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一着惊海天学案一、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新闻通讯的写作知识。2学习本文正侧面结合的写作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其意义。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澎湃( )桅杆 ( )凛冽( ) 浩瀚( ) 娴熟( ) 默契( ) 咆哮( ) 镌刻( ) 殚精竭虑(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镌刻:一丝不苟:惊心动魄:白手起家:殚精竭虑:3.我所了解的“通讯”。三、 理解内容 4.这篇通讯重点写了什么内容?你认为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5.本文的标题也很有特色,说说你的发现和理解。6.请勾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的语句,选四处进行赏析。(1)(2
2、)(3)(4)7.本文语言有哪些特点?8.着舰过程我解说。假如承担撰写舰载机着舰过程的解说员任务,结合本文的学习,你将如何解说?请模拟播音员做一段现场解说。参考答案:1.png pi wi li hn xin q po jun dn2.镌刻:雕刻。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却创立起一番事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3.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4.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意义。第一部分:(1-4)写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和此次军事行
3、动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5-20)写舰载机起飞、临空、着舰。第三部分:(21-26) 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5.主标题简洁精炼,“着”既是事件,有点明了结果;“惊”从人们的心理反应角度侧面描写了事件的意义;“海天”点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副标题要素清晰,涵盖了全文的核心内容。6.(1)着舰的描写。例如:“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运用“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的震
4、撼场面。“牢牢地”“稳稳地”生动地写出了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的特写镜头,既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再现,更是作者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喜悦和自豪的表现。(2)语言描写。文中飞行员和着舰指挥员的对话描写,语言精简准确,让人感受到军人的干练、娴熟的操作美。(3)环境描写。“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作用:环境描写,把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置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既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又能展现中国海军的自信、自豪。(4)侧面描写。塔台内,时
5、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作用:反复写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烘托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同时字里行间也充斥着祖国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的成就感。7.(1)简洁有力,印象深刻。如飞行员和指挥员的对话描写。(2)句式精巧,朗朗上口。如“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3)对比突出,彰显喜悦。现场观众的描写,前后对比。从紧张到喜悦和兴奋。(4)形象生动,富有画意。如“巨大V字”,描写生动、表达细腻,具有画意和美感。8.自由发挥。注重创新和实践,训练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