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体验“审美”,通俗地讲是指感受美的过程,是审美主体采取审美态度对审美对象进行考察、观照的过程。“审美”(过程)总是与“体验”相伴而存在。贝内特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强调:审美观察审美反应=审美体验。何为审美观察?即当我们面对一部音乐作品时,能观察到使音响富有表现力的那些品性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织体、曲式,能观察到它们在作品中的融合。审美反应则是通过沉浸在可以产生感觉的那些音响条件中,分享了包含在那些音响中的感觉意识,从而做出反应。这种特别的观察,和它所引起的、称为那种特别的反应,是参与任何可以称做审美体验中的两个必要的行为。由此可见,完整的音乐审美体验应该包含两个
2、方面的内容:1.表现形式的体验,即各种音乐要素、表现形式、风格特征面貌的聆听、感知与辨识。2.情感、美感的体验,即各种音响条件带来的内心情绪、感觉的反应与捕捉。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每个音乐老师都了解审美体验的重要性,但如何将真正的“审美体验”有效地落到实处,却还缺乏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因此,在我们音乐教学中经常出现“非审美体验”或者“伪审美体验”现象。本文通过几个不同教学片段的对比分析,阐述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落实“审美体验”的思考与实践。一、从“感觉式的观察”中进入“对于音乐作品中的有表现力的品性,从非概念的角度观察时,才是真正的审美体验。”这决定了审美体验不是先从概念化的认知开始,而是从审美主体
3、以积极、投入的状态,凭着感性、带着感情,融入并沉浸到音响的表现力中开始。因为,音乐是体验感觉尺度的一种直接呈现。例如:沃尔塔瓦河主题拍、弱起小节、连续的“X XX X”节奏使旋律宽广并具有很强的律动感,将深情、奔涌向前的沃尔塔瓦河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以“体验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为教学点,通过两种不同的设计对比来说明什么是从“感觉式的观察”中进入。【教学设计一】(一)初听感受1.初步聆听并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河流?2.学生交流后答:宽广、深情、奔涌向前。(二)分析交流1.师设问:为什么音乐带给我们这种感觉,是什么音乐要素在起作用?2.复听主题音乐。3.教师出示曲谱,示范演唱。学生跟着钢琴哼唱
4、主题。4.教师启发学生从谱例中观察音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弱起拍和一连串“X XXX”节奏型)5.再次聆听,用同样方法分析力度、旋律等其他音乐要素的作用。【设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目的很明确理解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但是也很“功利”,很“概念化”。在学生初步聆听的基础上,教师就抛出了一个很理性的问题“是什么音乐要素在起作用?”可见,所有的聆听只为分析音乐要素而服务,由此,学生很难通过聆听收获情感与美感。另外,在体验的过程中,除了演唱,教师采用的主要方式是问答式。所以,当教学一进入分析环节,便开始陷入僵局:教师的分析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学生的表现是那样的不尽如人意。尽管教师努力想用自己投入的
5、歌唱、深情的语言、细致的分析去带动感染学生,但是学生依然是默默地坐着,静静地听着,被动地回答着老师的相关问题,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只是语言的告知而已。这种从“概念式观察”进入欣赏的方式并没有使音乐在学生心里引起多少审美的反应。【教学设计二】(一)初听感受(同上)(二)体验表现1.初步体验。师:想象自己的手就是这条河流,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它?学生自由地表现。(有的上下起伏,有的前后起伏,有的快,有的慢)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动作到音乐中去寻找这种奔流涌动的感觉。(学生随音乐律动)(音乐一播放,先前学生各种快慢不一的动作自然地与音乐的节拍韵律感相吻合并统一起来了)2.对比体验。教师改变音乐的节奏演唱
6、主题: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哼唱再次律动,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交流:河流动不起来了。3.探究分析。出示曲谱,教师再次哼唱,第二遍时引导学生加入哼唱并律动,体会奔涌的原因来自哪里?学生交流:每句都是从弱起开始,每个强拍上的音都是长音,带有很强推动感的节奏型“X XX X”贯穿始终。4.深入体验。跟着音乐再次做河流奔涌向前的律动并细细品味节拍节奏的表现作用。【设计分析】第二个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不直接从“概念化”的知识出发去分析音乐特点。音乐要素的理性分析都是建立在学生充足的感性体验基础上。教师的整个教学流程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和原则:感知体验理性分析再次深入体验,并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音乐形象“想象你的手就是
7、这条河流”,再让学生带着这个形象律动参与到音乐中。有了音乐形象的依托,学生们在自由表现奔涌的河流,随音乐寻找奔涌向前的感觉,表现河流起伏变化等参与活动时,不再盲从教师。他们借自身“手”的律动去感觉并体验节奏、节拍、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表现力,这种感觉是积极的、主动的、探求的,因此,他们很自然地就融入并沉浸到音乐之中,他们专注地聆听,投入地表现。当学生对音乐的感性体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教师才引出“概念化”的认知,这时音乐要素的理性分析一点就破。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的学生面对一首不熟悉,或者一开始无法立即打动他们的音乐作品时,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要求学生马上从音响中识别、揭示各类音乐表
8、现要素的名称,更不是在脱离反复聆听体验的基础上,从曲谱中去分析讲解音响中各类音乐要素的作用,而是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和音乐带到一起,引领学生直接浸入到音响中,去感觉、去捕捉这些音乐要素和表现形式带给我们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因为“音乐观察绝不是取决于能说出多少引起音乐表现力的技术手段的能力!”明白这一点极其重要。沃尔塔瓦河中的那个弱起小节、拍的节奏型,无论能否说出名称,我们要求学生观察到、捕捉到的是通过那个特定节奏型带来的那种向前推动、连绵不绝的力量感觉,特别是观察到当这种节奏型和旋律、力度等融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时引起的审美反应,这才是我们教学的关键点。不然,我们的教学就容易陷入“设计一”中那种冷冰冰、
9、诊断式的音乐观察,我们的音乐教学也会逐渐失去学生对音乐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当然,能够说出所用的手段对音乐的进一步理解很有帮助,对观察对象的概念化、描述化也是我们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们要始终记住:那还只是一种途径,我们的目的是使这种手段的表现力能得到更深刻的体验。二、在“有效的实践参与”中获得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在性”。这表明体验的价值来自其自身的、内在的、自给自足的性质,它是为体验本身而体验。审美体验是融入表现品性、对事物被体现的品性的参与,而不是符号标记。因此,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审美体验的获得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概念化的说解和告知,而更多的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拥有无比丰富的
10、主体意识的理性直觉体验”。2011 版的新课标明确提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其实并不缺乏音乐实践活动,可是真正为审美体验服务,凸显音乐内涵的音乐活动却难得一见。究其原因,还在于我们设计的音乐活动大都存在形式化、表面化、低效化的弊端。而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教学手段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及美感。设计音乐实践活动,涉及教学手段、方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每一种教学方式都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也并不是每一种教学手段都能
11、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我们只有根据音乐作品的本身特点选择并运用最合适的手段,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审美反应。例如:格里格的晨景格里格的晨景由单一的田园风格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通过连续向上方三度移调,造成鲜明的调性对比,并通过力度的不断加强,演奏乐器音色不断地变化,向人们呈现了清晨日出的壮丽景象。【音乐活动方式一】图形谱图形谱设计:教师请学生边听音乐边呈现图形谱,波浪形的线条表现了主题旋律平稳安静的特点,一层层的叠加表示旋律不断重复并升高,线条粗细的变化则表现力度的不断增强。【音乐活动方式二】律动动作设计:伸出两手放在身体前。当主题第一次出现时,伸出食指,随着音乐左右平缓地移动,第二次反复时
12、继续伸出中指。以此类推,用手指的数量表示主题反复的次数。第五次和第六次都用五指张开表示。(手指既暗示了主题的反复出现,也预示着音乐的力度在一点点地增强)主题每反复两次,就进行一次向上三度转调,因此,在每一次的转调之处双手都随音乐向上微微移动一个高度,然后在这个高度开始又一次的左右平缓移动。最后一次的转调,双手随着音乐连续向上移动四个高度,然后使双臂过头顶伸直,从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对比分析】应该说,这两种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都较好地体现了音乐的特点,图形谱用抽象的线条形象而直观地表现了平缓的旋律不断重复、不断升高,力度不断增强的特点,将流动的音乐视觉化。但相比较,律动不但实现了图形谱的全部作用
13、,而且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捕捉到了旋律中“转调”处的细微变化,让学生敏锐地观察到旋律在什么地方进行了升高,如何升高。并在用手捕捉转调的瞬间,使学生的听觉、身体、心理反应集中于一处,更深刻地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那种不断积蓄、不断强大的力量,从而获得更多的愉悦和满足。因此,我们认为,这个主题音乐活动的设计,律动带来的审美体验会比画图形谱更充分、更有效。2.“小步子,高效率”地参与活动。一个优秀的音乐活动,如果教师在教学实施中不合理,那么,哪怕设计再精美,学生的参与终究也会流于形式,草率过场,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审美体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非常投入地参与到音乐的表现之中,而学生往往神
14、情茫然地做着动作,哼唱着音乐;或者一窝蜂地哄闹,有些严重的,甚至使音乐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及音乐特点,小步子、循序渐进地安排参与步骤至关重要。“小步子、高效率”其实是要求教师把活动内容再精致、步骤再细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参与过程进行具体分解,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步子,步步相连,最终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例同伴进行曲的音乐活动就非常好地体现了“小步子、高效率”的参与步骤。【参与过程】听音乐,随着音乐节拍点头律动,在强音出现时,做甩头式的转头动作。听音乐,变换动作:点头变成挥手,甩头变成拍手。听音乐,由低到高挥手,强音处往上拍手。听音乐
15、,由低到高挥手,强音处往上拍手,加上踏步的动作。听音乐,由低到高挥手,强音处同桌相互击掌,加上踏步的动作。听音乐,由低到高挥手,强音处同桌相互跳起来击掌,加上踏步的动作。听音乐,找找“大号”的旋律。听音乐,模拟“大号”吹奏,随着旋律上下起伏。听音乐,分组表演两种旋律,一组为主旋律,一组为“大号”旋律。听音乐,各组面对面表演,模拟两组旋律。听音乐,结合课件中能随着音乐运动的旋律线,学生分组模拟两组旋律,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关注到“大号”旋律的问题。【活动分析】从以上的参与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不但根据音乐的特点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音乐活动,而且把参与步骤层层细化,从最开始的点头律动到最后的模仿乐队
16、指挥动作绕教室行进,采用的是一种不断叠加式的参与方式,也就是在每一次学生能有效地根据音乐进行参与的基础上,再根据音乐特点不断加入新的东西,这样的一种参与方式、参与步骤完全符合音乐学习的顺序,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高效的音乐活动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到音乐中,感受理解了音乐的节拍、乐句结构、旋律进行、乐器配置等特点,实现了真正的审美体验。三、在“合理化的平衡”中深入1.细节与整体的平衡。体验需要在整体和局部之间平衡,如果对音乐作品的艺术细节没有较好的掌握,就不会更准确、更丰富地体验作品。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无法将一部作品整个地、一遍又一遍地演奏、演唱或者聆听,因此,需要教师提炼作品中最具表
17、现力的细微之处,引导学生细致、反复地品味。当然,在深入细节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整体性的把握,比如乐句与乐段之间的平衡,乐段与完整作品之间的平衡等,因为“始终把音乐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是审美体验的原则之一,否则的话,我们的教学就会陷入支离破碎的境地。2.模仿与创造的平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经常创编好各种律动、图形谱引导学生模仿着进行体验。所以,有人质疑,这种整齐划一的模仿没有创造性,也不能代表每个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但是,如果课堂上我们从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音乐创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平衡好模仿与创造之间的关系呢?模仿是观察学习的一种形式,在模仿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观察力
18、和理解力,体验音乐的表现手法,提升其美感经验,是扩大学生音乐学习经验的一种途径。因此,模仿是创造的前提。但需注意的是:在学生模仿的基础上,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模仿与音乐本身特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动作(图谱)是怎么来进行音乐及内心感觉的表达?如何用合适的动作(图谱)表现音乐中的要素特点及细微变化等等。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创造性的参与机会,这样,学生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创造的方法与经验,并不断探索实践,他们的创造就会一步步地丰富起来,音乐化起来。3.语言与体验的平衡。人们常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因此,音乐体验必须在各种有效的音乐实践参与中获得,这是否表明语言在审美体
19、验中毫无作用了呢?不,简洁有效的语言仍然是达到审美目的的基本手段。关键是如何让语言更直接、更明确的指向音乐特点,更忠实于音乐作为表现形式的本质。因此,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应更具描述性,而非解释性。如:“我感受到音乐中的力度不断加强,旋律不断上行,整个配器的音色越来越厚实”这样的描述性语言能发出有用的信息,确指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音乐如何作用的有力概括,从而为产生审美意义的音响条件传播具体数据。音乐是什么?一位音乐教师说:音乐是一种声音游戏,是思维与情感留在时间里的声音。那么,音乐教学又是什么呢?我认为,音乐教师通过合适有效的教学手段将这种美的声音、美的情感传递到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深深地卷入,深深地陶醉,在音乐中流连忘返,这才是真正的音乐教学!周 琦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