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551KB ,
资源ID:1102401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024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青海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青海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青海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I、II)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1-35.5 S-32 Cu-64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2、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石油分馏B. 石油裂化C. 高炉炼铁D. 从海水中提取镁【答案】A【解析】【详解】A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B石油裂化是一种使长的烃类分子分裂为几个较小分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高炉炼铁是将铁的化合物转化为铁单质的过程,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海水中的镁以化合态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

3、.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HClO属于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答案】B【解析】【详解】次氯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则次氯酸属于酸,故选B。3.铝的核素中的“27”表示的是A. 质子数B. 质量数C. 中子数D. 电子数【答案】B【解析】【详解】铝的核素表示的量Al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其中质子数为13,中子数为14,原子的电子数为13,质子数与中子数和为质量数,质量数为27,故“27”表示的是质量数,答案选B。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 泥浆B. 稀盐酸C. NaCl溶液D. 氢氧化铝胶体【答案】D【解析】【详解】NaCl溶液、稀盐酸都

4、是某溶质的水溶液,泥浆属于浊液,当光束通过时无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铝胶体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D。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 H2B. CH4C. NOD. NO2【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取氢气时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符合题意;B.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取甲烷时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符合题意;D.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氢气时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

5、能发生的是A. CO2COB. NH3NOC. SO2H2SO3D. CuOCuCl2【答案】A【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时,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二氧化碳做氧化剂,反应时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故A正确;B.氨气转化为一氧化氮时,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氨气做还原剂,反应时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故B错误;C.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时,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反应时不需要加入还原剂,也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错误;D.氧化铜转化为氯化铜时,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反应时不需要加入还原剂,也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D错误;故选A。7.下列物质中,能作为制备木材防火剂原料的是A. 硅酸钠B. 氢氟酸

6、C. 碳酸钠D. 漂白粉【答案】A【解析】【详解】A硅酸钠的水溶液称为水玻璃,常用作木材防火剂,故A选;B氢氟酸能够腐蚀玻璃,常用于雕刻玻璃,不能用作木材防火剂,故B不选;C碳酸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制玻璃等,但不能用作木材防火剂,故C不选;D漂白粉常用作消毒剂,不能用作木材防火剂,故D不选;故选A。8.下列仪器名称错误的是A. 酒精灯B. 圆底烧瓶C. 量筒D. 烧杯【答案】B【解析】【详解】A仪器的名称为酒精灯,故A正确,不选;B仪器的名称为100mL容量瓶,故B错误,符合题意;C仪器的名称为量筒,故C正确,不选;D仪器的名称为烧杯,故D正确,不选;故选B。9.在含有大量Na+、Cl-的溶

7、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Ag+B. OH-C. D. H+【答案】C【解析】【详解】A.银离子与溶液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银离子,故A错误;B.氢氧根离子与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银离子,故B错误;C.硝酸根离子与溶液中的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硝酸根银离子,故C正确;D.氢离子与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银离子,故D错误;故选C。10.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下列金属使用电解法冶炼的是A. 钠B. 铁C. 铜D. 金【答案】A

8、【解析】分析】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法制得;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据此判断。【详解】ANa是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故A选;B金属铁应该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B不选;C金属铜应该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或湿法冶炼,故C不选;D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可以用物理方法获得,无需电解法冶炼,故D不选;故选A。11.分别灼烧下列各组溶液,火焰呈黄色是A.

9、NaCl溶液B. 稀盐酸C. K2CO3溶液D. CuCl2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NaCl溶液中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故A符合题意;B稀盐酸的颜色反应为无色,故B不符合题意;CK2CO3溶液中含有钾元素,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焰色反应呈紫色,故C不符合题意;DCuCl2溶液中含有铜元素,焰色反应呈绿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 和B. 白磷和红磷C. CH3CH2OH和CH3OCH3D. CH4和C2H6【答案】C【解析】【详解】A.和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 白磷和红磷是磷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互为

10、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 CH3CH2OH和CH3OCH3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 CH4和C2H6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C。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乙醇的结构式:C2H6OB. 氯化氢的电子式:C. Mg2+的结构示意图:D. CaCl2的电离方程式:CaCl2=Ca2+【答案】C【解析】【详解】A.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式为,故A错误;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错误;C.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氯化

11、钙是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钙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aCl2=Ca2+2Cl,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MgCl2B. CO2C. H2D. NaOH【答案】B【解析】【详解】AMgCl2中含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不选;BCO2中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选;CH2中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属于非金属单质,故C不选;DNaOH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间的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不选;故选B。15.下列因素能减慢H2O2溶液分解反应速

12、率的是A. 加入MnO2B. 降低温度C. 升高温度D. 增大H2O2的浓度【答案】B【解析】【详解】A加入MnO2能够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分解速率加快,故A不选;B降低温度,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减慢,故B选;C升高温度,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加快,故C不选;D增大H2O2的浓度,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加快,故D不选;故选B。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的摩尔质量是28gB. 常温常压下,1molN2的体积是22.4LC. 18 g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2NAD. 0.1mol/L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答案】C【解析】【详

13、解】ACO的摩尔质量是28 g/mol,原选项中单位不正确,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1 mol N2的体积大于22.4 L,故B错误;C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2NA,故C正确;D0.1 mol/L Na2SO4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2=0.2 mol/L,故D错误;故选C。1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蛋白质B. 纤维素C. 淀粉D. 油脂【答案】D【解析】【详解】A.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

14、小,达不到上万,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18.某课外小组同学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 都属于金属元素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D. 原子半径相差不大【答案】B【解析】【详解】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最外层电子数,钠和钾都位于元素周期表IA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19.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B.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D. Ba(OH)28H2O与NH4Cl固体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不

15、符合题意;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Ba(OH)28H2O与NH4Cl固体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等;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Ba(OH)28H2O与NH4Cl反应;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20.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 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C. 铝不能与强酸或强碱发生反应D.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制得铝单质【

16、答案】D【解析】【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错误;B铝是活泼金属,常温下,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B错误;C铝是活泼金属,能与强酸反应放出氢气,也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氢气,故C错误;D铝是活泼金属,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制得铝单质,故D正确;故选D。2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对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锌片作负极B. 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C. 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D. 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A【解析】A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铜作正极,选项A正确;B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

17、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C锌为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选项C错误;D该装置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选项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电子流向即可解答,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为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22. 甲烷和乙烯是两种重要的有机物,区分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两者的颜色B. 观察两者的状态C.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D. 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甲烷和乙烯都是无色气体,不能鉴别,故A错误;B常温下都为气体,不能鉴别,故B错误;C甲烷和乙烯与氢氧化钠都不反应

18、,不能鉴别,故C错误;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23.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2 mol 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达到反应限度时,容器中S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 1 molB. 2 molC. 3 molD. 4 mol【答案】A【解析】【详解】反应2SO2+O22SO3属于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2molO2,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SO3,根据化学计量数可知最终平衡时容器内0n(SO)32mol,故答案为:A。2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

19、H2B.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C. 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D. 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H+=CO2+H2O【答案】D【解析】【详解】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 H2,故A错误;B电荷不守恒,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2O=2 Na+ 2OH-+H2,故B错误;C生成的次氯酸为弱酸,应该用化学式表示,Cl2+ H2O= H+Cl- +HClO,故C错误;D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2+H2O,故D正确;故选D。2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

20、到目的的是A. 用浓硫酸干燥NH3B. 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Na2SO4溶液C.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HCO3D. 用KSCN溶液鉴别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浓硫酸能够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来干燥氨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选;BBaCl2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选;C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NaCl中会引入新杂质碳酸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选;D铁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溶液为血红色,亚铁离子与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现象

21、不同可鉴别,故D选;故选D。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3分)26.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呼声。(1)酸雨是指pH_5.6(填“”或“”)的降水;_ (填“SO2”或 “N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2)水是生命之源,净化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时,常加入_ (填“食盐”或 “明矾”)使其聚集成较大颗粒沉淀而与水分离。(3)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垃圾分类”成为时代新风尚,下列属于可回收标志的是_(填字母序号)。a. b. C. 【答案】 (1). (2). SO2 (3)

22、. 明矾 (4). 2CO+2NON2+2CO2 (5). b【解析】分析】(1)化石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时,形成酸雨(1)化石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时,形成酸雨;(2)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细小悬浮颗粒,使其聚集成较大颗粒沉淀而与水分离达到净水的目的;(3)在催化剂作用,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4)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详解】(1)化石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

23、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时,形成酸雨,故答案为:;SO2;(2)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能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细小悬浮颗粒,使其聚集成较大颗粒沉淀而与水分离达到净水的目的,故答案为:明矾;(3)在催化剂作用,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故答案为:2CO+2NON2+2CO2;(4)a.是节约用水标志,故不符合题意;b.是可回收标志,故符合题意;c.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睛】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酸雨可以腐蚀建

24、筑物、导致树木枯萎、影响农作物生长。27.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回答问题:(1)常温下,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化,实验室通常把钠保存在_(填 “煤油”或“水”)中。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_(填化学式)。(2)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时,常用铝盐溶液和_(填“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原料。(3)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向FeCl2溶液中滴入新制的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l2=2_+2Cl-。(4)氯气在通常情况下是_(填“无”或“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工业上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可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

25、(填化学式)。【答案】 (1). 煤油 (2). Na2O2 (3). 氨水 (4). 产生红褐色沉淀 (5). Fe3+ (6). 黄绿 (7). Ca(ClO)2【解析】【分析】(1)实验室通常把钠保存在煤油中,隔绝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的接触;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2)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和强碱反应;(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新制的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4)氯气在通常情况下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详解】(1)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26、,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实验室通常把钠保存在煤油中,隔绝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的接触,防止因反应而变质;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故答案为:煤油;Na2O2;(2)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和强碱反应,实验室常用铝盐溶液和氨水制取氢氧化铝,不选用氢氧化钠溶液,防止过量后生成偏铝酸钠,故答案为:氨水;(3)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新制的氯水,新制的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l2=2Fe3+2Cl-,故答案为:产生红褐色沉淀;

27、Fe3+;(4)氯气在通常情况下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工业上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和水,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故答案为:黄绿;Ca(ClO)2。【点睛】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和强碱反应,实验室常用铝盐溶液和氨水取氢氧化铝,不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是解答关键。28.已知下列四种有机物:A.乙烯 B.苯 C.乙醇 D.乙酸(1)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_(填字母序号)。(2)在医疗上常用其75%的溶液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填字母序号)。(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_(填字母序号)。(4)欲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选取的萃

28、取剂为_(填字母序号)。【答案】 (1). A (2). C (3). D (4). B【解析】【分析】【详解】(1)乙烯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具明显的调控作用,故答案为:A;(2)75%的乙醇溶液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在医疗上常用75%的乙醇溶液作杀菌消毒剂,故答案为:C;(3)乙酸的水溶液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答案为:D;(4)苯不溶于水,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苯能做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的萃取剂,故答案为:B。【点睛】29.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1)表示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2)被选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是_(填字母序

29、号)。a b c d(3)和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_(填“”或“”)。(4)和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填“”或“”)。(5)元素与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6)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是_。aNaOH bHNO3 cHClO4 dAl(OH)3(7)在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在第_族,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N (2). b (3). (4). (5). 离子 (6). c (7). a (8). A (9). Al2O3+2OH-=2

30、AlO+H2O【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为C元素,为N元素,为F元素,为Na元素,为Al元素,为P元素,为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解】(1) 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表示的元素是N,故答案为:N;(2) 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因此被选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是,故选b;(3) 为N元素,为P元素,为同主族元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故答案为:;(4) 为Na元素,为Al元素,为同周期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因此金属性,故答案为:;(5) 为Na元素,为Cl元素,钠

31、为活泼的金属元素,氯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离子;(6)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碱性越强,碱性最强的是NaOH,故答案为:c;a;(7)在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为Al,在第A族,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H2O,故答案为:A;Al2O3+2OH-=2AlO+H2O。【点睛】本题的易

32、错点为(7),要注意在离子方程式中只有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可以改成离子形式,其余的都用化学式表示。30.有机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B、C、D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B的名称为_。(2)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填“羟基”或“羧基”)。(3)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CH3CH3 (2). 乙醇 (3). 羧基 (4). 加成反应 (5).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解析】【分析】A、B、C、D都是含碳的化合物

33、,乙烯(CH2 = CH2)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A,A为乙烷(CH3CH3);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乙醇(CH3CH2OH);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C可以转化为乙酸(CH3COOH),因此C为乙醛(CH3CHO),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D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A为乙烷,结构简式为CH3CH3;B 为乙醇,故答案为:CH3CH3;乙醇;(2)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所含官能团为-COOH,名称为羧基,故答案为:羧基;(3)反应是乙烯(CH2 = CH2)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反应为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

34、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加成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3)中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反应条件的书写和可逆符号的标注。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1分)31.实验小组需要配制100 mL0.5 mol/L的Na2CO3溶液,同学们分工合作进行实验。(1)甲同学需要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是_g。(2)乙同学溶解Na2CO3固体时,需要用到仪器有:量筒、烧杯和_。(3)丙同学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A.转移液体时,不慎将溶液洒落在容量瓶外B.液面离

35、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C.溶液配制完成后,长期将溶液储存在容量瓶中(4)若在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此操作导致所配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填“偏高”或“偏低”)。【答案】 (1). 5.3 (2). 玻璃棒 (3). B (4). 偏高【解析】【分析】固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配制100 mL0.5 mol/L的Na2CO3溶液时使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结合公式c=,根据实验操作对n、V的影响进行误差分析。【详解】(1)100 mL0.5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

36、量为0.5 mol/L0.1L106g/mol=5.3g,故答案为:5.3;(2)溶解Na2CO3固体时,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和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3)A.转移液体时,不慎将溶液洒落在容量瓶外会导致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错误;B.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为防止加入的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故正确;C.容量瓶是精量器,不能用来溶解、稀释和储存溶液,则溶液配制完成后,不能长期将溶液储存在容量瓶中,应转移到试剂瓶中储存,并贴上标签,故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4)若在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溶液体积偏

37、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点睛】容量瓶是精量器,不能用来溶解、稀释和储存溶液,则溶液配制完成后,不能长期将溶液储存在容量瓶中,应转移到试剂瓶中储存是解答关键。32.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查阅资料得到SO2气体的制备原理: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回答问题: (1)图中a的仪器名称是_,亚硫酸钠应放在_(填“a”或“b”)中。(2)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装置B中品红溶液_(填实验现象),该现象说明SO2具有_性(填“氧化”、“还原”或“漂白”)。(3)酸性条件下,SO2与KMnO4在发生如下反

38、应: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使溶液褪色。反应中SO2是_(填“氧化”、“还原”剂),当0.5 molS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4)尾气可采用_溶液吸收。【答案】 (1). 分液漏斗 (2). b (3). 褪色 (4). 漂白 (5). 还原 (6). 1 (7). NaOH【解析】【分析】由实验装置可知,A处发生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中品红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C处发生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有毒,对污染环境,尾气可以利用S

39、O2+2NaOH=Na2SO3+H2O处理,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图示,仪器a为分液漏斗,a中应该放液体试剂,b中放固体试剂,因此亚硫酸钠应放在b中,故答案为:分液漏斗;b;(2)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B中品红褪色,故答案为:褪色;漂白;(3)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反应中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被氧化,SO2是还原剂,反应中5 molSO2参加反应转移10mol电子,因此当0.5 molS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1mol,故答案为:还原;1;(4) 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尾气可采用氢氧化钠溶

40、液吸收,故答案为:NaOH。【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2)和(3),要注意二氧化硫使某些溶液褪色本质的区分。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3.实验室里常用一定量的氯化铵 与足量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标准状况下,生成4.48 L氨气。计算:(1)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mol。(2)参加反应的氯化铵的质量是多少?_。(3)若将标准状况下4.48 L氨气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所得溶液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_( 忽略氨水的电离)。【答案】 (1). 0.2 (2). 10.7g (3

41、). 0.4mol/L【解析】【分析】根据n=计算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氯化铵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c=计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1)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答案为:0.2;(2)根据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生成0.2mol氨气,参加反应的氯化铵为0.2mol,质量为0.2mol53.5g/mol=10.7g,故答案为:10.7g;(3)标准状况下4.48 L氨气为0.2mol,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所得溶液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故答案为:0.4mol/L。【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注意在c=中V的单位需要转化为“L”。- 1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