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453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1.2019年3月22日,习主席在罗马访问时,意大利众议院议长菲科向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发问:“您当选中国主席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情?”习主席回答:“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可见: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总是与人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习主席在谈到当选国家主席时

2、的心情时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可见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项符合题意;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总是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而不总是与人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项说法错误;哲学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能动反映而不是真实反映,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3、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2)哲学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考察时都曾提到,“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之所以强调世界观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总开关,是因为世界观是系统

4、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在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世界观的指导没有世界观的指导,人们就会失去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世界观制约着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具体的判断和选择A. B. C. D. 【答案】C【解析】选项表述本身错误,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是自发形成的,是朴素的、凌乱的。选项错误,没有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人们就会失去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题目中,之所以强调世界观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总开关,是因为在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世界观的指导,世界观制约着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具体的判断和选择;选项入选。选C。点睛: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哲学区别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

5、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形成自发形成,人人都有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特点是零散的、朴素的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人的生命里不能没有哲学。用哲学渗透人生,用全局的、反思的、思辨的眼光看问题,事业上方能行得远、站得高,生活中也能少几许烦恼。这表明A.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 不受哲学影响的人生没有意义D. 哲学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答案】B

6、【解析】用哲学渗透人生,用全局的、反思的、思辨的眼光看问题,事业上方能行得远、站得高,生活中也能少几许烦恼。这表明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适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D是错误的;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放射出灿烂光芒、结出丰硕果实。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

7、”,是因为它能够把握时代脉博,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适应了社会存在的状况,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可以动员和掌握了人民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真正哲学的作用。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正确;马克思主义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但不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错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正确。故选B。

8、【点睛】1真正的哲学为什么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来源于时代(即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即真正的哲学为什么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为社会变革作思想准备。真正的哲学为人们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5.2018年

9、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马克思的去世而逐渐消失,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能为我们解决改革发展问题提供具体方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够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真正的哲学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马克思的去世而逐渐消失,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够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正确且符

10、合题意;正确但不是题干的原因,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能为我们解决改革发展问题提供具体方法,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出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这进一步佐证了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哲学源于时代,并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哲学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选项“支配社会的发展”的表述错误。题目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11、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由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这进一步佐证了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故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B。7.2018年8月13日至20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是东西方哲学家追问内心、寻求知识、展开思索的原初起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本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

12、发展的前进方向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不选。:哲学影响时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基本矛盾是支配时代发展的动力,错误。:材料中“本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说明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

13、革的先导作用,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8.2018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这段话表明哲学社会科学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符合题意,哲学具有预见功能,能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表述错误,哲学只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符合题意,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故选A。表述错误,社会基本矛盾

14、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点睛】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批判功能)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3、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真正的哲学)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9.2017年5月8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的典故,强调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15、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此处用典意在告诉我A. 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大道B. 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指导D. 哲学社会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答案】A【解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此处用典意在告诉我们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是具体方法,A适合题意,排除C;马克思主

16、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B、D是错误的。【点睛】(1)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10.2017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17、、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以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直接理论来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不选,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并未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入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不选。: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入选。故本题答案为D。11.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工作者要加强对哲学

18、社会科学成果的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哲学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具有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适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错误;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

19、原因,排除;故本题选B。12.“马克思的学说之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A:从材料中马克思学说的“正确”,可知其科学性;从给予人们一个“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可知其革命性。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D:材料未体现,可排除。C: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不选。故本题答案为A。【点睛】马

20、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3.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

21、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影响、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任务。: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尚圆”思维存在于普遍中国人的心中,“圆”成为普遍中国人的美好追求,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正确。:正确的哲学才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错误。:中国传统哲学的“尚圆”思维是从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发展出来的,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22、实践活动,正确。故本题选C。【点睛】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不能源于“思想”“观念”“意识”等主观的东西。哲学也有正误之分,不能认为哲学都能正确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14.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大设计里说:“自然发生说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下列与斯蒂芬霍金的世界观相一致的有()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自然发生说

23、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此世界观属于唯物主义,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符合题意。:这两项是唯心主义观点,题干体现的是唯物主义,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属于引言型选择题。引言式选择题的题干一般是名言名句、成语典故、古文或者重要文件的某一个论述等,选项也从理解、分析、评价等角度设置,要求考生在弄明白引言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政治学原理对引言进行分析、理解、评价。解答引言式选择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引言,弄清其含义和中心意思;其次要分析引言所考查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引言所要说明的道理,并把题干和选项联合起来分析,对材料进

24、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再次,分析引言时还要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15.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下列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A. 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D.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万事万物由阴阳和合而成,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项观点与题意一致;BC项均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体现的是把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两者绝对对立起来,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

25、是世界的本原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16.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下列说法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A. B. C. D. 【答案】A【解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

26、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世界起源于气,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适合题意;认为世界起源于理,是客观唯心主义,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17.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

27、法的观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18.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髂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A. 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C. 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D.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答案】C【解析】甲的观点“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是意为这个也是那个,那个也是这个,把辩证法极端化了,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分彼此,属于相对主义观点;乙的“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28、”的观点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是辩证法的观点;丙的“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丁的“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以上观点分别属于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故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哲学的基本派别。【考情分析】本考点是高考常考点,高考命题通常列出不同哲学派别的代表性观点让考生辨别其所属的派别、表述其所属派别的基本观点或对其合

29、理性与缺陷进行分析。19.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不转移的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这一基本方略说明了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不转移的,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项符合题意;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犯了唯意志论的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30、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20.庄子说:“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状态。由此,他得出了“无需也无

31、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这里庄子集中阐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指在这里是对的,在那里就是错的了)的状态,这涉及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他得出了“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集中阐述了意识与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他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项符合题意;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看见,材料不涉及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项与

32、题意不符。故选C。【点睛】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则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21.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201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物质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物质的

33、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以最美寄语为载体,考查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意识等相关知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同样,也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题肢和说法正确。题肢说法错误,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排除;题肢说法错误,因为该观点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排除。故本题选择A选项。22.下列观点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飞矢不动”的说法一致的是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A. B.

34、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飞矢不动”说是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均体现了这种观点,正确;“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均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23.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在于A. 否认了物质的根本属性B. 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C. 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D. 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的表

35、述,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可以看出,该观点的表述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回事,故B入选。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点睛: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二者是

36、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24.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时可以生产反季节瓜果蔬菜。由此可见A.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B. 规律既能被改变,也能被创造C. 科技是实践发展的动力D. 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答案】D【解析】【详解】A:材料未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时可以生产反季节瓜果蔬菜”主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选。B: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也不能被创造。C:错误,实践是科技发展的动力。D:入选,“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是科技落后条件下农业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生产反季节瓜果蔬菜是科技

37、进步条件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结果。故本题答案为D。【点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世界观: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的重要表述,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新常态”已成为当前最热的经济关键词。

38、“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更趋平稳”等特点的“新常态”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静止是有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平稳”是相对静止的表现,而“经济增长平稳”也是增长,体现了事物绝对运动的一面,因而“新常态”说明,运动与静止构成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双方,入选;二者 相互贯通,入选。:错误,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错误,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故本题答案为B。【点睛】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某

39、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二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性质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6.“时间去哪里?能否找到它。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承认运动

40、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A. B. C. D. 【答案】B【解析】“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这启示我们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抓住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正确;运动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观点绝对,不选;“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这启示我们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能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把运动与客观实

41、在性混为一谈。27.“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D.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答案】B【解析】【详解】A:“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体现的是物质的运动,未体现物质的客观实在性,A不选。B:“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说明水和人作为物质的具体形态,都离不开运动,B正确且符合题意。C:本身正确,但材料未体现,不选。D:材料侧重物质离不开运动,而“物质是运动承担者”侧重运动离不开物质,D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28.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

42、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问,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答案】D【解析】该题考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题干强调的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A项观点认为是意识在动,是唯心主义。B项观点夸大运动否定静止,是诡辩论或相对主义。C项观点也是否认运动是物质的,也是唯心主义。D项观点是强调运动,故答案应选D项。29.佛教认为一个世界经历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个世界的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即“四劫”,这一观

43、点(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包含了古老的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看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佛教的观点中并没有体现出世界是由某种物质构成的这一观点,故没有体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材料“四劫”的观点中体现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古老的辩证法思想,正确;材料“四劫”中的“空”指的是一切最终都化为虚无,变为不存在,故他没有提示世界的客观物质性,不选;一个世界经历四个阶段之后又变为另一个世界的四个阶段的继续,这体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正确。故本题选D。30.衰老是一个不断被剥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赋予的过程。可以剥夺最

44、美年华和如花容颜,但也能赋予历练成熟后的饱满心境。美貌只在皮肉上存活,美丽却可以在骨子里生长繁衍,生生不息。这表明应全面看待衰老过程生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美丽与美貌通过衰老实现贯通和渗透美丽与美貌的辩证统一形成衰老过程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对于衰老,应该坚持全面的观点进行分析,故题肢正确。衰老是一个绝对运动的过程,美貌是相对于衰老过程一个确定时段的生理外观,具有相对稳定性,属于静止范畴,故题肢正确;题肢把美丽与美貌对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全面的观点31.下列与下边漫画学仰泳所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成语有东施效颦 自

45、相矛盾 买椟还珠 邯郸学步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漫画学仰泳体现的是一味地去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适得其反,正确且符合题意;“自相矛盾”体现的是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能前后矛盾;“买椟还珠”做事情要分清主次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都与漫画寓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本题属于漫画类选择题,解答漫画类选择题,第一步需要读透漫画的情景,把握漫画的主题。首先,漫画多意在讽刺社会现象,要重视“导语”并能从中领悟立意;其次要仔细观察漫画中有几个要素(人物、动物、物品、图形等),并加以筛选,区分出主次,谨防遗漏或走偏。其次,要

46、理清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合漫画标题的提示及试题题干的指向,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把握漫画本身寓意并深入体会它对我们的启示(如从经济、哲学、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启示)。第二步则要将漫画、题干的要求,教材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分析、判断、做出选择,然后按照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解题。3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上述材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与客观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47、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完善”各种制度体现的是绝对运动,“稳定并长久不变”体现的是相对静止,“再延长三十年”体现的是静止是有条件的,入选。 :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党的农业政策是尊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规律的表现,入选。:错误,真理和科学理论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谬误是主观与客观的背离。故本题答案为B。33.下列名句与漫画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着才知道A. B. C. D. 【答案】D【解析】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

48、际出发,实事求是。漫画反映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乱生于治,怯生于勇”、“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名师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含义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原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9、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侧重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侧重于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办事侧重于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反对“一刀切”角度从唯物论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从辩证法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联系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34.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了人羊嵌合体,为在动物体内培育器官用于人体器官移植铺平了道路

50、。该项目的成功甚至可能帮助获得能调节血糖的健康胰腺,从而为治疗1型糖尿病提供了可能。该项目的成功取得,进一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说明意识的能动性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保证说明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表明人可以利用和改造规律,造福人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选项错误,意识的能动性不能成为客观世界发展的保证。选项错误,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是不能改造规律。题目中,美国科学家的这个项目可能帮助获得能调节血糖的健康胰腺,从而为治疗1型糖尿病提供了可能。该项目的成功取得,进一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说明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故选项入选。故本题选B。35.

51、下列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平凡的世界一书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我国自行建造的高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书是平凡的世界的物质载体,不是纯粹的意识现象,不选。:民族精神属于意识现象,不属于物质范畴。:高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理论,属于意识现象,不属于物质范畴。故本题答案为D。36.在哲学课上,甲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乙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对甲乙两位同学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相互对立甲同学说的“物质”与乙同学说的“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甲同学的

52、观点是对的,乙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甲同学是从物质的属性而言的,乙同学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而言的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是永恒的”讲的是从万事万物的共性,即物质是无始无终的;而对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讲,“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即是有始有终的、暂时的,两者并无矛盾,错误。:“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共性,即客观实在性,“物质”与“事物”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入选。: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是对的,不选。:一般的物质具有永恒属性,具体的物质具有暂时属性,无数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暂时性构成整个世界物质的永恒性,两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都正确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53、。37.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政策为此不断调整,由“普遍一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这表明人口状况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生产方式必须与我国的人口政策相适应人口状况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从“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得出结论人口状况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入选。:人口政策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错误

54、。:人口作为社会的构成因素(还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体现了人口状况的客观性,入选。: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只是影响因素,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38.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这进一步佐证了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

55、的机能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产生的,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不能说是人脑的产物,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意识的产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没有体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了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适合题意;故该题答案选B。39.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

56、作是美,上述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A.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 认识对象是意识的能动反映C.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答案】D【解析】【详解】A:材料体现的是同样正确的意识,未体现错误的意识,A不选。B:认识对象是客观的,认识对象不是反映,B错误。C:材料未体现意识的产生,C不选。D:不同的人主观状态(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40.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或者不断重复写某个字,就会出现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越写越不认识的现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语义饱和”,即大脑神经活

57、动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之后,会因神经疲倦而受到抑制,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而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语义饱和”现象告诉我们心理活动是影响意识的重要因素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前提大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意识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心理活动是人的主观状态,心理活动影响意识,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入选。:“大脑神经活动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之后,会因神经疲倦而受到抑制,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而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说明人的生理活动是意识产生的前提,入选。:社会实践是意识产生的源泉,错误。

58、:大脑人脑,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41.材料一西汉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材料二西晋时期的思想家傅玄认为:“心者,万物之统也。”材料三春秋时期的哲学家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二者的共同本质是什么?(2)材料三中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思想?它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观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答案】(1)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最高主宰,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傅玄认为心比万物更根本,主张以心去统率万物,也就是认为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都认为意识是世界

59、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都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2)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就是把水看作世界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与材料一、材料二中的观点有根本分歧,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分歧。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解析】【分析】本题以哲学家的思想观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主观唯心主与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

60、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二者的共同本质是什么,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最高主宰,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傅玄认为心比万物更根本,主张以心去统率万物,也就是认为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都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2)本题设问指向材料三中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思想,它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观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考查学生的区分辨别能力。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就是

61、把水看作世界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与材料一、材料二中的观点有根本分歧,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分歧。42.阅读内容,回答问题。2019年7月11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全国发行热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发展新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62、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请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联系材料,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答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坚持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

63、主义的做法。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发展新要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坚持了可知论。【解析】【分析】本题理论限定条件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应该联想“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内容和意义。“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说明这是一道原因类主观题。【详解】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联系材料,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可以转化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怎样科学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64、看,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需要坚持唯物论的方向,要求从材料中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反映时代发展、实践课题的。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看,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需要坚持可知论的方向,要求从材料中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点睛】区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1)如果材料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如:气者,理之依也或者理生万物,体现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2)如果材料涉及人类的某项新科学发现,体现的是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43.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的共同作用下,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北方地区,

65、一度面临“沙进人退”的严峻形势,人们在沙漠中打井取水,井越打越深,水从淡水变成咸水,最后井都荒废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越来越了解沙漠,尝到了教训,学到了经验,理念、政策和做法发生了转变。今天,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一条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治沙”道路越走越广。有人认为:从“沙进人退”到“治沙”,事实进一步说明要命令自然就只能服从自然。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答案】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必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我们“改造自然”,就必须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从“沙进

66、人退”到“治沙”成功就是服从自然的结果。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服务。“治沙”成功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的结果。该观点只坚持了尊重自然规律,而没有看到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成功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解析】【详解】有人认为:从“沙进人退”到“治沙”,事实进一步说明要命令自然就只能服从自然。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属于辨析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从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必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角度来分析说明从“沙进人退”到“治沙”成功就是服从自然的结果;然后,再从发挥主观能

67、动性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服务角度来分析说明“治沙”成功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的结果;最后,对观点进行总体评价并下结论:该观点只坚持了尊重自然规律,而没有看到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成功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点睛】解答辨析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论证正确点,分析错误点,澄清模糊点,补充不全点。具体步骤有以下四点:确定辨析点。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层次,找出辨析点,然后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判断。分析必然点。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即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和观点,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

68、观点为什么错误及怎样才是正确的。展开讨论点。如该命题是不正确的,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在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不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有正确的成分等。补充遗漏点。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关系的成立缺少必然性或条件性等,针对辨析题的这些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正确的观点或结论。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其中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I命名为“问天”,实验舱命名为“巡天”,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其代号分别为TG、TH、WT、XT、TZ。工程标识主造型既像一个汉语书法的“中”字,又类似空间

69、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空而起的火箭,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结构优美、寓意深刻。结合材料,从“意识的本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标识的认识。【答案】意识是人脑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富有创造力的人脑是产生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标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中华文化的书法艺术及航天特色等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标识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标识是客观存在中国载人空间站通过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创造而形成的。【解析】【分析】本题理论限定条件是“意识的本质”的知识,分析的对象是中国载人

70、空间站工程标识,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科学精神素养的重视。【详解】分析设问,“意识的本质”是意识不同于物质的表现,涉及到三个问题 ,一是从意识的产生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是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三是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标识是一种意识现象,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主观的形式),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客观的内容)。分析材料,一是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命名体现了意识的主体特征;二是工程标识主造型与汉语书法、空间站的基本形态、火箭的关系体现了特定的寓意,两者都体现了意识的形式的主观性。组织答案,需要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意识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等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