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02.50KB ,
资源ID:109961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996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此之谓自谦B如恶恶臭C故谚有之曰D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切,一律B小人闲居为不善闲居:平时居住C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怜悯,同情D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机如此B此之谓自谦C大学之道 D大人闲居为不善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未之有也毋自欺也B德者,本也;两者,末也孝者,所以事君

2、也C此所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尧、舜帅天下以仁D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5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B弟者,所以事长也C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D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贫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

3、,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弟者,所以事长也弟:顺从和敬爱兄长,后来写作“悌”B其机如此机:机密C此谓一言偾事偾:覆败、败坏D而能喻诸人者喻:开导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之:代词,指

4、代前面提到的事B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而:连词,表承接C尧、舜帅天下以仁以:介词,依,凭D故治国在齐其家其:代词,自己的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B“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大学把家教与治国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一贯特点。C只要把孝、悌、慈运用到处理“国”与“天下”的各种关系上,就一定能够实现治国、平天下。D齐家与修身的内在联系在于,如果不能修身,内心就有所偏颇,内心有了偏颇,就无法处理好家庭或家庭内部的关系。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5、现代汉语。(10分)(1)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贫戾,一国作乱。译文:_(2)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译文: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2分)斗且见微知著斗且廷见令尹子常,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不是过也。公货足以宾献,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将何以封矣?“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

6、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赢馁,日已甚矣。四境盈垒,道殣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期年,乃有柏举之战,子常奔郑,昭王奔随。(选自国语楚语,

7、有改动)【注】子常,子囊(即后文的“先大夫”)之孙;斗且及后文的斗子文,都是楚国的官员。称赋:与兵赋相称。宾献:馈赠及进贡。若敖氏:与斗子文同族。放:依托。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羞子文羞:羞辱B是勤民以自封也勤:使劳苦C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令:美好D其速怨于民多矣速:招致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1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作“子常必亡”依据的一项是()(3分)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子常奔郑,昭王奔随A BC

8、 D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斗且见微知著,从与令尹的交谈中看出对方一心聚敛必然招致百姓怨恨,楚国面临着亡国之灾。B斗子文因恤民而家无储粮,楚成王依朝廷常例送他肉和粮,并多次要给他增加俸禄,子文却避而不受。C子常身居高位,不能辅佐国君富民兴国,反倒聚敛不已,致使民心离散、民怨沸腾,终被百姓抛弃。D斗子文的智慧在于懂得为政庇民之道,不靠勤民取富,不但深得成王厚遇,而且福及子孙后代。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不是过也。译文:_(2)四境盈垒,道殣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译文

9、: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每小题3分)“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成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

10、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盼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荀子礼论中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

11、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尚书洪范)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用“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

12、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创立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提出的。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用“中”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给“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舍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摘编自徐克谦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15下列对用“中”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是儒家“中庸”说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从用“中”思想到儒家的“中庸”说有一个发展演变

13、的过程。B用“中”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不过,它这时只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存在的。C先秦用“中”思想的源头是西周时代刑罚之“中”的观念,这种观念表明当时的刑罚具有准确、合理等特点。D用“中”思想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否则,偏与倚、过与不及也就不存在了,更不可能在它们之间进行调和折中。1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除恰到好处地符合一定标准外,“中”也可以指这个标准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和“节”“极”的含义相通。B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意思是标准、法度,诗卫风氓里“士也罔极”中的“极”字就是这个意思。C“皇极”是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的法则,符合

14、这个法则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就是“中”,否则就是“偏”“陂”。D儒家“中庸”说以儒家伦理道德观“仁”和“礼”为“中”的标准,它与前人用“中”的思想并无相同之处。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庸”原本是一种思想方法,经过儒家的改造和发挥、变成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之后,应该就不再是思想方法了。B“中”是有原则的,尚书吕刑里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中的“中”,其原则就是法律所制定的标准。C荀子礼论中的“为之立中制节”与尚书洪范中的“皇建其有极”,说法虽不同,体现的却都是用“中”的思想。D儒家的“中庸”说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这个准则之所

15、以难能可贵,是因为孔子认为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三、语言运用(25分)18赵盾、赵穿兄弟面对晋灵公的残暴和生与死的考验,他们挺身而出,表现出一种严正的抗议,一种不屈的精神!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下面是一首小诗的节选,结合课文理解,试补全横线处的句子。(6分)正义啊!你为何出现在众人身上?因为众人有一颗慈善的心。邪恶啊!你为何_?因为_。正义本就_。邪恶则令我厌倦!我憧憬于正义,因为它有着神仙般的慈善;我讨厌邪恶,因为它_。19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国学”加以解说,不超过45个字。(6分)“国学”一说,兴起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20世纪初,大盛于二十年代,九十年代再掀热潮。

16、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国学大师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等都曾对“国学”进行过自己的阐述。现在,许多人认为,对“国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阐释,而“传统文化与学术”除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外,当然也少不了医学、戏剧、书画、武术、星相等东西,它应该是一个“干立枝繁”的庞大体系。按学科分,国学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国学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等,以儒家为主导;依四库全书分,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经、子部尤其是经部为重。答:_20概括下面的这段文字的主

17、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6分)如今,“网络问政”已经成为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广大网民处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对社会的发展体验最深刻,他们的意见建议最直接、最坦率,对政府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表达“七嘴八舌”,原生态的网络民意往往海量而又琐碎零乱,也不排除一些意见带有情绪与偏见,需要归纳、分析和提炼。优秀网友从电脑屏幕前走上政治前台,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法制社会,他们更积极更广泛地征集网友的意见建议,经归纳整理后,形成比较有价值、有见地的高质量议案,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同时,网友有了属于自己的“代言人”,参政议政热情将愈益高涨。“网络问政”又

18、有了新的拓展,民意表达的渠道进一步完善。答:_21请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用一句话准确概括“文人的清高”的含义,不超过35个字。(7分)文人的清高源自于文人对理想人格的企盼。理想人格是人类精神的高度凝聚,历代思想家肩负着理想人格设计的使命,身体力行之,在人类精神的发展进程中,树起了一块块界碑。理想人格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特殊功力提升和矫正着现实人格。中国文人从小就读经史子集,耳濡目染的均是“圣人之言”,久而久之,便不自觉地以书本所描绘的理想人格自居。但环顾左右,都是活生生有欲望、汲汲自营少管他人、且情感日趋功利化的感性人,心灵便受到重创,心境便大失衡。然自身修养的惯性,

19、使文人不甘“沦落”,便满怀忧怨自我恪守。于是,清高就成了文人操守的最后一块盾牌,可怜可叹,但悲壮。文人的清高是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 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A。“谦”通“慊”。2解析:选B。闲居:独处。3导学号92250020解析:选A。B项,

20、古义,自我满足。今义,自己表示谦虚。C项,古义,古代天子设立的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D项,古义,独处。今义,在家里住着没有工作做。4导学号92250021解析:选C。A项,宾语前置句;B项,判断句;C项,判断句/状语后置句;D项,无特殊句式。5解析:选C。C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余是判断句。6解析:选B。机:作用。7解析:选C。以:介词,用,拿。8解析:选C。“孝、悌、慈运用到处理国与天下的各种关系上”,来“实现治国、平天下”只是一种理论,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说得过于绝对。9(1)一个家族仁爱相亲,整个邦

21、国也会兴起仁爱相亲;一个家族兴起谦让,整个邦国也会兴起谦让;一个君王如果贪婪暴戾,整个邦国就会群起作乱。(2)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兄长,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同样不会违背。10解析:选A。羞:送给。11导学号92250022解析:选A。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代词,代“子常”;副词,表示推测语气。C项,连词,表转折关系,表顺承关系。D项,表比较,可译为“比”;表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12解析:选B。是斗子文与人对话时自述其志,故不能做“子常必亡”的依据。是子常的结局。13导学

22、号92250023解析:选B。打了一个时间差,“常例”是成王“羞子文”后才形成的。14(1)国家征收的马匹满足行军(所用就够了),公卿征收的马匹足以与兵赋相称(也就行了),都不超过限度。(2)四方边境上布满了堡垒,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盗贼之人为君王做眼目,百姓无所依托。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参考译文:斗且在朝廷上拜见令尹子常,子常和他谈话,问斗且怎样才能聚敛财物、名马。(斗且)回家对他的弟弟说:“楚国大概要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令尹大概要不免于难了!我拜见令尹,令尹问如何聚敛财物,就像饥饿的豺狼一样,恐怕是一定要灭亡了。古时候(君臣)积蓄财宝不妨害百姓

23、穿衣吃饭,聚敛马匹也不损害百姓的财用。国家征收的马匹满足行军(所用就够了),公卿征收的马匹足以与兵赋相称(也就行了),都不超过限度。公卿的财物足够馈赠及进献(就行了),大夫家里的财物足够供给使用也就行了,也都不超过限度。财物和马匹超过了限度,百姓那里就不充足,百姓不充足就会产生反叛之心,那么将凭什么来立国呢?“过去斗子文三次辞去令尹的职务,家里连一天用来生活的积蓄都没有,这是体恤百姓的缘故。成王听说斗子文几乎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因此每逢朝见时就预备一束干肉、一筐干粮,用来送给子文。直到现在成为国君对待令尹的常例。成王每次增加子文的俸禄,子文一定要逃避,直到成王停止(给他增禄),他才返回(朝廷任

24、职)。有人对子文说:人活着就是求个富贵,但你却逃避它,为什么呢?他回答说:当政的人是庇护百姓的。百姓的财物空了,而我却得到了富贵,这是使百姓劳苦来增加我自己的财富,那么我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我是在逃避死亡,不是在逃避富贵。所以楚庄王在位的时候,灭了若敖氏家族,只有子文的后代存活了下来,直到现在还居住在郧地,做着楚国的良臣。“现在的子常,是先大夫(子囊)的后代,辅佐楚君,在外却没有好的名声。百姓疲弱饥饿,一天比一天厉害。四方边境上布满了堡垒,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盗贼之人为君王做眼目,百姓无所依托。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子常难道比成王、灵王更贤明吗?成王因为

25、对穆王无礼,临死时想吃熊掌都没有得到。灵王不顾念百姓的死活,一国的百姓都背弃了他,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子常执政,他的无礼、对百姓的不顾念,比成王、灵王还厉害,他独自一人凭什么力量来对付这种败立的局面呢!”过了一年,就发生了栢举之战,子常跑到郑国,昭王跑到随国。15解析:选C。“当时的刑罚具有准确、合理等特点”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刑罚之“中”的观念指的是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16导学号92250024解析:选D。儒家“中庸”说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并无相同之处的说法错误,两者都有不偏不倚地合乎一定的标准的含义,不同只在于两者的标准不一样。17解析:选A。“应该就不再是思

26、想方法了”说法于文无据。18导学号92250025解析:注意分析诗句意义上的对称性特点,句式保持一致。答案:出现在少数人身上少数人有一颗可恶的心令我向往有着魔鬼般的可恨19导学号92250026解析:要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兴起于20世纪初”“以儒学为主体”“包括医学、戏剧等在内”等重要信息。还要注意不能超过字数。答案:国学是指兴起于20世纪初的以儒学为主体的包括医学、戏剧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20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找准事件的主角、主要事件及事态发展的动向;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新闻事件的实质、本质及深层原因,进而阐明自己的观点;三是注意文字的简洁流畅。答案:优秀网友走上政治前台,“网络问政”又有新拓展。21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发生隔膜和冲突的产物。(或:文人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对自我的恪守。)22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