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189.12KB ,
资源ID:110073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0073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爱伦坡和詹姆斯的哥特式小说比较.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爱伦坡和詹姆斯的哥特式小说比较.pdf

1、爱伦坡和詹姆斯的哥特式小说比较陈韵姿 吴鸿桃摘要:埃德加爱伦坡和亨利詹姆斯是美国 19 世纪两位著名的小说家。哥特题材小说在二人的写作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以爱伦坡的小说一桶白葡萄酒和詹姆斯的小说欢乐角为例,对比二人哥特小说的风格。关键词:哥特;爱伦坡;詹姆斯;一桶白葡萄酒;欢乐角一、作者简介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 19 世纪著名诗人、小说家及文学评论家。虽然爱伦坡以诗人的身份开始写作,但小说在其写作生涯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他的短篇小说中,读者可以看到大量的哥特元素。这类小说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向读者展示了害人者和被害人同样承受的恐惧和痛苦,正如劳伦斯(DHLawrence)所言,“他敲

2、响了恐怖之钟,预示着他自己的厄运”。1与爱伦坡生于同时代的亨利詹姆斯被认为是继霍桑和麦尔维尔之后美国杰出的小说家。因受豪威尔斯等作家的影响对文学产生兴趣,开始了写作生涯。2由于詹姆斯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于 1875 年定居欧洲,先在巴黎,后去了伦敦。1915 年他放弃美国公民身份加入英国国籍。詹姆斯最擅长国际题材小说创作,哥特题材的作品在他的写作过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但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类小说中詹姆斯将心理现实的写作手法巧妙地与哥特元素相融合,深入人物内心,赋予哥特小说新的意义。二、比较一桶白葡萄酒和欢乐角一桶白葡萄酒是爱伦坡所写的一部恐怖短篇小说。主人公蒙特利瑟因无法忍受

3、弗图那多对自己的侮辱,所以决定实施复仇计划。小说从头到尾都充斥着阴暗恐怖的气息。与此相对应的是詹姆斯的小说欢乐角,主人公斯宾塞布莱恩 33 年后从欧洲返回纽约,纽约巨大的变化令他无法适应,在一个深夜,他亲眼见到了衣冠楚楚却面目狰狞的他我。两篇小说以其独特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哥特式的恐怖。(一)哥特环境的比较传统的哥特小说在场景设计上主要以破败的古堡,迷宫般的地下通道、密室、墓穴和地牢为主。3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正是继承了这一场景设计上的要求。故事一开始便交代了发生的时间是夜晚,之后又点明地点是在蒙特利瑟的府邸,当天仆人都去狂欢,空荡的府邸只有蒙特利瑟和弗图那多二人,如此地上环境的塑造,渐渐将恐怖气息

4、传递给读者,为地下环境描写起到了铺垫作用。要成功通往酒窖必须“走下一座长长的回旋楼梯”,4当二人到达酒窖时,蒙特利瑟称其为“地下墓穴湿地”,4“墓穴的洞墙内生长着一闪一闪的白色蜘蛛网,墙壁四周布满了硝石,他们走过成堆尸骨和大小酒桶混杂的长长弄夹”,4直到弗图那多走进自己的棺材。从引诱一直到最后杀害弗图那多,酒窖内的环境描写透露着荒凉腐朽的气息,使读者感到阵阵寒意。同样詹姆斯的幸福角虽然将古老破旧的古堡转换成现代建筑,但是在环境塑造方面依旧遵循了传统的哥特小说风格。首先这座房子承载了七十年的历史,有着三代人的记忆并且爷爷和父母都在这里过世。其次,房子位于“西边已经变得一片狼藉的街道和一条相对保守

5、的林荫道交界处”,5周围老人已相继去世,这样一种状况让布莱恩联想到“刚从埃及坟墓里出来被沙漠的阳光照得很刺眼很难受的旅行者”,5他已完全陷入到一个荒凉、废弃的地方。无论房子本身还是周围环境的氛围,都以传统的哥特风格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二)哥特式人物的比较哥特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作家们通过塑造出一系列的怪诞事件,夸张地将人们内心的丑陋和残忍表现出来。6一桶白葡萄酒以第一人称角度叙述,将蒙特利瑟杀人的心理过程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更深切地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变态与扭曲。文章通过对蒙特利瑟内心独白的大量描写表现出他世故狡猾的性格以及病态的内心。比如一开始蒙特利瑟就提到“总有一天我要报仇雪恨”,4证明

6、他想要复仇的计划已酝酿很久。同时通过他的内心独白读者可以轻易地发现他对弗图那多的弱点非常清楚,他用白葡萄酒引诱弗图那多,同时为了让弗图那多落入自己的陷阱中,蒙特利瑟始终对弗图那多笑脸相迎,“如今我可是笑里藏刀,一心要宰了他”,4这一刻蒙特利瑟将自身恐怖的一面展现到读者面前,哥特特有的恐怖气氛渐入人心。小说中二人间的对话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在用白葡萄酒引诱弗图那多的过程中,蒙特利瑟三处提到“我不放心”,以这种自谦的方式成功激起弗图那多的虚荣心。随后在二人进入酒窖后,由于硝石的原因,弗图那多咳嗽不断,蒙特利瑟则假装关心,适时用卢克雷西来刺激弗图那多,这些都为最终杀害弗图那多做了铺垫。弗图那多就是在这

7、些阿谀奉承中最终走入了自己的坟墓。即使在弗图那多被铐到花岗岩上时,蒙特利瑟依旧用语言报复着他,蒙特利瑟这样做只是想告诉他的敌人白葡萄酒根本不存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复仇。他话语中的冷嘲热讽反映出他复仇后的满足感。在整个复仇过程中蒙特利瑟将自己的计划做得滴水不漏并丝毫没有愧疚之感,将人性的黑暗面发挥到了极致。欢乐角以第三人称角度叙述,读者对布莱恩的信息不是一下子获得而是通过阅读全文一点点得知。从他的视角只能获得他对于他我的所想所思,而女主爱丽丝斯苔弗顿看到的他我又是不一样的。在人物性格表现方面,詹姆斯同样向读者展示了“害人者和被害人同样承受的恐惧和痛苦”。1布莱恩虽是一位 56 岁的中年男子却充

8、满了神秘色彩。经常午夜独自游荡在无人的空房子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纽约的房子留给他的只有童年的记忆,所有他熟知的人都已过世,他感到孤独。这份孤独随着他频繁造访老房子而愈发严重。也就是在这个老房子中他承受着害怕和恐惧。他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寻找他我。每晚他会仔细检查每一个房间,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止他寻找,他我在被逼无奈之下只得最终现身。在这一追逐的过程中布莱恩可以看成是贪婪的害人者,他我可以当成被害人,而他我正是在布莱恩不懈的追赶压力下一次次逃脱直到最终现出真身。欢乐角中另一位能够引起读者注意的则是爱丽丝斯苔弗顿。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哥特女性,她超越了传统。她是布莱恩有力的支持者。当布莱恩刚回到纽

9、约,对纽约的变化感到吃惊之时,他总是会将自己的疑虑以及抱怨说给爱丽丝听,而爱丽丝总是认真听着并给予指导。随着剧情发展读者可以发现,每当布莱恩遇到危险,她总能及时出现,如果不是她,布莱恩可能就已经无声地死于空房子内。只有她能够让布莱恩吐露心声、谈论老房子和新生活甚至是他我。(三)哥特式主题的比较传统哥特小说在主题表现方面经常有着善恶冲突,并且善总能打败恶,在此过程中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被揭示出来。一桶白葡萄酒主要表现了人性阴暗和扭曲的报复心理,旨在让读者对人的本性以及生命做出深刻的反思。但谁是善谁是恶,作者并没有给予明确的区分。到底是怎样的恩怨导致蒙特利瑟设局杀死弗图那多文中也没有说明,只是向读者展

10、现了一个心理病态杀人者的杀人过程。欢乐角中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善恶之间的冲突,这里善指的是对于精神的追求,而恶则代表物质的追求。因此对布莱恩来说留在美国是对物质的追求,而在欧洲则是精神追求的象征。但是此小说并没有像传统哥特小说一样以善胜恶结尾,结局并未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而是让读者自行想象。从某种意义上來说欢乐角是亨利詹姆斯晚年对自己人生抉择的一次反思,对自己侨民身份提出的另一种假设。5三、结语爱伦坡与詹姆斯是同时代两位重要作家。爱伦坡的哥特式小说从环境到人物内心致力于营造一种恐怖的氛围,揭示人性的扭曲。而詹姆斯认为小说应当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他通过人物心理现实的描写来制造压抑、阴郁的气息。两位作家都以其独特的手法向读者展现出经典的哥特场景。参考文献:1彭贵菊.爱德加爱伦坡作品赏析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5.2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3董英.国内哥特小说研究述评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118.4爱伦坡.经典爱伦坡惊悚集M.康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79.5亨利詹姆斯.阿斯彭文稿M.黄协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03.6肖淑珍.浅析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安徽文学,2015(4):37.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