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654.50KB ,
资源ID:1100308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0030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5单元 第12讲 课题1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5单元 第12讲 课题1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处于“冷战”阴影之中。随着世界各种力量的不断较量、分化和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线索一: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分天下,“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线索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迅速崛起、第三世界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崛起等都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线索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俄罗斯国力得到恢复,世界

2、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基本框架:雅尔塔体系。(1)内容打败德、日法西斯,铲除两国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2)特点:以美、苏为中心,事实上划分了两国的势力范围。(3)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大国争霸的多重性质。2实力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1)西欧和日本衰落。(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3)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3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4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对抗。二、两极格

3、局形成的过程方面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1)时间:1947年3月(2)内容: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3)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干涉各国内政,反共反苏(4)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正式开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时间:1947年9月经济马歇尔计划(1)目的:扶持、控制西欧国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2)实质:以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3)影响:使西欧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也加深了西欧对美国的经济依赖经济互助委员会(1)时间:1949年(2)目的: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

4、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北约建立(1)原因:遏制苏联,称霸世界(2)成立:1949年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3)性质:军事政治集团(4)影响:美国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华约建立(1)时间:1955年(2)影响: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三、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1)德国的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进

5、行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3)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的概念: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2“冷战”的发生及其根源(1)冷战的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2)“冷战”的根源: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美国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反对共产主义。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苏联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为确保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和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产生了尖锐矛盾1“冷战”的起源在欧洲和亚洲,战后领土划分反映了战后严峻的现实和苏联、美

7、国间的新裂痕。苏联接管了德国东部地区,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了德国的西部地区。处于苏联控制区内的首都柏林继续由四大国控制。到20世纪40年代末,战后的领土安排造成了德国的分裂。正如丘吉尔在1946年所说的那样,“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思维激活二战后美苏的国家利益之争是导致“冷战”的根源。2美苏争霸的阶段特征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紧张

8、,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思维激活美苏争霸具有阶段性,缓和与紧张并存。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及新兴力量的发展,制约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探究1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史料一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史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

9、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史料一中的“自由国家”和“自由体制”分别指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极权主义政权”指社会主义政权。(2)史料二反映了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和作用。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共同目的。二者有何区别?提示共同目的: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苏反共;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进而遏制苏联。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1)背景:都发生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2)实质

10、: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2不同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原因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而提出针对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秩序面临威胁而提出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影响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探究2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史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11、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史料二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史料一说明,“冷战”既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2)史料二反映了“冷战”对科技的影响。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对美苏“冷战”的评价。提示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做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

12、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

13、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运用唯物史观探究美苏“冷战”的爆发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

14、冷战”。针对争论,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苏联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停息。摘编自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解析解答时可从“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既非美国也非苏联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中选择一种观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

15、评价。答案示例一:观点:苏联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建立了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安。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与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矛盾,导致苏联领导层对西方国家不信任。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苏联在德国问题以及希腊、土耳其危机中的态度加深了西方对苏联的怀疑,恶化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迫使西方国家最终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示例二:观点: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实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而苏联成为美国实现这一政策的重大障碍。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与苏联

16、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相矛盾,导致西方国家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使美国决策者相信,对高度集权主义者是不能软弱的,必须采取强硬的对苏政策。示例三: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具体答案结合示例一和示例二回答。“冷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冷战”的基本原因是美国的全球扩张主义;反苏的意识形态使其把苏联的对外政策看成是谋求扩张;美国实力的膨胀刺激了它的扩张欲望和抑制苏联的自信;苏联对西方的不信任和战时的矛盾妨碍了苏联争取和平共处的努力;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刺激美国政府的反苏情绪;在黑海海峡上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做法成为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17、的诱因。(2)“冷战”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抗争,直接产生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与美国全球战略的碰撞,核武器的出现增强了美国的实力,加速了“冷战”的爆发,而英国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地缘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差异形成战略对峙;美苏在意识形态信仰上的对立和国家利益上的相悖,使得两国在上述国际环境中迎头相撞,冲突不可避免;两国领导人或者决策者对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爆发。(4)“冷战”的产生并不是某个或某些国家的作用或过错,而是诸多因素和条件促成的,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国家利益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关系态势

18、起着根本作用。在东西方的对峙中,意识形态和核武器的威慑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命题点:美国的冷战思维(2021湖南招生适应性考试14)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决策文件,明确提出要“防止亚洲出现足以威胁美国安全或亚洲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力量对比”。据此可知,美国()A认为亚洲的力量对比已经失衡B不将苏联视为唯一的敌人C致力于维护亚洲的稳定与安全D将冷战政策重心转向亚洲尝试解题_A根据“防止亚洲出现足以威胁美国安全或亚洲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力量对比”以及材料中的时间可得出,其强调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已经使亚洲的力量对比失衡了,因此要及早做出防范,故A项正确;美国的敌人本

19、身就不仅仅只有苏联,排除B项;C项显然不是美国的目的,排除;此时美国的重心在欧洲,排除D项。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考法示例】还原社会情境,灵活考查世界政治格局(2020全国卷35)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知情境:二战后美苏两国开展文化往来。明立意:以1958年美苏之间的文化往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

20、心素养。抓关键:“1958年”“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是解答本题的钥匙。理思路:“1958年”“美苏” 这两个信息,让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肯定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冷战!而且还会想到这种对峙一直持续到1991年底。时而缓和,时而紧张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总特征。同时,你还会注意到,题干好像不是在强调美苏两国的“对峙”,其侧重点是在对峙的背景下,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这说明,美苏之间既有对峙,又有文化的交流,这才是题干要呈现的最主要的信息,答案(C项)就在这里。【真题体验】1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政府政策(2019全国卷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

21、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由材料“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意识形态影响政府的政策,故B项正确。2西方国家对苏联的遏制(2017全国卷34)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D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

22、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3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2016全国卷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A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欧洲,进而遏制苏联。因为美国深刻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能抵挡得住苏联,而美国远在美洲,故而通过

23、马歇尔计划让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苏联,故A项正确。4美苏争夺中间地带(2016全国卷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是美国新闻署资助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联系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史实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故选D项;A项和材料中到非

24、洲国家演唱无关,故排除;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属于文化活动,与展示美国经济实力无直接关系,故B项排除;C项与不结盟运动的时间不符,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故排除。模拟题培素养仿真演练1(2021仙桃检测)1947年,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在该计划执行过程中,美国始终把争取欧洲统一作为其对欧洲政策的核心,以使美国有一个“更具内聚力的势力范围”。美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促成欧洲政治经济的统一B加强欧美等国家内部团结C实现欧洲国家的经济复兴D抵制苏联对西欧国家渗透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争取欧洲统一,使美国有一个“更具内聚力的势力范围”的目的是抵制苏联对西欧国家的渗

25、透,故D项正确;促成欧洲政治经济的统一不是美国对欧政策的主要目的,对欧政策是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服务的,故A项错误;美国主要是通过团结欧洲国家来抵制苏联,故B项错误;美国想通过马歇尔计划实现欧洲经济复兴来对抗苏联,复兴欧洲经济不是美国对欧政策的最终目的,故C项错误。2(2020宜昌一模)1947年5月,杜鲁门主义正式实施,美国先后向希腊、土耳其提供了7亿多美元的军事援助。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开始执行,美国共向西欧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2亿美元的援助。这两次行动反映出美国()A力图遏制共产主义影响B推动了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C企图打破雅尔塔体系D主要以战争和经济手段扩张A美国的这两次行动意在拉拢、

26、控制西欧国家,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以对抗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故选A项;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于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排除B项;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美国的做法是巩固该体系而非企图打破,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与苏联冷战的表现,战争并不是其扩张手段,排除D项。3(2021广州质检)下表为20世纪6070年代国际限制核武器部分条约:年份条约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7年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约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1年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1972年西方苏联限制核战略武器条约据此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B冷战中理性外交

27、有利于世界和平C美苏争霸的双方处于均势的状态D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B20世纪6070年代国际限制核武器的原因在于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军备竞赛回归理性和各方力量积极推动,这种理性外交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故选B项;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美苏争霸是否处于均势的状态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美苏争霸中双方意识形态对抗一直存在,排除D项。4(2020张家口二模)1947年12月17日起,美国政府开始对政府、军队和国际订货商进行忠诚调查。在此影响下,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若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

28、色棒球队被迫改名,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必须陈述其对马克思的看法。美国的做法()A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态势B导致美苏之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C反映出其固守冷战思维D表明文化宣传成为冷战主要手段C根据材料“1947年12月17日起,美国政府开始对政府、军队和国际订货商进行忠诚调查。在此影响下,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若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杜鲁门主义”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材料中美国的做法反映出其固守冷战思维,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由冷战转向争霸是在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之后,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

29、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B项;根据材料“美国政府开始对政府、军队和国际订货商进行忠诚调查。在此影响下,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若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等信息可知,冷战的手段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并未反映文化宣传是主要手段,排除D项。5(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20世纪50年代,苏联研制的计算机只能进行每秒3 000次的运算,而美国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却达到每秒15 000次。60年代后期,苏联成功缩短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这表明()A冷战加剧了高科技竞争B技术差距加速美苏全面对抗C信息革命改变世界格局D美苏关系缓和促进技术进步A依据题干和所

30、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计算机技术明显落后美国,到60年代,苏联成功缩短了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说明冷战格局下美苏的对抗也表现在科技领域,由此得出冷战加剧了高科技竞争,A项正确;B项错在“全面对抗”,排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格局仍属于美苏两极格局,并没有因为信息革命而发生重大改变,C项排除;题干反映的是苏联极力缩短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说明美苏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无法体现美苏关系缓和,D项排除。6(2021潍坊质检)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主动缩减隔离线(从800海里减到500海里),苏联不硬闯隔离线,在该线附近停航、改航。这反映出()A美国实力趋向衰落B冷战中双方的理性克制C苏联处于战略攻势D和平对话取代军事对抗B根据题干可知,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主动缩减隔离线”,苏联则“不硬闯隔离线”,从而避免了双方直接冲突,反映出在冷战过程中美苏双方都采取了理性克制的态度,故选B项;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走向衰落,排除A项; “苏联不硬闯隔离线”说明苏联在处理问题时的冷静、理性,而不是采取攻势,排除C项;题干仅述及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和苏联的态度,没有涉及美苏之间的“和平对话”,排除D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