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话说乌纱帽张崇琛今人习惯以乌纱帽指代官职,大概因为历史上做官者常戴乌纱帽的缘故。而乌纱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帽子,又自何时起成为官帽,这就要从古代平民的头衣说起了。古代贵族男子着冠,故所谓“冠盖”(盖即车盖,泛指车),实为仕宦之称。而古代平民男子头上戴的是“巾”。最初,这种巾有两种用途,既可以擦汗,也可以戴在头上。随后才有了专门包头的巾,被称为帻。由于庶人之帻多为黑色或青绿色,所以秦称平民为“黔首”(黑头),汉称仆隶为“苍头”。李白古风之八:“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其所谓“绿帻”,也是平民所服。由于帻还有压发定冠的作用,所以后来有些贵族也戴帻,只不过在帻上又加冠而已。戴帻本应覆额,而故意露出
2、前额者称“岸帻”(岸,露也),表示不拘小节,前人所谓“岸帻风流”者,即源于此。平民所戴的巾中有一种被称作“陌头”。陌头不像帻那样是覆盖在发髻上的,而是从后面向前绕过来,再在额上打结,有点类似今天陕北农民用羊肚手巾包头的方法。其名称也有多种,如帞头、络头、缲头、绡头等,皆是指这种头衣。汉乐府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少年所戴的绡头,即陌头。陌头音变而为襆头。这种头衣自东汉兴起,到三国魏晋时期已广为普及,且其形制也不断改进,除在额前打结外,还在脑后扎成两脚,至北周武帝时“裁为四角,名曰襆头”。再后,前边的两脚取消,而后边的两脚则用金属丝扎起,中间衬上木头片,被称为“展脚襆头”。如将后边的
3、脚向上在脑后相交,则为“交脚襆头”。展脚襆头为文官所常戴,而交脚襆头为武官所戴。由于制作襆头的原料通常为青黑色的纱即乌纱,所以世人便通称此种头衣为“乌纱帽”。一般认为,乌纱帽始于南北朝时的刘宋时期,并很快成为民间百姓所戴的一种便帽。但由于乌纱帽看上去比较雅致,戴起来也比较舒适,所以在隋唐时期便成了自天子以至百官士庶所喜戴的头衣了。据杜佑通典所记,隋文帝杨坚自开皇初便开始戴乌纱帽了,并令其朝中上下官员也皆着乌纱帽入朝。唐代服乌纱帽者已遍及整个社会。而且,唐人的乌纱帽亦无定格,允许别出心裁,这样便出现了不少新的花样。如张籍答元八遗纱帽诗云:“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
4、出书堂。”宋代仍称乌纱帽为襆头,并且将襆头作为官服,规定“君臣通服平脚襆头”。其法,以藤草织巾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因漆太坚硬,着之不适,又“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见宋史舆服志五)。所谓“平施两脚,以铁为之”,即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翅,用铁制成。于是,自宋代起,乌纱帽便由官民通用的便帽,而成为君王和官员所服的顶戴了。陆游探梅诗云:“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其所谓“乌纱帽”,便是宋代官员常着的“平施两脚”襆头。明代,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公元 1370 年)也规定乌纱帽为官帽。其乌纱帽的形制也基本沿袭宋朝,仍于两侧各插一翅。自此,乌纱帽成为做官的代名词了。所谓“乌纱
5、帽,满京城日日抢”,即是对追逐官位现象的形象写照。古代平民所戴的巾中还有一种叫角巾。这种巾与帻及襆头略有不同,它经过一番简单的制作,可以像帽子一样直接戴在头上,故又称纶巾(后世亦称诸葛巾)。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书生、儒士常戴角巾,而有些卸任的官员也喜欢戴。如晋书羊祜传中记羊祜:“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还有隐逸诗人陶渊明,“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萧统陶渊明传)。可见,角巾一直是一种平民的打扮,始终未成为官服。直到明代,角巾才进化成为一种四方形的帽子,以黑纱制成,呈倒梯形,展开时四角皆方。因寓“四方平定”之义,又称“四方平定巾”,俗称方巾。终明之世,“四方平定巾”与“六合一统帽”(类似清代的瓜皮帽)及“网巾”,便成为民间佩带最广泛的头衣。清代,因官服皆改为满洲服饰,官帽亦被换成红缨帽,无檐圆形,后拖花翎,乌纱帽遂不再作为官服了。而我们今天在戏剧舞台上所看到的乌纱帽,实是明代官帽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