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同步测试卷(三)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冯太后和孝文帝都主张学习汉族文化,主要原因是()A二人均受汉族文化的长期熏陶 B学习汉族文化易于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C汉族政权力量强于北魏政权 D汉族与鲜卑族之间矛盾尖锐2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C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 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3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
2、明了()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 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A B C D4以下属于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的措施有()模仿汉族官制修订律令,实行严刑酷法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将北魏官制定为九品A B C D5北魏孝文帝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促进鲜卑族贵族接受汉族文化 进一步吸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争取汉族地主对孝文帝的支持 整顿吏治以壮大北魏的统治力量与基础A B C D6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A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迁
3、都洛阳 D提倡与汉族通婚 7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钱焉。”对这一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A鲜卑从孝文帝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 B北魏政府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C商业由萎缩而至于渐趋活跃 D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8孝文帝迁都洛阳的那一年开始开凿我国佛教石窟,少林寺(如下图)即是孝文帝为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跋陀修建的。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孝文帝个人只信仰佛教 B孝文帝特别喜欢汉族文化C孝文帝利用宗教加强统治 D佛教已经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9鲜卑族经过改革,最终完成封建化的进程。其根本表现是()A服饰汉化 B语言汉化C同汉族通婚 D由游牧经济变
4、为农耕经济10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B在朝廷中一位年约25岁的官员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D一位迁居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被安葬在洛阳附近的邙山11魏晋时期的下面两幅砖画作品共同反映了()生活、文化的多民族融合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汉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佛教文化的内传A B C D12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北魏孝文帝改革并没有()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 D倡导严刑峻法13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进步现象,对其含义的解释最为准确的
5、是()A各民族间人民杂居相处 B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C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D各民族人民通婚14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认识有()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A B C D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5题14分,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5分,共58分)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经济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在大量役使奴隶劳动的同时,在中原封建
6、经济的影响下,对广大被征服的人口,不得不采取封建方式组织生产道武帝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中原的封建经济关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参加者既有汉族,也有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十余万人。北魏皇帝亲自统率大军镇压,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场起义。但是,此后各地起义仍时有发生。请回答:(1)材料一、二所叙述的内容中体现着哪几种社会矛盾?北魏统治者采用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经
7、济对之后的孝文帝改革有何作用?(6分)(2)材料一、二表明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认为其改革的根本目的何在?(8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散布着1 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下面两幅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材料二把游牧民和被征服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计口授田,保证政府赋税的来源,同时抑制土地兼并,有利于中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同时加速了北魏经济方式的进一步封建化,并最终使落后的游牧经济为先进的封建农业经济所代替。杨建新浅评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两次少数民族改革(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当时我
8、国北方怎样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当时北魏生产方式更替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生产方式的变更所产生的影响。(9分)17“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魏书成淹传材料二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魏书习学记言序目材料三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列传
9、第七中材料四若南徙,则种人不满诸州之地,参居榛林之下,不服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则声实俱损矣!廿二史札记崔浩传(1)在北魏政权是否应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派不同的意见,即赞成派与反对派,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上述哪些材料?除迁都外,北魏政权“行汉法”的举措还有哪些?(6分)(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评论北魏的“汉化”行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请指出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并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8分)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公元494年)革衣
10、服之制。十有九年六月乙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九月庚午,六官及文武尽迁洛阳。魏书高祖纪下材料二“北齐初,(齐文宣帝)高洋曾问汉族士大夫杜弼:治国当用什么人?杜弼说:鲜卑人只会骑马坐车,治国当用汉人。高洋听后,不久就把杜弼杀了。甚至他的太子高殷也因受汉文化的熏陶,被认为是得了汉家性质,几乎被杀掉。北齐末,(齐后主)高纬又杀汉族官吏,被杀汉族官吏的家属发往北边,妇女罚作官奴婢这样,北齐政权日益鲜卑化,鲜卑语也渐渐流行。”“(北周奠基人)宇文泰是外鲜卑人,重用汉人苏绰制定制度,苏绰对汉族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加以总结
11、,奏上六条诏书。宇文泰下令官吏学习,并颁布全国实行。北周后期,周武帝解脱了鲜卑旧俗,真正接触汉文化优秀部分,最明显的表现是释放奴婢基本解决了魏晋以来残存的奴隶制问题。”“北齐和北周,东西相对,以黄河为界。先时,河西的周人唯恐齐人乘河向西,整个冬季守河的将士天天去椎冰,年年如此。后来周人不再椎冰,轮到河东的将士开始椎冰,防备周人东渡。”郭伯南新编中国史话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高祖”采取的治国措施。请运用所学知识给予简要评析。(8分)(2)北齐与北周的统治政策有何不同?结果如何?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7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17620017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
12、力。北魏政权建立后社会矛盾尖锐,局势动荡不安,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2解析:选B。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度,就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3解析:选C。诗歌和童谣都反映了平城环境的恶劣,这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4导学号17620018解析:选D。题干中的关键词是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而是文化措施,故排除,中实行严刑酷法不符合史实,而是废除落后的残酷刑律。5解析:选A。整顿吏治,主要是推行俸禄制的目的,而不是改籍贯的目的。鲜卑人与汉人的通婚确定两族之间的姻
13、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以壮大北魏的统治力量,巩固统治基础。故不符合题意。6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平城守旧势力大,洛阳是中原政治、经济中心,迁都洛阳便于深入的学习汉文化,推行改革。7解析:选C。由材料中从北魏初的“钱货无所周流”到孝文帝的“诏天下用钱”,说明商业由萎缩至渐趋活跃。8导学号17620019解析:选C。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在鲜卑族中有传播,不能和汉族文化等同,孝文帝大力提倡宗教的目的是加强其统治,故选C项。9解析:选D。少数民族汉化的实质是封建化,其表现主要是定居农耕,故选D项。10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495年,孝文帝面谕朝臣禁止30岁以下的官
14、员说鲜卑语。故选B项。11解析:选D。两幅图只是反映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生产方式,不涉及佛教,故选D。12导学号17620020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比分析能力。两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统一奠定基础,所创立的一些制度分别为后世沿用,但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严刑峻法,D项符合题意。13解析:选B。A项是前提;C项是作用;D项是内容之一。民族融合是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相互学习彼此的长处,并在交往中逐步消除之间的隔阂,融为一体。1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辨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注重结合改革措施的推行及改革结果。表述绝对化,一般而言改革总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因而会遭到这部分人
15、的反对。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归纳;第二小问应从道武帝入主中原后对汉族先进文明的汲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来分析。第(2)问要从材料一、二,尤其是人民起义所折射出来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来分析改革原因,由此可以判断出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答案:(1)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2)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危机严重。根本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北魏统治。16导学号17620021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从图上很明显可以看出第一幅是放牧,第二幅是耕作,就可以总结出生产方式。北魏
16、生产方式更替的原因很显然是孝文帝改革。第(2)问影响除了从材料中“抑制土地兼并,有利于中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北魏封建化”等句子总结之外,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比如:加速了民族融合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或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并为后世新田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答案:(1)生产方式:游牧方式、农耕方式。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2)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赋役来源;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促进中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或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并为后世新田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7导学号17620022解析:第(1)问难度稍大,第一小问首先分析出四则材料的
17、观点,然后判断是赞成派还是反对派;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首先分析出赵翼的观点,即认为北魏的衰落是因为推行“汉化”政策,然后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加以论证,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须言之有理。答案:(1)赞成派:材料一、三;反对派:材料二、四。举措:颁行均田制、俸禄制、革除旧俗等(若答相应的具体内容亦可)。(2)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评价:以下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观点一:该观点正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失去统治的根基,盲目照搬汉族的做法使鲜卑族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招致人民的反抗,政权灭亡。观点二:该观点错误。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汉化”举措的积极
18、作用,北魏政权的败亡与“汉化”措施无关,“汉化”政策有利于北魏交通的改善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或风气的改进、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有利于隋唐大一统和经济的发展。18导学号17620023解析:本题以鲜卑族的封建化为主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第(1)问要依据“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六官及文武尽迁洛阳”等信息,概括归纳,回答治国措施。联系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进行评析。第(2)问要依据材料中“北齐政权日益鲜卑化,鲜卑语也渐渐流行”“基本解决了魏晋以来残存的奴隶制问题”“后来周人不再椎冰,轮到河东的将士开始椎冰,防备周人东渡”等信息分析理解第一、二小问,围绕封建化的作用回答第三小问。答案:(1)措施:实行“汉化”政策(或改革鲜卑旧俗,穿汉服,说汉话);迁都洛阳。评析:孝文帝这些举措,主观上是为了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鲜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了民族融合。(2)不同:北齐屠杀汉人实行鲜卑化,北周重用汉人采用汉族先进制度;北齐将汉人罚为奴,北周释放奴婢。结果:北齐由强转弱,北周由弱转强,最终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启示:落后的民族最终为先进的民族文化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