族和平民百姓在衣着上有严格的区别。古代贵族穿帛衣服的居多,庶人穿不起
5、帛而只能穿布的,所以“布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来多以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称呼由何而来?与张之洞的交往张之洞退回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回敬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候。孙中山办公室孙中山故居中山装走进课文文题“布衣总统”,一个是“布衣”,一个是“总统”,这两者是否有矛盾?为什么?布衣总统的理解:其一:总统出身于布衣,源于布衣;其二:孙中山具有总统的身份和布衣的品德“布衣总统”四层含义第一部分(14)虽为布衣,却胸怀总统大志(介绍“布衣总统”这个称呼的来源)第二部分(514)虽为总统,却保持布衣本色(介绍孙中山先生的俭朴作风)第三部分
6、(1517)总统热爱布衣(孙中山先生外出的情形)第四部分(1825)总统深受布衣爱戴(群众对孙中山先生的拥护布衣的总统)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整体感知住房间:不大住摆设:数目少,简单 简朴外面:客厅兼饭厅衣衣着朴素:改学生装(“中山装”)衣朴素整洁外表整洁(表里如一)食正:孙中山 俭食俭约唐绍仪反:奢伍廷芳行着普通制服行制止巡官不事张扬,亲民淡泊绕道回府住:简单房间摆设外面衣:朴素食:简约行:简易悄悄出巡不事张扬正:孙中山反:唐绍仪、伍廷芳“布衣”(简朴)改学生装、整洁正反对比字词句段分析籍(j)贯 卤(l)味 佳肴(yo)奢侈(sh ch)下咽(yn)裹(gu)脚水
7、泄(xi)不通推崇:十分推重崇敬。一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浅薄,狂妄自大。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 流不出去。甘于淡泊:心甘情愿地不追求名利。重要字词字音思考: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表现孙中山不畏权贵、不卑不亢、早怀大志,并且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说明张之洞尽管摆官架子,但还是善识人才。以张之洞的前后态度转变来反映孙中山的学识和性格。思考1:拜见两广总督,名片上只印有姓名、籍贯,说明孙中山早年就具有怎样的思想?说明孙中山早年便有一种强烈的民主意识,不讲究身份,做事低调
8、。思考2:“为避免惊扰群众,他总是悄悄出巡。”中的“总是”,“总统早已回府”中的“早”有何作用?“总是”是频率副词,强调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已形成一定的习惯,突出了孙中山一贯行事低调,不事张扬,关心群众,体贴民情的优秀品质。3、群众见到孙中山的时候,高呼“大总统万岁”,这个口号体现了群众怎样的心情?这个口号妥当吗?为什么?一方面,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帝制,孙中山的基本政治主张“三民主义”等观念越来越深入民心,受到民众的爱戴和拥护。一方面,体现了普通老百姓的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说明了民主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句段分析一、“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新商标。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这
9、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剪辫”在当时象征着什么?说明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争着走出专制统治的束缚。句段分析辫子是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因而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行为标志是剪辫子。剪辫子在这时期成了反对满清、推翻帝国、追求共和、倡导民主的一种行为象征。句段分析二、“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比拟和比喻“睡狮”来历:拿破仑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惊”。用睡狮来比喻中国有两层含义:其一,中国本质是一只狮子,是强大的,无论任何时候都具有爆发的潜力;其二,中国在沉睡中还未觉醒,因而要暂时承受着被欺凌。写作特色 以小见
10、大孙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南征北战,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很多,影响深远的也不少,但作者却没有从中做文章,通过其大辉煌大事件来介绍孙中山,来突出其伟大和不朽,恰恰相反,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细节(衣食住行),通过这些使得传主的个性更加丰满而鲜活,同时,这些日常生活所显示的孙中山的个性又与他的政治理念(平等民主博爱)和人生理想方向相一致,从而有力地凸现了传主的基本思想特征,体现了“布衣总统”不同于一般总统的独特性。写作特色多处使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更凸显出了伟人的高尚情操。写作特色注重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性格品质。如:孙中山拒绝使用锡纸的碗筷,觉得太讲究了生活简朴地上堆着很
11、多辫子革命的成果阻止卫兵用刀驱赶人群为民着想,亲民爱民写作特色注重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人物传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手法之一。传记类文章往往注重对细节的描写,于细微之处见真情,于细微之处为人物画龙点睛。写作特色选材典型,极富表现力。如“布衣总统”的由来,总统的衣食住行等。叙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时候,在众多材料中通过选取典型例子,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写作特色详略分明,穿插有致。在选举的事例中,详写总统的食和行,略写总统的衣和住,使得整篇文章详略分明。小结:本文通过对孙中山先生青年时代与张之洞的交往让我们了解到了“布衣总统”的由来,又通过对他衣食住行、待人宴客和悄悄出巡的片断描写,表现了他处处为人民着想、身为总统却不弃布衣品性,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布衣总统”的深刻含义。小结:同时,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传记文学的一些特点,如选材的真实性选择性,注重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等。作者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重构和再现伟人的高大形象,激励我们年轻的一代学习伟人简朴的生活作风和高尚的情操。课后作业:思考:客观的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并不彻底,但他本人却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这是为什么?提示:从他的历史功绩和本身人格魅力两个方面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