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届下学学期历史周周练三 命题人:邬素清 审题人:何堂远一:选择题24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25 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 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 A海国图志 B天津条约 C资政新篇 D辛丑条约26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
2、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A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B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 D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271929 年3 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强调:“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 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 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材料反映了A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C北洋军阀削弱了中央权力 D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1950 年1951 年1952 年1953 年粮食需求量100147228350粮食产量1001171
3、2815428下表为1950年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导致我国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B .计划体制的建立C工业化得到发展D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29有学者认为:建国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其中,与“自上而下的城市 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30据统计,英国政府所提议案在18671869年被议会修正的年均为57项;在18801885年被修正的年均为18项;在189
4、61900年被修正的年均为02项。这反映了英国A内阁影响力逐渐增强 B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C代议制政体遭到破坏 D政府制约了议会的权力31.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政府对此提出A. “另起炉灶”方针 B. “一边倒”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32霍布斯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即自然状态下),每一个人对缚一件事物都享有“自然权利”,但是这种自然权利会带来纷争,因而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是“孤独、贫困、污秽、野蛮又短暂的”。为了保全自己和过上更舒适的生活,在理性的指引下,人们缔结社会契约。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霍布斯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
5、是 A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其统治才有正当性 B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 C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反了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 D签订契约以后,每个签订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33有学者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为“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A天主教 B路德教 C佛教 D加尔文教34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利;全世界将看到一
6、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这里的“怪物”是指A联邦体制的国家 B邦联体制的国家C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35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携手谋求共同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一选择体现了中非共同的发展使命和战略利益,它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 C积极参与非洲国际组织活动 D反对殖民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专制”二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近代意义的“专制”来自西方。清末,西方的“专制”、”君主”(立宪)、“共和”等政体理论通过梁启超、严复等人传入中国。他们指出,中国之所谓法乃君
7、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完全没有民主共和之意,虽历史上有明君贤相,成宪家法,也无法改变中国专制制度的总体属性。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渐革”导致封建衰而专制起;也因秦汉以降“贵族政治之消灭”,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此外,“权臣被“次第摧毁”,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开明专制论等材料二 近代学者钱穆一直批利“中国专制论”之说,他在抗战时期所著的国史大纲中指出,中国政制的演进,首先历经先秦去“封建而跻统一,后有汉代“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之政府,到隋唐,士族门第
8、再变为科举竟选”。他认为传统政治本就富于理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紧密,与民众也并非如西方社会那般对立,他还强调,士人本来受教于农村,通过“选贤与能”进入政府,代表民意去实现“天下为公,士人主导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权的作用。据钱穆国史大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梁启超、钱穆所持的观点及其依据。(1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钱穆所持观点的主要原因。(9分)41.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说过,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马克垚在其世界文明史也说过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
9、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结合材料与所学的历史知识,提炼材料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法国封建时代的司法制度具有浓重的王权和宗教色彩。每逢加冕,大主教就会以上帝之名赋予国王作出司法判决的权力。国王通常亲自处理案件,并逐渐将司法权委任给其代理人(国王的检察官的前身)对案件予以监督并保留提审权。同时存在司法不公及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权限混乱。1789年法国大革命使封建制度土崩瓦解,制宪会议以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为纲领,废除了原有的封建司法特权,人民取代了 国王司法,法官被禁
10、止干预和影响立法和政治,只能适用法律,其解释法律的权力也受到严格的限制。 1790年8月制定的基本法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基本司法原到,其中一些沿用至今,如:普通司法系统和行政司法系统分离的原則、司法的无偿性原則、邢事案件的人民陪审原则等。制宪会议对司法机构进行改革。在民事领域,基层设立治安法官,调解民事争议;在治安法官的之上设有省级法庭,审理针对治安法官和商事法庭判决提出的上诉案件;在刑事领域,出台了刑事程序,提出了“罪刑法定原則”以及“无罪推定原則”。随后建立起最高法庭和上诉法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槪括法国近代司法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近代
11、司法改革产生的意义(6分) 2017届历史周周练2的答案1_5 ABBDD 6_10 CACBD 11_12BA40(25分)(1)观点:梁启超等认为中国专制论。(2分)依据:法律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先秦分封制崩溃导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出现;秦汉时期世袭贵族政治衰微,失去了对君权的制约;民众的自由平等理念薄弱;历朝君主不断侵蚀相权使专制不断强化。(答满3点计6分,多答不再累计分)观点:钱穆等认为中国并非专制论。(2分)依据:战国的秦去除分封而实现国家统一;两汉的士人组成平民政府逐渐成型;隋唐科举制度扩大了平民政权的基础;传统政治的理性使政府与社会关系相对和谐;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权力。
12、(答满3点计6分,多答不再累计分)(2)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面临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3分)梁启超的观点出于清末反封建帝制、追求民主政治的需要(民主革命);(3分)钱穆出于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树立民族精神抗日保国的需要(民族独立)。(3分)41.观点:民主政治或法治的建立是妥协的产物. (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体现平民与旧贵族的妥协;(2)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任一点可得3分)(3)近代英国的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4)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
13、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中央和地方的妥协。(5)辛亥革命以南北议和的方式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临时约法体现以法理形式和妥协的方式,和平实现中华民国的最终确立。因此妥协也不失为一种政治智慧.(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史实无误,均可得分)45(15 分)(1)特点:确立近代司法的民主性原则;普通司法系统和行政司法系统分离,司法独立;建立各级司法系统,完善司法制度;明确申判程序,提出一系列原则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每点3分,三点9分)(2)意义:确立近代司法原则,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法国司法双轨体制,促进了司法制度的近代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司法改革反映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存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