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9.07KB ,
资源ID:10960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960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docx

1、十二章同步练习一、 课内知识积累1.给下列字注音说(yu) 愠(yn) 三省(xn) 传(chun) 逾(y) 罔(wn) 殆(di) 箪(dn) 好(ho)之者 肱(n) 笃(d)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按时。(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生气,发怒(3) 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4) 传不习乎?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5)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6)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越过。矩,法度。(7)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8) 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9) 人不堪

2、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堪:能忍受(10)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以为快乐3.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5.用原

3、文填空。(1)亚奥理事会2019年10月13日宣布,南京市获得2019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权。届时喜迎各国嘉宾,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

4、;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二、课内阅读阅读论语第一、四、五、七章,完成58题。5.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wn di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故,学过的知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8.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

5、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答: 三省吾身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二、 课内理解阅读1.典型的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2分)语录2.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分)“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意思对即可)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答:围绕“替别人

6、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 5.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答: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回答即可。 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答: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三、 课外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

7、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敧(q):倾斜。宥(y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答案】(1)比得上;(2)愉快,快乐。这里的意思是“以(它)为乐”;(3)殆:迷惑;(4)覆:翻倒。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答案】懂得学习的

8、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答案】)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答案】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与_应该相结合。(2分)【答案】态度学思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答案】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敧器)的特点。(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答案】有必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 )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翻译】孔子参观周庙,看到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道:“哎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