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151.92KB ,
资源ID:1100662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0066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艺术设计教学中计算机技术介入整合及其思考.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艺术设计教学中计算机技术介入整合及其思考.pdf

1、艺术设计教学中计算机技术介入整合及其思考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计算机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使得计算机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的建构能以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精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课程整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的教学结构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

2、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统一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在这种教学结构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

3、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经过“整合”的艺术设计课程不再是仅由单一的、灌输式的讲授过程,而是充分纳入经验分享、案例教学、合作探究等突出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的多重资源的共享与探究。广告设计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我们尝试着将该课程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从建立课程整合的支持平台和开发网络课程着手,以期构建理想的教学环境。通过建设系统资源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功能服务,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探究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广告设计课程的目标定位。资源平台建设包括教学系统平台、学习资源平台和学习支持平台等三个方面。教学系统平台建设为师生交流、教学评价等提供了优越便利。在平台上教师可以利用教学

4、系统平台调控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方便地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人机对话。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与学生进行异地交流。教师可以根据课件的章节、知识点来发布相应的作业,或综合性的题目,而不必担心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利用 BBS、QQ 群等技术组织专题网上在线学习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学生成绩跟踪系统,持续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可以依托该平台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电子邮件、BBS 和 QQ 群等方式就自己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解答,或者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解决某个问题。学习资源平台建设为

5、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该平台可以模拟某种学习情境。比如创设电子“设计作品展厅”将国内外的各大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馆的优秀作品以及学生自己的作品借助计算机进行课堂展示。计算机技术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盛宴,美术作品都能以临场感极强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点击鼠标就可以让学生纵览古今中外经典美术佳作。近到国内的各个博物馆、艺术馆,远到“美术的天堂”卢浮宫美术馆,只要网站上有的藏品,都可以带着学生痛快淋漓地欣赏一番,无需买票,也不用担心闭馆。还可以随时推出大特写镜头或者以缩小的图像来观察整体效果以满足深层教学上的需求,从而达到传统美术教法上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另外,三维演示法则可让学生体验模拟真实的

6、临场感。以此提升整合相关资源来开展专题学习活动。比如,学生可在“设计作品展厅”所提供的资料库里观看有关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查找有关设计资料等。或当前具有代表意义的新潮作品,也可以看到学生自己的习作。“设计作品展厅”在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引导进度、方法指导、制作示范、提供资料交流平台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能力的提高。该平台既可以作为学习资源库使用,也适合作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平台。学习支持平台建设为学生学习与认知提供了有效工具。学习支持平台建设实际上是指计算机的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络、因特网、软件系统等。学生

7、可以通过学习支持平台展开学习活动,系统平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给予功能上的支持和计算机记录管理。例如在校园网络上,学生通过作业批阅系统提交作业,教师对作业加以批改、点评,最后由学生从系统查询获取作业批改或考试结果。另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广告设计课堂实录,学生可以上传设计作品,并可以申请老师的支持,参加课题的网上研讨。学习支持平台将唤起学生探究和创造的热情,帮助学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创造水平。网络可以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呈现计算机,使艺术设计教学更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互联,收录一些教师优秀的广告设计课件、优秀课堂实录,进行在线学习与探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

8、与教师、同学的交互,不断提升教学效果。通过上述三个资源平台的建设,既便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习主体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内容,主动探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使学生的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得以真正实现。计算机技术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多样的选择。但是计算机技术只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艺术设计要根据自身的课程需要来设置,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具有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同传统构成教学的手工制作一样,计算机技术也是一种工具,只是相比之下计算机技术更具高效性,但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技术不能

9、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设计训练方法。因此在整合过程中,首先要避免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整合的表面化和片面化,使整合事与愿违。教师要认识到计算机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不能片面地追求计算机或网络技术,反客为主,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而应强调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其次,要科学、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明确以课程为本的计算机技术整合目标。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了解相应的课堂环节适合什么技术手段,应用后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等。比如,对于素描、色彩等材质练习在计算机或网上虚拟操作并不太合适,但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及评论、欣赏;再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素养。教师的计

10、算机素养达不到计算机技术与课程高水平整合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整合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掌握应用计算机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备课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唯有此,才能有助于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使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课程整合达到预期的目标。总之,要实现艺术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新颖、高效科学的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课程的整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然而,我们所尝试的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是简单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需要在科学、合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以实现优化教学的目标。以图实现学生从原有的从属地位到主体地位的转换,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参考文献:1 何克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5).2刘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user31/lnjyjs/blog/6878852.html.3 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 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