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427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以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为重点,加速教育的开放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农村教育改革力度,继续实行自学考试制度,重视行业培训,加强企业、基层组织以及社区继续教育。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导向,以适应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加强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结构组成要素的有机互动,重视改革现行教育制度。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实基础条件终身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付诸实践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是指教育系统为个人提供一生参与有组织的学习机会,使其进行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终身教育体系是按照终身教育思想和原则,为达到一定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教育目标,而确立的面向全民的贯穿于人生各个阶段,具有连续性、统一性的一种教育结构形态。这个体系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从时间上说,要满足人的终生需要,其内容和方式则包括了人生的全部活动和一切方面。也就是说,终生教育体系就是要形成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我国古代就有孔子的“活到老,学到老”的阐述,但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是从自 20 世纪 80 年代终身教育概念引入我国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被迅速传播。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

3、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第一次在权威性的官方文件中正式使用了“终身教育”的概念。1995 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8 年,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原则通过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到 2O1O 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此,构建我国一体化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促进我国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已成为我国面向 21 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现实基础条件。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构建终生教育,加强

4、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和发展地位。到 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 21,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国家已进入小康型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个性发展和提到生活质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终生教育体系的发展,这是经济基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高速率、宽频带骨干网已形成雏形,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全国已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已达 45 万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已成为成人教育重点,岗位培训已向制度化发展,国务院 60的部门制定了本行业(系统)的岗位规范和培训制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

5、育、广播电视教育、职业教育等的广泛开展为建设学习化社会,提供了实践可能。但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既有较之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的一面,又有在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超前启动的一面,这决定了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观念滞后、基础薄弱、准备不足。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奋斗目标,即“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和学习进程正日益向终身化方向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进

6、步和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的知识的积累、老化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任何层次的人都不可能凭借其以前所学的知识而做到“一劳永逸”,而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知识老化和短缺的问题,这就必须依靠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等形式来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了人的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的要求。人的一生中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多次进行社会角色、工作岗位的调整和变换,这就需要通过学习来实现其个人发展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所追求的正是一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仍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主要由

7、国家财政投入,以达到学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目标;学历教育基本上是国家、地方政府和学生个人按合理的比例分担;终身教育中非学历、非义务性教育的费用,由受教育者个人或其公司、机构等来支付。这样可以促进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也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受教育程度往往是受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个人自身条件等因素决定的,但这些条件也因时空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终身教育可以使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根据自身的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自主地选择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达到自我发展完

8、善的目标。一个国家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大众化教育取代精英教育,实现教育的整体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和谐发展。总之,终身教育是解决人与生产力,人与社会不和谐的有效途径。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把原来相互割裂的各种教育及其因素、资源加以统合化、一体化,实现社会整个教育机构和训练渠道能够使人们便捷地根据需要获得学习和教育的机会。要改变现有的教育体系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大对有关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终身教育发展的道路。大力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的发展力度。随着终

9、身教育思想、观念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正规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并不能使人受用一辈子,一个人要适应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就需要终身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技术,克服知识结构上的缺欠,这无不需要通过成人继续教育和继续培训来完成。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的对象是各类在职、从业人员,其教育结果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直接作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也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深化教育体系改革,建立一个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立交桥”,形成开放式的教育体系是终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建立立体交叉、彼此衔接的

10、教育系统,而且也对传统的教育体系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之,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教育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诞生的新的教育形态,是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终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教育的开放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和创新水平,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日益突出。远程教育是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凸现出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技术架起了一个无限开放的平台,创造了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使全人类的学习进行着一次彻底的变革和解放,正迅速地改变着传统

11、教育,同时加快和推动了新型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使不同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同学习层次的公民都有机会参加学习,可以全方位地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它的特点是具有潜力开设全球性课程,教育和培训的个别化,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个人化,而且极好地适合了个人随处移动和到英特网上学习的需求;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快速地反馈;比其他的办学形式更便宜;技术使得远程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可能等。它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帮助学习者更方便更有效学习的一种教育形态,为加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条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力度。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 4.

12、8 亿,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373,初中文化占 50.3 高中以上文化占 12.4。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 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 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有 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 76.4。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状况一直都不容乐观,农村的教育形势依旧很严峻,农村教育仍在低水平徘徊。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

13、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应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人。整合农村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实行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

14、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它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是公民享有平等教育权利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学考试继承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个创举,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不可代替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5、”。有学者把自学考试在终身教育体系及其构建中的作用归纳为四个“最”:最佳教育考试形式、最大教育考试平台、最有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最具立交桥功能的调控阵地之一。实行自学考试制度是穷国办大教育的举措,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5、大力发展行业内部的培训,加强企业、基层组织以及社区继续教育。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行业为主导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框架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由行业制定又为行业服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无缝衔接”,衔接了普通中学、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资格认证体系,实现了教育系统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了职业教育为终身教育服务的功能。学校教育(学习环境)、组织教育

16、(工作环境)和社区教育(生活环境)是人的一生所要接受的三种最重要的教育。组织教育、社区教育是更新知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它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体系一起共同完善了继续教育体系,构成了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重点应注意的几点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导向。终身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最深刻最彻底的变革,是现代教育的体现。在我国,由于封建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教育根深蒂固,传统教育观尤为突出,已经严重禁锢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观念,不利于区域发展和社会多元需求的市场体制的建立。高度集权制的观念深深地印八人们的灵魂,不时左右决策;唯学校教育为瞻的观念,精英

17、教育观及一次性教育定终身的观念;转变各类教育自我封闭、相互森严壁垒的观念,促进相互之间的衔接、沟通、融合,形成现代大教育整体。加强各类教育、校际、系际之间的相互沟通,建立同层次教育体系标准的基本平台。必须以适应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终身教育适应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在人的交往与活动中展开,人在社会交往与活动中不断成长和发展;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贯穿于人生各个阶段的全程性的教育,也是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

18、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学习化社会,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社会发展到高一级形态的标志,构建健全的终生教育体系,正是营造学习化社会的必要和有力的举措。必须加强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结构组成要素的有机互动。一是教育体的开放性,它是指建立起各种类型、各种形式和各个层次教育的有机联系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网络,最终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立体联结,是教育系统与环境以及自身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二是教育体系结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一致。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开发人力资源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

19、面,各级各类教育蕴藏着不同的功能:三是反映在教育体系内部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包容性,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过去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分割的“双轨制”学校正在被综合的、单一制学校所替代。以往一成不变的学制也被赋予弹性学制。可以预见,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类型之间的包容性,将是 21 世纪作为教育体系开放和要素有机互动的前提。必须重视改革现行制度,在制度建设上要有突破、有创新。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政策就是导向,它有利地保证了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和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现代社会要求现代化的教育制度与之相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就是教育向终身化、多样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