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人教版》20版历史新素养导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九 3-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146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20版历史新素养导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九 3-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版历史新素养导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九 3-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版历史新素养导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九 3-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版历史新素养导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九 3-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版历史新素养导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九 3-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版历史新素养导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九 3-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版历史新素养导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九 3-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 九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A.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B.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C.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D.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解析】选D。宋代负责转运钱粮的是转运司,故A错误;州郡长官是地方行政长官,故B错误;宋代依旧实行官僚政治,官员有薪俸,不得世袭,故C错误;根据所学,宋代派文臣出任州县长官,州一级设置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2、故D正确。2.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B.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C.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D.武将带兵打仗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解析】选B。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正确的是”,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所以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要求,故选B。3.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史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C.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部危机【解析】选C。一次胜利不能说

3、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部危机,B、D本身说法错误。A与题意无关,故C与题意相符。【补偿训练】面对新法,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在献上流民图的同时,又上书言:“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司马光也认为废除新法,“雨必沾洽(雨水充足)”。这说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A.出现用人不当现象B.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C.群众强烈不满新法的推行D.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解析】选B。由于新法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一些大官僚、大地主对王安石变法持抵制态度,编造各种理由反对新法。4.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下列相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注重破格使用人才B.重视农业生产C.加强对人

4、民的控制D.改变旧的土地制度【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土地问题上,商鞅变法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改变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而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进行的改革,旨在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未改变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度,故D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要求。【拓展延伸】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王安石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3)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似。商鞅被杀后又被车裂;王安石被罢免宰相的职务,退隐失意而终。(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做了调整。

5、商鞅变法确立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王安石对封建生产关系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5.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宋金和议B.宋辽和议C.宋夏和议 D.金灭辽【解析】选A。南宋与金达成的和议规定,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导致南宋失去了黄河流域大片土地,故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故选A。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庆历新政”主要从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十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改革治理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出台以后,短短几个月时间,成效骤然显现,政治面貌焕然一新,臃肿的官僚机构开始消肿,权势官员中无能的纨绔子弟从政升

6、迁受到严格限制,凭资历晋升的官员与业绩品德挂钩,才干突出者予以破格提拔。“庆历新政”何以夭折?材料二后来王夫之总结“庆历新政”得失,说仁宗性格上有毛病,耳根子太软,从善如流,从恶也如流。范仲淹“庆历新政”是怎样失败的(1)依据材料一,将“庆历新政”的十项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并简述其成效。(不得摘抄材料原句)(9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要依据“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信息,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回答第一问;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归纳。第(2)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答案:

7、(1)政治上,整顿吏治,改革科举;经济上,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军事上,整修武备,严明军纪。成效:冗官现象得到遏制,政治面貌焕然一新。(2)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高统治者态度动摇。【等级性考试】(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16分,共20分)7.秦汉时期宰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到了北宋,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C.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解析】选D。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突出。皇帝为加强皇权不断削弱相权,方式之一就

8、是分散相权。宰相人数越多,权力越分散,对皇权的威胁就越小,故选D。【补偿训练】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A.笼络民心B.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皇权D.稳定统治秩序【解析】选C。“差遣”使北宋王朝增加了大批官员,这些官员相互牵制,最终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故应选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

9、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兵考四材料三(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续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7分)(2)依据材料三,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9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二“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藩镇跋扈”等信息可知,这是藩镇割据问题,据此回答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第(2)题根据“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皆可预防”“内患”“深可惧”等信息分析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从巩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角度分析出发点。答案:(1)藩镇割据问题。从皇帝直接控制入手,把地方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2)态度:认为“内患”甚于“外忧”,“外忧”是边事可预防,“内患,深可惧”。出发点: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