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材说明:岳麓版必修3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相对来说,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不太熟悉,因为涉及到一些基督教的教义以及各个改革者甚为深奥的宗教思想,使讲解的难度加大,学生学习也有一定困难。课前应注意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关于基督教的知识,并预习本课内容。课上讲授时适当介绍一些宗教概念并解释当时的社会背景,使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找些直观的文字资料或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全面的贯彻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分析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以及发展,而本课的宗教改革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即人文主义影响到宗教领域而产生的一系列变革。因而,本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比较重要。根据课程标
2、准的要求,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本课知识点主要包括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马丁路德及德国的宗教改革,加尔文和日内瓦宗教改革及对这些改革家的评价等。其中马丁路德及德国的宗教改革是本课的重点,这是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不但要让学生掌握马丁路德改革的主要思想,而且要通过分析马丁路德改革思想来深入了解课标要求的“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即指出贯穿宗教改革思想中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也是本课的一大难点。教学目标课标要求 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西欧宗教
3、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主要应掌握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主要教派及重大历史意义,马丁路德及德国的宗教改革,加尔文及其新教等知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宗教改革的产生、主要内容、意义的分析把握,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宗教改革时期主要人物及其思想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加深对宗教改革在历史上作用的认识,尤其通过对主要人物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改革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和活动教学难点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含义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
4、方法。教师应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在本课教学中应突出以下策略:(一)引导联想策略本课主要讲授的是宗教改革。跟上节课文艺复兴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平民的思想解放。因此联系上节课所学知识,会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二)创设情境策略本课讲授宗教知识,学生们会感到有些晦涩难懂。可适当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本课内容。教学资源与手段资源:教材及相关资料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神父施行洗礼图出示幻灯片:课题:挑战教皇的权威设问:这是什么仪式?属于哪种宗教?回答:天主
5、教的洗礼。导入: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所有居民在一出生都要接受洗礼。天主教神学可谓是从一出生就打上了烙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运动,它是资产阶级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要使欧洲广大人民加入到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提示并过渡:从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宗教入手,改变原有的宗教教义和教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挑战教皇的权威即宗教改革。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引起注意,使之进入学习状态。新课讲授接着出示幻灯片:三教并立图板书一、原因出示幻灯片“教皇出行”和“出售赎罪券”并解释。出示幻灯片“赎罪券价目表”和“枢密大臣的话”: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
6、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清罪恶了。有人问教廷枢密大臣:“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的惩罚?”他悠然说道:“上帝不愿罪人死去,宁愿让他们活着出钱。”出示材料:在中世纪,适应自然经济的需要,神学家所提倡的是禁欲主义,认为自甘奉行赤贫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之爱的基本条件,追求财富必然陷入贪婪的罪恶。但商品经济不声不响的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上帝金钱。这个新上帝将以其自身的力量迅速改变旧的道德秩序。板书:1.教会腐化2.文艺复兴 3.资本主义板书 二、过程出示幻灯片“奶牛的愤怒”板书1. 马丁路德改革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音频“路德朋友的日记”。文字演示:1517年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好象总是不寻常的。路德从罗马
7、回来后我便觉得不对劲。前几天,大主教亚尔伯特来这儿出售赎罪券。听说是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债而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的。路德这些天一直很愤怒。但没想到,他今天竟在卡斯尔教堂的大门前帖上了一张公告。不用猜,我也知道内容是什么。短短一天,全城都知道了这件事。我心里既高兴又担心,因为大幕才刚刚拉开。1519年7月30日在诸侯和人民的庇护下,路德更坚定了信心。路德今天在莱比锡参加了辩论会,他的对手是罗马天主教大神学家艾克。他在辩论中滔滔不绝,但都是些陈词滥调:什么履行圣礼才能得到上帝恩典,多行善功才能赎罪,没有教士的帮助灵魂就不能得救,绝色弃欲才是正途。他甚至还恐吓路德。但路德没有没吓倒,他那惊世骇俗的言
8、论,引得会场掌声不断,并彻底击溃了艾克,使得他狼狈地败下阵去,但艾克古怪的表情却让我迷惑不解。1520年12月20日在艾克的怂恿下,教廷终于批准了训谕,限定他在60天内悔过,否则便判决他为异端分子。今天便是最后一天,但路德却在维登堡居民燃起的篝火中把教皇敕令付之一炬。我很佩服他的勇气。但对他的安全更为担心。我和几个朋友决定把他藏到瓦特堡。1525年7月25日今天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路德结婚了,新娘是曾经当过修女的凯瑟琳。当然这个消息前几天也曾让我吃惊。但又有什么不能在他身上发生呢?新教会这几年也产生了,我们叫它路德教,和原来的天主教有很大不同,而且我们都是新教的信徒。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多改变
9、,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路德。板书 加尔文改革出示幻灯片:加尔文。简要了解他的生平;著作基督教原理,理论:先定论(核心)。板书 三、意义讲述: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世界上三大宗教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又是什么?(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基督教为什么会分化呢?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四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395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分为东方和西方教会。1054年东西方教会大分裂,东方教会以正统自居,称正教即东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西方教会以普世自诩,称公教,即天主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后来在宗教改革中,
10、从天主教中分离出一些新的教派,统称为新教(在中国一般称为基督教)。那么为什么会从天主教中分裂出这些新的教派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会发生宗教改革呢?解释说明: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土地的1/3,不仅牢牢控制各国人民的思想,而且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比如裁决各国纠纷,废止各国法律,甚至决定各国帝王的废立。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最高一级是罗马教皇。这就是他阔气的出行场面。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就要做善事赎罪。教会发明了出售赎罪券的方法,声称只要购买赎罪券,上帝就可赦免他本人及其亲属的罪。设问:结合以上图片和材料,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宗教改革呢?原因一:教会的腐化和搜刮是宗教
11、改革的直接原因。其实对天主教会的贪婪和腐败的批判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大家还记得杨诺劝教的故事吧。那个故事就揭露了教会的腐化。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回答:十日谈。设问:十日谈是什么时期的代表作?全书贯穿了什么思想?回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原因二: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也成为宗教改革者的思想武器。它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生。设问: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请大家根据下面这段材料,思考宗教改革发生的经济原因。归纳出原因三: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冲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思考:显然,教会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问题是在当时欧
12、洲的众多国家中,为何首先在德国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而不是别的国家?通过阐释“奶牛的愤怒”得出结论: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宗教改革前夕,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利用德国的分裂,把它当作重要的搜刮对象,从那里劫走大量财富,人们称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马丁路德。创设情境: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我虚拟了一个人物:维克多,他的身份是路德的朋友。人物虚拟,但历史事件是真实的。下面我们通过维克多的眼睛来体会德国宗教改革的经过。根据第一篇日记设问: 1. 结合教材,请说出路德张贴的公告的名称?主要内容是什么?2. 根据日记判断,哪件事导致路德针锋相对张贴公
13、告? 3. “我”为什么“担心”? 提示:1.九十五条论纲。反对赎罪券。2. 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3. 担心教皇判他为异端进行严惩。根据第二篇日记设问:1. 从中概括出罗马天主教会的观点。2. 如果你是路德,你怎样反驳艾克?3. 为什么路德会击溃艾克?他得到普通天主教徒支持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 教皇派的观点:因行称义(圣礼、善功、神职人员)。2. 路德观点: 因信称义(信仰得救)。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到自己真诚忏悔,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而无须教会的媒介,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信仰耶稣就可得救。追求现世的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我们要大胆地创造财富,僧侣们可以婚配,可以还俗。3. 原因
14、:因行称义把教徒们束缚在教会控制之下,使他们失去个人选择的自由,不得不听从教会的控制。而路德的因信称义却可以把拯救人的灵魂的钥匙由天主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每一个拥有真正信仰的基督徒自己手中,把人从外在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要在人们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的自主权。路德的思想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人文主义就是肯定人,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的个性解放。最后指出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根据第三、四篇日记设问:1.路德的新教和天主教有什么不同?2. 他的改革
15、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1.不同:不受教皇管辖,废除教阶制,礼拜用德文,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等。2.影响:创立了新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动摇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设问:通过以上几篇日记的学习,思考路德改革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要点归纳:一是路德有敢于突破陈规勇于探索真理的勇气;二是他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使个人获得更多的精神自由。顺应了时代潮流。过渡:在马丁路德的引导下,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形成了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而其中又以加尔文创立的新教富有时代特色。(进入下一目)思考:为什么称加尔文为“欧
16、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提示:从他的著作、思想和具体实践来考虑。设问:假如你是当时一位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你会更倾向谁的主张?为什么?提示:加尔文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设问:虽然加尔文的教义和路德稍有不同,但起到了同样的效果,为什么这么说?提示: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打破天主教会权威。最基础的宗教知识,虽然稍显复杂,但必须要交代清楚,以免学生产生疑惑。“赎罪券价目表”和“枢密大臣的话”这两则材料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教会的腐败,引导学生认清教会的本质。联系上节课所学
17、知识,温故知新。“奶牛的愤怒”成为悬念,唤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纷纷猜测什么是奶牛?它怎么会愤怒?以此导出马丁路德改革。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观点,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创设情境“路德朋友的日记”,来认识路德改革的思想。第2问可以分组讨论,每组都可以派出代表,发表观点反驳艾克。第3问为本课的难点,在讨论和交流中,分析因行称义的弊端,进而理解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充分贯彻课标要求。理解本课的难点 。通过新教与天主教的对比,让学生认识新教的“新”,从而掌握知识。通过对路德改革成功的思考,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概括理解能力,同时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加尔文改革简单了解即可。但先定论是个难点,通过创设情境,理解当时
18、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课堂小结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是一场起于德国,并迅速席卷西欧的思想改革运动。其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斗争。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上层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运动,那么宗教改革就是下层人民的解放思想运动,它使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深植人心。但反封建只是第一步,如何建立维护自身利益的制度,是资产阶级下一步所要思考的问题。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并为下节课启蒙运动做铺垫。练习巩固课后的解析与探究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因信称义”、“因行称义”、“先定论”的含义。布置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2、做课后的自我测评完成作业并相互交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标要求的理解认识。教学反思本课内容理论性强,
19、教学难度较大。为增强教学效果,课前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让学生课前预习。如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资料等。二、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紧紧围绕课标要求确立重点和难点。使本节课主线清楚,强干弱枝。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设疑解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体现出与教学重点以一贯之的思想。本节课的重点是马丁路德的改革过程以及他的改革思想,即“因信称义”。为突出这个重点,我想了很多方案,最后选择了“路德朋友的日记”这种形式。根据史料共设计了四篇日记,而这四篇日记其实就是四个小故事。为了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每个故事都配有相应的图片,并在课前
20、把文字稿录制成音频,在课堂上通过PPT一一展示给学生。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还很不错。这节课上下来,也有遗憾。分组讨论时,让各组分别派出代表扮演路德,来反驳艾克的观点。但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基本上照本宣科,缺少一针见血的结论,历史语言组织能力也欠佳。这既说明学生缺少相应知识的积淀,综合素质需要提高;也说明老师组织课堂讨论活动一定要了解学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理性之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教材岳麓书社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5课理性之光。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本节具有承上启
21、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古希腊先哲(人文精神的滥觞)、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产生)、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成熟),后启资产阶级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是第二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重大贡献即确立了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具有前瞻性、革命性和进步性。本节内容多以思想观点为主,理论性强,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知识联系能力较强。加上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观察自主性强,概括性高度发展,并且处于创新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创新思维的
22、主动性和有意识性强。启蒙运动对一些学生来说是相对模糊的概念,平常接触的相关材料也比较少。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无疑是一个挑战。因此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创新思维及概括能力。设计思想: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探究式地解决问题 拓展问题。采用新颖、恰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教师进行引导和评析。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现真正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动”起来,整个
23、课堂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的场景,体现了用思维建构知识,用情感来丰富知识,既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自身的个性、智慧、品格与气质。课堂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和主要内容。(2)理解主要思想家具有代表性的主张。(3)学会评价启蒙运动的影响。2能力目标(1)在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言论资料时,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2)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社会存
24、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因本节内容
25、所涉及的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极易混淆,所以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难点:难点一:分析启蒙思想家的个性特点及产生个性特点的原因(如:思想家的出身、地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文化氛围影响等); 难点二:思想家思想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对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美国三权分立示意图新青年杂志影印本。教学导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综合国力强大。但对于真正的美国主流精英人士来说,他们的国家最值得为之骄傲的不是其庞大的物质财富,领先世界的科技和教育,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而是创造这一切的机制,即权利相互平衡与制约的1787年宪法。而这种机制来源于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天才
26、设计。近代以来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这也是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最先提出和倡导的人文精神。那么,欧洲启蒙运动是怎样兴起的?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有什么主要思想主张和重大影响?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感悟启蒙思想家们的睿智、创新、伟大和崇高。2.讲授新课探究式地解决问题一.解决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为什么 教学方法:回忆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得出具有共性的规律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相关材料分析归纳启蒙运动出现的原因。阅读以下两段材料: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
27、经济实力。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于是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思潮兴盛起来,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 封建主义的主权、神权、特权之所以能够在很长时间里占统治地位,其重要的前提之一,便是人们的迷信与愚昧。破除迷信,批判蒙昧主义,自然成了启蒙运动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它被称为“启蒙”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理性学说有了科学的依据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于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根据以上
28、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教师引导归纳:(1)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2)自然科学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3)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4)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二、启蒙运动的含义:核心问题:启蒙思想(确定核心问题的方法:学生速读发表个人看法 师生互动达成基本共识)教学过程:课堂设问一、阅读课本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概念)提示:1718世纪欧洲兴起的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的运动。课堂设问二:启蒙先驱们用什么来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
29、比,此时的反封建斗争有何发展?提示:理性主义(理性的阳光);批判的锋芒直指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课堂设问三:什么是理性?提示:理性即思考和判断,它的核心是要用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三、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看书及材料,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问题一:课本上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是什么?其最具特点的主张是什么?问题二:根据所学知识和补充材料,你认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在当时最激进、影响深远?谈谈你的看法。材料一:“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
30、等于零了。” 卢梭材料二:“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歌德材料三:“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赫尔岑提示:(学生分析后教师针对性归纳)卢梭的主张最激进,他认为真正保障人民自由平等权利的,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而是由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卢梭的思想闪耀着更明亮的智慧之光,他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赖以产生、确立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石,它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也有很大影响。最后,通过上面的学习,师生共同完成下面表格:代表人国别代表作主要观点思想地
31、位及影响孟德斯鸠法国论法的精神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原则。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伏尔泰法国哲学通信自由平等,抨击天主教会,歌颂理性把文艺复兴时期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追随者。卢梭法国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成为法国第三等级中下层群众所信奉的理论,并在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中一度成为革命指导思想。康德德国纯粹理性批判等人非工具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四、启蒙运动的影响怎么样教学方法: 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规律:大胆设想看书验证举例说明对课本所阐述内容的理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新的理论产生,理论对社会发展具有
32、重要指导意义,社会的发展又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3、课堂小结启蒙运动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和深入,不仅在法兰西文化史上,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它历经了整整一个世纪:18世纪影响波及整个欧洲;而它所确立的自由、平等的概念更是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成为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继续鼓舞着人类去创造美好的明天。4、课后思考题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启蒙剧作家博马舍写出了世界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为避免当局的查禁,该剧以西班牙为背景,实际影射法国。剧中主人公费加罗是个仆人,机智乐观,常与贵族老爷斗智并取得胜利。当他与女仆苏珊娜恋爱时,他的主人伯爵老爷百般阻挠,但都被费加罗
33、挫败。于是,费加罗说了下面一段独白: 因为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使过一点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呢,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之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智慧与才能,就足够统治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敢跟我来争夺果实!” 据柳鸣九等:法国文学史 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评论短文。 (说明)文中应包括背景分析、剧中人的身份象征什么、费加罗独白的思想含义。 限180字,不得超过200字。教学设计小结:本课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本课充分展示历史的细节,理解浪漫主义在欧洲的贡献和作用。通过历史材料与设问,学生讨论,通过感受,从不同方面去分析。从不同角度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人物去分析,使学生能产生困惑,激起他们去主动探索问题的欲望,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这一过程中,学生有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既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培养了自主意识,又可以激活思维,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提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