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334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州自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 要:通过对苏州自考办学结构、生源群体进行深度分析,总结在专业调整、办学模式等方面试点改革的一些举措,通过学员反饋了解学习效果,为构建苏州特色的自考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家自考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思路和建议。关键词:苏州;自考;生源群体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一、改革背景江苏省自 1983 年获批实施自学考试以来,累计已有超 2000 万人次参加自学考试,近70 万人取得了毕业证书。2010 年以来,江苏省自学考试年均报考规模稳定在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每年培养毕业生 4 万余名。由于社会学习氛围浓,社会助学系统比较完善,苏州的年均报考总量和年均毕业生数均占江

2、苏省总量的近四分之一(见表 1)。尽管苏州自考规模在相对比重上保有优势,但是绝对数量的缓慢下滑使苏州自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最大程度地深入自考生群体,了解其学习现状,不断改进服务支持体系稳定存量,拓宽办学形式做大增量,显得十分必要。二、探索与实施(一)增加办学形式,健全服务体系在具体实施形式上,苏州自学考试覆盖全部 4 种形式:面向社会人员的“社会自考”(为自学考试最早也是最主要的形式);主考高校自办的以全日制形式授课的“自考助学”(以苏州大学为主,目前在校生 15000 余名,居江苏省各高校首位);面向专科院校的“专接本”(基本覆盖全市 21 所高职院校);面向普通本科在校生的“

3、自考二学历”(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主,从 2014 年下半年开始实施,2016 年 1 月报考人数为 248 人次)。2014 年在原苏州市招生办、苏州市自考办的基础上成立苏州市教育考试院,整合资源,强化功能,并引入“窗口化办公”“一站式服务”理念,利用网站、微信等公共平台及时推送信息,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学考试、认同自学考试并且选择自学考试。自 2013 年起苏州市社会自考报考人数已连续 3 年位列江苏省首位。(二)动态调配专业,顺应社会需求从 2009 年至今,苏州自学考试共新增 101 个专业,涉及理工类、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史哲五大类。从学历层次划分,专科专业 42 个,本科专业 59 个

4、。截止 2015年,本科现有专业数(154 个)远超出专科专业数(113 个),本科专业覆盖面更广(见表 2)。以上数据表明(表 2),苏州自学考试的专业布局呈现出一定的经济结构相关性:农学专业所占比例低于 5%。理工类专业占比超过 1/3,而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经济学专业占比接近 1/4。基本符合当前苏州“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产业结构布局。在具体专业更替上,苏州自学考试时刻保持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敏感性和预见性。具有反应快、行动快的特点,充分调研与论证,既考虑到客观条件,直接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又紧跟本市总体发展规划,具有一定前瞻性。例如,近年来新开设的交

5、通运输(城轨方向)、城市管理专业,不仅在高校专业目录中有所创新,而且还有效地将剩余劳动力转化为苏州发展急需的人才,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加快了学习型城市建设。(三)分析生源群体,凸显区域特色因助学、专接本和二学历均为非在职、且全部参与学校辅导,缺乏统计意义,故仅对社会自考考生调研。按照平均毕业年限计算,以 2010-2015 年新增报考考生为调研对象,统计结果如以下 1-5 图所示:注:“外来人口”以身份证号筛选界定,实际包含部分已取得苏州户籍的“新苏州人”。对 6 年新增考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职业构成上看,在职考生达 91.83%(图 1),占据绝对优势,这部分考生已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表

6、 3),同时也面临工学矛盾,更加注重学习的时效性,这也直接导致社会考生整体学习方式的变革:参加辅导的考生已接近半数(图 2)。从生源地上看,外来考生占到 80.43%(图 3),周边地区的考生对苏州自学考试的认可程度较高,同时较本地生源而言对自我提升的需求更大,自考不仅能帮助学员提高学习素养,更好融入当地工作,还能改善本市人才的结构,有利于苏州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和发展。从年龄结构上看,25 岁以下考生占 64.30%,35 岁以下考生占 95.23%(图4),这个年龄段的考生具较强的创造力和可塑性,整体接受能力强。从报考学历层次上看,本科考生数超过专科考生(图 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

7、进,苏州自考生源学历层次也整体提升,但各区域差异显著:昆山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企业用工吸引大量外来人口,专科报考率高,而吴中区主要依托国际教育园区高职院校的强大支撑,本科报考率高达 90%。这也从侧面说明,区域经济结构与自考的发展特点呈现很强的相关性(见表3)。(四)创新合作模式,发展订单培养自学考试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自发报名、自主学习的自考模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自考考生逐渐呈现出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无序到有序,从零散到规模的报考趋势。目前苏州有 42 家自考助学单位,其中普通高校 23 所,占 54.8%,民间助学机构 19所,占 45.2%。千人以上规模助学单位 4 所(两所

8、公办高校:苏州大学、苏州职业大学;两所民办助学机构:苏州新科教育培训中心、昆山科高人才技术培训中心),在质量和规模上表现突出。在深入调研走访中发现,苏州助学单位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订单培养、合作培养模式的开拓与探索:以苏州大学和张家港城管局为代表的校地合作项目;主考高校和中职、高职学校生源对接的校校合作;助学机构服务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均已取得一定突破,积累了成功的办学经验,尤其是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作用,而且对于学习效果的改善具有助推作用:对于有培养需求的规模企业,助学单位为其员工独立开班,量身定制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教学计划;送教上门,缓解工学矛盾。另外,由企业人事部门参与日常班

9、级管理,能够帮助考生形成更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效果。案例一:苏州轨道交通公司“订单班”系列培训项目。所属类别:自考助学班2012 年起,苏州轻轨 1 号线、2 号线相继开通,轨道公司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与苏州轨道交通公司强强联合,于 2012 年 6 月商定,以自考助学的方式进行订单培养,以交通运输(城轨车辆运用工程)专业为试点,每年招生 80人。2013 年又在原有基础上加开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方向)。学员前两年在苏州大学集中脱产学习,两年内修满规定学分,获得自考专科毕业证书,第三年转入苏州轨道交通公司实习,考核合格后成为苏州轨道交通公司正式员工。该项目针对苏

10、州轨道交通公司的需要,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的原则,直接针对人才培养设置课程体系,既保证专业需要,又兼顾综合实力;既重视理论教学,又把握实践环节。真正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的就业保障也反向促进招生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良性互动(见表 4-5):按照政府规划,苏州近期将有 5 条以上的轻轨要开通,周边的无锡、南通等城市也将或已经开始建设轨道交通,对于轨道交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因此该项目不仅具有拓展延伸空间,在项目建设中还可以积累经验,深入研究与实践,形成自学考试服务社会的典型应用模式之一。案例二:昆山科高人才技术培训中心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所属类别:社会自考班昆山企业聚集,经

11、济转型对员工素质提升成为企业迫切需求。面对新形势,科高人才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科高”)树立“自考服务跟着企业需求走”的办学服务理念,先后深入纬创资通、仁宝电脑、南亚电子、鼎鑫电子、龙腾光电、建大橡胶等 10 余家知名外企,进行宣传动员、报名注册、发放材料、助学辅导等“一条龙”送教服务;采取“视频学习+面授辅导+平时练习”的助学新模式;编印了自考助学辅导材料 5 万余册。由于时间灵活、形式多样、学习方便,服务到位深受企业和学员欢迎。5 年来,送教上门学员超 3000 人,已取得本专科毕业生 1500 余人。“科高”成为自考学生自我提升、相互交流的学习平台。三、讨论與展望从苏州地区的改革实践结

12、果来看,以学习者为核心的自考改革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分级分类调整培养计划,精简专业课,扩大选修课范围,将自考的考试功能与育人功能相结合;以提高职业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导向,兼顾通识教育与养成教育;加强沟通衔接,避免重复学习,兼顾学历考试与非学历证书考试;引入“泛在学习”理念,丰富助学手段,兼顾在学与在职考生需求;优化考核方式,兼顾书面考核和过程性、实践考核。通过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转变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强化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参考文献1刘炳贵.江苏省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研究J.中国考试,2004(4).2田晓明.苏州城市转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3魏成松,李云富,周连勇.四川省自学考试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考试,2007(10).4宁正法,马悦,鲍小娟.顺应改革取向 创新文凭制度 发展自考事业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