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周代分封制首封传说时代及夏商帝王后商和吕尚等周室功臣,后又扩及秦、楚、戎狄等许多臣服于天子的异族部落。分封对象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这一做法有助于A. 推动周朝文化传播B. 强化伦理道德秩序C. 突出宗法血缘纽带D. 逐步实现家国同构【答案】A【解析】【详解】从“后又扩及秦、楚、戎狄等许多臣服于天子的异族部落”“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复杂多样,分封的地域广,有利于推动周朝文化传播,A正确;西汉后统治者强化伦理道德秩序,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
2、除;从题干“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可以看出,分封制并没有体现鲜明的血缘宗法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对象除了姬姓王族,还有功臣和旧代贵族,C错误;家国同构指家族、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完全一样,具体而言,就是家与国的组织系统和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材料无法体现,D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后又扩及秦、楚、戎狄等许多臣服于天子的异族部落”“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2.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文化统一为
3、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 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C. 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D. 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材料中的信息“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现象,根据所学可知它与政治统一的趋势是同步的,故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B项错误,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3.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
4、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的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A. 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 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 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 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诗经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诗经4.汉武帝元封元年规定:把郡国应贡物连同运输所抵充的财政上缴额,按照
5、当地正常的市价,折合为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品,直接上缴给国家在该地设置的均输官,然后由均输官像过去商人那样,将这些土特产品运往需要该项物资的其它地区去出售,这一措施A. 解决了郡国对中央的威胁B. 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C. 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体现了政府的垄断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均输法,是汉代政府把郡国应贡物折合为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品,然后由均输官将这些土特产品进行销售的经济措施,实质上是官营贸易,这压缩了私商的经营空间,因此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郡国割据的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商业贸易,不是农业,故C项错误;官营贸易是政府在某
6、些领域进行垄断,不能体现出政府全面垄断,故D项错误。5.李华中书政事堂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明了政事堂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制约了君主专制C. 不利于商业发展D. 有利于政治清明【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政事堂可以劝谏君主的无道行为,可以罢免不法臣子,可以诛杀擅自兴兵、私授权力及擅自积累财货的官员。这有利于规范君臣行为和政治清明,因此D选项正确;政事堂是中央官署,无法体现
7、其加强了中央集权,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政事堂只是可以劝谏君主的无道行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加强了皇权,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政事堂的职权对象仅为君臣,与商人阶层并无关系;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点睛】本题联系唐代中央机构政事堂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其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也与商业发展无关,依据唐朝三省六部制建立的影响可排除剩余选项得出正确答案。6.“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8、”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A. 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B. 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C. 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D. 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朝贡贸易,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朝贡贸易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A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亦无从体现,排除;D项“双方地位的平等”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7.管子一书建议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
9、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记载宋国大夫戴盈之说:“(税率)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A. 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 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C. 区域间长途贸易不断兴起D. 加大“关市之征”成为共识【答案】B【解析】“修道途,便关市”说明修筑道路便于市场发展,“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说明减轻关税便于统一市场形成,故B正确;A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长途贩运材料没有体现,故C错误;D中成为“共识”显然说法错误,不符合材料信息。8.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寡廉鲜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
10、灭人欲”之说。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这说明程朱理学A. 重在经世致用B. 蔑视君主权威C. 追求普遍真理D. 实质虚伪教条【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都是针对当时社会现象,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说明程朱理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不能反映程朱理学是虚伪教条,排除D项。9.“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
11、,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近畿及山东等省”可以看出战争发生在北方。香港岛、广州在地理位置上不符合,排除A、B两项;C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朝鲜海域的丰岛海战,并非在中国境内,也不符合“五尺童子”参战的史实,C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符合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且“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也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义和团的抗争史实,所以D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
12、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严复晚年曾劝谕青年留学生:“学得一宗科学,回来正及壮年,正好为国兴业;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这反映出晚年严复A. 主张传播实业救国思想B. 认清了近代科学的本质C. 主张恢复旧的传统文化D. 审视东西文化不同价值【答案】D【解析】从材料“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中可以分析出,严复鼓励青年要努力留学,准备报效祖国,但嘱咐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这表明严复审视东西文化不同价值,故D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严复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而不是经济思想,故A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
13、在“认清”;C项说法错误,错在“恢复”。点睛:对材料“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的理解是关键。11.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 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D. 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显示,作为原料的洋纱进口数量增加,而成品洋布销量有所减少,说明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洋纱的进口使用,故C项正确;洋
14、纱、洋布通过通商口岸进口,并不代表就在通商口岸使用,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洋布与比洋纱销量的对比,并不能说明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织布业的发展现状,故D项错误。12.1938年月11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此次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它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12月为“建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这主要表明A. 国民政府的亲英美路线引起中日冲突B. 为灭亡中国日本在策略发生了新变化C. 日本根本目的在于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D. 敌后抗日根据
15、地广泛开辟引起日本警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它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等内容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待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作出调整,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这表明为灭亡中国日本在侵华策略上发生变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种变化与国民政府亲英美路线无关;C选项错误,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是为侵华服务的,与发动太平洋战争无关;D选项为日本侵华政策改变的一方面原因,并非材料表明的内容,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13.下图是人民日报不同历史时期与
16、援助有关的报道的占比柱状图。以下解读合理的是A. 60年代报道情况可能受“一边倒”政策的影响B. 70年代外国援华报道变化受中美建交的影响C. 80年代的变化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关D. 从整体上看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主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60年代与援助有关的报道中援外报道较多,外国援华和相互援助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撕毁援华协议,撤走援华专家,“一边倒”政策实际上走向终结。因此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70年代与援助有关的报道中与60年代相比并无太大变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建交的时间为1979年,并未对70年代外国援华情况产生太大影响。因此
17、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80年代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积极走出国门向世界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发展自己,外国援华和相互援助的规模扩大,因此80年代的变化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关,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60年代与70年代我国对外援助较多,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更多是从政治角度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出发的。故正确选项为C选项。14.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 布雷顿森林协定C.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 马歇尔计划【答案】B【解析】【详解】“黄金兑换
18、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直接判断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故B项正确;A属于区域经济组织,排除;C属于贸易协定,排除;D属于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排除。【点睛】美国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者体现在: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和否决权;美国人取得关键职务;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15.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A. 新经济政策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19、农业集体化政策D. 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刻不容缓的任务”等信息可以得出,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特定的战争时期所制定的特殊政策,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故B项正确,排除A项;CD两项是斯大林时期的内容,故排除。16.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年份贵族阁员非贵族阁员183218666436186718843523188519054029190619162
20、526191819352582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B. 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C. 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D. 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答案】B【解析】表格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数据表明贵族的数量在增加,故A项错误;总体上看,内阁中贵族数量减少,非贵族数量增加,中间出现曲折波动,并且经历的时间超过一百年,由此表明英国政治变革的渐进性,故B项正确;材料未显示内阁权力的变化,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阁中贵族的数量在第三阶段增加,第四阶段减少,说明工业革命并不能决定贵族的地位,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数字表格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
21、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变化,根据表格中“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即可得出结论。17.古希腊时期雅典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这主要说明A. 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B. 雅典人公民意识强烈C. 雅典公民的素质有限D. 城邦是民主政治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雅典人愿意为城邦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并不是牺牲了人的个性,故排除A项;题干内容无法体现雅典公民素质有限,故排除C项;题干内容反映
22、的是公民的有关问题,与城邦无关,故排除D项;根据“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可知雅典人公民意识强烈,故选B。18.公元前454年,罗马贵族与平民终于达成协议:立法委员会全部由贵族担任,但起草委员和法律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百人团大会选举和通过,元老院批准才能生效。这一协议A. 扩大了公民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B. 使平民完全掌控法律的制定大权C. 使平民有机会进入法律创建环节D. 没有触动到贵族控制司法的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起草委员和法律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百人团大会选举和通过”表明这一协议使平民参与到法律的创制工作,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公民范围的扩大,
23、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错在“完全”;D项说法错误,错在“没有”。点睛:材料“起草委员和法律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百人团大会选举和通过”是关键。19.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A. 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B. 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C. 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D.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答案】A【解析】罗马法规定了各种法律行为和各种权能,但是没有提出法律的概念和定义,这说明罗马法注重实际轻视理论,故A项正确;罗马法既有私法也有公法,故B项错误;材料未说明罗马法的意义,故
24、C项错误;D项是材料的影响,不是本质,故错误。点睛:表明类选择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时要分清本质、现象、原因、结果、影响等。本题的D项是影响,不是本质,故不选。20.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受挫后,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积蓄力量,以便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 存在严重的右倾错误倾向C. 有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D. 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结合所学,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军队走向井冈山,探索出农村
25、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C正确;共产国际仍坚持城市中心道路,材料也无法体现共产国际“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A错误;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不属于右倾错误,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共产国际“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积著力量,以便重新展开全面进攻”说明共产国际并没有认识到反动势力非常强大的事实,故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结合所学井冈山时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知识分析解答。21.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
26、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次会议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B. 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C. 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D. 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共七大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故A项错误;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故B项正确;井冈山的斗争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故C项错误;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
27、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二大22.蒋介石曾在1925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一论断A. 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B. 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C. 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D. 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
28、产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倡导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目标基本一致, A项正确。国民革命兴起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故B项错误,排除。第二次国共合作出现于抗战时期,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相关,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而是强调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排除D。23.“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朱执信有云:“古人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黎元洪总统在一次通电中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该现象的出现A. 根源于自然经济分散性消极作用B. 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在职业选择上
29、的自由性C. 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政治动荡D. 说明中华民族正统的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答案】C【解析】 “遣之则兵散为匪” , 说明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使得一些农民失去生活依靠, 进而为匪, 成为割据势力的兵源,A是封建国家分裂的根本原因不是兵匪互变原因,故 A 项错误; “兵匪互换”是民国时期脆弱的自然经济下的无奈应对措施,与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无关,故 B 项错误; “招之则匪聚为兵”表明, “为匪耻辱”文化心理并没有解除,故 D 项错误; “兵匪互换”造成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和政治动荡,故C项正确。24.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一文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
30、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B. 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C. 彻底否定以往“分田单干”的历史性作用D. 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小岗村由包产到户的单干到“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体现的是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是现代农业集约式、规模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可知
31、,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依然属于国家所有,故B错误,可以排除;C本身说法不正确。25.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定五色旗为国旗;孙中山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旨在强调A. 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B. 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国C. 国家认同高于族群认同D. 只联合五民族共创共和【答案】C【解析】【详解】五色旗就要把当时五大民族统一于中华民国之下,形成真正统一的中华民族。所以强调国家认同高于原有族群的认同,C正确。A、B两项都忽略了材料的关系,出现颠倒的认识,排除、D项表述
32、绝对化。26.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A. 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D. 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图表得出,在1978-2005年这段时间里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内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外因是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改善中美关系以遏制苏联,内因是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二战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此时的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
33、C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美国始终坚持称霸全球的策略,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美建交【名师点睛】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两国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7.下表列举的是古代诗歌中关于武则天的评价。据此能够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武则天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闹。陶钧万国丹青
34、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唐】杜甫赠蜀僧丘师兄天人共愤世皆嫌,垂拱焉能二十年?谁信裙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元】叶颙唐武则天传樵云独唱卷四A. 有虚怀纳谏的胸襟B. 治国才能值得肯定C. 当政推动社会繁荣D. 当政有违儒家伦理【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河洲在咏,风化攸归”“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谁信裙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等信息来看,均是肯定武则天的治国才能。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武则天虚怀纳谏,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当时社会繁荣,排除C项;这些诗歌没有认为武则天的当政有
35、违儒家伦理,排除D项。2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可能存在的不足是A. 因人设法违反了宪政的本意B. 总理制约总统各国没有先例C. 两者牵制无法体现三权分立D. 人民主权却无人民真正参与【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这种因总统人选的变动而变更宪法的规定,说明个人因素凌驾于法律之上,显示出立宪的随意性,削弱了宪法的权威性,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正
36、确。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等国家实行了责任内阁制;C选项错误,三权分立体现的是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衡。总统与总理的牵制体现的是行政权内部的权力制约,与三权分立政体无关;D选项内容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无关,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选项。【点睛】依据中国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及评价等相关所学知识可知其存在的不足是因人设法违反了宪政的本意。结合世界近代民主政治相关所学内容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9.20世纪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字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
37、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提出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这说明罗斯福A. 主张创新自由制度以活跃经济B. 意在鼓励民众摆脱贫穷C. 强调政府应承担社会保障责任D. 唤醒人们自信推进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罗斯福强调公民“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这说明罗斯福认为政府应承担社会保障责任,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罗斯福主张创新自由制度,故A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主旨是政府承担起民众摆脱贫穷的任务,故错误;材料和唤醒人们自信无关,故D项错误。30.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货币发展,以唐为界,这之前的“半两”钱、“五铢”钱,以重量为
38、名。从唐高祖颁行“开元通宝”起,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 阻碍工商业的发展B. 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C. 土地兼并逐渐加剧D. 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答案】D【解析】据材料“古代封建社会货币发展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币币值与重量逐渐脱钩,有利于纸币等非金属货币产生,故D选项正确;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使货币的携带更方便,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A选项错误;明朝后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故B选项错误;土地兼并与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没有直接联系,故C选项错误。故选D。31.有学者认为:“明清
39、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A.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 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 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作出判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时代背景。故选A。B项不能体现“异质”, 说法不正确,C项是在十九世纪末开始的;D项夸大了明末清初思想的影响。考点:明清进步思潮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在
40、对宋明理学思想反思的基础上,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解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32.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民族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中音乐家逐渐摆脱了封建势力和旧思想的束缚,走向追求自由
41、和自主的道路,这符合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特点,故B项正确;古典主义音乐盛行于中世纪,故A项错误;爵士乐和摇滚乐都属于现代音乐,流行于20世纪,故C、D两项也不合题意。二、材料题3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 一战后初期,随着美苏冷战的愈演愈烈,一向被美国政府视为“边远地区”的东亚也逐渐被纳入冷战体制,成为美苏较量的重要战场。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我们必须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必须复兴中国,在那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朝鲜我们也应当这样做。”这实际上确立了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基调。材料二 侵越战争表明美国的全球干涉政策走到了极点,也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给美国的政
42、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地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反战运动不断高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整个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在越南,虽有装备精良的50多万美军,但仍取胜无望。由于深陷越战泥潭,美国与苏联和盟国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交了关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长篇报告,强调:“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基调和具体表现。(2)依据材
43、料二,指出美国的亚洲政策的变化及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答案】(1)基调:控制东亚和太平洋,同苏联进行冷战。表现:单独占领并扶植日本;在中国奉行扶蒋反共政策;以联合国名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2)变化:由积极进攻转为战略收缩。因素:经济实力的削弱;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深陷越南战争泥潭;苏联实力的增强;西欧、日本与美国竞争。【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我们必须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必须复兴中国,在那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朝鲜我们也应当这样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单独占领并扶植日本;在中国奉行扶蒋反共政策;以联合国名义发动侵略
44、朝鲜的战争。(2)本题材料提到,由于深陷越战泥潭,美国与苏联和盟国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亚洲政策的变化是由积极进攻转为战略收缩。因素是经济实力的削弱;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深陷越南战争泥潭;苏联实力的增强;西欧、日本与美国竞争。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美国政策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以上是某历史学习小组的研究成果。请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答案】示例:论题:
45、经济全球化利弊并存世界经济全球化源自于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在其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促进了人类巨大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和问题。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地理大发现使许多落后地区成为西方的殖民地,但也促进了全球物种和产品的大交流。在全球化的第二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跨国公司的崛起,人类的生产力有了迅猛的提高,但同时也产生了无产阶级群体,制造出尖锐的劳资矛盾。在全球化的第三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网络犯罪花样百出,居高不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今后还会不断发展深化。我们要充分重视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积极应对
46、,使其良性、健康地发展。【解析】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从材料中分析出“经济全球化”问题,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来论证观点即可。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福特改革指实行装配线制造、以及20世纪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历史性妥协。1914年起,福特支付给劳工的薪水足够让他们有能力购买一辆福特T型车。1923年,福特员工58天的薪水就能买一辆车。这些社会变革牵涉到相当多的冲突,因为有些人享受到福特主义好处的同时,也有人因为装配线生产过程中无情的效率竞争而备受打击。如德国的小型企业与工匠就被装配线的效率击渍,进而在20世纪20年代末引发激进政治活动。生产与消费的革命可以完完全全地瓦解社会,
47、速度之快并不亚于政治革命。据【美】麦克尼尔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特改革的利与弊。(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经济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答案】(1)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缓和了劳资矛盾等。弊:导致小型企业倒闭;大量失业工人的出现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消耗更多的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等。(2)经济改革引发社会分化和变动,进而引发社会变革;经济改革对社会变革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社会变革与经济改革应相互协调,使整个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等。【解析】(1)从材料“福特改革指实行装配线制造、以及20世纪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历史性妥协”“福特支付给劳工的薪水足够让他们有能力购买一辆福特T型车”中可以概括出福特改革的好处;从材料“德国的小型企业与工匠就被装配线的效率击渍”“在20世纪20年代末引发激进政治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福特改革的弊端。(2)根据材料“生产与消费的革命可以完完全全地瓦解社会,速度之快并不亚于政治革命”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经济改革引发社会分化和变动,进而引发社会变革;经济改革对社会变革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社会变革与经济改革应相互协调,使整个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